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魄神彈
天山派暗器,乃用萬載寒冰所煉。此彈蘊藏有奇寒之氣,神彈發出,寒光冷氣,凝成霧網,是一切炎藥暗器的克星。(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冰魄寒光劍
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
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
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月兌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
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于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
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于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
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陰陽三才奪
兵器。似戟非戟,似鋏非鋏,是一種十分歹毒的兵刃。通體約有三尺長短,頂上一個鴨嘴形的矛峰,下面托著血擋;血擋下面又有曲尺形的兩根鋼刺,五寸長,一指粗,一上一下,分列左右。這種兵刃由峨眉玄門派所傳授,又名「指天劃地」,利用血擋下面的鋼刺,能鎖奪敵人兵刃;頂上鴨嘴形矛子,兩面微凹,見血透風,異常歹毒。(見朱貞木《羅剎夫人》)
陰陽五雷奪命追魂刺
系用千年靈魚背脊,配以奇效異藥,磨練而成的奇門兵器。追魂刺長約三尺五寸,骨端尖銳如劍,骨刃兩邊均有五寸長短的巨刺,骨根為把,系有陰陽二鈴。追魂刺可發出黃色毒液,一般兵刃,遇之即熔。此兵刃本為五雷山鎮山之寶,海天白鯨苗光宗趁五雷真人外出雲游之際,偷攜下山,為害江湖。(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冰弦劍
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沒羽無聲神火針
滇邊金沙江獨夫崗的通靈觀主火道人崔鏡虛創造出來的獨門暗器。通靈觀主崔鏡虛亦屬俠義道,他造出各種火器專為克制金沙江上的兩股極具勢力的水寇,以便救濟商旅。他苦心孤詣精研出沒羽無聲神火針。只要打在匪船上,船立即就會燃燒起來。這種神火針一筒可連打三只,針形奇特,約有半寸長,有倒須鉤,沒入船體便無法起出。鋼針的後尾以及用最烈火藥制成的箭身,形同一排犬牙,能夠穿行風力不受阻礙。後來鳳尾幫老巢十二連環塢采用飛鴿傳遞密信。為了保護信鴿,擊殺空中鷹鷙,亦曾使用這種神火針,絕無虛發。(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沙門七寶珠
暗器。這各暗器是一枚銀球,只有一顆龍眼大,球上還有小孔,打出來不微細的笛聲。只有僧門中各派會打,西岳派慈雲庵主最擅打此暗器,江湖上幾無敵手。(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判官筆
一種兵器。主要用于取穴打位。對于判官點穴筆,武學有雲︰「一寸短,一寸險!」普通的判官筆二尺八寸。
唐朝大內三大高手之一的宇文通(安祿山門下武士)所用的判官筆只有七寸長,實是短得不可再短,因此每一招都是欺身進搏,凶險萬分。而更絕的是他這對判官筆在對敵時能陡然暴長七寸,原來他的判官筆共有四節,每一節長度七寸,一按機關,便可以一節一節的伸出來,全長仍是與普通的判官筆一樣。但他這判官筆能瞬間暴長,威脅極大,不是武藝驚人之士難以躲避。(見梁羽生《大唐游俠傳》)
武當七俠中的張翠山也曾使一柄鑌鐵判官筆,使對手聞風喪膽。他使判官筆在石壁上使倚天屠龍功刻出「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個大字,令武功蓋世的金毛獅王謝遜也不得不甘拜下風。(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伽藍劍
