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你搞不定的。」
楊燦回覆玩這條,就開始一個人休閑的練級著,不再理會蘇芸,這是他放松的方式,只有在游戲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放空自己的腦袋,竟入沉思中思考一些問題。
自從他來了雜志社之後,南周刊一直順風順水,這次是首次遇到不可抗拒的阻力,確實讓他認識到了自己在大局觀上稍微欠缺,當初他之所以能在那些領導名前那麼囂張,就是因為他清楚秋華波的立場,借了勢頭,但是今天辰局長的話倒是提醒了他。
秋華波終究會退休的,自己如果太過張揚態度對于南周刊長遠來看並不是一件好事,就拿這次過審批的事情來看,他當然能一意孤行發行這次《圍堰鄉洪水》的全稿,但是這種魯莽的方式,不僅會讓文化局那邊對南周刊的印象減分,更加會讓他剛剛建立起來秋華波與田國立的這方的聯系減弱,給他們留下不識大體的印象。
楊燦反復著點擊著自己的鑫浪維博,銀幕上粉絲數已經接近十萬了,不斷得思考著辰然今天意識里的一個念頭,這位文化局的局長在與自己談話間,意識中不斷閃現著兩個詞這,「網絡」「韓寒」。
難道他是在想南周刊想要掙月兌枷鎖,只能借由網絡媒體的勢頭嗎?
韓寒韓寒…為什麼辰局長看著自己,會想起韓寒這個登上時代的80年作家的名字呢?這位年少成名青年文化領袖,個人影響力巨大,其博客上犀利的文章被無數網友轉載,被奉為經典,並隨後破憑借其影響力創立了《獨唱團》這本單期銷量過百萬…
這些跟自己有什麼聯系?
而韓寒能走從純粹他小說的受眾群而達到現在這種巨大影響力,是從博客這個網絡渠道而來的,2008年之後,正是因為韓寒把他的博客重心從私人話題轉移到公共話題,尤其是時政話題後,他才開始名聲大燥。
一流的文字+正確的立場+永遠的熱點,就造就了全球游覽第一的博客。
確實,在國內還沒有任何媒體人敢像他那樣直白的批評,揭露那些丑惡社會現象,媒體人身上的枷鎖重重,反倒是襯托了韓寒犀利,而隨著他的名氣日益增大,也在不經意間造成了一股巨大的輿論壓力,讓那些想要拿他開刀的也沒有辦法,這就是話語權的重要性。
想到這里,楊燦猛然像把之前所有的糾纏在一起的思緒都明晰起來了,不由挑了挑眉毛。
是啊,自己一直在雜志社發展的這條單一路線上猛沖,不斷正面挑戰權威,卻忘記了還有很多靈活的方式可以同樣達到這個目的。
他為什麼不可以像韓寒那樣用網絡這個載體來慢慢建立自己個人的品牌形象,然後反過來用個人的品牌形象來帶動雜志社的發展?
韓寒,郭敬明那些年輕一代的作家創辦雜志不都是用的這種方式嗎?
平心而論,作為一個記者,除了文筆這一項以外,現在自己手中的資源遠遠的勝過韓寒,既能夠拿到眾多新聞的內幕,也會慢慢擁有楊秀雅那些明星的維博關注,還有商政兩屆的盟友。
南周刊現下雖然因為影響力不足存在很多鉗制,但是在自己個人層面自由度卻大得多…在國內,網絡無疑是最具自由度,最有話題性媒體載體,既有不乏利用網絡操作成名,也有不少人被網絡人肉搜索的痛不欲生,什麼十大最美XX,,芙蓉姐姐的人物都因為這個載體一夜成名。
而此時,楊燦腦海中現在浮現中多的一個詞確是「網絡審判」。這個是詞是近年來「媒體審判」出來的衍生字眼,由于網絡上的自由發言的特點,網民的話語向來都是肆無忌憚,在熱點問題上,很容易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輿論影響力,對熱點中的人事起到絕大的影響。
抽著煙的流浪漢會因為一張照片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重新獲得新生,房地產局長手里握著一盒煙的照片就能讓他身敗名裂,一本筆記牽出一則腐敗大案…
而這些事件中傳統媒體只是扮演一次又一次被網絡綁架的角色,最多算是個跟隨者的角色,那麼如果這個角度反過來呢?利用網絡來制造懸念與聲勢,傳統媒體來扮演講解者呢?
