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章節(12點)
就在小鮮賣草席賣出了學問來的早幾天。八月上旬的某一天,周子昂來到了新疆南部的烏魯科薩鎮(虛構),和他一起來的是封由農科院的于綱于所長寫的推薦信。
換成了其他人的寫來的推薦信,烏魯科薩鎮的鎮長是不放在心上的,不過于所長的信就不同了。
于所長的信上說︰周子昂是美國留洋回來的農學博士,在全國各地幫忙解決了不少病蟲農害問題,如果遇到了什麼問題,可以直接找他。如果沒有什麼難題,那就派周子昂和下面的棉農多接觸接觸,交流下種棉花的經驗和心得。
鎮長把信看完了,就讓周子昂在辦公室里坐著,說是要找鎮里的老棉農過來,帶著周子昂四處看看。
從中國的南方一直到入了大西北,周子昂曬黑了不少,少了幾分書卷氣,多了幾分英氣。和各地的農民的頻繁接觸,讓他明白了不少在研究所和書籍里都學不到的經驗。
農民說話都最直白,認為你說得好,就豎起拇指拍拍你的肩膀,請你到家里喝碗酒。認為你不好,就吐著唾沫星子,戳著脊梁骨問候了你祖宗三代人,可隔了一天又是笑臉迎人。
孟山的那批進口到中國的基因改良種子,其中大多數已經被周子昂用空間里的泉水改變了屬性,還有小半部分,說是零散著賣到了各地的散戶手里,就算種植起來,影響也不會太大。
新疆算是他到過的幾個地方中,最偏遠的一處了。本來照著孟山給他的行程安排,是不需要到這里的,只是周子昂認為新疆的農業種植,比起其他地區,更富有特色,直覺告訴他,這一帶很值得走上一走。
從烏魯木齊下飛機後,入目是滿大街的眉毛粗濃鷹鉤鼻,長睫毛的新疆人。當地的水果,還有滿大街叫賣的葡萄干和 ,對于周子昂而言,這一切都是新鮮的。
照著于綱的建議,他到了現在這個鎮,據說當年于綱年輕時就在當地做過技術員。
鎮長很快就回來了,只是他的面上有些難色,先是模出了盒煙,遞給了周子昂。
听周子昂說他不抽煙,鎮長只得收回了煙。
烏魯科薩的鎮長四十多歲,常年的日曬讓他的臉上布著好些色斑,說話聲音響亮,不夠操上口普通話後,語速就很慢了,是典型的新疆本土干部。
「買提說,他下面的棉農的棉田都種得很好,不需要外頭來的技術員過去指導,」鎮長說的買提全名艾哈.買提是鎮上資歷最老的技術員,同時也是鎮上最大的棉農種植戶戶。
「真的都沒有需要幫忙的農戶?」周子昂倒是沒任何不愉快的表現,只是再追問了一句。
鎮長模出了根煙,也不抽,只在在手背上彈了彈。他隱瞞了些事。其實也不是他隱瞞了些事,而是于綱所長明知故犯,怎麼就讓人來了他們鎮。
哪個鎮不去,偏要到新疆南陲的烏魯科薩鎮,這鎮和其他鎮都不一樣。
于綱的信里是說,該鎮上的貧農需要技術扶持,所以才讓周子昂來的。可這名周姓技術員,年紀太輕了,又是留洋回來的,這類人,照著鎮長還有艾哈買提的說法,就該坐在市政辦公大樓里,和那些漢族公務員一樣,吹著冷氣,喝口泡開的功夫茶,看幾刊報紙,那樣才是適合他們這類人的工作方式。
可是這種話鎮長哪能說出口,經常漢族人打交道的鎮長于是換了副婉轉的說話方式,大致把意思說明白了。
「真要問,那也是有一戶人的。」鎮長想讓周子昂知難而退,就報出了鎮上最窮的一戶棉農。
周子昂問下了那個棉農的名字和地址,又問了鎮上的招待所的名字,才離開了鎮政府。
他走了才一會兒,一個戴著絲絨圓四稜小花帽的精瘦老頭子晃進了鎮長的辦公室。
「走啦?」老棉農艾哈買提拎著個水煙袋,兩只腫著的水泡眼下耷拉著兩攤老皮,如同兩顆風干了的棗子。
「年輕人,哪能那麼快就走了,看來是要在鎮上住一陣子,不知道會不會去找周奇正那家人。」鎮長把周子昂剛才問得話,轉述了下。
「找就找唄,我都說了,南疆這塊地,是祖宗留給我們的,哪能由了這些漢族人指手畫腳的,他真要是讓周齊正家的那幾塊隔壁田結出了棉桃來,我艾哈買提就把種長絨棉的技術交出來,」艾哈買提抿了口煙嘴,細長的白煙進了嘴,在喉嚨里打了個轉悠後,又從了他那個瘦高的鷹鉤鼻里噴了出來。
鎮長沒說話,只是手里還摩挲著煙盒。
周子昂在一家叫做「滿色」的招待所里住了下來。
西北的招待所,比起沿海和內陸來,條件要差很多。
七八平米大的單人間,一張床加個櫃子和電視,早中午供熱水,算是當地條件最好的招待所了。
鎮長說得那個叫做周奇正的當地貧農,周子昂沒有打算立刻去拜訪,听著剛才鎮長的口吻,烏魯科薩鎮怕是不那麼簡單,尤其是那個叫做艾哈買提的老技術員,周子昂打算現在當地走走。