神劍。萬載菩提木所制,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見雲中岳《霸海風雲》)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干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
靈空劍
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于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
其形又細又長,能藏于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仿佛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附骨針
東邪黃藥師的獨門暗器,只要伸手在敵人身上一拍,那針便深入肉里,牢牢釘在骨骼的關節之中。針上喂有毒藥,藥性卻是慢慢發作,每日六次,按著血脈運行,叫人遍嘗諸般難以言傳的劇烈痛苦,一時又不得死,要折磨到一兩年後取人性命。武功好的人如運功抵擋,卻是越擋越痛,所受苦楚更其劇烈。黃藥師以此暗器懲治偷竊真經、叛離師門的梅超風。(見金庸《射雕英雄傳》)
青玉冰輪
昔年木道人用萬年玉雕琢而成的奇門兵器,上有三十六枚倒刺,沾滿劇毒,並且專克刀劍一類兵器。木道人的傳人王屋散人以此成名,位列武林六絕,青玉冰輪也被列為「銀拂金丸如意玉,量天寒尺毒冰輪」這天下五件奇特兵器之一。後青玉冰輪被南怪樓一怪用一雙肉掌將毒刺抹平。(見東方玉《紅線俠侶》)
青魔手
一種鐵手套,武林中最霸道的兵器之一,在百曉生的《兵器譜》中排名第九。伊哭采金鐵之英,淬以百毒,鍛冶七年制成青魔手。伊哭的弟子將其送給了林仙兒。(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明心錐
一件類似匕首的名貴兵器,是恐怖和死亡的象征,以青鋼制成,外包以純金,把柄處制成,外包以純金,把柄處制成蝴蝶形,並瓖嵌有各種六角形寶石,美麗悅目。相傳有位皇帝生性多疑,每當他對臣子的忠誠有了懷疑的時候便令人持明心錐前往,交給臣子。而接到明心錐者,等于被判處了死刑。
明心錐長約七寸,頂端尖銳無比,君惟明處置背叛鐵衛府的江七時,曾用此錐。(見柳殘陽《斷腸花》)
淚痕劍
一代杰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泣血金匕
名貴兵刃。平時呈環形,如金鐲子,在匕道相扣附近的匕鞘上,有一微凸的紅寶石,使用時,只需握住匕柄,用拇指輕壓寶石,就可將匕首扳出。此物可削金斷玉,出鞘後不見血不歸鞘,故稱泣血金匕。泣血金匕原為古天宇當年送給秦心影的防身之物,秦心影送古小天入少林寺帶發修行時,將它帶在小天身上。在梧桐谷取火蘭果實時,古小天用它砍下千年人面金蛇首級,救出王小仙。(見臥龍生《情俠雙奪血龍令》)
金槍
如果說霸王槍是槍中獅虎,那麼這金槍就可以算是槍中的毒蛇,它的型式削銳,槍尖鋒利,槍桿修築,拿在手中不動,也同樣能給一種毒蛇般靈活凶狠的感覺。這桿槍本是由黃金混合精鐵鑄成的,不但比普通的槍輕巧,而且槍身還可以隨意彎曲,因此金槍槍法,也獨創一格,與眾不同。金槍的主人徐用將祖傳槍法發揚光大為蛇槍一百四十九刺,以此縱橫天下,殺人無算,但卻敗在大俠丁喜手下,徐用遂決計隱退。(見古龍《七種武器》)
金蛇帶
奇門兵器,系純鋼久煉而成,長約三尺許,其上鍍赤金。帶內鏤空,分為三節,每一節都貯有一種毒粉。平時柔軟如絲,強纏在腰際,一旦臨敵使用,抽出迎風一晃即堅挺若棍棒。按動機關可噴出毒粉傷人。上官寶珠擅使使此兵器。(見梁羽生《狂俠•天驕•魔女》、《武當一劍》)
金精玉魄劍
一柄個古神劍。後經一位武學聖者費了三十年的時間創出一套劍法,刻在銀鞘之上,同時,劍鞘上還蘊藏了一個宮幃隱秘,只是誰也沒有參透過這隱秘。此劍舞動起來,劍尖精芒可長可短,視持劍者的功力而定。莫郡王之女莫凡鳳將此劍贈與少俠武繼光,武繼光持劍創下不世功業。(見臥龍生《玉劍香車》)
