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陷陣無敵第三六八章張松訪曹(五)
「張別駕道我主之盛名乃是妄傳,那麼昔日討黃巾、擊董卓、平呂布、敗袁術、滅袁紹、退孫堅、伐韓遂,此等豐功偉業,皆是虛傳了?」高順問張松道,語氣略有不善.
想昔日張角、董卓、呂布、二袁、韓遂,可謂都是一方之雄,但曹操都和他們對抗過,並取得過相當了得的勝果,即使是如今雄踞江東的孫堅,其實力在曹操面前也要相形見拙。
如此之功,如此之人,焉不能稱英雄耶!
張松仿佛完全沒注意到高順話語中的那一絲冷意,仍然自顧自地說道︰「縱使曹操征伐天下那又如何,其性格剛戾,欺君罔上,目無綱常,枉殺忠良,真真乃一世之亂臣也,何足道之?」
「一世之亂臣?」高順冷笑道,「若世無曹孟德,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就拿你上一任益州牧劉焉來說,其不臣之心,不亦昭然若揭乎!」
想要心平氣和的和張松理論,那是不可能的了,那樣做只會把自己氣死。既然無法平心靜氣地交談,那就開罵好了,你侮辱我主君,那我便侮辱你家主公。
只不過劉璋暗弱,世人皆知,也沒什麼值得侮辱的地方,高順便把目標放到了劉焉身上。
听到高順說及劉焉,張松也有些氣急。張松雖然看不上劉璋,但他此時的身份終究是劉璋的使者,而劉焉乃劉璋之父,高順侮辱劉焉,便是辱及劉璋,同時也是在辱及身為劉璋使者的自己。
這怎麼可以?自己怎麼能被一介匹夫侮辱!
在張松眼中,或許除了和自己交好之人,武者都是匹夫,文士都是庸人。
「劉君郎于益州整飭吏治,使益州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豈是爾等所能出言輕侮?」張松手指高順,憤然罵道。
「哼,縱使劉焉將益州治理得再好,又有何用,子孫不能守,終成為他人所織之嫁衣!」高順毫不給張松留面子,既然對方無禮之至,自己又何必留情面,「再說張魯居于漢中,也不是昔日劉焉的安排麼?劉焉入蜀之後,遣張魯至漢中,截斷和朝廷的來往,截殺洛陽派至成都的使者,使其蜀中一地,完全不听朝廷調派。劉焉就算治政有方,亦改變不了他心懷不軌的事實?」
張松被高順這一番話噎得夠嗆,正想開口反駁,高順卻不給他這個機會︰「張魯據漢中,乃劉焉一手策劃,卻不料劉焉一死,劉璋便殺張魯之母,使其離心離德,以至于如今反為張魯所迫。當初劉焉扶持張魯之時,怕是怎麼都預想不到如今的局面吧,這算不算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呢?」
如果要高順引經據典地和某人辯論,他還真沒那個能耐,可是張松雖然有博聞強記之能,但終只是一個圖嘴上痛快的小人,要論諷刺謾罵,高順還真不會怕過誰。
高順毫不客氣的譏諷,使張松面色漲得通紅,張松相貌原本便已丑陋至極,如今惱羞成怒之下,更添幾分丑惡之感。
「高順,爾安得如此無禮耶!」張松指著高順,高聲喝罵。
高順也不禁被張松氣樂了,這家伙來許昌挑釁曹營文武,如此自己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算得上無禮麼。如果自己是無禮,那麼這家伙又算什麼?
再說,這個張松,還知道什麼叫「禮」麼?
「禮尚往來罷了。」高順淡淡地說了一句,隨後便不再理睬張松。
你無禮,故我不需有禮,如是而已。
如果說先前他還想借用張松去改變曹操的注意,那麼在和張松對罵的過程中,他已經想到了新的計劃,張松對他的計劃來說,已經可有可無,沒有讓自己去重視的必要了。
因此,高順說起話來才會毫無顧忌。
張松聞言,臉色陰晴不定,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向高順這樣的人。
高順的詩文,張松自然也讀過,而讀得越多,張松就越不爽。
憑什麼高順能寫出如此華美的詩句文章,同時又兼具統軍之才?
說到底,張松對他人的無禮,乃是出于他的自卑以及對于有才之人的嫉恨罷了。張松以名士自居,卻又沒有能夠匹配「名士」這個身份的才能,因此對于那些有才華的能人異士,張松自然是對他們的才華感到嫉妒不已。
因此,當面對那些才能高過自己之人的時候,張松總會想方設法地進行刁難。而當看到那些被刁難之人所露出的憤恨神情時,張松就會感到很愉快。
可眼前之人,卻是讓張松第一次感到如此難堪,刁難和被刁難之人的身份在不經意間就發生了轉換,這讓張松如何得意的起來?
「高順,你此來,究竟所謂何事?」張松最終還是問了這麼一句,或許他也知道,和那些所謂的文人斗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和眼前這位同樣帶有流氓氣質的武將斗嘴,那絕對是自討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