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連番大戰,江東仍有如此虎臣,不可急圖也。」黃崇負手船頭,忍不住輕聲嘆息。
身旁的羅憲一臉堅毅神情,聞言笑道︰「魏人之目的也在柴桑,以此推之淮北江南必然大戰,既如此我等樂得觀戰也是美事。」
黃崇頷首點頭贊道︰「若非令則提醒轉往長沙,黃某險些壞了陛下的大業。」
羅憲哈哈一笑道︰「黃大人心中早有盤算,末將只是做應做之事罷了。」
黃崇望著遠方道︰「魏人速度之快遠超我等預料,急襲之策再難奏效,然範天師下武陵,荊北吳軍必然竭力抵抗,我等從長沙登岸,一路南下取桂陽等郡,則荊北定矣!」
「陛下分兵而行,看似兵力單薄,實則靈活機動,你我只要穩扎穩打,避吳人鋒銳,擊其虛弱之處,江東早晚平定。」羅憲應道。
黃崇道︰「至此我也該與令則分兵而行了,令則入荊北一切需小心行事。八百御林軍盡數交托與你,我自引水軍迷惑柴桑吳人。」
羅憲擺手道︰「御林軍乃是陛下賜予黃大人護身之用,憲乃一介武夫難當厚愛!」
黃崇雙目一轉道︰「將軍陸路作戰,甲兵正有用武之地,黃某縱橫水上卻是用不得御林軍的。一切以國家大事為重,個人安危倒是其次了。」
二人一番交談後,終是羅憲引一萬蜀軍並八百精銳御林軍登岸,而黃崇則是帶著水師回頭前往柴桑,吸引吳軍的注意力。
柴桑是吳國內陸的首要之處,然柴桑到長沙也有陸路相同。只是因為其中群山縱隔,路途崎嶇難行,因此三吳屢屢下荊州皆不願意行此路。畢竟有水師之助,比起難行的陸路要方便許多。
一萬八百蜀軍在羅憲帶領之下兵分五路潛行,羅憲之目標雖是長沙,可卻使眾軍繞遠路越過長沙城,五支蜀軍在長沙各個方向形成合圍之勢,然後才大張旗鼓的殺奔城下。
長沙的吳國守軍也有八千之眾,可為了防備武陵方面水路來襲,其中六千多兵力都集中在羅縣。羅縣是武陵水路來襲的重要港口,長沙水軍和守軍都是集中在羅縣附近布防偵查。
而這萬余蜀軍卻是從另一個方向選擇無人區域登陸,羅縣的吳軍不知情,長沙的守軍也是不知情。城下瞬間聚集了近萬蜀軍,留守城中的吳將心知事有蹊蹺,急急指揮剩余的一千多名吳兵守御城池。同時在城頭點起狼煙,通知羅縣的駐軍來救!
蜀軍圍著長沙也不攻打,城中的吳軍看出蜀軍的目的何在,卻苦無兵力突圍只好等待。不久之後西方煙塵大起,正是羅縣的吳軍殺回來援,長沙守軍見狀也開城殺出!
既然你要以逸待勞,伏擊我方援軍,那麼我便提前出擊,纏住你,使你動彈不得!
主意打得雖好,可蜀軍亦非蠢材。
羅憲一聲令下,三千蜀軍趁機攻城,八百精銳正面迎擊出城的吳軍,而自己帶著五千蜀軍列開陣勢面向吳國援軍應戰。
八百精銳面對萬余敵軍也是無所畏懼,區區一千來人實是不在話下。交鋒片刻的功夫,吳將被殺軍卒受戮,千余吳軍近乎全軍覆沒。而另一方三千蜀軍攻打一座幾乎沒有兵力防守的城池,同樣是手到擒來。
反過來戰場另一端,任憑吳軍攻勢如同狂風暴雨,然而面前的蜀軍如山岳一般屹立不搖。
羅憲治軍之能更在已死的閻宇之上,精心布下的陣勢甚為堅固,稍稍拖延些許時間後方已然大定。
短短時間內蜀軍由守轉攻,吳軍正在驚愕間,八百蜀軍精銳迎面切入了陣勢之中。
崩潰,陣勢崩潰,斗志崩潰,人心崩潰,這仗還怎麼打?
當吳軍殘部四散奔逃之時,附近的路口早有兩千余蜀軍設伏,設卡。這一戰,除了戰死的吳軍之外,蜀軍收降吳兵四千余人,一戰定長沙!