金傘
金傘居士覃豪所持奇門兵刃。與敵交戰時,打開金傘,往往能在守護時反守為攻,傘上往往會有暗器乃至于毒物。傘招中最精粹的是三招共二十一式,使起來金芒閃爍,勁風呼嘯,威力無窮。(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金絲鎖口鞭
秦中三鳥領袖追風鐵翅雕侯天惠使用的一種縱橫江湖所向無敵的獨門兵刃。這是一種軟中帶硬的長鞭,主要招術有崩砸、點打、纏捋、刀拿。
金絲鎖口鞭在鞭身尾端有兩根毒須,鞭身有連環鎖子簧。平常把這條鞭亮出去看不出一點異狀,只是一用上力,往外撤招時在鞭梢下七寸會蹦起一支鋼針,長有一寸五,再往上七寸又是一支鋼針。這種兵刃打上,能認穴入骨,兩支針上均淬有毒。只要被這種暗器打上,縱不骨斷筋折也得重傷。侯天惠有不平凡的武功造詣,但此鞭不走正途,歷來為江湖同道所不齒。(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魚腸劍
藏劍山莊的傳家寶,少莊主游龍生把此劍送給林仙兒。相傳魚腸劍乃春秋時著名劍工歐冶子冶鑄的寶劍。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外傳》︰「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造為大刑(型)三、小刑(型)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鉤,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另據《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使專諸置魚腸劍于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于魚月復中,一說謂劍之文理曲若魚腸。(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珊瑚金拐杖
明教紫衫龍王黛綺絲即金花婆婆的兵刃,乃用靈蛇島海底特產珊瑚金——即數種特異金屬混和了珊瑚,在深海中歷千年而化成——所制而成。削鐵如切豆腐,打石如敲棉花。但這海外神物卻斷在滅絕師太的倚天劍下。(見金庸《倚天屠龍記》)珊瑚是生長于海中的一種腔腸動物,有些珊瑚外層能分泌石灰質的骨骼,在海洋中堆積成珊瑚礁。但珊瑚無法與金屬合金。
毒霧金針火焰彈
厲家必傳的最歹毒暗器。這種暗器是在彈丸里包著無數細如牛毛的梅花針,並且藏有火藥。暗器打出之後,即自行炸裂,不但有毒火噴出傷人,那一大把雜在煙霧中的梅花更是令人難以躲避。(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毒水機弩
魔教的兵器,形似羽箭,裝有機括,用以發射毒水。水箭射將出來,奇臭沖鼻,遇物即爛,身上只須沾上一點一滴便會腐爛至骨。(見金庸《笑傲江湖》)
胡節
西漢蘇武出使匈奴所持的節杖。後被洪澤湖水寇飛魚蔣興得之,當作兵器使用。此胡節處北國經年,酷寒之氣凝入其間,出手之際,寒氣逼人。(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殘肢令
一種古怪的兵刃,通體精光雪亮,耀人眼目。長僅尺半,尖端作寶劍形,一邊是鋒利的刃口,另一邊卻呈鋸齒形。怪刃的刃身正中,刻著「殘肢令」三字。刃口的一面,銳利得可以吹毛斷發,鋸齒的一面,銳利得有如野獸的森森利齒。(見陳青雲《殘肢令》)
涵碧劍
削鐵如泥的利刃,與龍舌劍齊名。此劍原為大俠鐵魂之物。鐵魂年輕時,愛人梅君指著涵碧劍問鐵魂︰到底愛劍還是愛妻子?鐵魂回答愛劍。梅君遂不辭而別,二人因此三十多年後才得重聚。涵碧劍後經武當派轉入仇笑仙之手。(見司馬翎《黑白旗》)
神鞭
