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策(上)

作者 ︰ 乾坤不動

「陛下,臣奉命而回,此乃太子與陛下之書信。」文立風塵僕僕,一身便裝甫入大營,便呈上了太子劉諶寫給劉禪的書信。劉禪常年在外南征北討,鮮回川中,太子劉諶坐鎮川中數年深的人望,久之不見父皇也是十分想念。

劉禪接過書信示意文立在一旁歇息,急忙觀看心中內容,看了一遍又是一遍,雙目已經濕潤,口中連吐幾個「好」字。劉禪知曉這劉諶與自己沒有半分關系,然劉諶始終把劉禪當做父親愛戴。尤其是劉禪振奮國家,北伐中原後劉諶更是歡欣鼓舞。見到信中提及亡故之眾皇子,劉禪腦海之中也是閃過無數畫面,當初不是眾人舍生忘死保護自己活下來,自己早已死在魏軍的刀斧之下了。

「陛下,娘娘使微臣傳口信與陛下,請陛下保重龍體,不可過于操勞。」文立適時的補充道。

「啊……皇後她也辛苦了,孩兒他?」劉禪心中迫切想了解到自己親生兒子的情況,忍不住問道。

文立見狀已然會意道︰「小皇子身體健康,天資過人,提筆可書,劣馬可馴,朝中大臣均是贊不絕口。」言罷,文立從包裹中拿出一幅幅畫卷,展開給劉禪看道︰「皇後娘娘知道陛下想念娘娘和小皇子,因此使人作畫給陛下,以解思念之苦。」

只見畫卷中的張皇後一派富態氣象,拉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童,珍愛之情溢于言表。這一幅幅畫卷畫的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的劉禪老淚,當眾失態。沒一幅畫卷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幅畫卷代表著一段日子,常言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做了皇帝卻要奔波勞碌打江山,冷落了自家的妻兒,嘗盡這相思之苦。

「陛下……此乃小皇子所做之畫。」文立展開最後一幅畫時,畫中一個孩童身披鎧甲,手執利刃,一臉稚氣的在馬上指揮作戰。線條雖然簡單,筆墨尚顯幼稚,可讓人看後卻忍不住的心疼。劉禪想起張皇後信中曾說過,當張皇後問起幼子為何要學習武藝騎馬射箭時,幼子天真爛漫的答道︰「學了這些,就可以每天見到父皇,不會做噩夢了。」

「好……好……大家過的好就好。啊……朕今日失態了。」劉禪哭過一陣,恢復了君臨天下的神態道。

「陛下……」文立似乎要說些什麼。

「愛卿不必再勸,天下大統勢在必行,朕不能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看絕不回轉川中。」劉禪早知文立想說什麼見狀直接出言打斷道。

文立聞言只好退到一旁,另一名大臣何攀道︰「太子所言立學之事,不知陛下如何考量?」

劉禪點頭道︰「對于百姓流動甚大之州郡,此法可行。州郡鄉村皆可用此方法,不過尚須考量人數,不可耽誤生產種植。」

何攀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言甚是,由朝廷興學免費授學于百姓,借此使百姓可以在環境惡劣的州郡扎根生活,此舉甚秒。微臣覺得不僅是傳授學問,其他方面也可有所調整,借此使得州郡人口充盈,減少流民。」

蜀漢在劉禪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不過流民逃避戶籍一事仍有存在。不僅僅是因為生活好壞的問題,逃的了一人,家中就少繳納一份賦稅,少擔負一份徭役。無論家中是否殷實,人之本性如此,能少則少,能免則免。對此狀況劉禪曾經頒布不少的政令,太子劉諶更是在劉禪的啟發之下,提出了用國家辦學免費傳授學業的方法,來吸引流民定居在一些人口稀少,或是環境惡劣的州郡鄉縣。這個時代並非是有錢就可以讀書,蜀漢相較于魏國已經是一個商業極為發達的國家。而商業處處離不開學問,百姓富裕之後道德品質,行為規範都是需要仁義禮儀來作為約束。國家自然有法度,可人心中樹立道德標桿才是解決問題,提高國民素質之重要一環。