長沙的吳軍兵力不少,桂陽可就差多了。前有零陵的重兵固守,後有長沙作為屏障,桂陽的吳軍大半支援二處,留守的吳軍不足千人。羅憲留下四千蜀軍和一千降兵鎮守長沙,自己用投降的三千吳軍作為先鋒,七千余蜀軍隨後而行直取桂陽。
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前方零陵尚在苦戰,後方卻是出現了蜀軍。留守桂陽的吳將見狀只好出城投降,兵不血刃羅憲連下二郡。
兵貴神速,羅憲再留三千蜀軍守衛桂陽,依舊吳國降兵打頭陣,自己帶著蜀軍壓陣而行急急奔赴零陵。
長沙也好,桂陽也好只是相對的軍事重鎮與要地。取下了這兩座城池,周圍的郡縣依舊是吳國的地盤。留兵是為了守衛,出擊卻是為了把吳軍在荊州北部的兵力全數殲滅。
這樣一來,蜀軍才有足夠的時間與氣力收服荊州北部的大小城池,而吳軍也再無抵抗之力。
零陵的吳軍在伍延的帶領下佔據要道,與蜀軍形成對峙之勢。怎奈蜀軍利用這段時日,平定了武陵各處不說,更是聯絡收買了武陵蠻夷作為蜀軍的戰力。
這些蠻夷長期生活在吳國的統治之下,本來應該是協助吳軍的。可平日里吳國對待蠻夷的政策就是鎮壓壓迫,蠻夷不僅要出錢財還要出人力。如此的蠻夷政策,自然是不得人心的。
當你強大的時候,蠻夷懾服于威勢不得不從,等到眼下形勢有變,反而是外來的蜀軍更讓蠻夷覺得親切——當然,伍延並不知道蜀軍也是恩威並施才搞定的武陵蠻夷——擁有精銳之師的蜀軍早被蠻夷奉若神明了。
蠻兵悍勇,蜀人狡詐,二者各逞其能讓吳軍疲于應付,戰敗只在早晚。伍延頻頻催促後方調兵支援,可調來的卻不是吳軍,或者說是投降蜀軍的吳軍。羅憲數百里急襲早是強弩之末,然而吳軍的防線也早已岌岌可危。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羅憲這邊這好賴不計也是近萬人的隊伍。里應外合之下,吳軍大敗,伍延被羅憲立斬馬下!
從下荊北到擊潰吳軍主力,前後不足一月時間,如此速度可謂神速。兩軍匯合各自歡喜,一番計議之後由範長生督羊祜等將,在武陵蠻夷的配合下攻略荊北大小城池。範恩,羅憲則點兵兩萬三千人進駐長沙,與黃崇聯系謀取柴桑。
而此時此刻,南方大陸的馬承一族也徹底戰敗。馬承帶著族中男女數百人乘船逃亡海外,余下被蜀軍捉拿擒殺的黨羽足有三千余人。
當初執掌兵權之副的老將龔衡與南中大將孟豹留守南方大陸,被馬承殺害的老將軍張翼之長子張微與譙周的愛徒陳壽則是負責南方大陸的政務。一切安排妥當,諸葛瞻引軍返回南中,揮軍五萬開赴交州!
交州在荊州之南其地廣人稀,卻是多產珠寶象牙。從南中抵達交州路途遙遠險惡非常難行,諸葛瞻引五萬蠻兵卻是慣了在這等環境,一路暢通無阻,速度極快。荊州方面也有羊祜引五千蜀軍南下作為副攻,配合諸葛瞻奪取交州。
南方戰事不休,劉禪在襄陽卻是洞悉全局按兵不動。魏軍的重心都移往江南,司馬昭更是修書一封給劉禪,邀請蜀軍平分江東。對此劉禪感到些許的驚訝,又有所不安。
魏國戰力強盛凌駕江東之上這是事實,然江東水師為天下之最也是事實。司馬昭非是短智之人,明明知曉蜀軍會選擇作壁上觀,偏偏願意出力去打這頭陣和吳國相互消耗。
出力未必得到好處,這種事情以司馬昭的算計會搶著做,這其中又有什麼隱情呢?
「陛下,雍涼軍情。」文立收到雍涼方面最新的戰報便第一時間轉給劉禪。
「這……廖元儉怎麼說?」劉禪看過軍情眉頭一皺,抬首問道。
文立拱手答道︰「深入異域作戰需要大量戰馬,一時恐是鞭長莫及。」
「著廖,霍二人穩守邊疆即可,不得深入。」劉禪微微搖頭道。
本以為對于異族的戰事可以一戰而定,不想廖化霍弋引軍進入大漠經月,沒找到異族敵軍不說,反是自家兵士損失了不少。大漠草原均是地理環境特殊之處,少數民族游牧慣了,藏身其中無跡可尋。
就算有跡可循,沒有足夠的騎兵也難以形成實質的交鋒。十萬蜀軍絕大多數都是步卒,往來追趕征戰疲倦不堪,而惡劣的天候更是讓蜀軍的後勤變得無比的脆弱。各方條件綜合到一起,本該是決戰的此行,未曾與敵軍交過手,自家損失卻達一萬之眾,廖化只得陳書請罪。
蜀漢和東吳騎兵都是不多,雖然取得了雍涼之地,可想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騎兵的消耗遠遠超過了步卒的開支,訓練一支足以征討異域的騎兵隊伍,需要的錢財消耗的國力也不是一時半刻可以達到的——尤其是蜀漢現在全面開戰,本身的消耗已然極大了。
數日之後,更為驚人的消息傳入襄陽城中,魏國大將王基率軍攻克濡須口,震驚三吳,兵鋒直指吳國都城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