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國 四百一十三節 西南反擊戰

作者 ︰ 狂人阿Q

()塞北軍在山東大地上步步推進,日本人很著急,再次從湖北江西兩廣等南方戰場抽調了三十萬兵力到青島。而這時候突然蔣價石的軍隊由薛岳帶領,從長沙攻入了江西,在佔領了幾個要地,南昌贛州之後,沿著贛江北上,進入九江地區,接下來從長江往東攻擊前進,目的正是南京。

日軍很著急,但是南方已經沒有了可調之兵,這次蔣價石中央軍的反攻恐怕就是抽調兵力的惡果,如果再次調兵,恐怕其他方向上,又要面臨著對方的反擊,一時間兩難

中央軍的輕松突圍,也不是真的僅僅是抓了個空子,而是真的有實力。趙書禮當初援助的大量武器裝備,蔣價石倒是想組建新軍,可是現在手下已經是抓壯丁抓的了,而統治的地盤已經縮小到了極限,能控制的地區無法就是湖南、廣西雲貴等地的一些山區,人力太過有限了,重慶倒是穩定,可是能抓的都抓了,哪里能抓到幾百萬人啊。于是他把這些武器裝備,相當多數量都掉給了可信賴的嫡系,並且加強了前線王牌的火力,薛岳等部隊現在在武器裝備上跟日軍的差距已經極大的縮小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不輸于日軍的。

歷史證明了,中國人如果有不差的裝備,戰斗力絕不比日軍來的差。遠征軍都能打的日軍潰不成軍,更何況這些在本土作戰,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軍隊了。但是有人卻不這麼想。他們看到的是,南方日軍的削弱,以為日本人已經到了窮途末路,那麼是不是可以捏一捏這只軟柿子了。

李宗仁、陳濟棠兩人都是這種想法。作為南方兩個最大的軍閥,自從中原大戰後,兩人關系就走的很近了。中原大戰中,陳濟棠還站在蔣價石一方,並派兵一起攻入了廣西,但是之後,發覺蔣價石堅決的削藩態度後,他和李宗仁和解了。主動撤出了廣東部隊,後來還幫助李白二人重新掌權。目的就是為了聯合抗衡蔣價石中央軍。此時兩人又再次密謀起來,現在兩人手里都有些軍隊,但是都不超過十萬人。尤其是陳濟棠的兵力,能掌控的還不足六萬。而李白好點,桂系殘余兵力還有八萬多。

兩人立刻聯系上了雲南的龍雲,和貴州的王家烈,打算聯合這兩大軍閥一起。也發動對日軍的反攻,目的自然是回到自己的地盤,重新崛起。龍雲和王家烈兩人,對蔣價石也頗為不滿。可是卻沒有能力反抗。當初當游擊隊長征的時候,從這兩人防區上先後經過。蔣價石的中央軍尾隨跟進,一面大軍壓境。一面借口兩人作戰不利,先後奪了兩人的兵權,直到抗日爆發後,蔣價石鑒于這兩人在當地的號召力,才再次讓兩人主掌了一方事物。

重新掌權後,兩人雖然地位沒變,但是實力卻下滑的厲害了。蔣價石利用二人權力空缺期間,大肆安插親信,趕走了大量的二人的心月復。現在雖然兩人重新執掌了兩省,但是控制力卻遠不如以前了,哪怕因為戰爭的關系,中央軍在兩省駐扎的數量已經不多了,但是兩人卻仍然不敢自行其是,再像以前那樣做起土皇帝來。

現在李陳二人的主意很讓他們動心,如果李陳二人再次復起,那麼南方就有了新的更蔣價石抗衡的勢力,那時候蔣價石自然不敢在像這幾年這樣對他們喝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自家養的一頭哈巴狗一樣了。

一拍即合,四人很快達成了密謀。

李陳二人的軍隊,從四川西南的西康出發,經過雲貴往日軍佔領下的兩廣進發。

老實說,兩人的部隊還是有些實力的,都是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從慘烈的戰爭中保存下來的,過去武器裝備還有差距,但是在提出自己也想反攻的時候,秘密聯絡了下趙書禮,希望得到支援,很快他們就得到了三十萬只步槍,三千挺機槍,上千門大炮迫擊炮等武器。搖身一變,立刻就是十幾萬精銳之師了。

兩人緊緊是給蔣價石打了個招呼,桂系還好,李宗仁留在重慶繼續擔當總參謀部長,白崇禧獨自領軍回桂,而陳濟棠干脆就是直接帶領粵系人馬全都走了,跟重慶半點糾葛都不留下。對此行為,蔣價石默認了,他也抱著希望兩人能分擔薛岳作戰壓力的打算,至于這兩人會不會戰後跟他競爭,他一點也不操心。經過這次戰爭,中央軍的實力將無比的強大起來,哪里用得著擔心這兩個小軍閥,唯一需要擔心的不過是北方的那只大鱷而已。

