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讓日軍提前進入暹羅,盡早的與美英公開撕破臉皮,以給抗聯爭取美援的時候更加主動,是自己早在年初就已經策劃,並已經開展實施的一個計劃。但楊震卻是並不清楚日軍此舉,是不是自己當初的那個計劃起到了作用。
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接到情報部門任何的相關報告。要知道盡管行動計劃已經下達,但是啟動抗聯安插在日軍內鼴鼠的行動,必須要經過楊震的親自批準。如果日軍此舉真的是自己那個計劃實施成功了,楊震絕對不會不知道的。
在還沒有接到情報部類似的報告之前,楊震不敢肯定日軍此舉是不是與自己的那個計劃有關。更不敢肯定,自己安插在目前已經被調至南方軍的那只鼴鼠,究竟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不過盡管心中有些詫異,但是對于楊震來說不管日軍在東南亞的動作如何,英國人在日軍咄咄逼人的態勢之下會做什麼反應,都不是楊震想要去考慮的。對于他來說,英國人的殖民地丟掉多少,英國人會死多少人,都跟他、跟抗聯無關。
相反日軍在東南亞折騰的越歡,給美英帶來的壓力越大,對于抗聯乃至整個中國抗戰也就越有利。日軍在東南亞折騰的越歡實,美國人與英國人就越需要中國人。而作為牽制了目前日軍最大的一個重兵集團的抗聯,其中模點魚的機會也就越多。
不過日軍此舉的另外一個負面影響,卻不是他不能考慮的。日軍進入暹羅、寮國,固然對英屬緬甸,甚至英屬印度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對于滇緬公路,這條中國目前唯一的物資進出口大動脈的威脅,以及這個威脅帶來的後續影響,卻是讓他很是憂慮。
盡管他也知道滇緬公路的脆弱性,以及其對整個中國堅持抗戰的重要性,甚至關系到中國能不能堅持對日作戰的決定性影響,注定了在日本人公開與英國人撕破臉皮之後,會是第一波的重點打擊目標。
不單為了緬甸的石油和礦產品,就是為了切斷中國對外唯一的生命線,也會使得日軍會在太平洋戰爭打響之後,第一時間進攻英屬緬甸,這個英國本就不是穩定,大部分的居民除了那些歐洲人之外對英國人無不恨的咬牙切齒的殖民地的。
英國人會被打成什麼樣子,楊震認為至少現在還輪不到自己去操心。實際上對于一貫自私成性,貪婪異常的英國人,楊震無論現在還是後世都均無好感。他們在日本人的進攻之下,損失多少楊震根本就不會在乎。甚至英國人損失越大,楊震反倒會是越開心。
但是對于楊震來說,他更擔心的是一旦日軍對英屬緬甸發起攻擊,英國人肯定會要求自己出兵。這個建議,他們實際上已經提起來了。而重慶的國民政府,雖說絕對不會答應。但是在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之戰失敗後呢?急于打通生命線的國民政府,會不會同意英國人提出的這個損點子?
如果重慶方面頂不住美英的聯合壓力,向中央要求抗聯出兵,中央會怎麼做?中條山會戰之中,重慶方面在多次要求華北部隊配合無果後,不顧關內部隊實際作戰能力,大肆宣揚中央見死不救。在輿論上,已經給中央造成了相當大的被動。
而此次關系到中國命運的滇緬之戰,尤其是關系到眼下的中國能不能保證最後一條對外通道的情況之下。火上房的重慶方面會不會答應美英的建議,並聯合美英向中央施加巨大的壓力。中央會不會為了平息國內輿論上的壓力,而最終選擇同意出兵?
