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妻生存守則 151︰分家風波

作者 ︰ 如小果

「……滾!都滾出去!」

正屋里傳來太夫人歇斯底里地吼聲,那聲音又戈然而止,驚得安靜茹和盧氏忙站起身,打發趙嬤嬤去門上叫人快將太醫請來。

正屋里已經亂成一團,大老爺和二老爺圍著直挺挺倒下去的太夫人,太夫人瞪著一雙穢濁的眸子,大口大口地喘息,胸膛劇烈起伏,臉色因動氣而呈現一種不正常的緋色。劉氏完全呆住了,從二老爺主動提出分家的話,她就沒反應過來。

姜氏還算平靜,似乎早就料到提出分家會有這麼一出,有條不紊地安排人取救心丸來,拿了引枕遞給二老爺,二老爺一手抱住太夫人的肩膀,一手將引枕墊在太夫人的身後,按住她的胸口,幫她順氣。

大老爺和二老爺皆紅了眼眶兒,舉著衣袖拭淚,太夫人氣若游絲般道︰「你們非要將我氣死才高興?嫌我是個老不死的麼?你們這樣……」

目光又四處尋找,見姜氏端著用水化開的救心丸來,氣道︰「還給我吃什麼?讓我死了,你們也就干淨了!」

姜氏只好將茶盞遞給大老爺,大老爺無奈地嘆口氣,好說歹說太夫人才點頭,大老爺親自服侍太夫人喝了下去,二老爺又緊著勸了兩句,說分家是早晚的事兒,早分晚分早晚都要分的。太夫人一听這話,就氣道︰「那就等我死了再分!」

二老爺只好先不說,劉氏這才回過神,忙低聲叫身邊的人出去找人通知三老爺一聲。正好被太夫人听見了,朝著劉氏就是一頓罵,說她挑唆著要分家。

劉氏口快,說話本來就沒什麼忌口,現在是二老爺提出來要分家的,她更是巴不得如此,「太夫人原是答應了,龍哥媳婦進門就分家!」

也不知劉氏是怎麼打听出來這話,安靜茹知道但也沒透露給她,或者是她自己猜出來的,要不今年為什麼要新立賬目?

而這話卻也提醒的太夫人,當時她說了氣話,沒想到也被人記在心里。一時又氣又惱,戰戰巍巍指著姜氏和劉氏道︰「你們滾出去,我不想見到你們!」

這一吼引來好一陣咳嗽,大老爺一邊安慰太夫人莫急莫氣,一邊給姜氏打眼色,叫姜氏她們先避開。

姜氏見太夫人雖氣壞了的樣子,卻也不是厲害到隨時仙去的情形,且說話中氣很足,便緊緊抿著嘴唇沒說話,從屋里出來。劉氏緊隨其後,安靜茹和盧氏同時迎上來。

兩人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安靜茹說了已經去請太醫的話,姜氏輕輕點頭表示知道了,安靜茹又試探地問︰「要不要打發人去給王妃說一聲?」

半晌,姜氏搖頭道︰「看情形吧,現在王妃來了也沒用。」

既然分家的話提出來,就沒有收回去的。不過是看太夫人能鬧幾天罷了,等她鬧得累了,兒子們堅持己見,她不答應也沒辦法。如果現在王妃就出面,恐怕要太夫人答應就更難了。

姜氏看了里頭一眼,領著其他人去了隔壁廂房,靜等正屋里的消息。眾人噤若寒蟬地坐著,卻惟獨不見賀氏。

賀氏在二門上來回踱,臉上帶著少許急色,身邊幾個丫頭垂手而立,惟獨張媽媽走到賀氏跟前,揣測著賀氏的心思,緩聲道︰「這日頭底下,姑女乃女乃還是去屋檐下等著吧,外頭已經有人去請太醫,太醫來了也不敢耽擱就去太夫人屋里……」

賀氏沒說話,頻頻朝門外張望,惹得二門外的小廝們連連躲避,她卻恨不能生出一雙翅膀,快速找到韓睿龍。當然,她也不希望太夫人怎麼樣,新婚期間就出了白事,還道太夫人是被她克死的!這個家是要分,但絕對不是現在。

賀氏握緊拳頭,堅持要在日頭低下等,張媽媽無法,只好隨著她的步子跟著她,繼續道︰「奴婢看來,分家也沒什麼不好,只要姑女乃女乃以後別和姑爺置氣,夫妻一心,上面二老爺不管內宅的事兒,一切由姑女乃女乃打理,豈不自在?」沒有婆婆,也不用晨昏審定,做什麼事兒都是自己拿主意,大事和二爺商議,小事兒全是她說了算。特別是二爺屋里的那個牡丹,姨娘不是姨娘,還管著二夫人的產業。懷哥去了母舅家,她也跟著去,也不在姑女乃女乃跟前來伺候。

