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既已見焚,那麼虎牢關自然也成了一座空關。關東聯軍毫不費力地便佔據了虎牢關,隨後揮軍挺進了洛陽。
好不容易將洛陽城內的火勢止住之後,關東諸侯一個個都露出如釋重負的神情,將各自的軍隊屯扎在洛陽城郊附近調整。
「如今董賊挾持天子逃往長安,我軍正該一鼓作氣、乘勢追擊,奪回天子,肅清寰宇!」聯軍大帳之內,曹操對眾諸侯慷慨陳詞,勸說他們一起出兵討滅董賊。
「不妥,我軍已疲乏不已,戰恐不利,徒損兵耳。」袁紹听了曹操的話,想都沒想,便搖頭說道。
曹操對袁紹已失望至極,也不去理他,繼續耐著心思勸說其他幾路諸侯。
袁術搖著頭,韓馥搖著頭,身為漢室宗親的劉岱搖著頭,素有賢名的孔融搖著頭,就連較為好戰的公孫瓚也搖著頭。看著如同一排撥浪鼓般只會搖頭的諸侯們,曹操終于怒了,而且是怒不可遏。
「豎子不足與謀!」使出最大的力氣吼完這一句後,曹操再也不看任何人一眼,轉身便走,留下那些「豎子」們在那里面面相覷。
含憤回到自軍帳中,曹操召集帳下諸將,道︰「關東諸侯,都是一群短視之輩,不足與語。他們龜縮城內,我自發兵追擊董卓!」
高順一听就急了。以曹操的智謀,難道會想不到月兌離聯軍單獨追擊董卓的危險有多大。在他前世的印象里,他一直認為曹操的追擊是一種做作之舉,是為了博得一個有口皆碑的良好名聲。但現在看來,自己真的是大大的誤會曹操了,至少就現在而言,曹操無愧為漢朝忠臣的稱謂。此時曹操所想的,就只有討伐董卓著一個念頭而已,甚至為此已經執著到犯二送死也在所不惜的地步了。
如果曹操真的是故意博名聲那還算了,畢竟如果出兵的目的是另有所圖的話就一定會留後路。但現在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那就不由得高順不著急。歷史上曹操是沒掛,但這種事誰說得準呢?萬一這次莽撞追擊的下場真比自己所知的歷史要慘,真令曹操掛在這里了,那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主公,我軍不過五千余眾,貿然追擊並無勝算?再說洛陽至長安途中有不少山塢,利于設伏。董卓雖敗逃,但他身邊也有著李儒這樣的謀士,焉知其不會埋下伏兵。」高順想了一會,還是將自己的顧慮告訴曹操。他知道曹操不是蠢人,此時一心想出兵除了對漢朝的忠心之外,恐怕也有被關東諸侯氣得不輕、氣血上涌的緣故。如果能在這時適當提點一下,想必他很快就能認識到自己的沖動,從而改變主意。
「照長恭這麼說,難道就此作罷不成?」曹操也知道這理,可他實在不甘心啊。大漢四百年王朝,難道真要亡于董卓的殘暴和關東諸侯的無能麼?
高順心中也在考慮,這次追擊雖然有著不小的風險,可如果利用得當的話絕對是一次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就這樣輕易放棄的話似乎是有點可惜了。原本曹操冒進遇伏,但如今自己卻開了未卜先知的外掛,憑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改變歷史的軌道呢?
「主公,我認為眾多諸侯之中,並非全無可靠之人。」略作沉思之後,高順對曹操說道,「孫堅孫文台,此人勇烈剛毅,絕非保守怯戰之人。前回他雖敗于華雄,但敗軍整頓之後仍能湊出萬余人,若能得其相助,則無懼董卓也。」
孫堅?經高順這樣一說,曹操也想起來了。自孫堅和袁術交惡之後便獨自駐扎在洛陽城的某個偏僻角落,即使眾諸侯議事也不出席,顯然胸中一口悶氣堵得慌,連帶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地一起埋怨上了。既然缺席議事,那麼方才曹操在帳中自然是沒見著孫堅,如今想想孫堅的脾性,似乎的確有相助自己的可能。
「不錯,孫堅那里我再去問問,希望他不會讓我失望才好。」
「另外還有一人,或許對主公也能有所襄助。」高順繼續開口說道。
「何人?」曹操聞言,闔目想了一會,把聯軍中所有的諸侯都翻了個遍,可就是想不出除了孫堅之外,還有誰是可能和自己一同去追擊董卓的。
「劉備。」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高順也有些猶豫。十幾年後吳蜀都是魏的強敵大患,如果能事先消滅的話就好了。不過孫堅勢力已成,想要動他幾乎不可能。再說按高順的記憶孫堅過不了多久就要掛了,到時候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把無依無靠的小霸王給挖過來。但劉備就不同了,此時的劉備根本羽翼未成,想要殺他只要謀劃的仔細點應該不難。既然這樣的話,要不要事先勸曹老大把劉備做了?
這個念頭只是在高順的腦海中一閃而過,很快便被按下了。現在和曹操提這個,他或許根本就不會理睬。再說劉備是日後的勁敵沒錯,但勁敵又意味著什麼呢?那就代表著功勞啊!說不定以自己對歷史的了解,劉備就是自己再好不過的進身之階呢。如果早早就將劉備除去的話,那就無異于提前抹消了自己在將來可能立下的功勛。
「劉備?」听到高順說起這麼一個人,曹操也是愣了一下。劉備位卑言輕,甚至很多人都把他看作公孫瓚帶來的部將,諸侯議事的時候自然沒他的位置了。曹操對劉備有些印象,但印象也並不怎麼深刻,除了知道他在黃巾之亂中立下過一些功勞,頂著一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漢室宗親名號以外,其他的便不清楚了。倒是他那個溫酒斬華雄的義弟關羽,給曹操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只可惜三英戰呂布的橋段沒了,張飛的武勇還並不為人所知。
「你認為這個劉備能幫助我們?」曹操問高順道。
「某願前往說之。」高順恭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