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134章 群英會(下)

作者 ︰ 乾坤不動

第134章群英會(下)

陸凱撇下大軍不顧,輕舟回到了江南,這讓吳國君臣大吃一驚。于是吳主孫亮以及全尚,賀邵等人紛紛前往陸凱府中探望。誰知這陸敬風閉門謝客,只稱患病在身,就算是吳主孫亮的傳召也是置之不理。

從漢代以來不敬便是可殺頭的大罪了,子對父不敬,下對上不敬,臣對君不敬皆是殺頭。陸凱此舉無異于是自投火坑,朝中一片嘩然,各大世家頻頻向陸氏一族施加壓力,打探緣由。

到了這一代的陸家族長便是陸凱,家族中有誰敢不從?結果各大世家門閥也是無功而返。

吳主孫亮可不是昏庸的君主,相反非常聰明。陸凱不是如此輕率之人,更不是因私廢公的臣子,孫亮思索了兩日,便起駕親自往陸府而去。

江東的文武群臣早就聚集在陸府之外,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屯駐在合肥的吳軍有十萬左右,陸凱把軍權交給了丁奉,然而丁奉也是沒有什麼動作,讓人理不出頭緒,只有干瞪眼的份兒。前線的軍隊聯系不上,又沒有與陸凱一探究竟的機會,真是愁死個人。

「陛下來了!」有人見到了宮中的車駕,扯著嗓子喊道。

群臣一看果然是陛下的車駕,忍不住歡喜起來,陛下親至你陸凱還敢不見麼?

孫亮幾步走下了馬車,示意群臣起身。來到陸府門前,自有隨侍上前叩門。過了半晌,才有人打開了府門,見是當今陛下,嚇得慌忙跪倒在地。

孫亮倒也不計較,問道︰「你家將軍可在?」

開門的小廝平日里在府中也算是機靈的,如今卻是磕磕巴巴的道︰「我家主人有命,若是陛下至此,還請陛下入內。」

孫亮微微一笑,邁步便進入了府中,身後的侍從也都跟隨進入。門口等了許久的全尚等人見狀也要入府,卻被小廝攔住了去路。

「我家主人說只許陛下入內!」言罷,府門再次關閉,剩下全尚氣的一臉鐵青,不知是走是留。

陸氏是江南四姓大族之一,其子弟遍布各處,歷代傳承。不過這位于京師的府邸卻是不大,沿途自有陸府的家丁引路,穿過三四處宅院便到了書房。

「請陛下入內。」家丁恭恭敬敬的說道。

孫亮倒是沒什麼意見,身後的侍從早就火了,張口喝道︰「大膽!天子到此,如何不來迎駕?」

那家丁在地上磕著頭,不卑不亢的道︰「我家主人說了,請陛下入內一敘,余者不可相隨。」

「你這奴才!」那侍從听了更是火大,抬手上前便要教訓下這不知趣的家丁。

正要動手時,卻見吳主孫亮略有不悅的看著自己,那侍從猛然跪在地上道︰「奴才失禮,請陛下恕罪啊!」

孫亮沒有言語,抬腳大步走入書房之內。剩下的人見陛下沒有發話,也不敢更隨,唯有在這書房外等候。跪在地上的那侍從見陛下沒有說話,也不敢起身,保持姿態不變的跪著不動。

「臣冒昧返京,抗旨不尊,請陛下降罪!」陸凱在書房之內正在讀書,見推門而入的乃是吳主孫亮,于是先行跪地請罪。

孫亮眼角四周打量著這書房的布置,房間並不大,可卻是立滿了書架,裝的竟是書籍,沒有多余的裝飾,書香襲人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敬風何罪之有,朕為人君不識臣意才是罪過。」孫亮打了一句哈哈,伸手去攙扶陸凱。

陸凱聞言不敢起身,以頭扣地道︰「臣實為無奈之舉,望陛下容臣細說之後定臣之罪。」

孫亮笑了笑扶起了陸凱,自顧自的走到了書案之前,做在座椅上道︰「敬風獨自回京,卻又不露面,可是有難言之隱?」

「陛下聰慧過人,臣卻有難以啟齒之事。」陸凱在孫亮的示意下坐在一旁道。

「難以啟齒?或是難避人耳?」孫亮聞言道。

「陛下真乃我主也!此事牽連甚廣,為國臣不得不說,為私又不好說,因此才想到這麼個辦法請陛下來,還望陛下恕罪。」陸凱見孫亮的意思似乎猜到了幾分,頓時高興道。

孫亮也是來了興趣,能讓這江東重臣如此大費周折,小心翼翼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呢?

