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正屋的堂間王紫善正拿
著一份絹書,給王尚匯報︰「琿兒在信中說,莊子的莊人很苦,想帶領莊子里的人做點磚、琉璃和紙,讓莊丁們多一些生計;他還給咱們的那個莊子命了個名為軒轅山莊,祈請老太爺恩準呢。」
「那個莊子現在有多少口人啊?」王尚問道
「現在那個莊子共有口三百五十二,丁八十五。」王紫善答道
「也好,那個莊子還是我游軒轅山時買下的,想來避暑之用,原來莊子里的人只是托付看管,現在孫兒有這個心,我心勝慰,而且此事無關大體。就讓他來試一試吧,在家里撥幾個管帳的能手帶上一萬銖幫幫他。」王尚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王琿此時正坐在莊子大堂同大家熱烈的討論呢,原來附近的一個大族陰家不知怎麼知道了他們燒的紅磚,因為喜氣所以想買一些回去,出價居然達到一銖一塊磚,要三萬塊磚。王五把這個消息說了出來,王琿覺得有利可圖就拿到莊上的幾個主要人員進行討論。最後,還是按照王琿的建議︰一、另建立一個大點的磚廠,王家佔八成利(誰讓是王琿明的呢,算做專利吧),期于二成利莊里的人按人頭分,工錢另算;二、對磚進行多樣化,普通磚和刻著吉祥花紋的磚(裝飾磚);三、工分農忙和農閑,農忙時做磚婦女為主,農閑是以青壯為主。四、過完春節,莊上安排人到宛城、穎川等大點的城市建立銷售網點(王琿想建立自己的情報網絡);王琿看達到目的,忙安排人在實驗用的小磚窯里生產。
時至深秋,正是閑時,而軒轅山莊可是忙的熱火朝天,王琿卻站在一旁指指點點,連平時和他一起練武的一幫小朋友們也去扛這拖那的;老太爺安排來的幫手和金錢這時派上了大用場,他們也樂得剛到沒有多久就有分紅。又忙活了將近一個月,他們在軒轅山莊門口立了個門樓,當然,王琿也不會吝惜那幾個字提筆寫了「軒轅山莊」四個正楷,讓工匠們刻好安裝在門樓的上方,同時提出了「富莊強莊」的口號。望著站在那里與大家侃侃而談的王琿,王五心里很是佩服,又覺得自己的確老了。剛忙活完了,老爺那里來信了要王琿回去過年,王琿收拾行裝,同著武童和壯丁,帶著剛獵得的活物和一些皮子,浩浩蕩蕩的回家過大年了。
行了兩天,剛好在一個小山坡上,王琿看到山下有一個窯廠,心里一動,忙領著大伙兒去看看,原來這是個燒制瓷器的窯廠,王琿看了這個瓷器,怎麼都是青色的,就想買幾個白色的瓷器回去做禮物,細問之下,居然現在還沒有白色的瓷器,原來瓷器在漢代已經比較普遍了,都是青瓷還沒有白色的釉。這一下王琿揀到寶啦,忙問了師傅的姓名,師傅名叫趙衡,做瓷器已經有好幾代。同趙衡聊了一會兒,買了幾個工藝好的也就上路,心里卻戀戀不舍。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路行到宛城也不覺得累。讓人先行告家,回到家里,拜父母時現大伯王允也在,還有一個沒有見過,但一看便知是飽學之士,忙給大伯行了禮。王允也介紹了那為飽學之士是大儒蔡邕,王琿自然不敢怠慢,執了個弟子之禮。蔡邕看王琿乖巧也很是喜歡,問了些詩書,當然王琿是對答如流。王琿在家人的鼓勵之下又在蔡邕面前賣弄了一些詩字,蔡邕連連夸好。
「蔡議郎你不是月前剛得一千金嗎?不如許與此子,我願做大媒」王允道
「能得蔡議郎之女,是小兒之福也。」王紫善大喜忙道
「如此,甚好」蔡邕取了身上的玉訣交給了王紫善,王紫善忙又叫張氏去取了文定來互相交換了。
「呵呵,蔡琰妹妹看你往哪里跑,剛生下來我就把你給預訂了」王琿那個心里樂呀,嘴上忙道︰「岳父大人在上,受小婿一拜」,說著就拜了下去。
蔡邕忙道︰「賢婿請起,賢婿請起」
然後自然是大宴賓客一番不再閑敘,蔡邕在王家又住了兩日,起程回京過年。