趙書禮援助,蔣價石默許,龍雲、王家烈各懷鬼胎不去扯後腿的情況下,兩人的部隊進發順利,在雲南和貴州東部跟日軍打了幾場小仗後,成功進入了廣西。廣西人對李白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這二人在中原大戰後,繼續執掌了廣西,從此熄了跟蔣價石一爭天下的心思,關起門來一門心思的搞發展,在中原大戰到抗日爆發的這幾年中,廣西的各項事業進展都很迅猛,道路改善了,百姓生活也提高了,甚至實現了小學義務教育,這在當時怎麼看也是一個很先進的指標。因此白崇禧帶領部隊一進入廣西,不但老百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甚至紛紛踴躍參軍,短時間內桂系復活了,再次組建了三十萬軍隊,跟日本展開了血戰。用了一個月時間,將日軍從廣西徹底的趕了出去。

進入了廣東境內後,卻遭遇了日本頑強的抵抗。廣西由于山地太多,且經濟一直很落後,李白當年主政最好的時候,大部分財政也是靠著種植鴉片維持的,可想而知日本人對這里也不會很重視。而且山地作戰,日本人和李白的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組成的軍隊。在熟悉地形上就處于劣勢了。

但是廣東不一樣,廣東一直就是富庶之地,而且是重要的沿海省份,如果丟失了這里。那麼日本對南中國的封鎖就不攻自破了。而且對于戰局海洋的日本來說,在廣東作戰,他們的交通運輸後勤補給甚至要比中**隊還要好呢,因此優勢很大,那就更不能白白放棄了。

而且此時,白崇禧回到了廣西後,對出兵廣東對日作戰,幫陳濟棠取回地盤並不是很熱衷。而陳濟棠也擔心看似恢復了元氣的桂系到他的地盤後,留下來怎麼辦,于是也不是很希望桂系出兵。僅僅是在廣西經桂系幫助,補充了一部分兵員。將自己的部隊擴充到八萬人後,就獨自回粵了。結果是連吃敗仗,不到兩周時間,被迫退回廣西,托庇在桂系羽翼之下。

西南的反攻也牽動了滇緬戰場。在緬甸的遠征軍、英軍聯軍已經推進到了緬甸,黃鳳府的軍還從陸路佔領了仰光,切斷了日軍的補給。而孫立人的大軍,再次兵臨曼德勒。他要一雪前恥,自己的直屬部隊親自攻擊曼德勒。把當年他負責防守的防區再次過了過來。

而日本此時既想從其他地方增援緬甸,但是卻又擔心廣西的部隊攻入越南。不得不在越南駐扎著一只部隊。人力欠缺的劣勢,暴露無遺。

但日軍還沒有看到如此情況,此時他們還在打著,帝國的美夢呢。只能繼續拼命的壓榨國內,參軍的年齡從十五歲再次降低一年,到了十四歲,未來的種子也迫不及待的挖了出來。日軍兵力始終保留在七百萬到八百萬之間,而之前在中國戰場上他們已經損失了兩百多萬,加上在緬甸和太平洋戰場上的損失,已經得到了三百萬人。也就是說,日軍開戰以來,已經動員了一千萬人的兵力。相比日軍的一億來人口,他們十分之一已經進入了軍隊,這也導致了工業人力的嚴重缺乏,大量日本婦女進入工廠不說,還在佔領區大肆搜刮人力,其中主要的受害地區就是中國了。

但是到了這種境況,日本當局執迷不悟不說,絕大多數日本人也是死心塌地,瘋狂的擁護著他們政府的對外擴張政策,真的很看不出日本人民的友善在哪里,為什麼戰後他們被描寫的那麼無辜,完全沒有任何罪責。

見識到了日軍的窮途後,美國也加緊了對日軍的反攻,在太平洋上,他們已經推進到了中太平洋。而在澳大利亞,他們終于在東部取得了優勢,開始佔領了一些城鎮,並且開始向最大的城市墨爾本挺進。

英軍則仍舊是那麼差勁,作戰中經常性的扯後腿,要中**隊救援不說,還經常性的給中國人下絆子,突然從自己的防區撤離,把中**隊陷入險地等情況層出不窮。結果是,孫立人還算是好的,以大度的心態原諒了他們,在作戰的時候經常就已經考慮到英軍被擊退或者自行退卻的情況,但是黃鳳府卻不會這麼好說話,在見識了一次英軍的無恥後,他就堅決的不會去救援附近的英軍了。英國人為此把他告到了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但是這個聯席會議可管不到中國人。黃鳳府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鳥他們,英國人又告到了蔣價石哪里,蔣價石也管不了,因為蔣價石如果要管,只能給他面子上難堪,黃鳳府也不會去鳥他的。

