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趙雲和身後的一千人,走在回營的路上,高順的心中就別提有多暢快了。袁紹令人把趙雲給召過來後,直接一句「你以後就跟著曹操混好了」就把雲里霧里的趙雲給踢了過來。當時高順就想仰天捧月復大笑,可偏偏還要做出一副正常表情,當真是忍得辛苦之極。
趙雲心中也郁悶,雖說在袁紹軍中只是一個伍長,但趙雲可不是尋常士卒可比,也是有著自己的驕傲和志向的。就這樣被自己的主上一腳踢到其他地方,哪怕對于一個普通士兵而言都不會覺得好受,至于趙雲那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高順也看得出趙雲心中的疙瘩,開口釋慰道︰「子龍何需為此等小事掛懷,那袁本初無識人之明,將子龍輕易放走,來日自是他的損失。我主曹孟德求才若渴,子龍到了他帳下,定然能平步青雲,一展胸中抱負。」
趙雲對曹操並不熟悉,听高順這樣說也只能含糊應是。
到了曹營,遠遠就看到一只只整裝待發的兵馬,同時看到的還有曹操不善的臉色。
暗道一聲不好,高順這才發覺自己遲到了。估模時辰,自己比曹操約定的出兵時間晚了大概半柱香的時間。違犯軍令可不是說笑的,尤其是曹操軍規極嚴,把自己推出去斬首示眾都有可能。
「長恭,何來遲也?」高順此行是去拉攏劉備的,可劉備早早已經帶著他的人馬到了,然而高順卻遲遲未現身。要不是看到其身後跟著一群人馬,猜想他說不定還召集了其它諸侯的人馬,曹操就立馬把他軍法從事了。雖說高順是一員勇將,殺了舍不得,但拖下去打個幾十軍棍還是沒問題的。
「主公恕罪。」高順見曹操沒有一見面便責罵自己,心底稍稍放松了一些,急忙解釋道,「我還去袁本初那里借來了一千人馬。」
一千?曹操眉頭一皺,顯然這個數字並不足以使曹操寬恕高順遲到之罪。袁紹手下足有三萬人,這一千兵馬顯然是用來胡亂搪塞的,根本談不上什麼功勞。如果高順說的是一萬,那麼此時曹操早就大笑著拍他肩膀封賞授獎了。
「除這一千人外,我還從袁紹營中帶來一位大將。」高順知道這些人馬打動不了曹操,于是立馬補充道。
「哦?是誰?」听高順這樣說,曹操原本失望的心不由又產生了一絲期待。袁紹營中大將?該不會是顏良文丑到了,然後高順把他們倆中的某一人帶過來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也絕對算得上大功一件。
「趙雲,趙子龍。」高順一邊說著,一邊讓趙雲上前參見曹操。
「……你叫趙雲?」曹操郁悶了一下,這小子不會是因為怕我治他誤軍之罪,而隨便拉了個人糊弄我吧。雖然這個名叫趙雲的年輕將領長得頗為俊朗不凡,僅從外表上來看,其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劍眉星目,無疑是一個能迷倒無數懷春少女的帥哥。除此之外,趙雲行止之間也頗為有據,甚至整個人有一股非常儒雅的氣質。
但是曹操很清楚,以貌取人是萬萬要不得的。他如今雖然不怎麼看得起袁紹,但畢竟和袁紹交好多年下來了,袁紹軍中的那些大將自己雖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也知道的差不離了。他就從來沒听過袁紹的軍中有一個名叫趙雲的大將。
「趙雲,爾在袁本初帳下任何職?」
「回稟主公,雲在袁公軍中任伍長。」
曹操的臉一下子就黑了,高順見狀連忙說道︰「那是袁本初無識人之明,棄子龍于行伍之間。以我所見,若世無呂布,則當以子龍的武藝為天下第一!」
高順是真急了,趙雲你怎麼能那麼實誠呢?沒看到曹老大已經氣成那副樣子了麼?一急之下,高順只能拼命抬高趙雲,極盡一切能事把趙雲往好了的方向去說。
但他這句話一出,又馬上後悔了。因為曹操的臉色雖然有所舒緩,但畢竟還是沒好到哪里去。可與此同時,曹操身後的一干武將臉色都沉了下來。
