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粉墨登場(1)
壽春背倚北山,肥水環繞,昔為楚國都城,當年袁術稱帝也在此處。王基督二十六軍負責城東,城南工事,諸軍築圍而守,擺出一副困死壽春的架勢。司馬昭大軍已然到達屯頭,負責壽春城西守御。壽春城北臨肥水及北山余脈,地勢險惡,大軍從此突圍行軍不便,因此只遠遠的留下幾哨人馬盯著。
接連數日,淮南軍未曾出戰,魏軍也沒有攻城。彼此相安無事,一個守城,一個守營。這一天忽然在城南方向,遠遠的一彪軍殺來。司馬昭王基早知吳軍早晚當至,因此在眾軍外圍設置營寨,分撥軍士專門抵御外敵來襲。
吳人來勢凶猛,將近魏營並不停歇,反而一鼓作氣直殺過來。魏營之中負責此處守御的是徐州軍先鋒李廣,李廣戴罪立功殺退淮南大將焦彝,王基頗為奇之使李廣在此鎮守。早有軍卒報與李廣,李廣聞訊不敢托大,分遣軍士去傳令大軍。自家披掛上馬,帶著眾軍往前營守御。
到了前營,只見對面吳人一個個高聲吶喊,高舉刀槍旗幟亂搖殺將過來。喊殺之聲震耳欲聾,如下山猛虎般,氣勢如虹。李廣強壓內心震動,故作鎮定指揮眾軍進入戰斗準備。待吳人來得近些,瞅準旗號,見上書「鎮北大將軍文」,李廣神色數變,暗道不妙。魏營之中鼓聲大噪,魏軍聞令弓弩齊發,箭矢如雨。吳人舉盾向前,毫不畏懼冒箭雨大步推進,有中箭倒地者,後排軍卒立即補上。
魏營之外早早埋下了鹿角等阻敵之物,吳人想靠近魏營必須一面遮攔飛矢,一面拔出鹿角。如此一來守軍有充分的時間殺傷吳人。此地魏營約有五千余人,都由李廣統御。數里之外一處魏營是泰山太守常時負責,再遠處尚有其他魏軍。只要可以抵御一陣,各營魏軍來援必然可以殺退吳人。
可吳人亦非蠢輩,安有如此強攻之理?那面帥旗所書的「鎮北大將軍文」十有**便是當年的前將軍領揚州刺史文欽文仲若。文欽素有勇名,驍勇善戰,當年因為司馬師廢帝,將曹芳趕下帝位而舉兵討伐司馬師。結果一翻激戰,一同舉兵的毋丘儉殞命,文欽無奈逃到吳國。此番卷土重來,又深諳魏軍虛實,更不可能魯莽行事。
正思索間,吳人陣中突出兩員小將,徒步而出一手持盾,一手拔出鹿角。速度極快,不多時已然在鹿角陣中清出兩條道路。二人身上各著幾箭,渾然無事般幾近營欄。魏軍見狀急忙以長槍刺之,兩名小將急舉盾遮擋,不經意間赫然拽住一把長槍,借拉扯之力縱身越入營中。抽出身後長刀砍殺眾軍。
魏軍見二人神勇,無不膽寒將二人團團圍住。李廣更是嚇破了膽,手持長槍躊躇再三。魏營正亂間,又見吳人陣中一騎沖出,身後數騎相隨,當先將領手中長槍挑撥飛來箭矢以護馬為主。將近魏營猛一縱馬,那戰馬似通主人心意,高高躍起落入營中。那將鐵槍一橫,戰馬盤旋間周遭魏卒紛紛斃命。
「無名下將,識得文欽麼!」文欽鎖定李廣,縱馬直殺過來。
李廣習慣性咽了口唾液,剛要答話,卻見側翼營中不知何時一彪吳軍沖入,殺得魏人四散奔逃。領軍的吳將,看似上了年紀,身形肥大一臉橫肉,大刀起處必聞一聲慘呼。沖著李廣陰森森笑道︰「小兒認得唐咨呼!」