放置好行李後,周子昂就在烏魯科薩鎮上四處走了走。新疆的白天比全國其他地方來得遲,人們開始忙碌的時間也遲一些,相應的,夜晚也來臨也顯得遲了些。
烏魯科薩鎮不是像烏魯木齊、喀什之類的旅游景點,只是個南疆最常見的產棉鎮,四周沒啥好看的景色的。
周子昂原本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在逛過當地的街道之後,周子昂改變了看法。
和南疆其他的鎮不同,烏魯科薩鎮幾乎沒有什麼漢族人的身影,當地都已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人維多,吃得也是清真食物為主。不過吃肉也不難,滿色招待所的老板娘就是個漢族人,做得一手好吃的紅燒菜,雞鴨肉做得尤其好吃。
除了漢族人少外,周子昂還發現了一個特點,當地的棉農都很富裕,基本每人的家里都有兩輛車,一輛小轎車外加一輛運棉花的貨車。
鎮上的棉農從不愁棉花采購,每年的棉花采摘季,都會有專門的收購商來采購,而且棉農采摘了棉花,也全都是送到了艾哈買提的農業加工公司,統一外運的。
鎮上真正說話做主的,不是鎮長,而是據說有六十歲高齡的艾哈買提和他的棉花種植園。
打听到的消息,和周子昂想得也差不多。他在烏魯科薩鎮上走了不少路,最後停留在了一條不算是繁榮的街道上。
新疆地大人稀,路寬房屋之間稀稀拉拉,看著尤其空曠寂寥,習慣了北京擁擠景象的周子昂,一時還真有些適應不了。
他想起了早上鎮長告訴他的那戶貧民,想著問問路,先去貧農的家里坐一坐。
肚子很不適時的叫喚了起來。周子昂無奈地搖了搖頭,在雲騰門時,他的修為已經是習慣了不近吃食。
只是到了這里後,不吃飯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誤會,尤其是母親每頓飯都巴不得讓他多吃三碗,現在一下子不吃飯還真有些不習慣了。
「好吃的巴哈利,新鮮剛出鍋的巴哈利,」稚女敕中帶著幾分怯弱,一名十歲出頭的維吾爾族裝扮的小女孩,推著輛和她的身高很不相符的三輪車車,搖晃晃地從街上走過。
周子昂正覺得肚子餓,循著小女孩的叫聲看向了她的三輪車。
那是輛改裝得很簡陋的三輪車,輪胎上打了好幾個膠皮補丁,車兜子外的漆皮也剝落得差不多了。
不過這些都不會沖阿泰寧三輪車兜子子上擱放著的那塊熱氣騰騰,散發著香氣的糕點帶給人的誘惑力。
小姑娘賣得是種叫做巴哈利的傳統維吾爾族的糕點,在烏魯木齊周子昂也看到過幾次,不過因為行程匆忙,他還沒來得及吃一次。
這種巴哈利後來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在火車站一帶也常有看到,不過那些都不是地道的。
三輪車上叫賣著的巴哈利呈焦糖色,表層鋪了些切碎了的核桃和葡萄干,像是發糕,又比發糕要軟一些。吃進了嘴里有濃郁的羊油和女乃的味道。
听到有人叫住了三輪車,要買巴哈利,小姑娘忙停下了車。
「給我一塊,」周子昂看了眼小姑娘車上的巴哈利,還沒有動過刀,看著生意不是很好。
小姑娘懵了會,不知是不是沒听懂周子昂的話。
「听不懂漢語嗎?」。越往新疆內陸走,不會說漢語的小孩就越多,這在2000年初,還很普遍。
「我會說普通話,」小姑娘怕錯過了好不容易光顧的客人,急忙回答著。
周子昂听著她的口音,像是上海一帶的,再看看她的臉,又不是地道的漢族人,鼻子和眼楮長得像是漢族人,只是膚色和頭上凌亂扎成的維族姑娘的辮子看著又是個維族人。
「你要多少?」小姑娘舌忝了舌忝嘴唇,強烈的日曬和缺水,讓她的嘴唇干裂開了幾道紋路。
「切多少,就多少吧,」周子昂隨意地說道,在最上面的巴哈利上比了比。
小姑娘眼里閃過了陣驚喜,她從車兜子里拿出了一把切刀來,掀開了巴哈利上用來擋灰塵的透明塑料布,剛要切下去的時候,身後的客人說話了。
「先等一等。」周子昂想起了什麼,從身後的提包里模出了樣東西。
听了叫聲,小姑娘手中的切刀顫了顫,鋒利的切刀帶過了塊巴哈利,落到了地上。
周一了,新的一周,要有開門紅哦,各類票子,芙子是大愛滴,記得看文時投票撒~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