見高順如此抬高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第一個有意見的就是他的義兄典韋。
「丫的我好歹也是你結拜大哥,我的本事你也一清二楚,難不成還比不上這個小白臉了?虧得我方才還在替你擔心,想在主公面前求情一二……」礙著兄弟情面不好意思發作,典韋也只得在心中暗自月復誹著。
除了典韋之外,夏侯兄弟也都不信高順之言,臉上顯露著不快。
至于關羽和張飛,都是狂傲之人,眼里都容不下其他高手。在他們看來,呂布雖然勇猛,但自己也不比他差,只不過是沒有交過手,無法為自己正名罷了。見高順對趙雲武藝如此褒揚,關羽重重地哼了一聲,表示不屑。而張飛則是哇哇怪叫,看那架勢,要不是劉備在一旁看著,他一定要和趙雲比試一番,好好將他教訓一頓才會罷休。
高順見狀,知道剛才自己口不擇言,引起眾怒了。不過事已至此,他也不能收回前言抽自己嘴巴。
曹操明顯沒有把高順的話當真,不過現在時辰已經晚了,出兵在即,這些事情也顧不上去計較太多。
「高順違反軍紀,理應斬首。然念其虎牢關前戰呂布有功,故折其罪,杖五十。」曹操面無表情地說道,「不過如今時不我待,大軍已集結完畢,其刑罰先暫且記下,待回軍之後再予以實施。」
杖五十?高順差點就要跳腳,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啊,這一頓打下來,萬一弄得不好自己被打殘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我了個擦,好你個曹操,虧我要好心把趙子龍給你帶來,你就是這樣對我的?要知道憑老子後知一千八百年的神通,無論投靠誰都能保證他賺得盆滿缽溢的。要是惹得老子生氣,老子立馬跳槽,保證讓你後悔得腸子都青掉!」
當然,這番話只能是高順在心里罵罵而已。表面上還是得裝出一副恭順的表情,表示對曹老大決斷的服從。
————————————————————————————————
劉備在來曹操軍營前,還到公孫瓚那里去了一趟。公孫瓚听聞劉備要助曹操追董,一開始是勸他改變想法,見勸解無用之後倒也不婆媽,借了他三千兵馬。這讓高順大為感嘆,媽的還是公孫瓚講義氣,這才叫同窗兄弟啊。雖然三千人的數量也並不能算多,但比起袁紹的吝嗇來說已經是好太多了,更何況此次公孫瓚帶來的兵馬還不到袁紹的一半。加上原先的一千人,劉備共帶來了四千人。
而孫堅在加入討董同盟的時候,可是足足帶來了兩萬五千人。可惜汜水關一戰失利,損失大半,此次其將一些無法行動的傷員裁撤之後,共帶一萬人前來。
曹操這里則是本部五千人加上袁紹給的一千人,總共是六千人。
此時只听得曹操一聲令下,曹劉孫三方合計兩萬聯軍便浩浩蕩蕩地向長安方向出發了。
高順坐在馬上,看著並駕齊驅的三人,心中倒也不免泛起一絲奇異。魏蜀吳三國的奠基者,此時竟然在自己的干涉下為了追討董卓而抱團,這算不算是造化弄人呢?
行至洛陽城外,曹操、劉備兩軍的這一萬人先行,而孫堅則率其軍在其後六七里處遠遠尾隨著。這便是考慮到董卓可能埋下伏兵的緣故,因此讓孫堅分兵在後,一旦前軍遇伏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救援。
當然,洛陽至長安途中多山,伏兵肯定是埋設于山塢之中。最穩妥的躲避伏兵之方法便是不斷派斥侯入山查探,在發現敵軍伏兵後繞道前進,甚至偷偷潛到敵軍背後打個反伏擊也未嘗不可。只可惜這種方法太過費時,此時已進入後半夜,不加快速度進軍的話絕對追不上董卓。而曹操的目的則是趕在董卓進入長安之前將其截殺,因此根本不可能采用穩妥的方式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