「媽媽懂什麼?這樣的大家族多半是外強中干,一次分家就不知要分出多少東西去。大房和三房罷了,娶的娶了,嫁的嫁了,咱們這一房,不說遠的,近的就有三個要嫁要娶。分出去的倒好些,另立門戶,一切規矩都重新定,偏偏咱們是不能夠的,還要照著舊規矩來,我雖然還沒有看過賬目,可這幾天看下來,一天的日常用度少說也要一二百兩,還不包括下人們的四季衣裳,要撐著門面談何容易?」

一席話說得張媽媽啞口無言,賀家才真正是外強中干,面上瞧著風光,實則早就虧空了,幸而賀三老爺闖出了名堂,賀氏的嫁妝很體面,而賀家其他幾房,姑娘出嫁的嫁妝都拿不出來,還要算計著姑娘的聘禮拿出來用。

張媽媽是跟著賀三夫人管過幾天賬的,听賀氏這樣說,就算韓國公府的情形不一樣,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賀氏不過隨便說,根本就沒細想,她只是不想分家。至少現在還不想,遠遠瞧見韓睿龍飛奔而來,賀氏暗暗咬咬牙,做出一副驚慌失措的模樣來,快速迎上韓睿龍,完全沒了主意似的,道︰「二爺不好了,大老爺要分家,把太夫人氣得暈過去了!」

分家的事兒,韓睿龍前兒就知道,此刻見賀氏的模樣,只覺她唯恐天下不亂,臉色冷了下來,低斥道︰「伯父最是重孝禮,少在這里起哄渾說!」

沒想到迎來韓睿龍厭惡的話語,賀氏愣了愣,生生把胸膛里升起的火氣壓了下去,提著裙擺追著韓睿龍道︰「眼下容蘭的婚事還沒說定,還有兩位小叔子,我畢竟年輕,倘或分了家,上面沒有長輩,這些事兒我如何能料理的來?到時候只怕是叫外人看了我們家的笑話去。」

「分家不分家不是你我說了算,容蘭是我妹妹,母親不在,她的婚事自有我和父親做主。」說罷頓住,居高臨下斜眼盯著賀氏,似笑非笑道,「是你不想分家?你為什麼不想分家?」

那目光卻好像能將人穿透!賀氏只覺臉頰好像被人扇了一耳光,喉嚨里仿佛卡著一塊巨石,她咽不下去,吐不出來,難受的忍不住渾身發抖,半晌才睜大眼楮道︰「你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韓睿龍冷哼一聲,「我娶你是不想讓祖母著急,你最好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你擔心管不好家里的庶務,我自會找人打理,兩位兄弟的婚事,也費不了你多少心!」

說罷揚長而去,賀氏愣在原地,想到前天韓睿龍低聲下氣朝自己道歉的情形,還有剛才他說話的神情、語氣,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在腦海里來來去去地徘徊。忽然覺得自己渾身的力氣好像全部被奪走了一般。

她忍不住晃了晃,張媽媽忙扶著她,這一切都是那天張媽媽沒留意到,賀氏跑去榮恩軒惹出來的。可已經惹出來了,賀氏走到這個地步,只能想辦法彌補,張媽媽忙勸了幾句。

賀氏回過神,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卻快速地冷靜下來,反手緊緊捏住張媽媽的手腕,那力道幾乎讓張媽媽承受不住。

「你去找人打听打听,為什麼二爺也同意分家?」

韓睿龍是個男人,要娶要嫁外頭是男人管,里頭卻是女眷管。賀氏也了解一些韓家的情況,知道姜氏或者劉氏都恨極了自己那個已經去世的婆婆,二房的事兒她們都不肯出面。就像自己,也是由太夫人庶出媳婦劉氏出面的……

想到這里,賀氏腦袋有一個想法冒出來,太夫人必然比她更了解,沒分家指使姜氏,姜氏都能推月兌了,但還能指使劉氏,如果分了家,太夫人還指使誰?

不可能沒有一個女性長輩的在里面主持大局,姜氏和劉氏不肯的話,那就只有太夫人自己了!

分了家,太夫人也會住在韓國公府,而不是隨著大老爺搬出去。所以韓睿龍才那麼理直氣壯地說,他會找人打理,難道這個人就是太夫人?

