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09-05
襄陽城危在旦夕,小皇子劉動與青城先生,諸葛尚等人分兵兩路夜襲魏軍。小皇子與諸葛尚一路人馬在明處騷擾魏軍,游斗之後退入山中。青城先生引兩千兵馬伏在暗處,趁著魏軍注意力皆是集中在諸葛尚等人身上時,延循山脈,借夜色遮掩偷偷從別路出了景山,轉往他處潛伏。
蜀軍乍現魏軍必然處處戒備,處處防範,可這支蜀軍損失大半惶惶退入山中,卻是沒有其他的蜀軍支援或是趁機偷襲,魏軍難免誤以為蜀軍不過如此。從蜀軍未出現前的無後顧之憂,到蜀軍出現時的慌亂驚恐,再到蜀軍退卻後的安心,心態接連轉變之後,魏軍反倒是松懈下來。
既然退入景山的蜀軍無傷大雅,馬隆便繼續催動人馬攻打襄陽。哪怕就是蜀漢全軍至此,可只要攻破了襄陽,拿住蜀漢皇帝劉禪,又有何懼?
蜀漢全軍還真的來了,青城先生縱馬掄刀左右沖殺,兩千蜀軍齊聲吶喊,聲音傳出遠遠。近處的魏軍被殺的手忙腳亂,只知道眼前蜀軍勇猛難纏,遠端的魏軍未及交手,心中剛剛踏實的一塊地方,現在又成為了無底深淵!
蜀漢全軍在此?!
斬數將,青城先生見魏軍大隊將至,一聲令下帶領蜀軍奪路而走!縱是青城先生霸氣十足,可也沒托大到用兩千人馬,抗拒數萬魏軍的份兒上。軍營中大火燒個不停,蜀軍突然拔身而退,魏軍也沒有心思追擊,各個是取水扛土忙于滅火。
被青城先生殺散的魏軍更是心驚膽裂,只顧著自己避開逃命,誰在乎這蜀軍究竟是不是姜維,是不是蜀漢全軍呢?
魏軍恢復攻勢之後,又是因為後方遭到蜀軍襲擊而退。劉禪在城頭上見了禁不住愕然道︰「此計用的甚秒,這是何人引軍?」
文立在一旁苦笑卻是帶有幾分興奮神情的道︰「相隔甚遠,無法知之。只是看那起火的方向,乃是魏人屯糧之所,如此大火甚是痛快,只帶各路人皆至,魏軍必然退去!」
劉禪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各方兵將雖是不弱,只是朕被困此地,猶如箭靶,那杜預更是謀略非常,到此恐怕是不易啊……」
文立很是了解劉禪的擔憂,于是寬慰道︰「此間已然有援軍出現,相信不久之後形勢必然有變,陛下暫且寬心,臣等以性命捍衛襄陽!」
劉禪伸手拍了拍文立道︰「能堅持到今日,愛卿之功勞不小,朕必然不會虧待與你。」
劉禪的擔心不無道理,襄陽是蜀軍必救之地,而且是不得拖延之事!蜀軍兵將縱然智勇雙全,可是目標明確天下人皆知,魏人對于蜀軍的動向幾乎不需要任何預判,相反可以設伏設阻,以逸待勞等候蜀軍來臨。如此形勢之下,還未交手蜀軍已經失了天時,地利二項。若是算上雙方的心態,蜀軍也是難佔人和。未曾交手,先機盡失,這樣的仗絕對是苦戰,甚至是敗戰!
這才是蜀軍接連敗績受困的真正原因!
魏軍知道你要來,何時來,從哪里來,要去何方,甚至連你的兵力多少都能算計出,這仗要怎麼打?