一旦中央同意出兵,那麼會給自己今後的戰略帶來多大的影響,這都是楊震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說之前他與重慶還相隔太遠的話,那麼在東南亞形勢產生了極為不利變化的今天,楊震感覺這種距離一下子就被拉進了。
楊震很清楚,那位英**事代表團提出的在必要時候,抗聯出兵協防其東南亞殖民地的要求,絕對不會是孤立的。更不會是英國人的一廂情願,其中想必也摻雜了美國人的意思。甚至沒準這個主意,壓根就是美國人出的。
弄不好美英兩國在私下里面,背著中國人恐怕已經達成了一定的秘密協議。以援助物資為籌碼,逼迫自己在必要的時候,應他們的要求出兵東南亞,去保衛他們所謂的這個皇冠、那個寶石的各個殖民地。
盡管美英的這個建議,可以肯定會遭受到重慶方面的堅決反對。讓一支現在不僅心都不和,就連表面上的樣子都已經快要做不下去。只是現在在強敵逼迫之下,雙方都還有所顧忌,而還勉強維持著沒有公開撕破臉皮,但在戰勝日本之後肯定會是對手的軍隊,通過自己所有核心控制區沒有人會願意這麼做的。
而且從政治宣傳上,重慶方面也不會輕易的答應。眼下已經不是當初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之下,為了穩固民心,為了顯示中國內部的團結,而相互夸大宣揚對方戰績的三七年、三八年了。眼下重慶對延安,已經開始進行各種方式的打壓。
如果讓自己老對手在戰場上的表現超過自己,會使得重慶方面很難看不說,還會引起民心的不穩。會讓國統區的老百姓,認為國民政府更加無能。所以楊震認為在日軍入侵緬甸初期,重慶方面是絕對不會答應讓抗聯經過國統區月復地去緬甸作戰的。
但是在形勢逼人,尤其是生死線被切斷的情況之下,想必到時候重慶方面也是什麼都顧不上了。尤其是一旦美英聯手,重慶頂住壓力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一旦重慶的第一支遠征軍失利,那麼要求延安出兵對于重慶方面來說,就是一個很有可能的必然選擇。
而對于英國人的性格,以及英國人在亞洲各個殖民地的重要性分析來看,楊震幾乎看不出來重慶方面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結局,會與自己所熟知的那段歷史有什麼改變。所以楊震不能不考慮到這件事情,會引發的連續事件以及後續對自己的影響。
盡管對于日軍來說,楊震從來沒有畏懼過。但是如果中央真的同意調抗聯去東南亞,卻是楊震極為不情願的。先不說地理、氣候,對作戰的影響。單單就是按照自己知道的歷史上,將遠征軍坑了一個半死的英國人這個極為不靠譜的盟友,就足以讓楊震堅決反對了。
英國人讓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並非是為了保護緬甸,更不是為了保證中國最後一條對外通道的暢通,以便給予中國人更好和更多的援助。而是讓中國人替他們當替死鬼,為他們保護英國最重要殖民地的英屬印度爭取時間而已。
在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之中,英國人不但不配合,而且處處掣肘,處處拆台。甚至公開掠奪遠征軍的物資,運往印度為自己所使用。不僅美國人給予中國的援助被掠奪,甚至就連中國人進口而囤積在緬甸港口的物資,也被英國人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統統都炸掉,或是壓根就干脆丟給日本人。
英國人對重慶方面尚且如此,對待抗聯恐怕也絕對不會好到哪里去的。就算不能說暗中拆台,但是事事掣肘卻是肯定的。就算英國人真的給予全面的配合,但是以英國陸軍低劣的指揮水平,楊震也不會將自己的部隊交給他們去指揮的。
最關鍵的是,英國人所謂的全面配合。按照他們自顧著自己利益,從來不顧別人死活的民族特性來說,無論他們說的再好,也是基本不可能的。英國人口中所謂的大英帝國的信譽度,在楊震眼中可以說是一錢不值。
與這樣一個同床異夢的盟友協同配合作戰,換了任何人都看不到一點取勝的希望。別說阻止日軍的攻勢,到時候不被這幫家伙出賣就很不錯了。讓楊震與英國人配合作戰,他寧願直接與日軍去拼刺刀。
這並非是楊震對英國人有什麼偏見,而是已經發生的無數歷史事件,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了英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可靠的,更不是一個可以值得信賴的盟友。英國人的保證,在楊震看來還不如一只狗忠誠。
別看英國人現在說的好听,抗聯去東南亞所有的補給由英國人負責。恐怕到時候,除了讓中國人替他們賣命之外,這些即傲慢卻又小氣的英國人,之前的保證能落實十之一二就已經很不錯了。
甚至英國人一毛不拔,也是相當有可能的。對于這些英國人,楊震是百分之二百不相信。即便是美國人擔保,他也不會相信這些英國人任何許諾的。對于楊震來說,他並不想重蹈國民政府的覆轍。
而且東南亞距離東北幾乎是萬里迢迢,中間沒有鐵路線直達。整個補給線漫長不說,還要經過國共的控制區。不僅極為不可靠,更加不安全。在彈藥口徑天差地別的情況之下,調抗聯部隊去東南亞作戰,後勤方面怎麼保障?尤其是消耗最大的輕武器彈藥,該怎麼保證?
最關鍵的是三個本身便已經是相互算計、同床異夢的盟友,再加上自己這麼一參合,恐怕那里的形勢會變得更加混亂。而且重慶方面絕對不會放任**在其所謂友邦面前大放異彩,肯定會派部隊同時進入緬甸。
就像自己知道的那支悲壯的中國遠征軍一樣,派出重慶方面最精銳的部隊來保衛緬甸這個中國最後的生命線。到時候,國共兩軍之間怎麼配合?是內斗不斷,還是同心對外?在楊震看來,第一個可能性應該會更大。
現在的時間不是抗戰爆發時期,國民政府對所有能拉上戰場參戰的武裝,幾乎饑渴到瘋狂的三七年,更不是國共配合最緊密的三八年。恐怕雙方相互提防的心思,遠遠大于配合作戰的心思。
三國四方亂七八糟的關系,再加上相互之間的隔閡,這樣的戰斗不打實際上已經是輸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抗聯出兵東南亞根本就沒有必要。而且身子骨還不算強壯的抗聯,也承受不起那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