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妻生存守則 083︰財政易主【文字版首發】

作者 ︰ 如小果

第二天才見到韓睿欽的新婚妻子盧氏,任舊穿著一身大紅色,個子不高,縱然里面穿著棉衣,也不顯得有絲毫臃腫,一張白里透紅的鵝蛋臉,臉上還帶著十四歲女孩兒的稚女敕和新婚女子的嬌羞,微微垂著臉站在同樣有些不好意思的韓睿欽身邊接受大伙注視的目光。

安靜茹不覺想起幾個月前的自己,也是這般地站在韓睿華身邊,緊張有一些,不過韓睿華比韓睿欽鎮定多了,根本不會有一點兒不好意思,而安靜茹則完全被這一家子弄的暈頭轉向。

劉氏在旁邊介紹,韓睿欽和盧氏先見過太夫人,太夫人笑眯眯地接受他們的禮,和藹地訓了幾句話,不外乎是要他們夫妻和睦,然後叫如意將老早就備好的一副赤金頭面拿出來賞給盧氏。

盧氏大概不敢接,先看了看丈夫韓睿欽,又看了看劉氏,這才又盈盈行了個禮受了太夫人賞給她的東西。太夫人過了便是英國公府的韓明德和王氏,接下來是姜氏和大老爺,再來便是二老爺和沈氏。

沈氏的氣色稍有好轉,昨兒沒有出來,今兒倒是打起精神來了,笑容蒼白無力,卻自然而和氣,拉著盧氏的手,笑著贊揚了幾句,又說劉氏和三老爺是有福氣的,娶了個一看就溫柔賢惠的兒媳婦。

這些話和當初說安靜茹的如出一轍,所以以前的那個沈氏大概在慢慢地變回來,或者盡量表現的和以前一樣,叫外人瞧著她們任舊是團結和睦的一家人。

劉氏撇撇嘴,皮笑肉不笑︰「二嫂子謬贊了,這丫頭無論如何也不必上龍哥媳婦能干又伶俐。」

沈氏仿佛听不出她話里嘲諷的意味,不置可否任舊笑眯眯的將早備好的禮賞下去。接下來才是同輩的,過了韓睿龍和歐陽倩才輪到安靜茹,劉氏笑著解釋道︰「你三堂兄華哥不在家,這位是你三堂嫂。」

盧氏靦腆地叫了一聲三堂嫂,就听到劉氏又道︰「你三堂嫂是南邊長大的。」

盧氏聞言抬頭看著安靜茹,仿佛在異地他鄉終于找到故鄉人,眼里閃著驚喜。盧氏是余杭人,早前三老爺外任,訂下的這門親,盧家在余杭一代是很有名望的書香之族,盧家太老爺曾經還做過御史。

安靜茹覺得見到她也頗多親切感,她們兩個都不具備京城人高挑的特點,笑著報上了以前在南邊住的地名,盧氏柔聲道︰「雖然不是一個地方,卻離得比較近了。」

之後盧氏和韓睿欽又去見英國公府的兩位同輩的兄長和嫂子,以及比韓睿欽年紀小的弟弟妹妹們,足足半個時辰,才把家里人見完了,盧氏的神情越來越局促不安,臉色有些蒼白,眼楮盡量保持定力,卻任舊有暈乎乎的感覺。