那分家還有什麼用?分家對她來說,只有一個好處,二老爺作為公公,不可能找人盯著她,太夫人不在府里,她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早些生個兒子。有了兒子,就是和韓睿龍夫妻關系不和睦,也不可能把自己怎麼樣。她一定會成為一個賢惠大度的好妻子。

何況,那時候懷哥自然而然由她撫養,現在年紀小,還沒有定型,韓睿龍不會時時刻刻都在家里,那個孩子自己不動聲色想把他教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府里向著懷哥的,她也可以一個一個慢慢地收拾了。

問題是,太夫人在府里的話,太夫人可以理直氣壯的盯著她,可以擺出老太君的身份壓制她。別說懷哥,就是玉姐兒也養在她身邊。

賀氏越想越急,匆匆趕去壽禧堂。

太醫給太夫人把了脈,太夫人一副氣若游絲被氣得半死的模樣,太醫卻一點兒也不緊張,只是囑托別受氣,靜養調理,還用太夫人常吃的那方子調理就好。

說白了,太夫人自己也預料到了。只是想著二房幾個孩子,哪怕不成氣候,也不能不娶媳婦不嫁人。二房還有那麼多事兒要操心,分了家姜氏和劉氏更不可能管了。賀氏不夠穩重,才進門就和丈夫鬧脾氣,真正不知道讓太夫人說什麼才好。

分家也有分家的好處,一家子住在一處,本來就有矛盾,貌合神離呆在一塊兒也覺得別扭。

太夫人滿月復惆悵,百轉千回,望著窗欞子外藍澄澄的天空,听見腳步聲,立即冷聲道︰「誰也不見,都出去。」

如意為難地看了賀氏一眼,一副早就告訴了你的模樣,希望你別為難做奴婢的。

賀氏陪著笑臉,探著身子朝里頭道︰「是孫媳賀氏。」

太夫人沒好氣地道︰「你來做什麼,休提分家的話,直到你們不提了,再來見我!」

「孫媳才進門,對府里什麼事兒都不熟悉,听說分家也唬了一跳,幸而祖母體諒孫媳,否則孫媳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太夫人听她這樣說,語氣才緩和了一些,道︰「進來吧。」

賀氏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其余的丫頭婆子皆留在外頭候著,如意給賀氏到了一杯茶,賀氏便尋了個借口打發如意出去。見床邊矮幾上的茶杯空了,起身拿了空茶杯親自去煨水的爐子前重新續了一杯。

回到床前,看著閉目養神的太夫人,發自內心般道︰「孫媳已經知道錯了,原是和三弟妹開了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卻惹出這樣的事兒來,讓太夫人傷心……」

太夫人見她把責任都攔在自己身上,反倒覺得她更有大家閨秀的度量,臉上的神情又緩了緩,語氣也柔和了幾分,道︰「不是你的過錯,他們想分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賀氏滿臉自責︰「卻是孫媳不懂事,才闖下這樣的禍端來。孫媳想來,容蘭妹妹,五爺、六爺的事兒,我作為嫂子是該出頭,可孫媳畢竟還算年輕,才進門還沒一個月,什麼都沒來得及熟悉一二。二爺是男人,若是讓他管後院的事兒,可置我與何地?既然如此,又何苦娶了我來?」

說罷眼眶兒就紅了,眼淚跟著落下來,哽咽道︰「原是幾年前我年幼不懂事,在王府沖撞了三弟妹,可就算三弟妹因此懷恨在心,也不該……這府里上上下下少說也有一二百人,突然間全部讓孫媳來管著,孫媳不是能人,就算是能人,也未必能做到……」

說完帶著深深的悔意,朝太夫人道︰「孫媳自去三弟妹跟前陪個不是,請求三弟妹諒解。」

一席話不知不覺就把分家的責任全推到安靜茹一人身上。太夫人眼珠子動了動,賀氏知道她心思活了。

太夫人忍不住回想安靜茹進門這幾年發生的事兒,一開始文文靜靜從來不冒頭,但很快就得到姜氏的全部信任。短短四年光景,老二媳婦死了,懷哥娘沒了,她手里的權利越來越大,主持中饋,還管著外頭的莊子、鋪子。二房越來越不如從前,老三一家也與她同聲出氣,就連歐陽倩臨死托孤,想到的人也是她。

以前沒有認真地想,如今想來太夫人驚出了一身冷汗,分家,當然不止她才有這個想法,劉氏早就有了這樣的心。但劉氏如何敢提?就是老大媳婦也不敢提,但若不是安靜茹想法子讓姜氏說動老大,老大如何會找老二商議?

