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嫻趕到藍天小學的時候,學校剛好放學。
靜嫻是特意早早來接兒子的。昨夜,那場惡夢太嚇靜嫻了,今天她必須見到兒子。
班級學生陸續從教室列隊出來。靜嫻站在大門外,翹首以盼,在開始喧嘩的學生群里搜索小寶的臉。
一個「紅領巾」領著兩縱隊出來,是一年級一班的。靜嫻抑制不住興奮,踮起腳尖,張開嘴,從第一個學生開始一一細數,尋找兒子的小身影。
小寶背著差點兒比自己大的藍色書包,低著頭,悶悶不樂地走在其他孩子中間。他瘦多了,下巴被削得像尖角。其他孩子一出校門就瞪著閃亮的眼楮尋找爸爸媽媽,有的大聲叫︰「爺爺!」,有的嚷「女乃女乃!」,有的呼喚「爸爸,媽媽!」
小寶走出校門,一聲不吭,人和書包一起靠在校門左邊的鐵欄,安安靜靜,朝右邊看,他認為,如果媽媽來接他,應該從右邊這個方向來的。
靜嫻眼楮紅了,她擠著眾多家長的肩膀穿進去。
「小寶!媽媽來了!」藍嫻一把摟住兒子親了又親。
小寶緊緊地抱住媽媽的背,小臉蛋貼在媽媽的肩上,藍嫻再也無法控制自己,兩顆碩大的眼淚悄然滾掉下來,滴在小寶的背上,她擔心幼小的兒子看見,急忙伸出手,偷偷擦去眼角的淚痕。
好想就這樣永遠摟抱著自己唯一的親生骨肉,可愛的兒子。
又幾顆碩大的淚水滾落在小寶的背上。是誰這麼傷害兒子的?是自己!靜嫻突然很恨自己是個狠心的女人,自己一個不稱職的母親,竟然拋開兒子而去。
這,是靜嫻的錯嗎?不!有什麼理由讓靜嫻為了維護家庭的完整而一次又一次承受博俊的忽略,背叛,傷害呢?
已經踏近非常熟悉的小區大門,靜嫻覺得今天回這個地方的路太短,一直緊摟小寶的手一點兒累的感覺都沒有,她還沒有抱夠兒子。
小區大門的值班保安員還是那個保安員。走道兩邊的草坪依舊,草坪上的「大蘑菇」冬青依然張開傘頭,整齊地排列。
這個熟悉的地方,久違了的熟悉,讓靜嫻心里覺得有些陌生。
到底上不上去?走到樓下,靜嫻摟緊兒子,停住腳步,僵直地站立。
「媽媽。」小寶叫。
「媽媽。」小寶又叫。
「媽媽!」小寶搖著靜嫻的肩膀叫。
靜嫻回過神來。
「哎,乖兒子。」
如果靜嫻上去,就可以多抱一會兒兒子。如果就在樓下停住,自己就必須現在讓兒子從懷抱里下來。
也許,真的應該上去!但靜嫻,她真的不想上去!也許,請別怪靜嫻,你沒有她的經歷和感受,是不能體會她的心的。
博俊正好從樓上下來,兩個人的目光在「異度」空間里交集。
博俊先是驚訝,條件反射似的停住腳步,忘記了他在下樓梯,即刻間便是驚喜。
目光與目光踫撞交集的那一刻,靜嫻的面無表情,目光在博俊驚喜的那一瞬間急速降為冷淡。
博俊往靜嫻的旁邊定住腳步,這是一個給上樓的人禮貌讓道,客氣請上的姿勢。
靜嫻「交接儀式」地把兒子交給博俊,轉身就走。曾經,無盡的守望,她有千言萬語想對博俊說,訴不完的衷情深深滾燙在心底,可是沒有機會,博俊不給她傾訴的時間和機會。如今,她已經不知道,在她和博俊之間還能有什麼話可說。
「媽媽,您怎麼不回家?媽媽抱我回家嘛!」
在靜嫻轉身走開兩步的時候,兒子也轉身,可憐巴巴地看著她。
「媽媽有急事,明天再來看寶貝。」
靜嫻強顏歡笑,和兒子擺擺手,她的心,好酸痛。
一整晚,眼前都是兒子可憐巴巴的眼神,靜嫻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給兒子打電話,她想听听兒子的聲音,然後才睡覺。
「嫻……」博俊接電話,小心翼翼。
「……」靜嫻沉默。
「小寶,媽媽來電話了。」博俊叫。
靜嫻听見兒子咚咚咚的跑近電話。
「媽媽。您不要我了嗎?」
「誰說媽媽不要小寶呢?媽媽在外面有點事要辦的。」靜嫻對兒子笑。
「媽媽,是我不乖您才不要我嗎?」
「媽媽,我想您!」
「媽媽,我想听您講故事。」
「媽媽,我昨晚做夢,看見媽媽上一輛車,離開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
幼小的兒子慢聲慢語,傷心地表達。
靜嫻的心錐子戳打般的疼痛,倒在床上放聲大哭。
為什麼?為什麼大人的罪過,深深傷害的是骨肉相連的孩子?是誰把他帶到這個世界,卻讓幼小的他在不完整的家庭里承受這種缺父少母的精神傷害?
痛苦的靜嫻又一次失眠了一整夜。
失眠後的清晨,她一如既往,準時到學校。
今天晨操完畢,進行全班畢業留念合影,這一屆的學生要在後天早上開始進行中考。合影不需要靜嫻操什麼心的,誰站在第一排,誰站在中間,誰挨左,誰靠右,班長陸羽靖能安排好這一切。等同學們都站齊了,陸羽靖走過來對靜嫻說︰「梁老師,您看這樣可以嗎?需要調整嗎?」
靜嫻點點頭,輕輕拍這個比自己高了一點男孩子的肩膀,親切地微笑︰
「你安排得非常好!謝謝你兩年來幫助梁老師做那麼多班里的事情。」
「梁老師,我有個請求。」陸羽靖低頭,他的臉泛紅。
「什麼事?」靜嫻關切地問。
「全班合影時,我想和梁老師一起站。」陸羽靖撓撓頭,偷偷瞅著靜嫻,眼楮里有一種恭敬,有一種期盼。
「當然行!這樣梁老師以後看到相片就很快找出陸羽靖這個得力助手了。」
說實話,靜嫻對要畢業的幾十名學生都依依不舍,她希望能永遠和他們在一起,但是他們必須離開自己,離開學校,走向更高層的學堂,去奮發,去實現他們的理想。而自己的職責,就是一個多月後,再迎接又幾十名的學生,一一記住他們的名字,讓他們快樂地學習,讓他們懂得為理想而奮斗。然後,三年以後,也像現在一樣,和他們合影,送他們離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