李廣正了正神色,雙手緊握長槍。唐咨嘿嘿一笑道︰「此人交老夫了,仲若莫搶!」話音未落,拍馬殺來。李廣長嘯一聲,力貫雙手,長槍飛虹般擲向唐咨,頭也不回竟自跑了。唐咨側頭一讓,與文欽面面相覷,不禁為之氣結。
這唐咨比起文欽更為棘手,魏文帝曹丕的時候,利城郡反,殺了太守眾人推唐咨做為叛軍首領。與魏軍交戰幾次,不是對手,于是唐咨帶著眾人乘船入海,跑到了吳國。被封為左將軍,當時曹丕點撥數路人馬圍剿,不想唐咨狡猾非常,仍是被其跑掉。
此時攻入魏營的不過二三百吳軍,李廣若是組織守軍,必然可以堅持到援軍趕來。屆時吳人大隊仍在營外,勝負可想而知。怎奈李廣膽小怕死,一看是文欽,唐咨二人帶隊,竟不戰而逃。余下的魏軍群龍無首,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紛紛敗退。吳人趁勢掩殺,後方數營魏軍想要據營抵御,見前面跑的是自家人馬,後面吳人緊追不舍。開弓放箭必然傷到自家人馬,等到自家人馬跑的差不多了,吳人也已接近營寨,再想抵抗已經晚了。
魏軍逃兵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多,身後的吳人緊咬不放。一連突破了三道營寨,勢不可擋。王基在東營之中,等到軍情傳到這里,李廣營寨早破。王基大驚,這抵御吳人的營寨是自己精心布置,前後數營彼此呼應,一處受敵四方來援,如何就這麼破了?
與此同時,壽春城南門忽開,一支人馬殺出,攻向南營。負責南營指揮的是徐州刺史胡奮,先是吳人在後方銳不可當,又是正面淮南軍殺來,此乃內外夾擊之勢!胡奮急召眾將升帳道︰「賊眾有備而來,各軍不可大意,當扼守險要待援,萬不可出擊。」于是分撥眾將,使大將黃興,崔雋統兵兩萬抵擋吳軍,自己帶著三萬余人在營內固守,阻擋淮南人馬。
黃興,崔雋帶兵出營不到數里,便見前方萬余吳軍把千余魏兵圍在當中。魏軍人少,沖突不出,只能在陣中苦苦支撐,覆亡不過旦夕之間。二將見狀指揮眾軍前往救援,那邊吳人也看到來了救兵,卻不甘心放棄這千余魏人,分出數千人迎來,似要抵擋一番。
二將見吳軍托大哈哈大笑起來,只顧使眾軍壓上。吳軍領兵大將正是文欽,英勇非常,這數千吳人皆是敢戰之士,一時間魏軍竟不得寸進。黃興,崔雋大怒,各掄刀槍殺來。文欽傲視魏軍,舉槍與二人戰在一處。
胡奮身披堅鎧帶著眾將來到營前,迎面淮南軍大將焦彝指揮數萬人馬攻來。淮南軍陣型嚴整,盾牌手在前抵擋矢石,護著數十架攻營大車,只須到了營前,魏營必破無疑。胡奮大手一揮,頓時魏營矢蝗如雨,夾雜十余輛發石車不時把巨石拋入敵陣。那巨石落入敵陣之中,踫到刮到砸到的不死也是重傷,落地之後又隨慣性翻滾,頗有殺傷力。偶有砸到攻營車的,頓將大車砸得粉碎。可惜發石車數量太少,幾萬淮南軍並不在意這點傷亡。即使如此,淮南軍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距離逐漸拉近,淮南軍首先有了變化。掌旗官令旗一揮,一隊淮南軍止步,摘下背後長弓硬弩,在盾牌軍的掩護下,井然有序的射向魏營。魏軍弓弩手正在放箭,一輪完畢,下一輪剛剛舉弓便看見空中無數箭矢落下,還來不及躲避,一時損失慘重。胡奮見淮南軍奮起反擊,打的極為堅決,心思不免沉重幾分。正面的淮南軍越是不計傷亡的硬攻,越是說明後方的吳軍勝算頗大。此時魏軍的盾牌手也已頂上,掩護己方弓箭手。這一亂之間,淮南軍壓力大減,逼近速度陡然快了起來。