太夫人目光一寒︰「我也待她不薄,她怎麼就這麼忘恩負義,也不想想若不是我點頭,她如何能進韓家的門!」

太夫人也不想想,姜氏並非那般沒主見的人,怎麼可能全听兒媳婦的話?氣得又是一陣咳嗽,唬得門外的人急忙奔進來,賀氏忙幫著太夫人順氣,如意略顯責怪地看了賀氏一眼。太夫人慢慢緩過來。

冷笑一聲道︰「果然小門小戶,和那老三媳婦一樣,沒有遠見,只會惦記眼前的東西。」

容蘭的婚事連連推月兌,可不是想著不分家容蘭的嫁妝要從官中出,非要等到韓睿龍娶了賀氏,現在娶了進門,就提分家的話。

太夫人越想越氣,不知不覺也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安靜茹身上。

賀氏見目的達成,暗暗地彎起嘴角露出一抹笑來,因怕人察覺,忙收住了。

夕陽下,幾位爺們在前面,姜氏等媳婦、孫媳婦皆遠遠兒站著,如意面色陰沉地從正屋里出來,聲音隱隱約約傳來,「……太夫人說,如果沒有打消分家的念頭,不見任何人。」

說完朝女眷看了過來,安靜茹分明感覺到如意的目光是停留在自己身上的,不由得蹙了蹙眉頭。迎上去時,如意已經將目光收回了。朝大老爺等人福福身,復又進了屋。

眾人滿是擔憂地望著正屋,安靜茹和盧氏幾乎同時嘆了口氣,沒想到分家這麼難。

暮色漸漸沉下來,大老爺朝眾人道︰「你們都先回去。」

這情形怕是站多久也見不到太夫人的,姜氏囑托了一句︰「小心,別著涼了。」

大老爺點點頭,和二老爺、三老爺仍舊留在院子里,其他人各自回去不提。

韓睿華也是半下午就趕回來的,晚飯誰也沒胃口吃,只有半懂事不懂事的朝哥兒,規規矩矩一口一口扒著碗里的米飯。偶爾看一眼板著臉的父親大人,生怕是自己哪里做錯了,惹了爹娘不高興。

等他吃完了,安靜茹便讓林家媳婦帶著他下去洗澡,倒了茶送到韓睿華手里。門外傳來說話聲,安靜茹揚聲問,品翠在外頭回道︰「是吉祥姐姐過來了。」

韓睿華站起身道︰「你們說話吧,我過去看看父親。」

等韓睿華走了,安靜茹忙叫吉祥進來。安排春香去倒茶,吉祥卻四處看了看,一副有話單獨說得模樣,品翠察覺,就道︰「奴婢去幫林媽媽的忙。」

春香道︰「茶壺里沒水了,奴婢去小廚房燒些開水來。」

不多時,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安靜茹請吉祥坐下。吉祥臉上略帶慌張,笑道︰「三女乃女乃不用客氣,奴婢說幾句話就走。是如意姐姐讓奴婢給三女乃女乃帶來的……」

遂將如意听到的支字半語簡單地說了一遍,雖然不全面,但也足夠明白賀氏都說了什麼。安靜茹忍不住嘆口氣,苦笑道︰「我還真模不透她的心思。」

吉祥擔憂地道︰「三女乃女乃還是堤防一些,太夫人對您……」

或許賀氏和太夫人是同一種人,安靜茹感激地道︰「謝謝你,不管她怎麼樣說我。等分了家也是各過各的,誰也礙不著誰。」

只是眼下看來,只怕很難等到太夫人松口。安靜茹面上鎮定自若,其實心里也暗暗著急,今兒是第一天,沒有結果,萬一就這麼不了了之,那就真的只能等太夫人百年後了。

和賀氏同在一個屋檐下,低頭不見抬頭見,那日子還真不好過。

吉祥見安靜茹一點兒也不生氣的樣子,想到賀氏這般編排她,太夫人還被賀氏說動了,心里就生出幾分同情來。正色地道︰「如果那邊有什麼動靜,奴婢定然立馬過來告訴三女乃女乃,就是奴婢不能過來,也會打發人過來說一聲。」

安靜茹十分感動,想來如意、吉祥這麼幫她,也沒有要求過什麼回報,不禁濕了眼眶,點頭道︰「謝謝你們了。」

吉祥輕輕搖了搖頭,「奴婢還有事兒,就先走了。」

吉祥走後,安靜茹坐在椅子上發了一會兒怔,見趙嬤嬤進來,忍不住問道︰「你知道二女乃女乃不想分家的理由麼?」

心里有答案,可就是覺得可笑。賀氏怎麼可能糊涂至此?就算不服氣,就算自己死了,她現在又能如何?她已經是韓睿龍的繼室,韓國公府未來的女主人,還有什麼氣是不能出的?

