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三國之客蜀 現實與偶像

作者 ︰ 亮府七哥

楚翰這次真切的感受到了三世紀名人的滋味。

那日他唱一曲男兒當自強完全是偶然,是因為與諸葛亮的談話而使他大發感慨,而這首男兒當自強無疑是最適宜他當時的心境的,只是他沒有想到莫名的被刺客盯上,更沒想到這刺客竟然為他這一首盜版曲子里的豪情折服,非但沒有下手,反而死活要跟著楚翰。這讓楚翰想起了有關刺客要殺劉備最終卻離去的故事,如今發生在了自己身上,而且比起當日,刺客竟主動留下,這段佳話迅速傳遍整個成都,讓楚翰想不到的是這種出名方式竟然如此迅捷。如今他自己想想都有些覺得不可思議,看來說漢末三國時人邀名之盛歷代鮮見倒是不假了。

這次的成名也讓他動了些許小心思,既然一首豪情萬丈的曲子便能奠定自己的地位,何用如此被動?就像這次的意外收獲諸葛亮都沒有想到一般,自己完全可以做更多時人意想不到的事。在諸葛亮得知此事後很快便有了決斷,他並沒有顧及楚翰的感受,而是直接對楚翰講要借此事發展酒業,很讓楚翰不滿的,就是要他將葉月交出去,供出背後主謀。這種行徑生生的將那佳話變作楚翰的笑話,他可惜的不止是葉月一人,而是……因他盛名來投奔他的人將來自會不少,尤其是那些游俠,保不齊誰身上都有些案底,現在將來投奔自己的葉月交出去,那麼將來呢?他拿什麼讓人信服?

雖然他知道葉月只是作為證人出現而已,可這還是讓他感到不滿,以前不覺得諸葛亮此舉過分,現在反倒隱隱有種不喜諸葛亮如此專斷無人情的作風。這一樁風雅逸事若是放在魏國與吳國,定然不會讓楚翰如此尷尬收場。說諸葛亮可謂能用刑自秦漢以來未之有也一點也不過分。素來他是敬仰諸葛亮的,只是在後世幻想里的那個偶像當與現實中踫撞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這個時候,楚翰竟然懷疑起自己所敬仰的那個諸葛亮到底是不是現在這個真實的人來,或者說,他只是敬仰他印象勾勒的那個完美人物,而非現實中的這個實實在在的人。這便是幻想與實際的差距吧,至少在幻想里,楚翰覺得自己不會因為此事而對諸葛亮不滿,反倒會因為此事更加欽佩諸葛亮的極公盡慮。只是當事情主角是自己時,卻無法說服自己能做到維護國法如此苛刻地步。他微微嘆息一口氣,他覺得自己不該這麼想,至少雖然交出去了葉月,可至少讓他的酒業在成都有了立足之地。只是心情還是說不上的惆悵,惆悵之下他打算出去走走散心。只帶了一個隨從,來到了大城的一座酒樓,他想听听如今成都輿論如何,尤其是事關他交出落月一事。這個行為讓楚翰驀然覺得,自己愛惜羽毛竟然到了這般地步……

在酒樓听了一會,楚翰的心漸漸的放了下來,出乎他意料的,蜀人似乎習慣了諸葛亮的苛刻,他們稱贊的只是楚翰的那首曲子詞,而非事關葉月。這讓楚翰在放心之余,又有些羞愧,那句「諸葛亮用刑自前漢以來未之有也」前面明明應該加一句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誅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看來到底是自己器量小了,楚翰不禁為之前自己的小肚量而感到些許羞愧。

