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09-12
不流于表面形式,而是推斷形式決定撤軍,是杜預的高明之處。這一戰即便是魏軍撤走,一樣是蜀軍敗了。淮上之地盡數被魏軍復奪,蜀漢精兵猛將多有喪生,而國內的形勢更是急轉直下。
沒能拔掉襄陽城,拿下劉禪讓人覺得無比遺憾,但要知道,這不是魏軍的本意,而是一個意外罷了。不是這個意外的存在,魏軍獲得的將比現在更多。機會永遠是有所準備的人預備的,但無論你給杜預什麼樣的準備,杜預也難以憑借一支軍隊和整個蜀漢抗衡!
魏國之內人心鼓舞,歡呼沸騰,襄樊之戰在戰略和戰術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魏國並非是想象中的不堪一擊,而蜀漢同樣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全線壓著魏國打的地步。
對于有功之臣,有功之將,魏國自然大肆封賞了一番,甚至是躲在江夏的王濬也沒有因為自己激烈的言行而得到責備,反而是加官進爵。司馬炎很清楚,這些人都是當今魏國的棟梁之才,想要保住國家,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司馬氏的利益,這不是計較個人得失的時候——司馬昭晚年重用親戚的做法畢竟是行不通,因為司馬氏的親信親屬們始終是能力有限,想站得高,想站得穩,還是要廣開求賢之路。
蜀漢方面救下了劉禪讓人鼓舞,整體上講乃是一敗涂地!這一戰前後折損的兵力超過了十五萬人,包括天師道,藤甲兵,武當飛軍在內的特殊兵種至此全數退出了歷史舞台。而範長生,傅僉,馬融,楊稷,羊琇等一班文武的喪命,更讓蜀漢倍受打擊!
形勢明明是一片大好,卻是不知不覺墜入對方的圈套之中,難道真的是智力不足麼?
劉禪並不這麼認為,一切的根由非是群臣無智,而是心態作祟。連續的勝利讓蜀漢君臣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和平常心,樂觀並且盲目的認為蜀漢可以席卷天下,可結果卻是當頭棒喝,傷病纏身。
當年隆中對曾經提及過,從關西和荊州同時發兵可以威震中原!而後漢中戰役的打響,以及關羽的北上似乎都印證了這一謀略的正確性。只是到了眼下,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難以否認的事實,隆中對的設想乃是基于三足鼎立,而非眼下的二分天下!
換句話說,現在的蜀漢佔據了天下的一半,勢力得到了膨脹,可奪取天下的難度也是隨之增加。三足鼎立時的蜀漢只要國力充沛,便可以發兵北伐,攻守不過那麼幾條路罷了。而現在的曹魏和蜀漢四方接壤,甚至海上都可以作戰,這個時候不是你手中有一支十幾萬的軍隊就可以所向無的年代了。
當你在西方或是東南方大肆發兵的時候,人家完全可以攻擊你的荊州和魏興,新城等地區。當你顧及西方或是荊州的時候,東南何嘗不是對方可以隨時選擇攻擊的目標呢?
剛剛收復的江南,不過是襄陽被圍,就是謠言四起,這樣的領土潛藏大量的危機。提供的幫助遠遠不如關鍵時刻的拖後腿,又如何讓一個國家可以全力以赴的投入前方的征戰之中呢?