韓睿龍也算是重感情的人了,就算沒辦法做到恩愛,那也能相敬如賓。

「姑女乃女乃不是已經有了對策,還擔心什麼?王妃那里也答應幫著說和,大老爺和二老爺都同意了,太夫人就是堅持也堅持不了幾天。」

安靜茹沒說話,示意趙嬤嬤叫人進來把飯菜撤了,回到正屋。品翠便一臉興奮地跑進來,低聲朝安靜茹道︰「果然在三女乃女乃意料之中!」

幾位爺們皆守在壽禧堂,賀氏叫人撤了飯菜,見張媽媽進來,把屋里的人全部打發下去吃飯,這才拉著張媽媽問︰「可有結果了?」

張媽媽神情帶有幾分凝重,將打听來的消息理了理從頭說起。

二老爺身上的爵位原屬于大老爺的,後來大老爺負傷不能致仕方上了文書讓給二老爺襲了。姜氏和沈氏的矛盾大概就是從哪個時候開始,沈氏生怕二老爺百年後,這爵位又歸了大房,大房的長子,大爺本來說是個養不活的,結果又留了遺月復子晨哥兒。晨哥兒小時候身體不好,看起來和他父親一樣是個短命鬼……

賀氏著急︰「說這些做什麼?說重要的!」

張媽媽把說到一半的話頭咽下去,看了賀氏一眼,方道︰「太夫人心疼咱們姑爺,生怕姑爺步上大老爺的後塵,所以這些年,那爵位最後誰能襲了都不知道。前兒二老爺被派出征,太夫人便有意讓三爺去接替了二老爺!三爺沒答應,為此,太夫人還發了一頓脾氣。」

賀氏忍不住驚呼一聲︰「三爺是文科出身!」

張媽媽道︰「就算是文科出身,那些功勛世家都是靠軍功發跡的,到了子孫後輩,有幾個能在馬背上建功立業?在說,帶兵打仗的,自有沖鋒的將士,大將軍不過是在後面指揮。」

這一點賀氏倒是知道,父親是總兵大人,西京駐扎的那些軍營,每個軍營自有部屬監督操練,作為沖鋒直接面對敵人的也是帶領隊伍的小頭目罷了。

總之張媽媽的話就一個意思,現在二老爺身上的爵位到底是誰襲了還不知道,大老爺身上那個自然是晨哥兒,再加上太夫人說出這樣的話,難道是想讓韓睿華……

真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還能得到什麼,豈不是把到手的東西,雙手奉給別人,而且很有可能那個人還是安靜茹!

賀氏想想又覺得不對勁,「照你這樣說,他們應該不想分家才是。」

張媽媽搖搖頭道︰「這個奴婢倒是沒問,不過,既然都鬧著要分家了,分了也沒什麼不好。奴婢去打听,還打听到一件事兒,二夫人當初闖下了禍……」

這事兒賀氏知道一二,無所謂地道︰「已經無礙了,如果還有隱患,早就人人自危了。」

張媽媽本來想說現在鬧著分家,大概就是因為這件事兒,分了家大房、三房與二房就扯不上太多的關系。即便哪天被御史揪出來,大房和三房還能保住。

「姑女乃女乃,姑爺也同意分家,何不趁著這個機會和姑爺齊心勸勸太夫人?何苦與姑爺離了心,姑女乃女乃順著姑爺,慢慢兒姑爺知道姑女乃女乃的好來,也會順著姑女乃女乃,和和美美過自己的日子哪里不好?一旦分了家,這府里的人口就簡單多了,上面只有二老爺一位長輩……」

賀氏道︰「太夫人必然不肯搬出國公府去。」

「那里有這個道理?大老爺是太夫人的長子,理應是大老爺照顧太夫人,那里就有二老爺越俎代庖的理兒?太夫人總要顧忌兒子的體面不是?」

賀氏也覺得有道理,不分家,本來那個爵位也是在沒分家的情況下,由二老爺襲了。現在還在二老爺身上,等分了家,他們必然是住在國公府,大房和三房搬出去,如此以來,就沒有不讓韓睿龍襲了的。

到了那時候,自己就是浩封的浩命夫人。韓睿華一輩子到老大概才能給安靜茹掙一個,且二老爺身體情況也不太好。到底是分還是不分?

