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更字數有點少,明天爭取三更萬字!)
康熙和順治在房間中談話一晚上,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休息的,韋曉寶卻是獨自在房間之外守了一晚上,他是怕康熙會隨時召見。[www]
而這個一晚上其實也沒那麼就,因為前面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晚上,也就只有一個多時辰的樣子,當然這里的氣候比五台山深處要好許多,加上韋曉寶內功不錯,倒是不懼嚴寒。
而且在這普陀寺的四處還有團團圍住的官軍,他們才是更可憐,但是作為軍士,這樣的訓練卻也是必不可少,比起普通百姓要強上許多。
待得太陽露出頭臉之後,韋曉寶才是回去自己的房間休息,雖然現在的韋曉寶兩三天不睡覺,只要靜修一下也沒多大的關系,但是韋曉寶躺在床上睡覺的習慣卻是改不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便是有侍衛過來叫韋曉寶,說是皇上找他。
來到順治臨時的禪房外,韋曉寶輕輕的敲了下門。里面便是傳來康熙叫他進去的聲音。
這處禪院雖然不大,但是卻是很干淨,而且佛事的物件一樣不少,看得出來這普陀寺的方丈是用了心的。
「參見皇上!參見老皇爺!」韋曉寶跪地對坐在炕台上的康熙和順治跪安。
「起來吧!」康熙說道。
「謝皇上,謝老皇爺!」韋曉寶對于現在的順治,一點也是沒有把他當作行痴,而是康熙的父親順治,因為韋曉寶知道再過不多久自己應該便是可以離開了,那麼自己還是多討好康熙一點的好。
「韋曉寶!皇阿瑪說你在五台山做的很好,以後不用再伺候了!」康熙前面還算是高興,但是說到後面,卻是心酸,雖然貴為皇帝,但是也只有十七歲的年紀,眼中卻是淚花閃現。
「謝皇上。!」韋曉寶也不知道要怎麼安慰康熙,只能站起來在一邊默不作聲。
「你做的很好,真的很好,比當初的我要做的好許多,記住‘永不加賦’,做一個好皇帝。」順治這個時候也是對著康熙說道,而且站起身來,看樣子是做好了決定,想要送康熙回朝了。
「皇上,走吧!讓老皇爺靜一靜!」韋曉寶知道順治無論如何,這出家是一定了的。于是帶著康熙走出了房門。
「韋曉寶,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都給朕說說。」走出房間之後,康熙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很快便是轉換角色,便是九五之尊,一點也是看不出剛才還在哭鼻子。
韋曉寶也是把子在少林寺,在五台山所遇見和發生的事情都是說了一遍,當然隱去了阿珂的事情。而且添油加醋的說了一下喇嘛和神龍教的事情。至于平西王府,韋曉寶只是一筆帶過。
在韋曉寶的心中,卻依舊是有一點私念,那就是《四十二章經》,要是現在康熙一怒,發兵攻打吳三桂,自己不是美夢成空。
「真是可惡!」康熙听韋曉寶說完之後,很是震怒,昨夜的時候雖然知道了一些,但是那時候牽掛順治,腦子里沒有想那麼多。
「皇上放心,多隆和康親王他們已經帶兵進山,很快便是能將那些人一網打盡!」韋曉寶說道,經過昨夜,他才是知道,這次康熙出巡可是帶了三萬多軍士,這可是喇嘛的十幾倍,要想封山拿人,很是容易。
「我是說西藏活佛,還有吳三桂那廝。」康熙知道韋曉寶理解錯誤。
「看來是時候平定西藏和削藩了!」
「額!平定西藏那廝肯定的,至于削藩是為何?」韋曉寶不解的問道。
「那吳三桂乃是當年多爾袞皇叔祖冊封的異姓王,朕準備撤銷異姓王。」康熙說道。
「原來是這樣!那皇上準備什麼時候下旨?」韋曉寶問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待朕的火炮制造完畢,便是削藩之時。」康熙可是要防備吳三桂的反撲,而且現在的他年紀還是太小,行軍打仗的事情也不是十分懂,朝廷之中也不是很多將領是吳三桂的對手,當然要小心謹慎,要是吳三桂一路打到京城,自己皇帝都是做不了。
只要火炮這熱兵器制造完畢,便是這冷兵器世代的大殺器。
韋曉寶听康熙這樣說,心中也是大定。于是說道︰「皇上要是打吳三桂的話,微臣倒是想討一個先鋒試試!倒要看看那吳三桂是否三頭六臂。」
「算了吧!朕可不敢讓你做先鋒,要是你真喜歡行軍打仗,到時朕讓你跟隨軍隊主帥,做一名偏將,那吳三桂可不是易于之輩,要是你的小命丟在了戰場上,朕可舍不得。」康熙可是知道,韋曉寶雖然小聰明和急智,但是這排兵布陣可不是兒戲。
「嘿嘿!皇上倒是多心了,到時皇上在後面發布號令,微臣只管沖鋒就是,加上火炮,還不打的吳三桂屁滾尿流?」韋曉寶嬉笑著說道。
「原來你是指望著朕的秘密武器啊?」康熙也是笑道,他算是明白了,自己說了幾遍火炮,這韋曉寶就是惦記上了。
「這一次,多虧了你。回京之後,朕會好好獎賞你。」說了一會之後,康熙又是感嘆起來,對于韋曉寶也是越來越認可。
「多謝皇上獎賞,不過這是微臣分內之事,皇上隨便意思一下就是。」韋曉寶說道。
「恩,倒是朕封你世襲爵位好了。」康熙突然說道。
「額,好的!」韋曉寶當然知道爵位,自己可是十分羨慕韋小寶韋爵爺,看來自己也是可以封爵啊。
韋曉寶和康熙又是說了許久的話,便是接到多隆的回報,進山剿滅喇嘛的康親王他們都是回來了,這時正在外面等著皇上召見。
「走!隨朕去看看,這些喇嘛到底是吃了什麼雄心豹子膽。」說完,康熙便是帶著韋曉寶朝外面走去。
跟在康熙身後的韋曉寶對于這些喇嘛的事情,他可不想再操心,他的心中這時惦記的不是火炮,而是爵位,那可是貴族的象征。
大清朝無數官員,可沒幾人是有封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