然後去祠堂拜見列祖列宗,將盧氏的名字歸入族譜,這個儀式除了新婦,其它女眷可以必去參加,大伙便都留在太夫人這里說話。

不多時盧家那頭派人送了喜餅茶果等物來,這就表明一大早盧氏的元帕已經送去盧家,說明韓家認可了這個兒媳婦,盧家送來喜餅,就是最後的禮節了。

一屋子其樂融融,王氏又朝劉氏恭喜,劉氏笑得合不攏嘴,她本來就是管不住嘴的人,一時沒忍住就笑道︰「要不多久大嫂子還得備一份禮了!」

王氏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驚喜地問道︰「蕙丫頭好事將近?」

劉氏洋洋得意,容蕙紅著臉站在劉氏身後,很不好意。

王氏忙追著打听,劉氏還賣關子要說不說的,太夫人想起陸家的事兒來,不冷不淡地道︰「沒有十拿九穩的事兒,就不要渾說。」

劉氏的熱情被當頭潑了一頭冷水,王氏也訕訕的,劉氏眼珠子轉了一圈,似乎不服氣道︰「是孫家二夫人的二兒子,前兒她找人與我說,昨兒還親自來了。」

王氏卻不好搭腔了,容珠比容蕙還打一點兒,排行也在前頭,容珠的婚事還沒一點兒影子,就說容蕙的多少有些不給沈氏臉子的意思。

太夫人想起昨兒來的孫二夫人,倒相信了劉氏的話,只是道︰「可找人打听了那孩子的人品相貌?婚姻大事可馬虎不得。」

語氣比方才好了些,劉氏忙點頭笑道︰「兒媳已經留意打听著了,不過提了一提,听說那孩子倒是端端正正的。」

太夫人道︰「什麼听說不听說的?總要自己去打听去看看。」

劉氏只有點頭的份兒,卻忍不住瞥了沈氏一眼。沈氏似乎根本沒察覺到劉氏的目光,笑著朝太夫人道︰「孫家二夫人還有個長子,可惜成親沒兩年就沒了,也沒留下一子,兒媳婦從旁支里頭過繼了個孩子養在身邊,如今孫二夫人一心撲在二兒子身上,听說那孩子倒是個好的。」

所以容蕙嫁過去也不錯,以後必定是她當二房的家。這話看著說得好,但孫二夫人的長子卻是病死的,叫人由不得懷疑孫二夫人的二兒子會不會也有什麼病,莫要容蕙步了大兒媳婦的後塵。

太夫人的神情果然變得有幾分謹慎,「還是好好打听打听。」

劉氏的臉色沉下來,覺得沈氏擺明了要拆她的台。孫家是侯府,二房不可能承爵,容蕙是庶出一房的姑娘,但這門親事也是門當戶對的。說起來陸家還不及孫家呢,孫家在京城到底是站穩了腳的。而大周朝到目前為止,功勛世家剩下的並不多,一個韓家、一個孫家、一個孟家、一個甄家、一個鄧家,後面一家已經有落敗的趨勢,還有兩家是後來封的,真正世襲罔替不犯下謀逆大罪可永遠承爵的只有韓家和甄家。

但那些沒有侯爵的,即便不是嫡系,家庭背景也比較好,能取得功名的話,前途一片光明。孫二夫人的二兒子如今雖然是個秀才,可他還在讀書,以後能不能考上進士誰也說不準。

三老爺可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是庶出呢,如今官居四品,很快就要升遷。若不是韓家的關系,三老爺的仕途之路未必走得這麼順。而韓睿華,如果不是韓家和王府的關系,他也是要外放的,哪里能輕而易舉就留在京城。

劉氏撇撇嘴,點頭道︰「太夫人教訓的是,一定好好打听,不會叫蕙丫頭吃虧。」

容蕙是她自己的女兒,她自然會上心,不像沈氏,容珠已經快及笄,婚事還沒著落。便盯著容珠,腦袋一轉,笑盈盈問道︰「還有三四個月容珠就及笄了吧?到時候家里又要熱鬧一番了。」

太夫人擔憂地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默不作聲的容珠,再看沈氏也覺得很不順眼,淡淡道︰「如今你身子慢慢好起來就該張羅起珠丫頭的事兒,沒得到了來年夏天,又病歪歪的,你能等,珠丫頭能等麼?」

沈氏臉上的笑容掛不住,劉氏才覺得心頭那一口氣終于順出來。

這氣氛是越來越不對勁兒,王氏尷尬地看了看姜氏,滿腦子找話說,正好新婦那頭最後的禮儀結束,盧氏又過來給太夫人請安,大伙兒的目光被盧氏吸引,剛才的話題被輕輕松松帶過去。

午飯後,安靜茹就想著回娘家的事兒,先找崔嬤嬤拿了姜氏的帖子派人送去太醫院,回屋里重新換了衣裳,便前來與姜氏辭行。姜氏等人還在太夫人跟前湊趣兒,安靜茹回明要回娘家的話,太夫人得知是陳氏身子抱恙,便寬慰了一陣,又叫如意去拿了些人參錦緞叫安靜茹帶回去。