襄陽東方,蜀漢大將王業,文鴦,文虎等三人被魏軍鐵騎沖殺的連連敗退,付出了極大地代價才退回自家營寨之中,可所屯軍糧卻是被魏軍連搶再燒,幾乎損失了半數有余。
雙方兵力相差無幾,可蜀軍舟船勞頓剛剛上岸不久,又是毫無準備的被魏軍攔住廝殺,更可惡的是魏軍鐵騎盡在杜預軍中——馬隆攻打襄陽城,根本用不上騎兵,自然都由杜預帶領了……
疲憊之軀,悍勇之敵,加上杜預分兵去偷襲蜀軍後方,軍心一亂,原本還能勉強支撐的陣勢頓時崩潰!王業和文家兄弟奮力殺出一條血路,也只帶出兩萬多蜀軍,余下的蜀軍被魏軍鐵騎隔斷,反復沖殺,潰不成軍,只好逃得逃,散得散。
蜀軍忙于眼前的頹勢,可杜預心中卻是有如明鏡,一邊指揮魏騎沖殺,一邊派遣步卒安營扎寨!襄陽南方通往江陵的道路以及江陵到川中的路線都已封鎖,北方則是由魏國水軍護衛,岸上也有魏軍屯駐,難有閃失。而今杜預親自屯兵在襄陽東方,又是堵死了蜀軍進兵襄陽的路線,至此襄陽除了西側難以通行的大山外,已然是被魏軍圍得水泄不通。
為了營救劉禪,蜀軍是來拼命的,魏軍卻未必有義務和理由奉陪。只要四處穩穩的守住,那劉禪和襄陽不過是甕中之鱉罷了。眼前這只僅存半數的蜀軍也是不足為懼,想戰魏軍有鐵騎近兩萬之眾,蜀軍不是對手;想撤,魏軍鐵騎之速完全可以在蜀軍登船的時間內沖破蜀營,痛擊蜀軍。
蜀軍進退不能只有守,可魏軍眼下是忙于屯兵穩定防線,一旦各方處理妥當,用重兵攻擊蜀軍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杜預按部就班,依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進行,甚是穩重,更讓蜀軍無比的難受。
計劃周詳,思慮縝密,實施起來又是一絲不苟,杜預之雄才大略或許尚有欠缺,可想到之事都能近乎完美,突破一切阻力的做到,這一點時間又有幾人做得到呢?
魏軍反攻荊州之事,老早便是成型,蜀軍忙于攻擊新野之時,杜預的河北人馬已經路過許昌開赴宛城。若非如此,以龐宏之能,明明擊潰了宛城的魏軍,馬上得手宛城,卻因河北魏軍的突如其來導致喪命。
以當時的形勢觀之,天師道重兵屯在新野,魏軍水師不佔優勢,荊州乃是萬無一失之地。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萬無一失之地,因為龐宏的喪命,導致了魏興蜀軍屢屢被魏軍擊敗,只能向新野告急。
而後的形勢,便是魏軍河北全師,加上各方支援猛攻蜀軍新野等地,蜀軍兵力都去建業江南,荊州援軍有限,如何擋得住魏軍?要知道魏軍甚至沒有絲毫兵力前往東南地區增援,全身心的把所有戰力都投入到了荊州戰場。這可是兵力分為數支,分別支援各地的荊州軍團可比?
也就是說,當蜀漢目光集中在東南戰場之時,魏軍理所當然的應該重兵防範東南。可是司馬炎用了杜預的提議,被蜀軍牽著鼻子走,倒不如舍棄東南,猛擊荊州!
東南之地蜀軍就算奪取,可汝南,江夏,豫州,徐州皆處于月復地,並且對于兩淮之地虎視眈眈。蜀軍佔據兩淮,留的兵力少,便不足以守,留的兵力多,便難有足夠的兵力回援荊州。
兩淮是一個絞肉機,荊州同樣是四戰之地。所不同的卻是,魏國失去兩淮,有足夠的地理優勢保持對淮上的威懾。蜀軍失去荊州,整個蜀漢國土便被一分為二,無論是川中地區,或者是江南地區,都是蜀漢兵力薄弱之處。蜀漢要奪回荊州,首先卻是保證兩川和江南地區的防御,要保證這些地區的防御,淮上留下的蜀軍兵力又是讓人頭疼。
因此,司馬炎決定不增東南枝守,總攻荊州蜀軍,在戰略上實實在在的擊中了蜀軍的痛處,讓兩淮成為蜀軍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從而達到緩解蜀軍強勢壓境的聲勢,減少自身壓力,把戰火燒到蜀漢國土的目的。
而且,杜預獻上此謀之時,建業還在魏國宿將王基的掌控之中,若不是出了那檔子事,把兩淮換做建業,劉禪在王基手下根本是難以全身而退,後方再遭杜預打擊,蜀軍大有被切割包圍在江南地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