更何況這不是當年的江南,而是飽經戰火摧殘,厭惡打殺的江南。要恢復生產,要穩定人心,然後才能凝聚力量,才能保持穩定,在前方流血/拼命的時候不至于後院起火,不至于四面楚歌。
攘外必先安內,佔領了江南容易,收服人心確是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蜀漢的兵力配備不足以在洛陽,魏興,荊州,江夏,淮上,乃至海上同時發動攻勢,而蜀漢的後勤和國力也只是能應付眼下這種程度的戰事罷了。魏國的日子過得比蜀漢艱苦,可勒緊褲腰帶放手一拼,你蜀漢未必就吃得下曹魏。
要知道就算當年的蜀漢和孫吳聯手抗衡曹魏,可兩國的人口比重加在一起還不如曹魏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想吃駱駝,就不能用馬的眼光看待問題。
認清自身的位置,端正了心態,一些列的行動和政策才能真正對于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乃至自身有所益處。
樊城和襄陽都需要重建,同時也需要留有兵力,同樣需要重建的還有名都洛陽——這個毀于異族之手的古都現今不過是一片廢墟。襄陽樊城還有長江能夠庇護,洛陽卻是暴露在河北魏軍和虎牢關魏軍的虎視眈眈之下,其重建工作要比襄樊困難百倍。
劉禪決定定都江陵,四戰之地的荊州必然成為下一次沖突的重點,而唯有荊州這個不偏不倚的地理位置,才能彰顯蜀漢雄霸天下,興復漢室的決心!
青城先生早已飄然遠去,無論是文鴦還是羊祜等人都是只聞其人,未見其面。或許當年相識,可不見其面,但聞人言,任誰也想不出這神通廣大的青城先生究竟是那方神聖!
唯一知情的劉禪和文立自然是守口如瓶,這種事情沒有必要宣揚,反而更容易宣傳和拉攏人心。
十日之後,劉禪在江陵設祭,用來祭奠戰死的將領和兵士百姓們,各地的蜀漢大員紛紛到場,包括川中的太子劉諶和張皇後。戰死者得到追謚和賞賜,惠及其家屬以及後人,襄樊地區的百姓也因此免除一切賦稅五年!
死者已矣,活著的人還要繼續。
西方的雍涼之地由霍弋鎮守穩如泰山,異族自從慘敗之後元氣大傷,一直都沒有什麼起色。霍弋率領騎兵馳騁內外,對于異族或是懷柔招降,或是斬除頑佞,使得西方邊境沒有適合異族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土壤,算是隔絕了邊疆大害!
姜維引兵屯駐在長安,負責指揮西線蜀軍,以及洛陽的重建工作。洛陽對于曹魏來說就像是嘴邊的一塊肉,可有姜維在,曹魏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昭活著的時候,還有魄力和姜維一較高下,哪怕是采取守勢,也不至于龜縮不出。司馬炎卻是沒有這樣的膽魄,或許認為和姜維硬踫硬得不償失吧……
太子劉諶依舊是鎮守成都,所不同的是張皇後搬去了江陵服侍劉禪,其中暗含的意思乃是放開了太子劉諶的手腳。這是劉禪的意思,自己的性格和心思都放在開疆擴土上了,這副身體誰知道還能用多久?若是真的有那麼一天,蜀漢沒有一個能夠治世的接班人在,豈非讓自己的心血付諸東流?
給太子劉諶更多的自由,也是對于坊間流傳的有利回擊——小皇子劉動在襄樊一役中的表現讓很多輿論認為這才是合適的接班人。
江南方面宗預年事已高,不久便因病去官,病死在家中。接任者乃是吾彥,吾彥在江南不是什麼高門大族出身,可其公正嚴明卻是江南人人認同的。有這樣的人物處理江南大小事務,相比于蜀人治理吳地,更少一些矛盾。
休兵養息是蜀漢和曹魏不約而同的舉動,戰爭打到了這個份兒上,曹魏國內早是一片不。,而蜀漢就算能夠支撐,國內的百姓負擔也是到達了極限。加之有江南這個還沒有完全臣服的地域拖著,繼續打下去對于蜀漢同樣是更大的負擔。
若是真的有勝機,就算國內的發展因此停滯不前乃至倒退,或許都值得一試。可襄樊慘敗明明白白的告訴了蜀人,想獲取這場戰斗的勝利,眼下的蜀漢還差得遠——沒有全線發動進攻的實力和後勁兒,一意孤行不過還是襄樊結局,乃至更壞罷了。
劉禪深明其理,休兵是勢在必行,也是為了下一次可以完成心願,興復漢室,一統中原。只是在此之前,還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這三個問題若是不能解決,興復漢室,一統中原恐怕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