「她這麼著急,看來是親家夫人病得厲害了。」太夫人目送安靜茹急匆匆離開的背影道。

姜氏頭也沒抬,只是淡淡道︰「親家夫人是舊疾犯了,也是她家里不順。」

雖然語氣淡淡的,可姜氏素來不愛說話,沒有必要的話一句也不會多講,太夫人心知必定是有些緣故,因此便問了一句。

姜氏淡淡地陳述了一遍,王氏先驚嘆一聲︰「竟然有這等事兒?」

姜氏抬眼,眼中頗多無奈,「華哥媳婦倒是心實,什麼也不肯說,若不是我叫崔嬤嬤去打听,還不知道。其實之前就鬧過一次,我還當是玩笑,沒想到她竟然會跑上門去。」

太夫人迅速反應過來,「那張契約不是在你手里麼?」

姜氏搖頭道︰「兒媳倒是見過安家的契約文書,另外一張並不知在何處。這事兒怕是二弟妹更清楚。」

親事是沈氏打听出來的,後來也是沈氏先派人上門,後來才與姜氏說起這事兒。那時候姜氏對韓睿華的親事本來就十分謹慎。王妃的意思是動用她的關系找個門楣高的,可姜氏又擔心門楣高的她控制不了威脅到晨哥兒,安家出現的時機剛剛好。

姜氏去了安家一趟,安老夫人是個和氣的老人,安夫人一看便是端莊賢良的,交談下來見他們一家待她十分客氣,安靜茹雖是小門小戶出來,見人卻落落大方,進退有度,一雙眸子閃著靈氣,姜氏當即便有了決定。

其實這門親事確實委屈了韓睿華,只是出于她自己的考量,也就沒往深處去想。加上,韓睿華對這事兒也沒任何意見,她也知韓睿華心思多,必定已經猜到了自己的心思。

哪些什麼信守承諾根本不重要,不過是說辭罷了。韓睿華過繼給了姜氏和大老爺,他的一切便與原來的家庭無關,這門親事姜氏和大老爺不認,也不是不佔理的。姜氏之後根本就沒提契約的話,全當是重新議的親。

太夫人眉間的陰霾漸漸聚攏,「既然當初已經說定了,那契約就該毀了。」

姜氏低下頭,看著手里粉彩宮窯茶盅,「兒媳也是如此想的,可東西並不在兒媳手里。」

太夫人不管事,韓睿華不是她的親孫子,叫她如親孫子一般疼愛也不可能,不過韓睿華的親事她卻也是知道來龍去脈的。沈氏找個小門小戶要把大房比下去,姜氏的考量她也十分清楚,這門親事她雖一開始不看好,可畢竟是孫子,當真管起來就拿大了,也就順了她們兩個的意,免得越鬧越不愉快。

沈氏從中插手她也清楚,叫來如意︰「去把老二媳婦給我叫來。」

剛準備上車的安靜茹被崔嬤嬤叫住,崔嬤嬤懷里捧著兩只錦盒,笑盈盈見了禮,「幸虧趕上了,這是夫人叫奴婢去取來了,叫三女乃女乃帶回去給親家夫人補補身子,叫親家夫人放寬心養病,其它的不必擔憂。」

安靜茹微微一怔,迎上崔嬤嬤閃動的目光,崔嬤嬤笑道︰「夫人明白三女乃女乃的難處。」

安靜茹疑惑地看了趙嬤嬤一眼,崔嬤嬤又笑道︰「三女乃女乃快回去吧,多些時辰陪陪秦家夫人。」

上了車馬,趙嬤嬤也跟著上來,不等安靜茹開口,趙嬤嬤便道︰「姑女乃女乃是不太好開口,只是奴婢琢磨著,這事兒總不能這般鬧下去,剛好崔嬤嬤過來詢問奴婢,奴婢就告訴她了。」

崔嬤嬤告訴姜氏,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動用韓家族里的規矩,這事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真到了官府把事情鬧開,對安靜雯反而不好。安靜茹吐出一口氣,終于覺得輕松了不少。

