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飄香,小廚房里,吳大娘帶著一眾廚娘包了許多粽子。
五月初四,慕嫣然帶著珠兒和蕾兒回到了王府,準備在府里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進了一心堂,稍事休息了一會兒,慕嫣然看著各府送來的端午賀禮,一面,吩咐了紫雲和紫月,把備好的回禮,連同分包好的粽子,一並都送了出去。
夜色彌漫,哄睡了蕾兒,慕嫣然獨自一人坐在廊檐下,看著綴滿了點點星辰的深邃夜空,思緒,也飛向了千里之外的都城。
皇宮內,毓秀宮里鼓樂齊鳴,大殿內,一片君臣同樂的和睦場面。
景熙帝和皇後並排坐在上首處的條桌後,皇後的身旁,還並排坐著大皇子和兩位公主。
宴席開始後,景熙帝和皇後時不時的就會轉過臉去和幾個兒女說話,雖听不出說了什麼,可殿內的賓客一眼看去,卻覺得說不出的溫馨。
大殿內,皇後一側,則都是後/宮妃嬪,景熙帝一側的一排條桌後,盡數都是都城內品級高的王侯將相,而其中最惹眼的,自然便是賀啟暄,以及坐在他身邊的四五個小男孩兒。
若換做之前,賀啟暄只是大梁的其中一位親王,即便還有著龍虎大將軍的稱號,可卻並未有人心中對他有任何重視之心。
而如今,情形卻是大不相同了,兵馬大將軍一餃,如同一個光環籠罩在了他這宣親王的身上,使他一躍成為大梁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一個凜然所在。甚至有人在暗地里不懷好意的揣測,若是宣親王起兵造反,會有幾成的勝算。
是故,如今,所有人都不明白,金鑾寶座上的景熙帝,到底是太過信任賀啟暄,還是……糊涂了。
緊挨著賀啟暄的,自然是瑜哥兒。四月里,雖是聲嘶力竭的哭著從雲都城啟程的。可漸行漸遠,小家伙的心里,對跟隨父親到達一個陌生環境的新鮮和好奇,便壓過了離開母親懷抱的依戀。
此刻,小家伙一邊吃著賀啟暄給他夾到碗里的飯菜。一邊眼楮靈動的打量著四周的人和物,待到注意到上首處有個七八歲的瘦弱男孩兒一直盯著自己看,瑜哥兒咧嘴沖他一笑,方湊到賀啟暄身邊問道︰「爹爹。那個就是你跟我說過的皇伯父家的哥哥嗎?」。
順著兒子的目光看去,便見大皇子收回目光,跟身邊的皇後說了句什麼。賀啟暄回過頭模了模兒子的頭道︰「對,那就是皇伯父家的哥哥,以後,你就跟在他身邊,你們一起去上書房跟父子們做學問。要听話,知道嗎?」。
一路上,賀啟暄耐心無比,跟兒子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雖不清楚瑜哥兒是不是能記得住。可賀啟暄還是把能告訴小家伙知曉的人和事,都告訴了他。
瑜哥兒沒讓父親失望。自打進了慕府,他的聰明活潑,便博得了慕府所有人的喜愛,上到年逾七旬的慕老太太,下至三歲多的鵬哥兒。如今,只要在慕府,便能看到鵬哥兒和瑜哥兒兩人焦不離孟,秤不離砣的到處瘋玩,可慕老太太和柳氏疼愛的緊,便連慕昭揚,也捋著胡子笑眯眯的看著他們,闔府上下,還有誰敢置喙一二?
「爹爹,宮里的粽子,沒有吳大娘做的好吃,下回你和娘來看我,記得給我帶吳大娘做的白玉糕和紫薯餅。」
咬著吃了一個小兒拳頭般大小的糯米粽子,瑜哥兒鼓著腮幫子含混不清的說道。
心口一滯,賀啟暄點了點頭,格外溫柔的應道︰「好,爹爹記住了。」
瑜哥兒身旁的幾張案桌後,坐著四五個年齡從四歲到六歲不等的男孩子,此刻,都滿臉羨慕的看著一邊吃東西一邊和賀啟暄說話的瑜哥兒,眼中,滿是好奇。
賀啟暄要來都城受領兵馬大將軍一職,順便去軍中會見那些將軍們,商議接下來都城防衛的一眾事宜,所以,此番,也唯有賀啟暄是和瑜哥兒一同來的,而身邊的幾個男孩兒,就沒有瑜哥兒這般的幸運了。
那幾個男孩兒,都是應景熙帝之命,從各個藩王府送來做伴讀的藩王世子,這其中,就包括廬王和煥王的兒子。
廬王之子賀瓊利,今年六歲,是廬王妃林沫蘭所出。
煥王之子賀瓊泊,今年五歲,則是煥王側妃龐香凝所出,煥王妃呂薰,嫁給煥王這麼多年一無所出,雖外面都說煥王和煥王妃夫妻情深,相敬如賓,可沒有子嗣,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漸漸地,有那無聊的人,都在暗里揣測,將來這煥王世子,怕是要成為煥王側妃龐氏的囊中之物了。