英國人氣不過,又打算打卡黃鳳府軍補給的主意,結果是黃鳳府干脆借機賴在仰光不走了。仰光有大量的華僑,算是半個華僑城吧,在這里黃鳳府得到了大量華僑商人的援助,糧食物資不成問題。武器彈藥不足以進攻,但是防守還是綽綽有余的。一時間,他倒是悠閑下來。

英美在非洲戰場上,進展的極為不順利。

德國在取得了蘇聯戰場的決定性勝利後,此後的進攻主要集中在對蘇聯剩余工業區,也就是烏拉爾工業區的打擊上,至于蘇軍嗎,暫時讓他們苟延殘喘下,也不是什麼大事。在德國人開來,蘇聯已經滅亡了,為此希特勒已經開過了慶功宴。甚至他還飛過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莫斯科三大城市,外界的人看到。希特勒再次恢復到了那個意氣風發,口若懸河的鼓動者形象。

而對喀山存在的幾百萬蘇軍,德軍暫時的打算是,困死這些人。他們在對烏拉爾工業區狂轟濫炸的同時。加強了對波羅的海的封鎖,讓盟軍連一艘換一艘潛艇都開不進這里。蘇聯人對外連接的通道,在彼得大帝後,第一次被完全的切斷了。

同時德國人加緊了對南方的攻勢,南方集團軍群調整了作戰部署,終于成功的突進到了高加索地區,並成功佔領了巴庫。只不過巴庫的佔領,沒能滿足德國人的期待。他們發現在失敗後,蘇聯人把這里破壞的很徹底。希特勒大怒,下令處死了十萬俘虜。

同時針對巴庫的修復工作緊密的展開了,德國人一旦修復了這個油田區。獲得了這里源源不斷的供應的話,那麼地球人就再也阻止不了希特勒了。

四百一十四節軸心國的技術合作

塞北軍已經徹底佔領了山東,時間也到了十月,時間過的真是快啊。趙書禮還發覺,勝利的時間尤其短暫。在每天都有捷報傳來的日子里,幾乎是絲毫還沒有察覺,大半年就過去了。

攻佔山東是逐鹿中原作戰計劃的最後一步,攻佔山東的過程中。最艱難的就是光復青島的作戰了。大量的日軍飛機,兵力都集結在這里。爆發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坦克戰。盡管塞北軍沒有海軍。但是日軍有,所以海戰也爆發了,塞北軍用陸基飛機對抗日本的海基飛機,自然塞北軍的戰斗機再一次佔據了上風。之後開始了大肆對日軍艦艇的轟炸,在留下了一艘航母,戰列艦受傷,幾艘巡洋艦沉默的代價後,日軍承認了作戰失敗,撤走了海軍。

之後就成了一邊倒的戰局,塞北軍佔據了天空,很快配合裝甲部隊消滅了青島外圍為數不多的日軍坦克部隊,接著地面部隊推進到青島市區。

青島市政是德國當年殖民這里的時候奠定的基礎,嚴謹科學的設計,讓這里的建築都很現代化,很容易被日本人改造成了要塞。一個巨大的城市就是一個巨大的要塞,日本人不僅僅利用了大量的西方建築,而且還利用了發達的下水道系統,此時的青島就是一個立體化的要塞。

塞北軍開始了慘無人道的轟炸,一棟棟建築地毯式的平鋪過去,青島美麗的西式建築被夷為廢墟,在趙書禮的思想中,在美麗的建築群,都比不上士兵的生命,如果當初到了萬不得已,他也會這樣夷平紫禁城的。當然這讓人很心痛,趙書禮已經打算好了,讓日本人成倍的奉還回來就好了。

青島成了廢墟後,仍然在抵抗,塞北軍士兵攻佔了郊外機場後,停止了向城內推進,將城市徹底的封鎖起來。這里不像天津和北京的樣子了,城內的百姓自然是早都逃跑了,不用擔心城內平民問題。青島戰役暫時算是結束了,十幾萬日軍潛伏于廢墟之間,沒有重武器,沒有糧食補給,塞北軍不介意他們在廢墟間住上幾年,前提是他們能抵抗過饑餓。

結束了山東戰役後,塞北軍一面休整,一面調兵遣將,另一面不停的給中央匯報自己的作戰方式和目的。各種謠言也滿天飛,有的說塞北軍下一步將用一個月時間,解放南京,有的說,塞北軍半個月打到武漢,有的說,塞北軍還要往南繼續進發,用半年時間光復全中國。這些謠言無一不給蔣價石一種壓力,他終于給薛岳下達了命令,讓他不顧傷亡,一定要早日拿下南京。