鼓勵百姓去做學問是好事情,可是不可做的過火。天下沒有統一,蜀漢和曹魏的交戰是長期的拉鋸,若是舉國從文,那麼誰去打仗?鼓勵大家從軍也是好事,但也難以由國家牽頭。人人都想從軍博得一個功名富貴,然而大家都去打仗,誰來治理國家,誰來耕田種地?鼓勵百姓務農是一件大好事,于國于民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然而蜀漢的商業越來越發達,憑借交易買賣就可以來個衣缽滿滿,比起務農,誰不想在這買賣之間獲得利益呢?朝廷做的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是需要一個滿是商人的國家。各項政策帶來的副作用需要平衡,國家的發展與職能也需要仔細的規劃。這一切遠在建業的劉禪都是親力親為,因此軍旅之中的劉禪操勞更甚宮中。

太子劉諶能走出這一步,提出讓劉禪近乎滿意的方案,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太子開了竅,劉禪的權力便可以放的更寬一些,減少肩頭的重擔,專心應付魏國,籌劃統一中原的大業!

「吳郡魏軍渡江北去,必然是李特,唐咨在譙郡起了作用,接下來陛下有何打算?」何攀也是劉禪近來十分倚重的大臣,見川中內部事宜暫且有了一個結論,于是把話題一拋談起了眼前的戰事。說是詢問劉禪,不如說是問在場的蜀漢群臣。

劉禪果然道︰「眾位卿家以為接下來應該如何是好啊?」一個人的智力和精力終究有限,劉禪早已習慣了廣開言路,廣納良言。

文立道︰「魏軍調集精銳回歸中原,譙郡人馬恐怕不是對手,若要下手,便在此時,遲了恐怕時機不再。」

文虎思忖一番道︰「譙郡之事尚有緩和余地,眼下魏軍堅守不出,我軍若是繼續圍困建業,恐怕軍力疲敝,此事往陛下重視。」相對于譙郡的事情,文虎更關心的是眼下的戰事,譙郡就算失敗,也只是損失一支偏師,而建業若是有什麼差池,遭殃的可是蜀漢的皇帝。

孰輕孰重群臣皆是分的清楚,只是王基手中兵力充足,又不急于出城攻擊蜀軍,采取拖字訣到現在也是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蜀軍的銳氣早無,體力和精力也是一天天消耗著,而魏軍方面守了三個月對方都沒有攻城,這樣的守城是在是無比的輕松。與其說是身處戰爭之中,倒不如說是接著戰爭養精蓄銳。時間拖得越久,對于魏軍越是有利,時間拖得越長,雙方士氣和體力精神狀況的差距便是越來越大。王基在等,等一個一戰定勝負的時機;蜀軍在等,可眼下卻是沒有什麼資本繼續圍困了。無論是誰,都不敢用疲憊不堪的軍士去和王基的虎狼之師硬踫硬!

因為從淮南之戰起,王基的對手不是死就是敗!

「宗老有何看法?」劉禪點了點頭,自己也清楚這麼對峙下去蜀軍的優勢早已蕩然無存,繼續延續之前的策略只會讓大軍崩盤。這個時候宗預的意見便顯得十分重要,在場眾人不乏智謀之士,可說起老謀勝算,唯有宗預!宗預身居三公之列,如今卻是引兵在第一線,深受軍中愛戴。就算是劉禪也是稱之為「宗老」而不呼其名。

宗預聞言道︰「陛下所設之局,至此已經完成大半,眼下棘手者乃是建業城中魏軍主力分毫未傷,若是依照原計劃行事,必然難以成算。只是此時退兵,恐怕也會落入王基算計之中啊。」

「宗老是說王基也在等待這一刻?」劉禪心中一動問道。

宗預點頭道︰「一月之前我軍銳氣已然無存,而城中魏人士氣日漸囂張跋扈,此乃王基有意驕縱之故,其目的不外乎一戰分出勝負重創我軍。陛下若是久在此地,王基必然擇日來襲,陛下若是此時退兵,正是給了魏軍出兵的大好時機。眼下交手,老臣自忖我軍勝算不高。」

群臣听到這里皆是點頭稱贊,宗預不愧是先帝舊臣,思慮之深遠人所未及。王基在城中自然看得到蜀軍的狀況,然而依舊能耐得住性子最大的可能就是等待蜀軍自己退去。無論蜀軍如何防範,魏軍養精蓄銳這麼久,出城一戰必然是雷霆一擊。一旦退兵號令發出,依照蜀軍現在的氣勢,恐怕沒有人會拼死作戰,這正是王基的目的所在。

拖下去,早晚敗于王基之手,抽身而退,又難以避開這要命的一擊,這讓人如何是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