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曹軍釋放,除了衣甲凌亂了些以外,沒有受到任何附加的虐待,就這樣完完本本地被送了回來。
對此,劉磐大為不解。如果是戰爭已經結束,那麼無論戰勝者是曹操一方還是自己一方,曹軍將魏延釋放都有說得過去的理由。然而現在戰爭還在進行中,他們怎麼還會平白無故地將魏延給放回來以增添城內的守備力量?劉磐雖然不喜魏延,但也知道對方能力確實不俗,現今黃忠受傷,魏延回歸的話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就算曹軍主帥不明白魏延的價值,也斷不會就這樣毫無條件地就把魏延給送回來啊。
難不成,其中有詐?對于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劉磐想破頭都想不出個所以然。既然苦思無果,那麼劉磐的心中最終不免對魏延產生了一絲懷疑。
「魏文長……」劉磐心里不斷地在嘀咕著。這疑竇只要一產生,便再也難以將其從內心徹底抹去了。是啊,世上怎麼會有這麼便宜的事,曹軍又怎麼會一點好處都不討要,就這麼無緣無故地將俘虜釋放?
恐怕這魏延,已經是再也信不過了吧。他是和曹軍達成了某種協議?還是說其已然降曹,此番回城是有著什麼陰謀?
「將軍。」見到劉磐,魏延面色也極為不自然。原本是打算立下一回大功,讓劉磐好好的吃驚一番。只可惜事與願違,沒有立下功勞不說,還因為此次自己的莽撞行事,反而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眼下面對劉磐,魏延心中也有一絲赧然。
不過想到在離開之前,曹營之中那個面容陰霾的老人對自己所說的話,魏延心中不免又打起鼓來。
「魏延無視軍紀,私自出兵,無端造成我軍軍士死傷,其罪非輕!拉下去杖責五十!」劉磐面無表情地說道。
這頓杖責是免不了的,與劉磐心中是否起疑無關。畢竟先前的懷疑只是自己單方面的猜測,並作不得數。只是魏延既已犯下大錯,自然要受懲罰,甚至可以說這五十杖的處罰已經算很輕了。以魏延此次的行為來看,即使將其斬首問罪,也沒人能說劉磐做得過分。
「將軍!」魏延見劉磐要杖責自己,心中竟是大急。魏延的性格便是如此,在犯下錯誤之後,他能夠拉下臉低聲下氣地承認自己的過失。但是如果說有誰要懲戒自己,那卻又是魏延萬萬不能忍受之事了。
盡管知道以自己的罪責來說,這五十杖絕對不冤,可魏延心里就是不服氣,就是不想受這五十杖的刑罰。
「不用多說,拉下去打!」劉磐自是不會搭理魏延的反應,令士兵將其拖下去行杖。犯下如此過失卻不施懲戒,那自己這個宛城太守趁早還上去算了。
五十杖可絕對不是什麼小數目,如果換成普通的村夫百姓,一頓打下來早就沒氣了。而魏延雖然勇猛,這五十杖下來也絕不好受,更何況他先前劫營之時,本就負了不少傷,如此一來這五十杖就更是難熬了。
「除去魏延軍侯之位,貶為都伯。」五十杖一打完,還沒等魏延來得及喘口氣,劉磐便又下達了一條足以令魏延痛恨得咬牙切齒的命令。
都伯雖只比軍侯低一階,不過前者只能督百人,而後者則可督五百人,其間的差距絕對不小。再者說魏延雖領軍侯之位,但在黃忠的照顧下,卻統領著一支多達千人的隊伍。而如今那一千人的隊伍死傷殆盡,魏延又被貶為都伯,就算黃忠將來再怎麼照顧他,其所能帶的隊伍恐怕也只能是一支百人隊而已了,這叫魏延如何能不氣憤。
一直以來,魏延都是以當上將軍為最大目標。在軍侯之位上待的時間甚久,一直沒能被升遷為都尉,已經讓魏延很是不滿了。而如今又遭貶職,其心頭火氣自是不小。
「將軍何故如此!魏延兵敗自是不對,可勝負乃兵家常事,來日我自立功贖罪即可,何以貶我職乎?」魏延心頭不爽,語氣之中也有幾分不善。
「賞功罰過,此乃為將之根本,爾豈不知乎!今日爾犯下如此大過,自當受罰,安敢抱怨乎?」被魏延這麼一沖,劉磐怒氣也上來了,厲聲叱道。
論心頭的不快,劉磐較之于魏延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夜之間就多損失了一千數百人,還連累黃忠重傷昏迷,劉磐心情怎麼會好。
魏延心中憤懣,但此時此刻也不敢表現得太過分,只能強壓住心頭火氣,在親兵的攙扶下帶著血淋淋的身軀回自己的府中。
————————————————————————————————
回到府中,俯躺在榻上,回想起賈詡對自己說的話,魏延額上又沁出一層冷汗。
「我放將軍回宛城又有何妨?不過將軍可要考慮清楚。歸降我軍,功名利祿唾手而得,前途可謂無量。而將軍若回宛城,則死期近矣。不數日內,劉磐必殺將軍!」
原本魏延還當賈詡在危言聳听,即使劉磐討厭自己,但要說他想致自己于死地卻不可能。然而魏延被劉磐杖責貶職之後,他便開始害怕起來,唯恐賈詡所說成真。
劉磐對待自己的態度,明顯比以前更惡劣了。
其實劉磐只不過做了他的分內之事罷了,他雖然懷疑魏延,但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不會隨便冤枉對方。如果此次犯下大錯的是黃忠而非魏延,劉磐也一定會如此處理,絕不會因為自己和黃忠相熟就網開一面或手下留情。
可是魏延與劉磐交惡,因此其心中便先有了主觀的念想。再加上賈詡先前對其所說的那一番話,可以算是在魏延潛意識里埋下了一枚種子。魏延回城後,遭到懲罰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劉磐作為主將昏庸到一定程度。而在這顆種子的影響下,魏延很有可能會視劉磐所做的一切懲戒行為都視作是想要殺死自己的前兆。等到這顆種子發芽成長之時,就是宛城歸于曹軍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