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皇甫嵩的這個安排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完美,不但能夠繼續進擊東郡、汝南兩地的黃巾,而且還可以救援盧植,可謂是兩全其美。但是,實際上,只要是兵分兩路,這兩個效果都能達到,問題就出在人員的分工上。
以皇甫嵩和盧植的交情來說,對于這種關系到盧植身家性命的事情,皇甫嵩理應是親自率軍救援盧植,兩人一旦合兵,實力勢必大增,這里不單指兵力。若是一對一,兩人誰都不是張角的對手,但是一旦兩人在一起,張角便不是兩人的對手,廣宗城必然難守。
但是,人都是自私的動物,雖然兩人平日里關系很好,一旦和利益生沖突的時候,都會先選擇利益,而放棄友情,這個理論無論在什麼朝代,還是無論對于什麼人來說,都是千古不變的真理,能夠真正做到不被名利纏身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盧植雖然能夠做到這一點,但並不是說皇甫嵩也能做到。
若是皇甫嵩親率大軍救援盧植,兩人聯手雖然能夠大敗張角,但畢竟河北戰區是盧植主要負責,功勞大半必然都是盧植的,而且皇甫嵩還會失去掃平東郡、汝南兩地黃巾軍而立下顯赫戰功的機會。
這樣以來,對于皇甫嵩而言,就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炫耀的戰功了,但是對于盧植和丁淮卻都是會因為戰功卓著,而得到皇上的大肆封賞的,這個結果當然不是皇甫嵩想要的,所以皇甫嵩是不願意放棄東郡、汝南兩地戰功的。
丁淮現在能做的也只是在心中暗嘆,也不能怪皇甫嵩,如果換了朱或是自己,恐怕也會這樣去安排。但,丁淮表面上還要裝作十分欣喜的樣子,道︰「皇甫叔父如此安排真是兩邊兼顧,十分恰當,小佷萬分欽佩。」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即使再聰明,也還是很好騙的,皇甫嵩和朱兩人心中都是這樣的想法,只不過一個是心中竊喜,一個是暗嘆一聲而已。在竊喜的同時,皇甫嵩心中也是暗嘆一聲,賢佷,這次只能對不住了,畢竟你還年輕,以後獲取戰功的機會還狠多。
分工已定,三人便開始心懷鬼胎地商議如何盡早結束此地戰事,本來丁淮是不願使用火攻的,但是由于事態緊急,而且丁淮現皇甫嵩似乎也想到了火攻這個計策,所以為了不讓長社之戰的功落在皇甫嵩的頭上,丁淮最終還是率先向皇甫嵩提出了火攻的建議。
「呵呵,元常的計策與嵩簡直是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呀。」壓抑住內心的震驚,皇甫嵩故意裝作很輕松的樣子,「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誠不欺我。元常雖然年少,卻是屢屢奇謀不斷,更兼一身高的武藝,可稱得上英雄二字。」
「皇甫叔父過獎了,小佷也是一時靈感所至,才想到這個計策的。」丁淮從皇甫嵩眼中一閃而逝的震驚,知道皇甫嵩的話言不由衷,當然也是要客套一番,「此計皇甫叔父和朱大人定然也是早就想到,小佷只是先行說出而已。」
「呵呵,哪里。」皇甫嵩一笑掩蓋住心中的震驚,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轉了個話題,對丁淮道︰「只是此計有一個問題,現在多是東南風,若是使用火攻,我軍則也是難逃大火被燒的命運,所以嵩才遲遲沒有提及此計。」
朱也是點點頭。說了一句︰「正是如此。這個波才似乎也是知道現在都是東南風。所以才敢如此大膽地將營寨選在草樹密集地五羊坡。」看來。朱也是早就想到了使用火攻地計策。只是和皇甫嵩一樣地擔憂。才沒有向皇甫嵩提出此計。
丁淮這下子再也不敢小瞧眼前地皇甫嵩和朱這兩個漢末地名將了。雖然朱曾經被波才大敗過。既然自己已經提出了這個計策。當然也不能就此承認自己慮事不周。只能硬著頭皮道︰「小佷來時正巧遇到當地一老農準備逃荒。得知此地在這個時節。也會偶然刮起西北風。」
皇甫嵩甚是奇怪。問道︰「元常如何知道波才會將大軍駐扎在我軍東南方向地五羊坡呢?」
