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 第十五章 曹操死,一統北方

作者 ︰ 浴火重生

此時高順似乎想起了什麼望著程昱笑道︰「難道軍師就不怕有詐?」

程昱卻笑道︰「呵呵……將軍多慮了。以此時的情況來看太原投降是必然的而且太原城內的兵馬已經大多數被曹操帶去南征了。即使有詐還能詐到哪去?」說完兩人相視大笑起來。一起走向太原城。

進駐太原後高順並沒有急著搬師回朝而是在太原駐軍。一是為了防止新城叛亂而是為了震懾其他尚有僥幸心理的人。還有是方便觀察太原內的原曹營的大小官員。程昱立即將此事書信張浪稟主公我軍幸不辱命在圍城半月有余後終于太原城內的原曹營大小官員感覺曹操大勢已去如今四面都是江東人馬而曹操新敗更是讓他們下定了決心最終聯合起來殺了曹操之子曹彰開城投降。現我軍已在太原駐防。由于太原城內乃曹操之根本所在所以其中一些人可能尚存反叛之心。我與高將軍在此駐軍布防。張遼、張頜、徐晃三位將軍已率領其本部人馬前來援助主公的途中不出三日便可到達弘農。

身在函谷關的張浪接到來信後欣喜若狂這高興的勁兒就差手舞足蹈了。張浪對郭嘉道︰「奉孝想我江東養精蓄銳征戰沙場二十余載此時終于要見分曉了。」張浪此時的心情也是非常的復雜從看流星穿越來到三國到現在的一統北方、江東兩大地區三國只剩下劉備和自己了。心中甚是感慨。

郭嘉的臉上也顯露出了喜悅的表情笑道︰「呵呵……是啊想到今天我們能有這樣的戰績。」

張浪興奮道︰「奉孝傳令下去部隊休整三日待張遼、張頜、徐晃部隊回合後準備西進!」說完手指著劉備西蜀所在的方向。整個人猶如天神下凡一般神聖不可侵犯。高于一切!

郭嘉接令後便親自去辦剩下張浪獨自一人在大廳內。此時的張浪心情比誰都復雜。一會坐一會在大廳內來回走動。張浪心道︰‘自己擔心的這些人昔日的大敵司馬懿已死曹操現在不知死活只剩下半條人命劉備可以不用管他只剩下諸葛亮了。歷史對于他的評價是智慧之神。是不是真人也那麼厲害?哼……諸葛亮你等著吧我來了。’

而隱藏在解良附近的曹操听到曹彰被殺和太原叛變的消息後頭風作不治而亡!其手下的虎豹營將士可以說個個都是曹操的死士剩下的近兩百人在曹操死後結為異性兄弟在曹操墓前立誓要為曹操報仇雪恨不殺張浪誓不為人。

曹操死後其手下的虎豹營近兩百將士在安葬好曹操後便徑直南下欲殺張浪為曹操報仇此時已到達陽山附近。出身于正規部隊的虎豹營將士當然不是泛泛之輩在經過商議之後大家一致推選為韓瓊統帥。韓瓊︰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中的一根大梁。在南方評話中也有稱為"老槍王"曹操敗袁紹後投降曹營被曹操選中做了虎豹營的副統領。

此時韓瓊命部隊在陽山處隱藏起來派人前去查看敵情時卻正巧不巧的撞上了南下搜尋曹操殘部的周善大軍于潼關扎營。

周善召來斥候道︰「你們去附近的城鎮打听看看有沒有關于曹操的下落。」而韓瓊所率領的虎豹營也在得到韓瓊的指令後做著同樣的事情。

更巧的是這兩邊的人馬在離潼關不遠處的城鎮上現了對方但情況不同的是周善派出去的斥候是一隊人馬搜尋一處而韓瓊所部則是一人搜尋一處。他們都現了對方而且都認為自己偽裝的很好沒有被對方現此時周善的斥候派一人回營向周善報告其部現曹操余孽而韓瓊素部的斥候則認為對方沒有現自己徑直跑回大本營向韓瓊報告自己現江東軍。此時趕著報告韓瓊的斥候完全沒有現自己已經被跟蹤。

但韓瓊的斥候匯報遇見周善大軍後並把現的經過原遠本的說了一次後韓瓊大驚失色道︰「快趕快撤離我們的行蹤已經被暴露了。」

正在韓瓊準備率領其部撤退時周善的大軍已趕來到陽山腳下將陽山團團圍住。韓瓊走到山頂一處視野最開闊的地方企圖找到一個缺口突破出去可是所見之處已全是江東軍人馬。

而周善則率領其部大軍在山腳下大喊道︰「山上的的人都听著你們已經被我大軍包圍。若想活命的放下武器下山投降。我勸你們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我保證投降者絕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韓瓊站在山頂山絕望道︰「難道張浪真有神助乎?」其余的虎豹營將士則勸說道︰「將軍我們跟他們拼了。大不了一死。」

韓瓊道︰「我們死不要緊只是為主公報仇的大事我們再也無法完成了。」說完望著身後的眾將士道︰「兄弟們我們于主公墳墓前結義說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想不到我沒有帶領眾兄弟享過一天的福卻連累的大家啊。」說完不禁流出了眼淚。

這時一個虎豹營的士兵站出來道︰「將軍我們說過同享榮辱共求生死。你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呢?怎麼會是你連累了我們呢?我們與他們拼了說不定還有生還的希望那麼就可以為主公報仇了。一路看小說網,bsp;一語驚醒夢中人韓瓊回復了以往的自信道︰「對我們現在不能放棄我們的身後已經沒人支持我們了。主公在天上看著我們我們得想盡一切辦法突圍出去才是現在該做的。」

眾人看著韓瓊恢復了自信後才露出了笑臉完全沒有大戰將至的緊張而是顯的很輕松因為誰都明白這已經不是戰爭。而是自殺。橫豎都是死已經由不得他們選擇了但他們可以選擇死的方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 | 風流三國全文閱讀 | 風流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