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守住勝利的果實,朱宏燚也就不打算主動找韃子的麻煩了,雖說有點對不住受傷的曹文昭,但從大局出發這也無可厚非。
雖說眼下的情況比困在十三山這個彈丸之地好了不少,但朱宏燚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醫巫閭山實在是太大了,大了有大的好處,回旋的余地大,有充分的縱深可以利用;但是大也有大的壞處,醫巫閭山並不像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十三山那麼險要,最高峰望海寺也不過八百多米高。防守如此廣闊的山地,以朱宏燚現有的力量來說力有不逮。
若是他真傻乎乎的將手里的人馬全撒出去處處布防,恐怕只要韃子集中兵力發動一次攻擊,打穿了防線的話,那也就等于處處不防了。雖說朱宏燚沒經過正規的軍事教育,但文科出身的他,歷史上的著名戰役也看了不少。就拿抗戰中的國軍來說,前期不是國軍不給力,實在是防御的面積太大,而又沒有構築縱深防御陣地,所以每每被日軍一捏一個準,打破一點就全線崩潰。
朱宏燚的處境也一樣,甚至更糟糕,畢竟國軍的雜牌戰斗力雖然不怎麼樣,但好歹能湊個幫著數搖旗吶喊。可他手下這千把人實在是不夠看的。騎兵在消滅肇銘泰的戰斗中雖然大獲全勝,但損失也不輕,急需休整,而且這山地作戰,騎兵也發揮不出什麼優勢。朱宏燚干脆把騎兵都交給了左良玉,讓他出去廣泛機動,牽制騷擾韃子。
去掉騎兵,剩下的步兵也就不足千人,雖說能臨時從山里就出來的義民中抓一批壯丁,但這些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暫時也就是打醬油的角色,真正到了關鍵時刻是指望不上的。
如今山上七七八八有三四萬人,若是只靠這點力量,恐怕還真是危險。所以朱宏燚的當務之急就是增強義軍的戰斗力,當然他可沒指望軍訓練兵什麼的能起作用。他把希望放在了武器裝備上,說具體點就是火器上。
大明朝的火器雖然不是世界第一,但是放眼整個東亞,還真沒有什麼對手,朝鮮是撿大明的殘羹剩菜過日子的,火器還靠大明朝技術支援;日本單兵戰斗力和劈刀術不錯,但島國資源貧乏,火器也就那樣,萬歷年間就被大明打得哭爹喊娘,不提也罷;女真人雖然馬背上的功夫不錯,但科技水平一塌糊涂,別說火器這種高科技,鎧甲都不能完全自給自足,眼下還是先掃盲再來搞科研,可以說再厲害的火器眼下到了他們手里,跟廢鐵沒什麼兩樣。
當然朱宏燚也不準備弄什麼紅衣大炮,這玩意名聲雖然大,但眼下全國都只有那幾十門,還都是進口貨,想要也沒有。而且朱宏燚也壓根不想要,紅衣大炮太重了,幾百斤上千斤的重量,別說是在山地,哪怕是在平原機動都相當困難。此時的義軍還是以游擊戰為主,這麼笨重的玩意伺候不起。
更何況紅衣大炮的威力,怎麼說呢。攻城是不錯,十幾斤的大鐵彈子打出去,砸牆還是很可觀的。但是這東西發射速度太慢,用來對付騎兵就是個笑話,面對高速突襲的騎兵,最多只有一次發射機會,用的還是實心彈,能打中幾個人?而且操作復雜,得十幾個人圍著伺候,朱宏燚可沒這麼多合格的炮兵。
當然有人會說可以用開花彈啊!那啥,洗洗睡吧,17世紀初的開花彈,簡陋得令人發指,用起來更是麻煩,弄不好就把自己給炸了。再說就黑火藥那點威力,又能產生多少破片?榴彈這東西真正好用,還是等新的猛炸藥和可靠的引信普及之後吧,在這個年月,它還沒有葡萄彈好用呢。
所以對朱宏燚來說,華而不實的紅衣大炮根本就不做考慮,他更喜歡輕便的佛郎機。佛郎機這東西,非常像如今飛機上常見的的多管火箭發射巢,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字母銃。幾十門佛郎機一起發射的時候,頗有點天女散花的感覺。雖然每個子銃威力都不大,但發射速度快,裝填方便,火力密度絕對不是幾門慢悠悠的紅衣大炮可以比的。
不過佛郎機好是好,但數量還是太少,也就是朱宏燚面子大,跟金冠軟磨硬泡了半天才借來十門,子銃的數量也只夠發射三次。所以朱宏燚決定把佛郎機當撒手 ,不到最關鍵的時候決不動用。
當然,若是指望這十門佛郎機就守住醫巫閭山,那是不現實的。畢竟數量太少,彈藥也不多。真正讓朱宏燚上心的還是普遍都能使用的泥雷和地雷。
泥雷前面有提過,陶土燒制成球體,填滿黑火藥塞緊,點燃了丟出去就成。正可謂老少皆宜,又便宜又好用。之所以前面用得不多,那主要是因為以前都是襲擾戰,靠的是騎兵的速度和突破能力。短兵相接的時候誰敢丟雷?那不是玉石俱焚麼?