賀氏陷入沉思,張媽媽輕易就能打听來,也或許是有人誤導,也或許是人人都知道,否則這府里的人怎麼可能個個都向著安靜茹?顯然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既然如此,安靜茹為什麼想要分家?賀氏想起她恬靜的模樣來,那樣平靜就連她周圍也透著一股鎮定自若的氛圍,看著她很快就能讓人鎮定下來。而現在,她卻覺得她臉上的笑,是一種不屑。不屑于自己斗,更不屑于其他,那麼她最在乎到底是什麼?

賀氏不死心,搖頭道︰「即便不分家,三爺已經走了文科之路,咱們二爺身體健全,你說的情況絕對不可能發生。」

「以前二夫人在世,太夫人就倚重她,連帶的對咱們二爺、六姑女乃女乃也十分寵愛,甚至對容蘭、玉姐兒都極好。人年紀大了,許多事兒都看開了。與其像大老爺那樣,還不如四肢健全平穩一世。」就是分了家出去,守著田產地產過日子,只要不亂來,安安分分的也不至于上街討飯,且二爺也能捐官,京城這樣的人家多的去了。還有太夫人,太夫人這麼多年,不可能沒有積蓄,她心疼姑爺,必然會把大頭的給了姑爺,張媽媽冷眼看來。韓國公府倒不是那些外強中干的功勛世家,府里三位進士,可見比一般人家更注重長遠的未來,要保持這樣的盛興不衰,同樣需要足夠的財力。

更為重要的一點,分家其實是二老爺首先提出來的!

張媽媽愈發相信自己打听的消息沒有錯,賀氏也有些動搖。

如果最後讓韓睿華襲了,那她算什麼?到底是心里那口重要,還是未來重要?賀氏閉上眼,幽幽地道︰「既然是大家的意思,我也只能隨主流了。」

張媽媽道︰「姑女乃女乃是與姑爺夫唱婦隨,姑爺和幾位老爺怕是還沒吃完飯,奴婢這就送幾個菜過去。」

「太夫人那樣,他們哪里有胃口?不如做些點心送去。」

張媽媽笑著點頭,下去安排不提。

韓睿華回來已經快三更天,安靜茹坐在鋪了涼席臨窗榻上等,見韓睿華進屋忙迎上去,「太夫人怎麼樣了?」

「吃了晚飯安歇了,父親和二叔他們也各自回去了。」

安靜茹仍舊一臉緊張地盯著韓睿華,韓睿華深邃的眸子閃了閃,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輕輕搖了搖頭。安靜茹難免有些失望,又自嘲地笑道︰「許是我心急了。」

韓睿華溫厚的嗓音傳來,「現在的情況,是該分家。」

一門三進士,擱在一般書香大族,那也是鼎盛的時期。雖然分了家還是連成一氣,到底說起來不會那麼顯赫。

安靜茹靜默了一會兒,抬頭道︰「要不要再吃些東西,我叫人留了飯菜。」

韓睿華搖搖頭,「在太夫人那邊陪著父親、二叔他們吃了一些。」

安靜茹去找衣裳,遞給韓睿華催他去淨房,將守在門外的趙嬤嬤等人打發下去安歇,不多時韓睿華從淨房回來。

清輝的月光從敞開的窗扉灑進來,安靜茹盯著羅漢床頂上的承塵,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再想什麼,幽幽地仿佛喃喃自語般問道︰「你後悔娶我麼?」

如果沒有那一紙婚書,這門婚事根本就不可能,或者沈氏沒有那麼快就從夏氏嘴里問出安家來,安靜茹也不可能嫁給韓睿華。王妃提了賀家,姜氏猶豫沒立刻答應,但如果再給她一點兒時間,她或許就應了。那樣嫁給韓睿華的就是賀氏,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戲。

韓睿華沒說話,安靜茹只覺得他的雙手緊緊將自己禁錮在他懷里。隔了好半晌,低沉的嗓音從腦後傳來︰「你是我的妻。」那聲音透著一股安定人心的作用,安靜茹緊緊握住的拳頭慢慢松開,嘴角掀起一抹恬靜的笑,不管賀氏怎麼說自己,太夫人會如何看待自己,那又有什麼關系?