就台面上來講,確實是吳蜀兩國並力北伐曹魏,然而本質上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不斷的奪取土地就是自己的利益,兩個國家一起去搶曹魏的地盤便叫聯合。無論興復漢室的口號,或是討伐逆賊的旗幟都是表面文章,所謂出師有名便是這個了。

陸凱作為江東勢力的重要臣子,看的比皇室與世家都要透徹。江東目前的實力無論是攻打魏國還是蜀漢都已是相當吃力。

蜀人奪取了雍涼三輔等地,一時半刻怕是沒有能力繼續東進。江東何必在這個時候與曹魏硬踫?名義上的攻守同盟,到了這個時候只能依靠自身了。江東與曹魏大戰一場,蜀漢緩過勁兒來撿便宜,這才是不幸。

聯蜀或是聯魏並不是問題,關鍵在于利益。眼前的蠅頭小利不過是浮雲,著眼點在于長遠的打算。

可皇族也好,世家也好,都急于在北伐中證明東吳的能力,想找回些顏面,于是便有了二次出兵的事。這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現,只是皇族和世家都執迷于此,想要解圍只能由陸凱挺身而出,接過這一棒,然後緩緩進兵拖延時間。

時機過去了,也就不再執著了。

只是如此行事卻是直接得罪了皇族和世家這兩大派系,作為世族閥門之一的陸家出于公心維護國家的利益,保全國家的實力,這是功勞。身為臣子欺君在先,抗旨在後這是死罪;處于世族之中反而損害世族的利益,這是禍端。

功勞不是保命符,自古以來有幾**到臨頭時,是依靠功勞保全性命的?

……

魏,蜀,吳三國之間不約而同的終止了軍事行動,整頓內政的同時不停的加強軍備,等待下一輪戰事的到來。

江東的朝堂上卻是並不平靜,陸凱將軍隊控制在手中後竟然有意的拖沓時間,這讓世族和許多朝臣都感到不滿。

有人建議對陸凱進行撤職,有人覺得陸凱此舉無異是把家族的利益拋諸腦後不顧,更有也認為陸凱這一先例絕不能開,否則後人效仿國家威嚴何在?

彈劾陸凱的奏折如雪花般送往宮中,然而卻如同牛入泥潭般沒了訊息。自從與陸凱一談之後,孫亮便回到了宮中,一如往常的處理政務,只是對于陸凱有關的奏聞視而不見,不予理睬。

陸凱那邊仍舊是不見客,每日都在府中不知做些什麼。

整個江南隨處可見的浮躁,人心浮躁,人言浮躁,人行浮躁,這一切都是源自于蜀漢的崛起,江東的無力。

幕後的推手自然是高居廟堂的各大士族,可吳主孫亮不受影響,兵權又在深居不出的陸凱手中,世家士族們只能制造輿論而已。久而久之,見陛下如此鎮定,朝堂上許多臣子也各自冷靜了下來。

便在此時,江東迎來了兩名重要的人物。曹魏遣派的使者荀勖,以及曾經出使過江東的蜀漢大臣黃崇。

荀氏乃是中原的世家大族,祖上乃是荀卿也就是後人所稱的荀子。在獨尊儒家文化的這個時代,荀氏是備受崇敬的一族人。東漢末年荀氏八個兄弟被稱之為「荀氏八龍」,其中論才學則以排行第六的荀爽為首,可謂是一代大儒。

等到了荀彧,荀攸叔佷也是名揚海外,尤其是荀彧忠心為漢,反對曹操稱王結果被逼死一事,更加提升了荀氏的地位與聲望。

要知道若是曹操成為魏王,乃至最後代漢而立,那麼荀彧就是蕭何般的地位與功績。但荀彧不計較這美好的前程,反而竭力的反對曹操稱王,一心想保全漢室,這等氣節如何讓人不欽佩?

自荀勖踏足江東,每到一地必是吸引附近的世族,文人前往一睹荀氏後人的風采。當地的世族更是頻頻相約,酒會,座談不斷,搞得荀勖無可推辭只得放慢腳步逐漸向建業而去。

荀勖人還沒有離開這一處,附近各地的貼子便遞了過來,都是江南有名望的高門。一些名望較低的世家自知請不動這荀氏後人,于是只能跟隨著四處游蕩。荀勖所帶的隨從不過三十余人,跟隨的江南士人卻足有數百。

有的明知請不動荀勖,干脆準備好酒席守在路上,攔住馬車相約一敘。荀勖為國事而來,自然是有所不悅,但家族的地位擺在那里,又不能拂人美意。前面賣給張三的面子,李四不比張三差,如何推卸?

況且江東的世族能量很大,與這些人打成一片也可以了解東吳的近況,更有機會和江東的豪族暗中溝通,至少這也符合拖延時間的策略。

想開了,荀勖更是來者不拒,于是一日數宴,十天時間才走了不到二百里路。此時蜀漢使者黃崇卻是乘著東吳荊州水軍的船只直接抵達了建業城。

吳主孫亮聞訊,于是派遣宿衛快馬去荀勖處,直接將其請到建業來商議大事。荀勖倒是沒什麼抗拒的,準備許多時日的世族們多有怨言,這黃崇來這麼快作甚?

于是大批的士族也跟隨著來到了吳國京師建業城,準備一睹荀氏後人的風采。

(本書qq群︰212313047,歡迎大家閱讀收藏本書,並多提寶貴建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