在楚翰自己與自己斗爭反思現實與偶像的時候,丞相府,一國宰首正眉頭微蹙。他剛得到消息說鄧芝已然啟程,孫權答應了聯盟之事,只是這次讓諸葛亮疑惑的是那份自鄧芝送來的盟書,其上有一條是「若任何一國與魏國發生戰爭,另外一國無需即刻出兵相助,然至少要保持善意中立。」善意中立四個字,望文生義,他差不多已經猜到,可他沒想到鄧芝竟然自作主張說什麼善意中立的話。以他之智,自然明白魏國獨大而蜀吳弱小,非聯兵不能以之抗衡,那為何又做出了這般決定呢?鄧伯苗絕非擅自專斷之人,這樣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他耐心的看下去,卻不想看到了更讓他吃驚的事情︰正值魏國曹丕提兵南下之際,吳國內部卻連連出事,孫登太子被劫持,鎮守交州的步騭身死,來稟報軍情的宗室孫恆罹難,就連他的兄長諸葛瑾都差些喪命。接著鄧芝道出了那「善意中立」之事的原委︰孫權本意是想讓蜀國自漢中出兵騷擾魏國,可鄧芝知道這樣出兵根本佔不到任何便宜反倒是浪費錢糧,如今蜀國正是積蓄國力之時,不便擅動戰機,所以在他的爭取之下,在盟書上加了這麼一條。末了鄧芝強調,這善意中立一說,還是郝承提出的,言辭間不乏對郝承的贊賞。

鄧芝此舉雖然給蜀國爭取了一定時間,但于長遠來說,卻是埋下了兩國結盟的不定時炸彈,這讓諸葛亮微微感覺不滿,若是將來他們與魏國交戰,吳國亦不出兵的話……不過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諸葛亮面部表情轉而柔和許多,以孫權的性子,能讓他一直保持中立,便是最好的消息了。若是他冷不丁的背後突襲一次……且若是將來漢兵節節勝利,他孫權又如何能坐得住?這善意中立一條,于長遠來說,變更的余地更大一些。諸葛亮微微點頭,鄧芝這次不辱使命,並且僅憑這善意中立一條便可看出本國與吳國之間外交有了相當分量的話語權,這倒是該感謝那個刺客——石頭。

「去喚幼常來。」想到石頭,諸葛亮吩咐下去。此時正是辦公時間,馬謖很快便來了,敘禮坐下之後,諸葛亮朝馬謖問道,「可有石頭的消息?」

馬謖搖頭,「自陳斐將石頭自落月處帶走,便再也沒了消息,落月也曾派人暗訪,依舊一無所獲,之後她去了北方,便不知內情了。」

諸葛亮那那封書信朝前推了推,「幼常看看這個。」

馬謖眼帶疑惑起身,拿起書信看了一遍,放下之後,先是問道,「謹大人無恙吧?」

「虛驚一場。」

「這個曹子桓!」馬謖有些不滿。

「不過也多賴他促成此事。」

「謹大人之事,要不要告訴喬公子?」

「擇個時機告訴他吧,免得他听了外面流言憂心,」諸葛亮停頓了下,「幼常看,李四良此人……」話還沒說完,外面有人來報都鄉侯劉琰求見,諸葛亮允了,繼續說道,「李四良此次雖說于我解張惠恕困局有些許無意之功,然則若留此人為曹子桓爪牙,怕是將來國內不得安生。」

「丞相意思是?」

「陳斐……」諸葛亮喃喃了句這個名字,馬謖眉頭微皺,「恕謖直言,此女子並不可信,落月于那李四良有救命之恩,不若一試。」

兩人正說話間,身著華服瓊佩叮當的都鄉侯劉琰到了門口,馬謖素來不喜這個劉琰,想不通為何諸葛亮偏偏帶他如此優容,見他進來,馬謖告辭道,「吳地之事,謖自會留心,丞相且忙,謖先去了。」

諸葛亮自然明曉馬謖的心思,微微點頭允了,劉琰看也不看馬謖一眼,徑自朝諸葛亮道,「葛公。」馬謖與他錯肩而過,這個稱呼讓馬謖相當不滿,卻素來知道劉琰為人,也懶得多說,邁步出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群穿三國之客蜀最新章節 | 群穿三國之客蜀全文閱讀 | 群穿三國之客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