大伙齊聚壽禧堂院子站了半個時辰,太夫人仍舊一個不見,除了韓睿欽去了翰林,五爺、六爺去了學堂,容珠在清雅閣養病,其他人都站在院子里。日頭漸漸熱起來,寶哥和朝哥兒、貴哥被各自的乳娘帶下去。

賀氏站在韓睿龍兩三步遠的地方,時不時看看眾人。大老爺和二老爺、三老爺低聲說話,姜氏和劉氏站在一塊兒,盧氏緊跟在她們身後,劉氏微微蹙眉,略有些著急。安靜茹和韓睿華並肩而立,偶爾抬頭去看韓睿華,韓睿華總能默契地將視線對上她。

再看看前面的沒什麼表情的韓睿龍,賀氏再一次忍不住握了握拳頭,暗暗咬了咬牙。

如意從窗欞子朝外頭看了一眼,走到太夫人安坐的地方,帶著擔憂的語氣道︰「外頭越來越熱了。」

太夫人冷冷哼了一聲,別開臉去。如意看著嘆氣,正好婆子將太夫人的藥送來,太夫人冷著臉叫端去院子里倒掉。如意趁機勸道︰「太夫人定要保重自己,懷哥少爺還那麼小。」

如果自己不在了,這個家更是毫無理由地分了,到時候誰來看顧懷哥?太夫人听著臉上逐漸被悲愴替代,如意見她沒堅持叫到了,忙接了碗服侍太夫人吃下去。

太夫人漱了口,歇了半晌,仿佛已經筋疲力盡似的,看著空蕩蕩的屋子,朝如意道︰「讓龍哥媳婦進來陪我說說話吧。」

如意怔了怔,應了一聲。

賀氏就在眾人的注視下進了屋,到了太夫人跟前,賀氏請了安就垂下頭不說話。太夫人斜了她一眼,賀氏仿佛沒看見,微微嘆了口氣。太夫人不冷不淡地道︰「怎麼?你現在也想分家了?」

賀氏一臉為難,搖頭道︰「孫媳是不想,分了家孫媳這般年紀,如何能支撐起門面?可細想來,堅持己見把其他人得罪了,到時候有什麼事兒,卻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又一竿子把其他人說成瑕疵必報的,如意不由地看了賀氏一眼,倘或這話傳出去,才真正是遇上事兒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個二女乃女乃,難道嘴里就說不出好的?非要這般尖酸刻薄對她有什麼好處?

賀氏自己沒意識到,身邊的張媽媽扯了扯她的衣角,太夫人登時板起臉來,賀氏見狀忙垂下頭去。太夫人冷哼一聲道︰「你們就要這樣逼我,一個個的嘴里說得比唱的好听!」

說罷,將賀氏也趕了出來。

從如意吉祥那里得知,太夫人一日三餐照樣吃,氣色精神頭都很好,大伙從壽禧堂散出來,第二天仍舊沒結果。

晚間,姜氏把安靜茹叫去她跟前,拿了幾張圖紙給安靜茹看,然後道︰「過兩天,讓三嬸嬸陪著,把龍哥媳婦叫上,府里的賬目一起理一理。」

隔天,王妃從太醫院得知太夫人請了太醫把脈,從王府趕回來探望。幾位爺們皆在家里迎接王妃和王爺,因王爺養病,所以一切從簡,接待工作也相對簡單。

太夫人也不得不見見眾人,陪王爺說了幾句話,由大老爺、二老爺等人陪著去前院書房。王妃則仍舊留在壽禧堂正屋,太夫人握住她的手,細問了她的情況,王妃見太夫人安好也松了口氣,笑道︰「原打算帶著孩子們,太後娘娘想念他們,一早就接進宮里去了,我又擔心祖母,所以急著回來,祖母莫怪。」

太夫人笑容淡了幾分,「我還怪什麼?一家子鬧得不安生。」

王妃也沒裝不知道,「母親前兒就與我說過,和王爺商議一回,其實分了家到底也是一家人。」

又細細地說了一番,太夫人喟然長嘆,「我年紀大,到底不糊涂,其中的道理我如何不明白?現在咱們家的情況,就好比在油鍋里烹,在大火上烤,不能錯了一絲一毫。我不過是……不過是想著兒孫都在一塊,身邊總能熱鬧熱鬧……」

說罷落下淚來,王妃忙拿著手絹給太夫人擦淚,太夫人擺擺手示意不必,朝王妃道︰「我知道你娘心里怨我,這些年她吃了多少苦頭我不是不知道,每每瞧著你父親那樣,我如何不傷心?我是他娘,他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傷在他身上,痛卻痛在我心里……」

王妃垂下頭,眼角閃動著水光。姜氏微微紅了眼眶兒了,劉氏嘆了口氣,嘴角卻不由得泛起一抹嘲諷的意味兒。

中午王妃留在太夫人屋里吃飯,外頭王爺由幾位爺們作陪,安靜茹等孫媳婦輩的在太夫人屋里充當丫頭服侍,午飯後,王妃又陪太夫人說了一盞茶功夫的話,方告辭回府。

姜氏領著大伙兒送王妃,上車前,王妃想起太夫人單獨與她說得那些話,忍不住看了賀氏幾眼,暗自搖了搖頭。後悔這婚事她沒阻攔一二,賀氏的為人竟是從前看走眼了。幸虧,太夫人說即便分家,她還是會繼續住在國公府,想來也是對賀氏不放心。

