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考試二
男教師的目光要點,是盯在女生顯露的里,裙子掩蓋的女敕白大腿上。那里是女生們暗藏小抄最隱蔽、也最保險的地方,如同一道不可侵犯的人體屏障。從小到大無數次的考試,監考者的機警老道,也培養和鍛煉了女學生們的智慧和膽量,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男教師也只是盯著,要真正從女生的這些敏感部位里抓到證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眼疾手快的技巧,更重要知難而上的冒險精神。稍有不慎,抓不到證據,被反告為偷窺女生身體,將自己葬送于不道德之旋渦,難洗清白。
一個小時之後,亂象頻發,考場進入了準失控階段。這是從一個學生舉手要求去廁所開始的,他得了應激性考試尿頻癥,一進考場就把不住尿門。看著他那痛苦的樣子,又不能不讓他去。「睜一只眼而閉一只眼」,是為上策。因為,你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看得住這麼多機智聰明而又動作敏捷的學生們。其實,這也到了學生們該有所收獲的時候了。
「嘀鈴鈴……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
走出考場的學生們,有人比對答案,有人征詢疑難考題,有人嘲笑自己的愚蠢,有人得意于于自己的精明。空空的教室里,空飲料罐、牛女乃盒、面包袋、各色的小抄紙條,復習提綱、參考資料、甚至還有丟棄的教材,如同被扔掉的教師尊嚴和學生誠信一樣,滿目瘡痍,一片狼籍。
十二、不攻自破
本章重點提示︰他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又有一種被欺騙被愚弄的忿怨,這兩種東西在心里交織著,膨脹著,裂變著,由氣生恨,無法抑制。
高青山一大早到了系辦公室里,他想把自己的心情冷靜一下,十點鐘還有一節本科生的課。雖說,這課他都教了好多年,早已是輕車熟路的了。還是應該再備一下,也是一種良好的職業習慣,把最近收集到的一些新資料補充上去,把課的結構再調整一下,盡可能把課上得更好點,這是他的一個心願。
高青山是系主任,他對教學工作的重視,不只是掛在口頭上的,也常常表現在自己的行動上。他常常在系里的大小會議上,強教學問題,教學質量。例如備課、教案、課的重點、資料的可靠性和權威性、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的效果等等,不厭其煩地對教師們講,提醒、督促和檢查。但是效果並不太好。過去教師們是心無旁騖,一心放在教學上。現在教師們的誘惑太多,人心都散了,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很少有人把心思完全放在教學上。教好教壞,教多教少,優秀與否,勝任與否,不是在教學本身,而是靠關系,更靠領導的一句話。教學能搞好嗎?值得懷疑。目前高校的官本位體制,雖說教學喊得很響,那都是做做花樣子給別人看的。現實是,喊得最響的並不是最重要。例如教師節,喊得天花亂墜,並不證明教師的至高無上的社會地位。有書記節嗎?有院長節嗎?有省長、縣長節嗎?沒有。官人們誰不朝思暮想?這就是口號的虛偽性,謊言性。大學被權力主導著,教學、教師已被邊緣化了,有時還是需要用口號去作秀一下。在高校里當一個教師,要麼你有關系,要麼有超凡月兌俗、知名領先的個人成果。否則,你只能被邊緣化。大學教育的質量,嚴重的滑坡,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權力者心理清楚,但決不會承認。誰願意往自己的臉上模黑?
高青山打開收集的資料,考慮著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講合適,正忙著,听到有人敲門。
「噠噠」
高青山說道︰進來吧門開著。門是掩著的。
系里的教學秘書小宋,走進來就說︰高主任,三年級的社會學概論的課,老師沒有到,學生們在教室里等著,班長打來了電話。
高青山問︰是誰的課?
小宋答︰丁副書記的。
他為什麼不上課?
我剛才問了系辦公室,說他今天上午有個會,參加學院的關于加強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會議,是學院院辦通知的。
高青山生氣了,大聲說道︰有會?有會也不能耽誤學生上課嗎?是會重要還是學生上課重要?找人來代一下也好,真上不了了,至少要通知學生呀,不能讓學生們在教室里瞎等,會鬧事的。
高青山的口氣里充滿了抱怨和氣憤。
小宋解釋說︰可能是會議通知得太急,來不及了。我已經在電話里告訴班長,讓他們離開教室了。
高青山沒有說話,氣在心里憋著,很難受。這應該算是一個教學事故。學院里的教學規章制度上寫得清清楚楚,教學事故是要受處分的。他想。上個學期,某系有一個教師的課,無故沒到,學院里給了全院通報批評、取消本學期全部獎金的處分。
他想,丁副書記缺了課,也應該是教學事故呀有人通報嗎?也許,他有一個理由,參加學院的工作會議。開會就能隨意缺學生的課嗎?大學是以教學為主還是開會為主?
他沒有辦法。這樣的現象,在學院里早已是習以為常了。連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現象。盡管自己在盡最大的努力,不耽誤學生的課。當了系主任,行政上的事情多又雜,耽誤課也總是難免的。大學里,耽誤學生的課最多的,不是教師,而是所謂雙肩挑的領導干部。也包括自己也在內。己不正,焉能正人?高青山沒有繼續深究下去。所以,這樣的問題長期沒有得到根治,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高青山處理完這事,把備課的情緒給破壞了,沒有心思再弄下去。下一節自己就有課了,可千萬別有電話來,又通知開會什麼的。他一邊想著,一邊看了眼桌面上的電話機。他想,別響,千萬別響真是響了也不接。最好還是離開。
他拿起自己上課的東西,走出了辦公室,向上課的教學樓走去。盡管,離上課的時間還早,出去轉轉也好。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