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工業化離不開基金,基金選擇收縮以後,將保留台灣為中心的化工、軍工產業,福建為中心的冶金、機械制造產業,浙江為中心的電信、電氣產業,以及上海為中心的金融、教育產業。
基金的重組對來說又是發展的機會,基金掌握的龐大產業將有大部分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轉讓,這個消息一經,立刻在商人中間引起轟動。
經過近四年不遺余力的經營和推廣,本身底蘊就比較豐富的東南各省的工商業氛圍已經變得非常濃厚,傳統的士農工商的秩序在明末就已經崩壞,不管在哪個時代,財富早已成為必需的追求。
清朝在思想統治上比較極端,但是到了一八四零年被英國人轟開國門,帶來了西方的思想,加上太平天國這麼一鬧,人們的思想一活了起來,馮桂芬推出順應時勢的「新學」風行一時,也為興辦工商建立了思想基礎。
人們在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選擇對自己更加有利的,政治也不例外,如果說過去士紳們通過士農工商來維持自己的地位,那麼當工業革命興起,土地特別是農田的價值大大降低,士紳與商人的結合日益密切的時候,興辦工商便不難被接受。
雖然新事物的發展從來不缺少反對者,福建和廣東還好,廣東一直一來作為對外的港口貿易發展的歷史悠久,實行鼓勵工商,扶持工礦地政策。大家當然都很,他們有資本,基金有技術,所以廣東現在也還是工商貿易發展最活躍的地方。
福建是葉楓的根據地,而且利用石達開對舊勢力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清掃,所以推行新政也比較順利,上海這個地方也和廣東差不多,近二十年開埠以後已經成為遠東最重要的貿易集散地,新政的推行也比較容易。
只有浙江這個地方不同,這里是葉楓投機取巧佔領的。雖然說佔領後對地方政權進行了一番整理,而且牢牢地控制著軍權,但是很多舊官吏還是留了下來。
按照清朝異地為官的規定,留下來的多數是福建、廣東或者江蘇這些清朝控制範圍以外的官員,其他地方地官吏可不敢為效力,免得被抄家滅門,但是這幾個地方的官吏則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不過這些官吏人是留下來了,思想卻未必轉變,葉楓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對基層官員全部更換。所以至今為止浙江的舊勢力還是最龐大的。
葉楓這一次將基金龐大的產業拿出來進行交易,就是希望讓更多人進入近代工商業這個***,只要進來了,大家的利益一致,至少傻乎乎為清廷唱贊歌。鼓勵舊秩序的人會少一些。
就算還有人抱殘守缺,新事業地力量也會更強大。
果然如同葉楓所想的那樣,基金的產業進入市場,將進行轉讓的消息剛放出去,許多人就坐不住了。
不管是浙商也好,閩商也罷,不管是商人也好,士紳也好。不管是土財主也好。地方宗族也好,在財富面前,大家的表現都是差不多,那就是都想擁有更多地財富。
基金的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基本上已經比較成熟,不管是設備、技術還是工人都是齊全的,只要買下來。相當于換一個老板。生產都不用停,就可以繼續賺錢。
中國的工業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的工礦企業都是這幾年發展起來的,其中基金旗下的產業又是最早、技術最好、發展最充分,也就是最賺錢地。
這些產業涉及地行業要麼是基礎的礦產、冶金、機械,要麼是先進的電信、電氣,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有很大的發展前途,巨大的發展前景。
對于這些產業的評價,就只有兩個字︰賺錢,四個字:非常賺錢。
消息一公布,很多人就動了起來,到豫園拜訪基金會副會長韓雯、伊莉莎的,拜訪這次轉讓在金融市場操作地瑞典遠東銀行、羅斯柴爾德遠東銀行地,甚至直接拜訪聯盟總督葉楓的人都絡繹不絕。
這個消息甚至傳到其他地方,由于鼓勵工商和保護私人財產地政策,加上在年初的會戰中大獲全勝,剛剛又消滅了不可一世的俄國艦隊,咸豐皇帝又在這個時候翹辮子,留下個女圭女圭做皇帝,很多人已經對清廷有了觀望的態度,畢竟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從來不缺忠貞之士,但對改朝換代也已經習以為常。
用老話來說,看來看去,這清朝的氣數也要盡了吧?