丁淮沒料到皇甫嵩竟然會有如此一問。差點回答不上來。幸好丁淮反應夠快。靈機一動找了一個借口搪塞了過去︰「小佷曾听家師教誨。為將者無論到達何處。先必須先行了解當地地天文、地理。如此一來。勝算則會大大增加。」
听到是丁淮地師父左慈道長地教誨。皇甫嵩和朱心中再無任何懷疑。只是心中更是對左慈地崇拜又提升了許多。皇甫嵩道︰「元常能得到左慈道長地垂青。真是三生有幸。我等此生只怕再無這樣地福分了。」說著說著。心中不由唏噓不已。
見皇甫嵩不再追問。丁淮也不禁暗中吁了一口氣。心中也不禁擔心起來。要是萬一真地不吹西北風。不但自己要露餡。而且更會有損師父地威名。
皇甫嵩豈能知道丁淮心中還有這樣的憂慮,在听了丁淮的話之後,皇甫嵩心中再無任何擔心,馬上召集軍中高級將領,布置一切,只待西北風一吹,就要火燒五羊坡,將波才的十數萬大軍盡數滅于此地。
得到丁淮的肯定,皇甫嵩決計使用火攻,于是便和波才安心相持起來,只能西北風起。
一個月過去了,依然沒有丁淮所說的西北風,不但皇甫嵩對丁淮的話表示了懷疑,就連丁淮也懷疑到底歷史上的火燒長社究竟是怎樣的情形。
但是,在第三十五日後的亥時,真的吹起了西北風,並且風勢還不算小。早就在等西北風起的皇甫嵩大喜過望,歡歡喜喜地去安排布置火攻事宜,而丁淮心中的一塊大石終于落到了地上,老天爺還真保佑,這樣的天氣竟然也能吹起西北風。
與此同時,波才在營中也是暗暗心驚,沒想到這時候也能吹起西北風,若是敵軍這時候使用火攻,自己豈非是要全軍覆沒,但是現在正值夜間,若是讓全軍遷出五羊坡重新安營扎寨似乎不太現實,只能到明天再說了。同時波才也暗暗希望皇甫嵩等人不會在今夜使用火攻,只要能熬到明早天亮,自己就會馬上換個地方扎營,為此波才還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密布在自己的營前,隨時探听官軍消息。
但是,皇甫嵩是什麼人,竟然能稱得上漢末第一名將,豈是庸俗之輩,這些問題又怎會考慮不到,結果波才派出的暗探還沒有一個能來得及回報的時候,無邊的大火已經趁著強勁的風勢普天卷地而來。
黃巾軍絲毫沒有任何準備,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在睡夢中,突然現如此大火,頓時都慌作一團,有的甚至連衣服都沒來得及穿上就被大火活活燒死。這時候,波才也沒有時間去後悔當初為何沒听韓烈的進諫,便在親兵的保護下,拼死向火勢較弱的南方沖去。
不知道是丁淮故意放人,還是丁淮的疏忽大意,又或許是沒想到如此大火之下竟然還有一個火勢如此薄弱的缺口。在波才剛剛沖出火口的時候,丁淮才率軍趕到,雖然阻攔了波才大軍的突圍,卻也使得波才帶了兩萬的士兵突圍而去。
火勢的缺口馬上被丁淮手下的弓箭手堵死,形勢對黃巾軍更是不利。丁淮遠遠看著在大火中掙扎的黃巾軍的士兵,一個個慘不忍睹,大多數人是被活活燒死,更有一部分人因不堪忍受火燎煙燻的痛苦,選擇了自殺的方式。來自後世文明時代的丁淮頭一次見到如此慘絕人寰的景象,以前的戰役和這次比起來,可謂天上地下之分。
更加有一部分人,寧願不顧生死地向丁淮所在的缺口出拼命沖來,雖然明知道會被亂箭射死。看著在弓箭下倒下的黃巾軍,丁淮最後實在忍受不了了,命令士兵收起弓箭,舉起樸刀,齊聲大喝︰「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于是,只要沒有智障的黃巾士兵便選擇了投降這種方式,到這場大火結束的時候,丁淮竟然收降了四萬人,而丁淮手下的士卒總共才六萬多人。戰爭結束後,就連皇甫嵩都替丁淮擔心是否能夠看好這些俘虜,因為一旦兵變,對于官軍來說絕對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但是,這些只是受到張角蠱惑的窮苦老百姓只是一時走錯了道路,在得到官軍允許投降並且又不進行殺戮的情況下,豈能再有什麼反叛之心,說是感激不盡還差不多,更何況他們早就知道波才早就在大火剛剛燒起的時候便不顧一切地扔下他們獨自逃命去了。
長社之戰以官軍的全面勝利而宣告結束,就在長社大火熄滅的第二天,一個三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來到了長社,只是他晚到了一步,沒能趕上這場大火。
他的名字就是曹操。
(求票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