四郡幾乎同時傳來軍情,劉禪深知非同小可,吩咐眾臣速來議事。眾臣昨夜得劉禪免了牽連,開懷暢飲,心情大好。見宮中傳召,不敢有懈怠之心,不多時已經到了七七八八。
劉禪命樊建將軍情知會眾臣,眾臣也是愕然。蜀中民生雖是每況愈下,可始終太平,未曾有過叛亂之事。尤其是武陽,漢嘉,東廣漢,江陽四處離成都頗近,治安狀況良好,突然便有了叛亂讓人遐想連篇。
四郡之中,以武陽形勢最為急迫。閻宇奉命把遷移到川中的蠻人登記入戶,這不過是小事一樁。閻宇身為庲降都督,與南蠻各族久有來往,深知蠻人脾性。就算是蠻人不願入籍,也不至于發展到要刀兵相向的程度。
「陛下,武陽之援刻不容緩,應當盡早發兵啊!」群臣中有人道。
「如今城中,有多少人馬?」劉禪先詢問諸葛瞻。夏侯霸北赴漢中後,成都的軍事大權交給了諸葛瞻。諸葛瞻雖然沒有征伐的經驗,可畢竟是諸葛武侯之後,絕對可以信賴。
「成都附近可征集軍馬不超過一萬五千人,若是算上陛下的親軍,當有兩萬三千人。」諸葛瞻不假思索的答道。為了支持姜維北伐,劉禪命夏侯霸帶人和物資去漢中支援,成都如今的軍力,比平常要弱了幾分。
「武陽附近可有能調動的人馬?」劉禪知蠻人勢大,單單依靠成都的中央軍必然無法同時支援四郡。
「閻文平必然調集犍為諸軍,當有萬人,陛下若再使一上將領軍前往,蠻人可平。」說話的是鄧良。其父鄧芝曾為蜀漢車騎大將軍鎮守邊疆,耳渲目染鄧良對于軍事也頗為通曉。
「如此甚好,只是……朕認為武陽蠻人遷居川中十余年,行事竟會如此激烈,有些匪夷所思。」劉禪心有疑慮道。
「陛下所言甚是,此番四郡做亂,恐有蹊蹺。可先增閻文平軍馬,然後遣派使者,探清原因,方為上策。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諸葛瞻非常支持劉禪的觀點,提議道。
「諸葛思遠之言,深合朕意,不知何人可領軍前往,何人願意出使武陽蠻?」劉禪問道,心中卻在贊嘆這諸葛瞻不愧是武侯之後,所思所慮無不合乎情理。只是不知後世提及的諸葛瞻為何沒什麼出彩之處。
群臣也是贊同諸葛瞻的建議,當年丞相大人便是如此平定了南中,使蜀漢有了穩固的後方。只是朝中宿將都隨姜維,夏侯霸去了漢中。又不少將領因太子之事被牽連,朝中剩下的武餃仍是不少,可大都是文臣。領兵人選,一時之間實在不好甄選。
文臣加武職是蜀漢政權的一大特色,譬如陳袛,完完全全的文人,一樣是加鎮軍大將軍的武職。
劉禪這里除了對後世留名的幾名蜀將還有印象,余下都是穿越後才識得。也是一頭霧水,躊躇不已。
便在此時,一人走出人群道︰「陛下,老臣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