此時薛岳的壓力也很大,首先是佔領的九江地區,位置太過重要,又是臨近長江,結果是日軍的艦隊整日尾隨,動不動就對暴露的部隊進行炮擊。而武漢方向日軍,則開始瘋狂的往東突擊,因為佔領了九江後,等于切斷了湖北日軍的退路,他們不惜代價的想要打通這條線。而南京方向的日軍也在往西進攻,跟湖北日軍夾擊薛岳。薛岳頓時覺得是不是自己的作戰方法有問題,北面的長江,東西兩面的日軍,他等于是一頭扎進了日軍的三面包圍之中啊。

薛岳在請示了蔣價石後,終于調整了作戰方法。將軍隊後撤到永修。然後往東進發,從景德鎮往東東北進入安徽和浙江交界,打算通過難走的山地陸路,發揮中**隊兩條腿的優勢。把日軍甩掉。但是難以避免的是,行軍速度大打折扣,推進的速度讓誰也不滿意。

南方的桂系則在看著中央軍的下一步動作,一方面他們積極重建廣西,恢復廣西生產。一面停兵不前,不停的加固兩廣交界的要隘。對外的解釋是,現在不適合進攻,因為日本人有從越南進攻廣西的跡象。

在國際上。雖然英美完全佔據了歐洲的海路,但是仍然無法徹底封鎖住德日間的貿易。日本人利用大型的潛艇,不停的向德國運輸戰略物資,當然這種方式自然不可能運輸太過普通的物資了。只能運輸像橡膠了。奎寧了,錫鉛了等重要軍事物資,或者是黃金這樣的貴重物品,而日本人則從德國得到了,潛艇技術。噴氣發動機技術,精密雷達技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資料。

十月間,又是一艘日本潛艇駛進了德國港口。這種潛艇是日本建造的最大型的潛艇,一次可以載重兩百噸。從日本出發,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通過盟軍的層層封鎖,最後進入德國。在沒有衛星導航的情況下,這種航行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但是開戰以來,德日間就是靠著這種方式以百噸為單位細水長流般的進行著偷偷的貿易。

今天這艘潛艇裝載的有兩噸黃金,還有幾噸制造藥品的原料奎寧,幾十噸的錫塊鉛塊,但是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潛艇上搭載的乘客。他們都是日本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準確的說是,石油領域的技術人員。

他們一登上德國領土,立刻就被保護了起來,然後坐上飛機一點都不耽誤的飛往了蘇聯,在斯大林格勒轉場後,又飛往了巴庫。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德國人恢復巴庫油田的生產,德國雖然是技術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卻對石油這種物資很缺乏,德國也沒有大型的油田,因此對油田生產的技術最為欠缺。而他的盟友日本,卻對此並不陌生,中國的大慶還有克拉瑪依的開發,都有日本人的影子,也有他們的技術人員參與進來。當然更重要的是,在重新佔領大慶後,日本人為恢復大慶生產做了很多努力,他們有豐富的重新恢復大型油田的經驗。這才是德國人花大價錢請這些日本人來的原因,否則他們大可以從羅馬尼亞的油田調來技術人員。

日本人勘察了油田後,對恢復油田的信心十足,蘇聯人撤退的時候對這里的破壞並不徹底,看得出來很倉促。而且當時德國包圍這里的時候,就經過過蘇聯守軍,要他們不要破壞油田。盡管最後蘇軍仍然執行了上面的命令,可是不得不擔心德國人的報復,在矛盾的心態下,自然就不可能想的那麼周全,執行的那麼徹底了。最重要的是,巴庫的油田比大慶的油田要淺很多,這樣的話,即便是重新打井,也要容易很多。

日本人的判斷,讓德國人送了一大口氣,他們實在是太缺乏石油了,他們的軍工生產質量和數量都多過蘇聯,可是在戰爭中,很多時候他們不得不以劣勢裝備對抗蘇軍,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石油嚴重缺乏,導致大量的坦克無法投入使用。只要能恢復巴庫,那麼德國的油料供應,毫無疑問將大上一個台階。

到時候別說蘇聯殘余兵力了,就是美英兩國德軍也不放在眼里。他們已經計劃好了,在油田恢復生產後,在蘇聯在進行一到兩個戰役,徹底解決蘇軍殘余,然後兵進非洲,殲滅美英有生力量,然後才是登陸英國,至于對待美國的態度,希特勒仍然想著靠談判,逼迫美國承認國際新秩序。等德國積攢夠了足夠的海軍實力之後,才是對美國出手的時刻。

在德國技術人才的配合下,日本專家開足了馬力,工作起來。他們此次技術支援得到的好處是,德國轉讓自己先進的煤化工技術,讓日本人也可以利用煤來煉制油料。對此德國很不理解,為什麼日本在佔領了英印殖民地等大量產油地之後,還想要他們的煤化油技術呢。

p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民國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民國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