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糜芳被擒回許昌之後,曹操一開始對他們倒也頗為禮遇。
簡、糜二人雖然能力並不算出眾,但他們跟隨劉備許久,在劉備營中地位非凡。如果此二人能倒戈相助,雖然在具體事務上沒什麼大用,但是意義也絕對非比尋常。
不過曹操也知道,此二人跟隨劉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們對劉備的忠誠怕是早就刻入了骨子里,想要讓他們變節,或許是不可為之事。
對此,曹操也不強求,如果此二人倒戈最好,到時自然也少不了他們的好處。若招降不成的話,那就一殺了事便可。
簡雍對劉備的忠誠根本無法動搖,面對曹操招降的使臣,簡雍根本不予理睬,最終昂首受死,被曹操下令厚葬。
但出乎曹操意料的是,和簡雍一同被擒來的糜芳,卻十分輕易地便投降了。
甚至還沒等曹操派去的使者開口,糜芳就率先說出了降伏的意願。
改投他主的行為曹操不是沒見過,甚至他自己手下就有不少人是降將,可像糜芳這樣,被擒住之後還不等自己前去招攬便搶著投降的家伙,曹操倒真的很少見到。
要知道,那家伙可是劉備的妻兄啊,竟然沒有絲毫猶豫便向自己投降了。對此,曹操也只能感慨,普天之下終究不缺像糜芳這等全然不知忠義的小人。
不過糜芳既然投降了,那曹操自然也得意思意思,封了他一個沒有實權的虛職,再加了一個關內侯的爵位。
雖然只是一個虛餃,但糜芳已經很滿意了,他本來就胸無大志,對自己有幾斤幾兩也很清楚,想要被手下人才如雲的曹操重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今自己怎麼著也有一個關內侯的爵位,多少算是一個貴族了,要是跟在劉備手下東奔西走,恐怕一生都封侯無望了。
想到這里,糜芳不禁覺得自己投曹的這一行為實在是再正確不過了,原先因背叛劉備而產生的那一絲愧疚感也蕩然無存。
————————————————————————————————
劉備慘敗之後,還是抱著僥幸的想法回了荊州,希望劉表能網開一面,讓他繼續棲居新野。
為此,劉備派孫乾為使臣前往襄陽,希望能說服劉表。
劉表一開始倒也想開恩繼續讓劉備屯駐新野,畢竟馬騰、孫堅也都相繼敗北的消息已經傳來,他確實需要一個人作為屏障繼續抵擋曹操。但是他的這個念頭,卻遭到了蔡瑁的嚴厲反對,就連平日里和蔡瑁並非一條心的蒯良、蒯越兄弟這一回也站在了蔡瑁這一邊,堅決反對繼續收留劉備。
眾人甚至建議,應立即派出人馬,將劉備擒殺。
這一次出征,蔡瑁為主將,蒯越為參軍,軍中自然少不了蔡氏、蒯氏的子弟前去鍍金的。這些士族子弟都可謂是兩個家族中的後起之秀,卻幾乎在這一場大戰中死傷殆盡,這如何能不叫兩大家族的主事人對劉備恨之入骨。
原本在他們眼中,這一戰是必勝之戰,所以才會將家族中的優秀子弟送入軍中混資歷。
但是,這一戰最終敗了,而且損失慘重。
這一切的原因,都要歸結到劉備背信棄義,心懷叵測,擅自突襲宛城。若不是如此,劉備所部留下來和荊州軍一同抵御曹軍的偷襲,又豈有戰敗的可能?
即使蒯越和蒯良平時再怎麼冷靜,在一下子失去這麼多優秀子弟之後,也是淡定不能了,統統將怒火燒到劉備身上。
盡管他們知道,眼下的情形,繼續留劉備在新野抵擋曹操才是上策,可是他們就是無法忍受這個可惡的小人在他們眼皮底下活動。
更何況,在宛城一戰之中,劉備異志已現。如果還把他留在新野,說不準也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未必可靠。
蔡氏和蒯氏乃荊州勢力最大的兩個家族,他們一同反對接納劉備,劉表也無法駁回他們的意見。
只不過派人擒殺劉備的建議,還是被劉表壓下了。對于劉表來說,劉備好歹也有個皇叔的名分,和自己乃是同宗,擒殺之舉實在太過分了。
不過劉表心善,蒯良和蒯越雖然痛恨劉備,卻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可蔡瑁就不一樣了。
在孫乾出城之後,蔡瑁便派人追上並將其殺害。然後動用自己的私兵,向劉備駐扎之處殺去。
在蔡瑁心中,劉備必須盡快死去,哪怕讓他多活一刻,都會使蔡瑁感到惡心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