到了安家,剛剛下了馬車,安靜雯迎面走上來,陰測測地道︰「二姐的架子是越來越大了,這都什麼時辰了,你才回來。」

她剛剛說完,文姨娘立馬迎上來瞪了她一眼,朝安靜茹見了個禮道︰「姑女乃女乃回來了,夫人正在屋里等著。」

安靜雯不服氣地冷哼一聲,安靜茹也不理會她,知道她心里生氣,這個庶妹從小到大都這樣,嘴巴上壞,真到了關鍵時候還是很頂用。就說安靜茹小時候頑皮那次,若不是她在下面接著,安靜茹的腦袋就直接砸在石頭上了,還能不能活著都不知道。汗顏,安靜茹雖然是個成年人的靈魂,可上輩子在孤兒院吃盡苦頭,重獲一世她一直希望能撿回美好的童年,不過那次,她和安晉松被訓的很慘。

外面很冷,進了屋卻感覺很溫暖,陳氏見安靜茹進來就要從炕上下來,安靜茹疾步走過去攔住她,陳氏精神不太好,臉色又幾分憔悴,安靜雯進來後就乖乖站在一旁,咬著嘴唇不說話。

文姨娘比她還著急,可也不好直接開口要安靜茹給個主意,便耐心地听陳氏和安靜茹敘話。剛剛說到一個段落,文姨娘就笑道︰「姑女乃女乃是孝順的孩子,有了太醫院的太醫開了方子,夫人定然能好起來。」

陳氏仿佛還有些受寵若驚,道︰「這樣麻煩太醫院終究不太好,可不能有下次了。」

安靜茹輕輕搖頭,正好可以借著這個話題叫陳氏他們都放心,「是我婆婆听說後拿了她的帖子去請的太醫,我婆婆叫娘和姨娘都別擔心了,族里的人出面,九嬸子也鬧不起什麼來。」

陳氏想到那個夏氏,臉上的神色也不太好看,心頭不自覺暗想,若是那位真成了女兒的婆婆,這日子還不知道怎麼過呢。

安靜茹留頭見安靜雯還在場,微笑道︰「對不起二妹妹了。」

安靜雯偏著頭胡亂應了一聲,文姨娘放松地笑起來,「姑女乃女乃客氣了,原本也不是姑女乃女乃的錯,只要你們姊妹的情分在,能相互扶持就好了。」

安靜茹淺笑,陳氏眉間的那一股憂郁終于去了幾分,只是先前那門親事是做不成了,少不得又要去打听重新相看。

安靜茹卻明白文姨娘的意思,大女兒嫁在南邊,如今怎麼樣不知道,二女兒若是能在京城尋一門好親事,她就沒其他可盼望的。她自然不擔心陳氏對安靜雯的婚事不用心,只是若是能借著安靜茹就更好了。

對上文姨娘希夷的目光,安靜茹真不忍心拒絕,只得輕輕點點頭,若是真能給安靜雯尋一門好親,對她也沒什麼壞處。

「女婿什麼時候回來,可有信兒帶回來?」

「前兒府里四爺成親,他打發了人回來,沒說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到家,不過應該也快了。」

陳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隔了半晌才問起王妃的事兒,詢問安靜茹的意思︰「到時候,王妃誕下世子,我要不要也送一份禮去?」

王妃產期快了,姜氏已經開始打點洗三禮要送的東西。安靜茹想了想道︰「母親和父親商議吧,王妃和順,送什麼她也不會計較,總之是咱們的心。」

盧氏三朝回門後,那喜氣便漸漸褪下,京城迎來了第二場大雪,又過了幾天,姜氏和大老爺將晨哥兒交給安靜茹便去了英國公府,太夫人、二老爺、沈氏也都去了,為的便是韓睿華過繼的事兒,具體怎麼說下來的,安靜茹不清楚,倒了晚間他們才回來。

隔日,沈氏又過來與姜氏說了半天的話,後來太夫人也來了。結果便是,沈氏以身體為由,將府里的財政大權交出來,歐陽倩任舊管著一家瑣事,銀錢支出卻全部從姜氏手里過。

大老爺雖然已經不需要姜氏時時刻刻照顧,晨哥兒也已經開始讀書,姜氏任舊分了一部分給劉氏去打理,安靜茹清閑的日子告一段落,每日跟著姜氏在賬房里對賬。然後天天兒看著姜氏陰沉的臉色,沈氏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賢妻生存守則最新章節 | 賢妻生存守則全文閱讀 | 賢妻生存守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