注意到了旁邊的幾個男孩兒總是偷瞧自己,瑜哥兒轉了轉眼楮,猛的轉頭去沖他們做了個鬼臉,冷不丁的被嚇,男孩兒們有人呼出了聲,有些則一個激靈掉了手里的筷子或是湯匙,叮叮咚咚的,伴隨著大殿內余音繞梁的樂器,倒也不顯突兀。
而幾個男孩兒身邊的大人,此刻只顧著注意景熙帝以及殿內其他人的神色,幾個小孩子之間的動靜,卻是未注意到,等瑜哥兒再回頭去瞧,那幾個男孩兒都頗有些不忿,氣鼓鼓的瞪著自己。
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瑜哥兒傻呵呵的綻開了一個笑臉,淘氣的吐了吐舌頭,坐正了身子,再也不敢胡鬧。
宴席持續了一個時辰,還不到戌時二刻便結束了。
給景熙帝和皇後磕了頭,殿內的人魚貫著退出了毓秀宮,賀啟暄牽著瑜哥兒的手緩步朝外走著,剛走了沒幾步,身後,小林子小跑著追上來請道︰「宣王爺,皇上請您帶著少爺去乾安殿坐會兒呢……」
「勞煩林公公帶路……」
點頭應下,賀啟暄轉身朝乾安殿的方向走去。
眼角瞥到小林子落後一步的跟在身後,賀啟暄兩眼微眯,細細的思量起來,小林子是何時被當時的太子收買的。
轉瞬,賀啟暄釋然的笑了笑,太子是國之儲君,或許,對在乾安殿伺候的這些宮人們而言,皇帝也好,太子也好,都是他們效忠的對象,只不過,早一日晚一日罷了。
進了乾安殿偏殿,賀啟暄牽著瑜哥兒走到錦桌旁坐下,一旁,有小太監殷勤的奉上了茶水。
揭開茶碗,立即有清幽的茶香在鼻尖縈繞起來,賀啟暄唇邊帶笑,徑自喝了幾口,再回過頭去看,瑜哥兒安安靜靜的坐著,懸在錦凳上的兩條小短腿,卻並未如在一心堂時一般胡亂晃著,顯然,是記住了自己一路上跟他講過的規矩。
眼中的笑意愈發深邃,賀啟暄卻也未開口跟兒子說話,父子二人靜悄悄的坐著,偶爾對視一笑,心中盡是溫情。
「六弟,你如今愈發內斂了,若是從前,你可沒這麼規矩,怎麼,到藩地無拘無束的自在了幾年,反而愈發重視這些俗物了?」
進了乾安殿,一直走到偏殿門口,都未听見賀啟暄父子二人的說話聲,景熙帝邁過了偏殿的門檻大踏步往過來走,一邊走,一邊笑呵呵的說著,話語中,也一派親和。
「臣弟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賀啟暄回頭看了瑜哥兒一眼,父子二人跪倒在地拜道。
「起來吧,今兒沒有君臣,只有兄弟。坐吧。」
隨和的說著,景熙帝看著那個手撐著地爬起來,又踮著腳尖坐在錦凳上的瑜哥兒,眼中露出了幾許淺淺的笑意。
幾個皇子中,賀啟暄最不守禮,年幼的時候,今兒裝成小太監出宮游玩,明兒又搬著梯子在樓頂午睡,永成帝每每提起他,都是一臉怒其不爭的無奈,可他的學問騎射都極好,夫子們也都尋不出錯,時日久了,知曉賀啟暄也就是隨性些,卻並未做過什麼錯事,永成帝索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隨他去了。
此刻被景熙帝提起,賀啟暄的臉上,微微有些不自在。
「一同送來伴讀的幾個孩子里,就屬你家的瓊瑜最小,你心里,可有怨怪過朕?」
端起手邊的茶碗抿了一口茶,景熙帝看著賀啟暄問道。
神情一怔,賀啟暄笑著搖了搖頭,回頭看了一眼瑜哥兒,方開口說道︰「這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臣不敢有違,何況,能給大皇子做伴讀,便是陪著一起說笑玩鬧,也是孩子的福分,臣弟更加不會怨怪皇上。」
說罷,賀啟暄自嘲的笑道︰「不過,王妃在府里,可是自打接到聖意的那天就開始抹眼淚。」
點了點頭,景熙帝長嘆了一句,有些失落的說道︰「其實,朕並不是為了祖宗定下的規矩,朕,也是為了一己私心。」
見賀啟暄面上不顯驚詫,似是在他預料之中,景熙帝略感欣慰,放下茶碗說道︰「大皇子的身子一直不好,二月里,你從惲州送來的那位林神醫,算是救了他的命。如今,也只能算是調養著,可是,宮里的孩子太少,皇子也只有他一個,所以,朕想著,哪怕找幾個同齡的孩子,陪著他一起玩也好,說不定,心胸開闊了,病能好的快些。」
點頭應著,賀啟暄揚聲說道︰「可憐天下父母心,蒼天有眼,大皇子的身子,必定能好起來的。」
提起大皇子,景熙帝的心情,不由的有些沉重,抬眼看著一直靜靜坐著的瑜哥兒,景熙帝笑著問道︰「瓊瑜,皇伯父留你在這兒久住,陪著皇伯父,你可願意?」
見終于有人搭理自己了,瑜哥兒興奮的咧開嘴笑著,待到反應過來景熙帝的話,瑜哥兒搖著頭道︰「我不願意……」(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