天津衛傻二頭上那條粗黑油亮、精足血壯、好似碼頭絞盤上的大纜繩般的大辮子。傻二的祖上原先一種問心拳,為家傳絕技,原本傳自佛門,都是腦袋上的功夫,但必須仿效和尚剃光頭,以便在交手時不被對方抓住頭發。清軍入關後,男人不得不留起辮子,一下子絕了傻二家的絕藝,于是傻二的祖上潛心變革,又創出獨一無二的辮子功。天津有名的地痞頭子玻璃花攔街逞凶,被傻二看不過以辮子教訓了一下。此後玻璃花先後請了神彈弓戴奎一和津門武林領袖索天響前去同傻二較藝,均栽在傻二的辮子功下,于是眾人皆稱傻二那條烏黑沒亮的大辮子為神鞭。誰知傻二參加義和團去攻打租界時,他的辮子被洋人的槍子兒不費吹灰之力便打斷了。後來雖然依靠著宮廷秘方又重新養出了旺盛的頭發,但洋人的槍彈卻著實令傻二內心大大地震驚了,他自知神鞭再厲害也擋不住洋槍炮。于是他毅然割了辮,廢了神鞭,再一次變革了祖上傳下來的功夫,改玩洋槍去了。(見馮驥才《神鞭》)
神鷹鐵爪
奇形兵器。用精鋼打制,由一連串純鋼指環餃結,手掌部位全空,只用一小鋼托托起。此爪五指指尖處各有一設計靈活的尖銳鋼爪活動套指,交手時只需揮手一抖即行滑落凸出,用以抓撾對手,殺傷力極強。兵馬指揮徐野驢近太子而遠高煦,引起漢王妒忌,遂用神鷹鐵爪致徐野驢于死地。(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神鰍弩
射出的箭像泥鰍扭曲飛行,能自動回旋拐彎追蹤敵人,力道又可維持甚久,縱有絕頂身手亦很難避過。制造這種神鰍弩的是以暗器聞名天下的四川唐門第十八代孫唐紹雲。百花谷武婢用此弓箭阻攔關子昂進谷,後被關子昂以懶參謀驢打滾之身法,借助眾多大樹躲過。(見秦紅《虎俠嬌娃》)
鑰匙
金豹使用的暗器。由于鑰匙是日常生活用品,拿在手上不易為人注意,所以常能偷襲。鑰匙又象征著權力、財富,金豹以它為暗器,也折射出他那出人頭地的渴望。(見古龍《絕不低頭》)
劍
一種平直、細長、帶尖、兩面有刃的短兵械,是內涵最為豐富的兵器之一。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授予的尚方劍,具有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劍是僧、道們降妖伏魔的法器,可「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級」。劍是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志。在古代有嚴格的佩劍制度,佩劍人的年齡、地位不同,裝飾劍的金屬或玉石等也不同。劍還是一種顯示文化的風雅佩飾,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西周就已出現了劍。在車戰時代,它是一種短兵相接時才運用的防身兵器,車戰衰退後,劍曾一度作為軍陣格斗的利器,後來刀取代了劍的格殺作用,劍遂成為琥藝家們掌中愛物,迅速發展成多種演練形式。在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劍術形成了「斗劍」和「舞劍」兩類
斗劍是兩人互較勝負的格斗。在戰國時,斗劍之風很盛。「吳王好劍客,百姓我劍瘢」(《管子》),「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莊子•說劍》)。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與奮威將軍鄧展曾在一次宮殿宴飲時,以甘蔗當劍,斗法較技。斗劍的方法,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很好的總結。最著名的便是一位名為越女的武術家論劍︰「凡乎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如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吳越春秋•卷九》)這些論述闡明了劍技中的虛實、先後、內外、強弱、形神等,還述及了速度、路線、呼吸等具體方法。
舞劍是個人單練形式為主的劍術運動,周秦時代已有記載。《孔子家語》載︰「子路戎服見孔子,仗劍而舞。」晉代傅玄在《短兵篇》描述當時的集體劍舞說︰「劍為短兵,其勢險危。疾逾飛電,回拖應規。武節齊身,或合或離。電發星騖,若景若差。兵法攸象,軍容是儀。」在劍舞等武舞的影響下,舞劍逐步發展形成了明清後蔚為大觀的劍術套路運動。劍術套路名目很多,如七星劍、昆吾劍、青萍劍、太極劍、八卦劍、達摩劍等,不下數百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