而眼下就不一樣了,是防御戰,有地勢上的優勢,這時候泥雷就好用了。不過泥雷好是好,但也不是沒有問題,首先這陶制品不經摔,丟出去在空中炸了還好,落地之後十有八九會摔個粉碎。對火工品有了解的都知道,黑火藥必須扎實密封緊才會爆炸,若是摔了個粉碎,點著了也就是看點光亮,一點殺傷力都沒有。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但對于朱宏燚來說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簡單的就是換一種殼體材料,跟後世的手榴彈一樣換成鑄鐵的就成了。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眼下這荒山野嶺的從哪煉鐵?再說陶土是什麼價格,鐵又是什麼價格,就算有鑄鐵朱宏燚也用不起。到最後也只能將就,只能將泥雷的殼燒厚一點,讓它不容易碎,當然這也是治標不治本,該碎的時候它照樣碎。
彈體結構脆弱還只是一個問題,就是擊發的方式了。在這個沒有引信的時代,想要火藥爆炸就只能靠人工點火——要麼用燧石擊發,要麼用引線點火。燧石雖然算是「半自動」點火了,但他的點火方式不適合用在手榴彈上,而引線這玩意雖然看著簡單,但也有自身的問題,必須要經過一個點火的手續,而且引線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燒得快有的燒得慢,讓投彈者很難控制。
所以在使用泥雷的時候,經常看到這種笑話,有的出手沒多遠就炸了,還有的直到摔了個粉碎都沒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按照使用者的意圖在規定的範圍內爆炸。無疑這大大影響了泥雷的殺傷力,更是造成了許多烏龍事件。
而且在朱宏燚的計劃中,泥雷和地雷是並重的。泥雷可以人工點火,可地雷你總不能派個人守著點火,或者做個老長的引線,那用起來也太不方便了。
所以朱宏燚決定全力攻克點火裝置這一關,他要制造一種既便宜又可靠的點火裝置。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朱宏燚說到底也只是個文科生,他那點可憐的物理、化學知識早就還給了高中老師。你讓他發明一種全新的點火裝置,那還不如殺了他簡單。
但是,不要忘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怎麼說朱宏燚也比明代的古人多四百年的知識,古人想不到的不代表他想不到。他之所以有把握攬下這個活,還是有點精鋼鑽地。
朱宏燚的想法很簡單,不就是要一個發火裝置嗎,什麼電子打火他做不出來,可最基本的火柴他還是能搞定的吧。在他看來火柴再簡單不過了,不就是在磷上面做文章麼。只要有白磷,再隔絕空氣加熱到260°C就可以生成紅磷,有了紅磷火柴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他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白磷就給他難倒了。
「沒听說過白磷這種東西。」
看著眼前滿頭問號的華箏,朱宏燚傻眼了,原本在他看來,只要有磷一切都好辦。可眼下連磷都沒有,那就真的難辦了。
「你仔細想想,真沒听說過?」朱宏燚不死心的問道。
華箏依然是茫然的搖頭。其實這只能說朱宏燚頭腦太簡單,他也不想想磷這玩意化學性質多麼特殊,尤其是白磷,常溫下都會自燃,不知道它的化學性質,以明代的化學水平,就算制造出來了也沒辦法保存,那誰會去制造這種看起來一點用處都沒有的東西?
一時間朱宏燚剛剛燃起的化學熱情就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磷這條路走不通!其實朱宏燚一開始就打錯了算盤,火柴雖然簡單,但制造火柴的材料卻很難找,白磷就不說了,什麼三硫化二銻、氯酸鉀也沒地方找,哪怕是最簡單的玻璃粉,眼下大明朝也還是個稀罕物。
火柴不行,那還有什麼可行的點火裝置呢?
朱宏燚開動腦筋,不斷的在自己腦中的小本里搜查資料,說起來這還真不容易,首先制造這種發火裝置的材料必須是這個世界就能找到的,不能像磷一樣,壓根就沒有生產;其次這些物質還必須足夠便宜,若是在這個時代都跟黃金一樣稀少,那也照樣沒戲;最後,這些物質還必須滿足大規模制造的需要。
說實話要滿足這些條件,還真不容易,畢竟這個時代化學還處于蒙昧階段,很多後世常見的化學物質都沒有。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朱宏燚還真找到了一種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