王琿在這年前的幾日正在宛城家里忙活瓷器的釉料和原料,一日正在家里為在陶瓷上上彩而費盡心思時,家人來報說外面有兩個人求見公子。王琿細問之下,才知道是叫蘇雙、張世平,便趕忙讓家人引他們到前堂,隨後整理衣服便去了前堂。
蘇雙、張世平是南陽宛城人,因南陽治鐵,治銅達,便利用南陽官員在朝廷的關系(南陽官員在漢朝非常有勢力,朝廷重要官員中南陽官員光武、明、章帝時期有53人,和帝到靈帝時期有51人,中平元年(184)以後為18人),往北方外族賣鐵、銅並且從北方買馬南運,十數年間便積得家財巨萬。前些日子從北方回來過節,路過陰家看到紅磚,非常驚奇,經多方打听才知道是軒轅山莊產得,去了軒轅山莊才知道莊主乃南陽王家的小少爺,且已經回宛城了。蘇雙、張世平回家一合計覺得有利可圖,便有了今日的拜訪。
王琿將兩人迎了進來,抬眼一望,兩人均三十余歲,皮膚黝黑,想來是常年在外的結果。蘇雙、張世平進得門來,也打量了王琿,雖然兩人知曉他的神童之名,但也沒有想到這般的舉止老成。大家寒暄了一陣,蘇雙、張世平便直入主題表達了,願出資在宛城建一磚窯,得利分成。王琿雖然知道磚這個東西容易制,但也希望保持技術領先優勢一段時間,立馬把話撇開,同時提出自己的想法(蘇雙、張世平這兩個人送上門來了還不好好的利用利用),這磚窯本已經等開春在宛城建了,資金早已準備妥當。蘇雙、張世平一听大為失望,還是晚了一步,王琿見他倆的失望表情知道有戲了,不慌不忙的說道︰「兩位既然提到紅磚,不妨這宛城的紅磚由兩位來專賣,大家分成按利分成如何?」接下來三人討價還價,達成了王琿佔七成,蘇雙、張世平佔三成的結果。
看著蘇雙、張世平開心的小樣,王琿心想︰「這能不開心嗎?什麼都沒有做,也不需要運輸,只是在宛城及附近接接單就佔了三成,我的正事還沒有同你們談呢」。接下來就白瓷的事同他們談了,白瓷制成後願在外地銷售,但需要他們帶一帶自己伙計(就是探子)在外地開品牌專賣店(蘇雙、張世平負責出錢開店)進行專賣,除工錢外得利也可按七三分成。蘇雙、張世平從來沒有听說過有白瓷,但對這樣的好事是不會推辭的,雙方就按上述的寫了個協議,簽了字畫了押。
談完後,由王家的大管家王福和軒轅山莊的管家王五作陪宴請了他們,席間兩杯濁酒下肚蘇雙、張世平就開始大談鐵、馬之利,王琿忙問這治鐵之引如何辦理?蘇雙、張世平笑著說︰「如果王小公子想開治鐵所,朝廷管治鐵的官,我們非常之熟(能不熟嗎?早就被你們給收買了),可以幫著辦,不需小公子費心」。王琿道︰「雖然有此心,但是地點還沒有選好,到時定得麻煩二位」。
過了幾天王家以招莊丁名義招人(此時,朝廷已經非常**,各地流民四起),年關已至,這些流民先不說有沒有吃的吧,能不賣兒賣女已經很不錯了,有這等好事自然趨之若騖差點把王家的後門給推倒了,把王五累的連連叫苦,招的流民工匠得人,說來好笑有個工匠叫魯非的生怕不要他,當場表演了木匠手藝,同時附帶也招了些年輕的伙計(還須培養啊)也得人,沒有辦法,本不想一下招這麼多人的,但是看到這樣的情況王琿還是一再的增加了人數,但是安排這麼多人又成了問題,最後,干脆又得辛苦王五了,安排他們去軒轅山莊,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家起來有上千人,好在原來軒轅山莊的人都住進了磚瓦房,空出來許多土坯房子,也算救一時之急吧,但是這些人暫時不編制于軒轅山莊的原來編制(怕有人有意見,分了他們的紅啊)等他們都安排事情了再慢慢編入,管個飽就行了(其實這些流民只求有點吃的)。王五到了莊子又得趕忙安排人燒磚造房,這些流民看到能有這樣的待遇,個個感恩戴德,拼命的干活。王五可是比較誠懇並沒有什麼牢騷,盡管這個年幾乎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