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上次的教訓之後,董卓決定先拿三公開刀,樹立自己的威信,然後再說廢立之事是,在九月,董卓便重組了三公,任命太尉楊彪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自己擔任太尉,兼前將軍,並加賜代表皇帝權力的符節,以及作為儀仗的斧鉞和虎賁衛士,進封為侯,任命原司空劉弘為司空,任命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到了十一月份,在董卓的要挾之下,獻帝劉聰任命董卓為相國,特允許他在參拜皇帝時不唱名,上朝不趨行,佩劍穿鞋上殿。十二月,董卓再次重組三公,任命司徒黃琬為太尉,大司馬楊彪為司徒,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董卓此時也想作一番伊尹、霍光般的成就,所以听從了尚書、武威人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人伍瓊的勸說,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爭取民心,矯正桓帝、靈帝時的弊政,淘汰貪髒枉法與不稱職的官員,選拔被壓抑的人才,如征召未作過官的士人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入朝任職。又派使者到荀爽家鄉去任命他為平原國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為光祿勛。荀爽到任辦公三天,又升任司空。從他被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
董卓又任命陳紀為五官中郎將,韓融為大鴻臚,陳紀是陳的兒子,韓融是韓韶的兒子。荀爽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殘暴,被征召就不敢不來。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征召的命令後沒有動身,別人都勸他前往,他笑而不答。董卓到底沒能勉強他作官,他活到七十余歲,在家壽終正寢。
除此之外,董卓還任命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牧,陳留人孔為豫州牧,東平人張邈為陳留太守,穎川人張咨為南陽太守。董卓自己的親信都沒有擔任高官,只是在軍隊中擔任中郎將、校尉一類的職務。
經過對朝廷官員的一番任命,尤其是兩次重組三公,廢立之事再無人敢站出來反對,于是此事便成定局。少帝由十二旒的冕被換成了七旒的冕,一下子從皇上便成了弘農王,而十二歲的陳留王劉聰則在董卓的操縱下,成為了大漢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
不久,董卓以劉辯寫得一詩頗有怨言為理由,使人賜死了劉辨,本來董卓也想殺掉何太後,但是見到何太後的美艷之後,董卓便改了主意,強行霸佔了何太後,何太後此後便成了董卓的禁臠,直到後來丁淮從董卓手中將其救出,何太後的噩夢才算真正結束,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少帝劉辯被殺的消息傳到青州,永年公主劉慕自是哭得死去活來,雖然劉慕並非何太後親生,和劉辯不是同父同父的姐弟,但是劉慕自小就和弟弟劉辯關系甚好,此刻听到劉辯被殺的消息,加上前一段時間的宮闈驚變,劉慕如何能不傷心。
劉慕雖然自小生活在深宮之內,卻毫無那些公主們的嬌氣和任性,相反,劉慕自小就十分聰明乖巧,知書達理,這也是劉慕能從眾多的公主中月兌穎而出受到靈帝極其喜愛的一個主要原因,雖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劉慕在公主們當中相貌是最好的。
劉慕也曾听到或者親眼見到大漢在父皇的統治下,一日不如一日,父皇的奢侈**的生活,張讓等人的搬弄是非,朝臣之間的爭斗,加上各地叛亂不斷,最後竟至生了規模浩大的黃巾大起義,劉慕心中早就擔憂了大漢的命運,同時更是擔憂自己的命運。