王妃離開後,太夫人支退屋里所有人,目光沒有焦距地看著半空中。長長地嘆了口氣,叫了如意一聲。

如意從外面進來,正好一道管束打在太夫人蒼老的身上,孤零零的讓人不由得濕了眼眶。

「去把所有人都叫來,我有話說。」

眾人很快都聚集在壽禧堂的正屋,人雖多卻無一點兒嘈雜聲,每個人臉上的表情也都不一樣,但大家都意識到,太夫人同意分家了。

心里有雀躍,可想到住了這麼久的地方,突然要離開,多少有些落寞。太夫人還沒從里間出來,韓明德和王氏匆匆趕來,這頭鬧分家,那邊也略有所聞。倒也沒有多驚訝,進來後眾人互相見禮也不過點點頭。

又等了一盞茶的功夫,太夫人在如意吉祥的攙扶下,姍姍從里間出來。一頭華發綰了個高高的發鬢,讓她看起來多了幾分威嚴,同時也覺得精神抖擻。

眾人見禮,太夫人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猶豫,直接吩咐人去把總管請來,將府里所有的賬目,田契、地契都取了來。

莊子也有三六九等之分,這些卻不好由這邊的人定奪,交給了韓明德,叫韓明德分成三份。劉氏安奈不住露出喜色,這樣分自然是平均分成三份,那麼就不存在庶出的三老爺會比大老爺、二老爺分到的少。

韓明德自然應了,大老爺和二老爺站出來道︰「讓三弟先挑吧。」

太夫人木著臉沒說話,三老爺忙推辭,「一切听族長的。」

劉氏略有些失望,太夫人看在眼里,再去瞧安靜茹,安靜茹微微垂著頭立著,反而是賀氏忍不住朝韓明德那個方向望去。

韓明德與兩位總管商議片刻,將永業田劃出來,其余的很快就分成了三份,大老爺和二老爺讓三老爺去選,三老爺猶豫著,劉氏恨不能自己去,到底壓住了。三老爺見大老爺和二老爺堅持,硬著頭皮隨便選了一份。接下來則是二老爺去選,剩下的才是大老爺的。

這些東西分了,就是官中的現銀,同樣也分成了三份兒,因為數量相等,且也不存在好壞,韓明德直接分下來。

從申時一直到到二更天,才告一段落,中間大伙吃了一頓晚飯。氣氛十分平靜,到最後就只剩下大房和二房的問題。

今兒家里分了,明兒還要請府衙得人上門做個見證,包括其他韓家的族人,也要通知一聲。韓明德夫婦離開後,眾人也都各自散了不提。

整個韓國公府仿佛被那黑沉沉的蒼穹壓著,叫人喘不過氣。就是朝哥兒也感覺到氣氛的不尋常,晚上鬧著和爹娘睡了一晚。

太夫人輾轉反側,幾乎一夜睡沒,天蒙蒙亮就讓下人們服侍著起來。天亮時,韓明德領著府衙的人來了,韓家族人也陸陸續續到了,由二老爺主持大局,略解說分家一事,知道的人不少,但乍聞還是忍不住驚愕。

接下來的程序就簡單多了,因為已經分好了,不過是請大伙做個見證,還沒到午時,一切妥當,就連各房的下人們也都劃分出來。

由劉氏張羅著安排眾人吃飯,大房、二房的人皆被太夫人叫去了正屋,太夫人仿佛考量了許久,款款說道︰「老二媳婦沒了,龍哥媳婦才進門,比不得你們。」

目光落在大老爺和姜氏身上,「我也不怕你們說我偏心,不給你們留臉面,老二的情況你也看在眼里,我雖半身入土的人,總是不放心這一房人……你們要搬出去我不阻攔,但我絕對不搬!」

賀氏抬起頭,大老爺和二老爺皆說尊重太夫人的意思,其他人垂著頭。賀氏緊緊捏著拳頭,修剪整齊的指甲深深刺入掌心,她卻好像沒有感覺到一點兒疼痛,只拿一雙眼楮死死盯著太夫人。

太夫人還說了什麼,她根本就沒听進去,腦袋里只有太夫人那句——絕對不搬!

------題外話------

終于分家了……

請牢記本站域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賢妻生存守則最新章節 | 賢妻生存守則全文閱讀 | 賢妻生存守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