想到這里,楊燦猛得一拍大腿,心里立刻有個個主意,拿起手機聯系了正在雜志社羅成。
「羅編,你晚上加班,讓勇子幫我修改幾張照片,打上馬賽克,要能在網上的公布的不違規的。」
「記得照片要模糊,要真實,除了關鍵的地方之外,清晰度也絕對不能讓其他平面媒體用來轉載。」
「把我們稿件不需要報導整個事件,關于英姿造紙廠與王海波那些敏感詞帶過一些,全部換成化名。」
「聯絡徐總,我們商量一下,這次的深度報導,我們再壓兩個星期。」
由于這次特殊的情況,在這期雜志的籌備上,楊燦隱隱已經成為了真正掌舵人,雖然他依然只是一個普通的現場記者,不過已經可以很理所當然地調動雜志社內部的資源了。
在征求羅成與徐陽的並不是算干脆的同意之後,一切開始按照楊燦的設想進行,首先在他的維博以及博客上同時上傳了那些沒有審批洪災中的照片,包括了造紙廠的污染,以及他們在洪水中打撈化學原料的桶,被原料泡得難民皮膚變色的照片。
而照片下面根本沒有任何講解文字,並沒有宣傳是說「圍堰鄉洪災現場」「華省最大污染源」「第一線內幕資料」等,完全不是,根本不是像是一篇報導,沒有任何評論也沒有任何的解釋。
這些圖片只是在用不斷的畫面感描述著一個事件,洪災的始末,造紙廠洪災之前的污水的圖片,洪水爆發後救災中吳德發那些人站在平台上災民的嘴臉,水災中造紙廠漂浮的無數的化學原料桶,種種要素堆疊起來,像是沉默的控訴著什麼,只是什麼文字評論都沒有。
這一則什麼樣的報導?上面是的事情是放在圍堰鄉嗎?那是英姿造紙廠嗎?這是這位麻辣記者博主所在周刊下一期的內容嗎?
所有這些,都只是游覽楊燦維博與博客網頁人自己的猜測想象而已,楊記者沒有回答任何問題,自己任憑下面那些人去自己猜測,既沒有否定,也沒有確定。
讓楊燦意外的是,短短一天的時間內,相關的信息就被轉載上萬條,甚至很多人都已經認出了照片里的人,網絡上開始慢慢流傳,洪災中的內幕消息,英姿造紙廠這個名字開始被人提起了。
而在楊燦的要求下,雖然羅成與徐陽都不甚理解,但是所有人的都被下達的封口令,雜志社員工都簽署了一則保密協定,任何相關的信息都不允許向外透露。
花了幾天時間,這些部署的前期工作做好了,接下來便進入了真正開始「網絡炒作」的環節了,換句話說,就是要開始發力,找人在網絡上「散播真相」了,各大門戶網站論壇、社區、、還有電子郵件等等,都成了南周刊光顧的對象。
楊燦甚至發動了所有的編輯加入散播真相的隊伍,不過這還不夠,他甚至還邀請了他在老K里以前認識的電腦專家,雇佣他們用他們的技術發帖的方式在國內網絡里散播。
而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在這幾天的時間內,扮作一般的網民,用他們回帖的嘴巴猜測出,圍堰鄉,英姿造紙廠,吳素蘭,吳德發,這些關鍵的名詞,他們到處發帖,自說自話,注冊馬甲,自己罵自己,自己跟自己說話,造成了一個輿論的氛圍。
而作為這次幕後黑手的楊燦,靜靜地在家坐著,每隔幾天就博客發布一些新的相關照片,依然不作任何評論,也不作任何回應,任由那些網民討論,回復,爭論。
「媽的∼!博主你賣什麼關子∼!要發就一次發完,掉什麼胃口,到底圍堰鄉洪水死了多少人∼!?」「
你是不是去一線采訪了?照片里是不是英姿造紙廠啊,博主你倒是給個話啊!?」
「你們這些死腦殘懂個屁,博主能說話不?道我們華省這里都知道這家草菅人命的造紙廠後面是市長王海波撐腰的,他說話他維博立刻就要被封!叫毛啊!」
當然這些評論中有些是他們請的槍手故意制造的事端,但是大部分卻是真實的爭論…楊燦只是任其發展,抽著煙隔岸觀火,如此轟動的效應他自己也有些始料未及。
看著這一切楊燦突然有種在暗地里操控一切的愉悅感,確實,這就是讀心術的好處了,他想不到的解決方案自然會有人幫他想到,恐怕文化局的那位辰局長沒都料到,自己能把他在腦子里的構思絕妙主意轉化為現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