首先反應過來的是晉商,晉商的票號原本在上海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實行金融改革,推行新幣和組建銀行,傳統的票號再沒有市場,只能退出,但也聯合組建了一家大唐銀行,發展得還不錯。
在銀行改革中晉商抽出了大量的資本,又看到了一個嶄新的,雖然這次產業轉讓都是實業,但是對商人來說,只要賺錢就是機會。
商人的信息都是比較靈通的,晉商參與產業的買賣雖然很低調,但還是被很多人知道,受到他們的影響,更多的商人對這件事發生了興趣,當然能參加的外地商人都是有一定實力的,這些人除了想賺錢,同時也是政治投資,誰都知道現在大清岌岌可危,看起來眼下勢頭最猛的就是。基金會旗下的產業分批推出,比較小的就在當地組織考察、簽約和轉讓,這些多數是直接賣給當地的富商、士紳、地主,有的時候難免會發生矛盾,這時候就可以選擇競拍或者合作。
地方上的事情一般都比較復雜,會涉及很多的利益糾紛,但是因為基金發展初期產業的選擇多數是在比較成熟的地方,周邊不穩定因素大多數被清除,所以轉讓還是比較順利。
規模比較大一些的則集中在上海進行交易,其中一部分是在證券市場發行公開的股票,當然大客戶可以成批認購,這個就是由瑞銀進行操作,羅斯柴爾德對這個似乎不感興趣。
基金會一直都在清理相關的資產,但是從開始轉讓到最後全部清理完成還是用了三個月的時候,到一八六一年底的時候,這次產業轉讓才算塵埃落定,步入發展的軌道。
基金會的這次重組,同時也是工業體系的重組,基金會重組後旗下的產業形成諾貝爾集團,葉楓持有百分之八十的股份,還有百分之二十為諾貝爾財團所有。
重組以後諾貝爾集團還是一個實力強大,規模龐大的工業集團,但與此同時,也真正擁有了一大批近代工礦企業,這些企業包括最基礎的礦場、煉油、冶金,也包括最先進的電氣、電信、造船,形成了一個基本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些產業從諾貝爾基金會剝離以後,大部分是被個人所有,官方也選擇性的在重要行業選擇代表企業進行控股,而軍工、電報仍然保持國有。
這樣一來,事實上的工業體系形成了諾貝爾、官營和私營三大部分,基本上每個系統都擁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葉楓希望通過模式,可以讓的發展停留在正確的發展軌道上。
諾貝爾差不多相當于他個人的公司,可以將最新的技術引入,引導的技術發展。
官營企業的存在在目前還是必要的,這是為了保障官方的需要,比如軍方需要的軍工產業,而且還要從方向上引導、影響私人企業。
私人企業始終是經濟發展中最活躍也是最龐大的部分,所以葉楓覺得應該鼓勵發展,但是他們也有局限,特別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商人眼界和技術認識遠遠不夠,這就是諾貝爾和官營企業存在的理由。
不過正和葉楓所想的那樣,整合以後,為工礦業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資本,絕大部分投資者在買下工礦產業以後,都要進行新的投入,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畢竟現在的國內市場還是賣方的。
整合後的私營企業爆發出更強大的活力,擴大生產、控制成本、開闢市場,初期的成功刺激他們追求更大的成功,而他們的成功又刺激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可以說一八六一發生的這次產業整合,是近代工業發展的一個嶄新階段,這次整合完成以後,的近現代工業開始步入高速發展的進程,唯一遺憾的是這種發展還局限在東南沿海。
葉楓當然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在完成產業整合以後,他的主要目標就是將新政擴大到更多的地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