直到後來,出了一個丁淮,不但有著五步成詩的人才華,更是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百萬之眾的黃巾大起義,最後以兩萬的兵力大敗入侵青州的二十多萬黃巾余孽,威震天下。劉慕便芳心暗許,央求父皇將自己許配給丁淮,本來這對于一個女孩子家來說,是羞于啟口的事情,但是慧質蘭心的劉慕心知若是自己不開口,錯過了這樁婚事,他日自己的命運將不知如何呢。
劉慕的情緒變化被丁淮瞧在眼中,心中不禁對她心生憐憫,與王綿等人一起去勸過劉慕數次,希望她能將事情看開,畢竟已經生了,丁淮還許諾,不日就將便邀天下群雄,合兵一處,共討董卓,劉慕的心情這才稍稍好了一些。
這天一早,丁淮從劉慕和伏壽的粉臂**的糾纏中起來,在劉慕和伏壽二人的服侍下,穿衣整冠,匆匆吃了點早飯,便到議事廳走去。今天,丁淮要與手下眾人商議一件大事,這件事就是搶在曹操之前先舉義旗討伐董卓。
即使沒有劉慕,丁淮也想過自己率先舉起義旗,討伐董卓。因為在歷史上,除了曹操追擊董卓被伏擊之外,所謂的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只是一句空話,根本沒有實質性的內容,這一次,丁淮準備將《三國演義》的虛擬場景搬到現實中來。
來到議事廳的時候,郭嘉、田豐、徐宣早早已經在等候了。見到丁淮進門,三人連忙站起,躬身道了一聲︰「主公,早。」
丁淮一擺手,示意眾人不必多禮,邊向坐席走去邊道︰「看來還是我遲到了。」
坐好之後,丁淮開始了今天的話題︰「今日召集你們三人來此乃是商議一件重要事情,董卓廢少帝而立陳留王以及逼死少帝之事你們想必也听說了吧,我想听听你們的意見,對于這件事情我們該持什麼態度?」
三人都是聰明極頂的人,早在昨日丁淮派人通知今早議事的時候便已猜到必然和此事有關,于是田豐先道︰「董卓廢帝另立,**後宮,逆天行事,早已惹得天怒人怨,主公可高呼一聲,以駙馬的身份號令天下諸侯共討之。」
田豐這句話不由提醒了丁淮,這幾日丁淮一直苦惱于歷史上的討董真相,袁紹此人並不以討董為重,只是借此事提高自己的名聲而已,使得諸路諸侯並不能團結一心。丁淮卻渾然忘了自己已是駙馬的身份,更是皇上的大舅哥,不但是有理由,而且是更有號召力。
徐宣微一沉吟宣來看,此事並不容易。若是遍邀天下諸侯容易,若是想讓大家都能一心一意討伐董卓,卻非易事。須知主公雖然心懷討董之心,然而其他各路諸侯卻不一定如此,說不定只是借此事提高自己的名聲也未可知。」
這正是丁淮心中最擔心的一點,听到徐宣說到此處,忙問道︰「伯識可是有什麼良策?」
徐宣道︰「良策倒是沒有,餿主意倒是有一個,不知主公可願采納?」
丁淮不禁一愣,餿主意,轉而一想,如今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很多展,說不定這次的董卓也許真的會和歷史上的不一樣呢,于是道︰「呵呵,伯識之計豈能稱為餿主意呢,既有良策,伯識道來。」
徐宣詭異一笑下諸侯之中,能與主公有著相同的號召力者,袁紹也,只要主公能夠略施小計,借董卓之手殺掉太傅袁槐,則袁紹必反無疑。只要能將袁紹逼反,袁氏昔日舊臣必然隨之相應,則討董之事成矣。」
歷史上,袁紹雖然被推舉為盟主卻是並不積極進兵,反倒是日夜在軍營中飲酒作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袁槐在洛陽,一旦袁紹動真格的,恐怕袁槐一家性命難保。因為根據史書記載,袁槐並未遭到董卓的毒手,可見董卓也看出袁紹只是搖旗吶喊而已,並不是真的敢向自己動武。
丁淮先是大喜,隨後又頗有憂慮︰「伯識之計雖妙,只是袁槐老奸巨猾,素來未與董卓唱過反調,何況袁家乃是四世三公,舊臣遍布天下,董卓豈能輕易對袁槐動手?」
丁淮擔憂的也有道理,董卓正在收攬人心,必不會輕易對袁槐動手。
一直沒有說話的郭嘉這時候忽然輕輕一笑公勿慮,此事不難。主公只管高舉義旗,討伐董卓,無論袁紹是否參加此事。主公只需派人將一封書信送入洛陽,使其故意落到董卓手中,此信需以袁紹名義寫,大意就是讓袁槐以為內應。董卓見信必然大怒,定會將袁槐一家全部斬,事後董卓也許會明白這只是一個圈套,然而袁家滿門已死,袁紹必反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