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明將萬冥子沐軒子寄送過來的信件放在一旁,又取過隨信附帶的一卷書冊,找來李元亨讓他帶給李世民。並將這本書冊的來源說了個明白。隨後就打發他去了。
打發走了李元亨,黃俊明又獨自一人思索了片刻,從案頭取出一張紙,找來硬筆沾了墨水,沉思了一番之後下筆寫道︰「吾徒萬冥、沐軒。來信為師已經收到,閱信後深感欣慰。汝等所為,為師甚是欣喜。突厥貿易一事,應加快速度,今我朝發展民生,壯大軍隊缺少馬匹建立騎兵,缺少耕牛進行勞作。至于羊,更是明年蝗災時果月復之良畜。馬匹雖過萬頭,于我朝來說確如杯水車薪,耕牛更不足以使我大唐百姓耕田所需。所以應需加進貿易力度。同時牲畜一多,主意清潔,若引發疫病前功盡棄。」
黃俊明寫到這里暫且停筆,斟酌了一番似乎覺得又有些疏漏,隨後繼續寫道︰「關于突厥陳兵邊境阻礙馬匹買賣,汝等應大力支持突厥部族走私馬匹于其他城市過境買賣,守邊將領應須提前打好招呼。若發生劫掠之事,與我朝無益。清潔牛羊馬匹時,應多用清水清洗,糞便及時處理,送與官府,作為肥料。定期向馬概,牛圈,羊圈。播撒石灰。預備些蒜頭,如疫情發生,以蒜頭為藥,可以控制疫情。並及時隔離病畜。另,馬匹、牛羊及時移交官府。若有可能,詢問突厥是否有買賣奴隸意向,前隋至今,每逢戰亂突厥總會俘虜一批戰俘充作奴隸,漢人在突厥地位低下,生活困苦,若有買賣奴隸之可能。不惜一切代價將以往被擄掠漢人盡數買回。免其再受突厥奴役之苦。突厥奴隸也可以買回。今大唐各處修築城池,翻修道路。勞動力奇缺,突厥人任勞任怨,乃優秀力工。同時也可以通過在突厥的漢人以及被買來的突厥奴隸,繪制突厥地圖留備反攻突厥所用。」
這些東西都是黃俊明臨時想到的,雖然說言辭方面少顯欠缺,但意思很是明了。在黃俊明的記憶中,無論是漢朝對匈奴。還是唐朝對突厥,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被突厥人裹挾著前往北地突厥做奴隸,這些奴隸的地位甚至還不如突厥人養的牲畜的地位高,男的奴隸是突厥飼養牲畜的勞力,有技術的奴隸在突厥的彎刀下進行勞作,制造出兵器再由突厥手持前來中華大地打劫,如此反復。女奴的生活更是悲慘,女奴被擄掠之後完全成了突厥人的生子機器,生下的孩子長大之後更是拿起武器前來攻打唐朝。而遇到災年,游牧部落為了節省糧食,對于老幼的奴隸就是一個殺字,那些體弱的也往往免不了被殺一途,可以說相當的殘忍,黃俊明想到這一點雖然也算是偶然,但本著同一血脈的原因,還真的不忍心讓這些同胞繼續受苦。要知道去年突厥打來時在秦州就擄掠了五千人。也不知道這一年過去了還有多少人能活著回到大唐。
按照萬冥子所說的,突厥現在正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時間,去年大雪牲畜和人口凍死不少,想必也是有很多的漢人被殺了吧?同時正因為突厥現在過得不好,讓萬冥子他們通過貿易換取在突厥的漢人,恐怕突厥人是會很樂意接受的。起碼多換一匹布就可以在冬天抵御寒冷,多換取一些金銀器物,想必在那些突厥貴族的心里。那些精美的器物的價值應該比一個奴隸的價值更高。
黃俊明又思量了一番之後提筆寫道︰「另,據說突厥之中有前隋義成公主,以及前隋蕭皇後、及一位皇子存在。多多打探此事。傳言華夏至寶‘傳國玉璽’在其手中。若有機會能將義成公主、蕭皇後、那位皇子或是傳國玉璽帶回我朝,必是大功一件。若不能帶回則打探好所在位置。待反攻突厥再作打算。」
「關于何時反攻突厥一事,吾徒暫且不用關心,今年大唐不會發生任何對外戰爭,以內部發展為主。明年蝗災,突厥必定受到嚴重損失,長時間的貿易又會使其缺少糧食,再加上民怨積壓嚴重,定會發生變亂。此時才是我大唐反攻突厥之時。現在的目標就是籠絡親唐部族,以求分裂突厥。同時繪制地圖,打探突厥王庭所在。以備戰時所需。」
黃俊明寫到這里,又停下了筆,拿起萬冥子和沐軒子寫的書信看了一遍,隨後寫到︰「關于西秦耶教一事,暫且不用太過擔心,此教正處于混亂之中,又離我朝太過偏遠,不必多費心思,值得注意默罕默德此人。十年之內必定平定大食全境,發展其宣揚之思想宗教,實乃今後我道之大敵,唐大食之間今後必有一戰,有機會搜集一下次教之戰法。留作日後所用。至于你等所說之天竺佛教,為師已經悉知。並有所打算,你等暫時不用考慮。發展突厥人信奉道教為正途,大力促成兩國邊貿為基礎。留意各方面情報為任務。望吾徒謹記。」
黃俊明取過這些了回信的紙,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似乎又有些疏漏,在反攻突厥一事之後又用小字寫到,「梁師都之情報盡早收集,待到明年滅之。」
寫完這些,黃俊明檢查之後覺得並無疏漏,隨後寫到︰「為師身在長安,欲于道藏編纂完畢之後,周游神州大地,若有空閑定赴商城,與汝等一敘。商城地處偏遠,情況復雜。望吾徒保重身體。多多留意身邊動態。另有千言萬語不便寫于紙上,一切盡在不言中,望吾徒珍重。以上,貞觀元年七月,百年子。」
黃俊明抓著硬筆,似乎還像多寫兩三句,可是卻又不知寫些什麼。只好無奈的放在一旁,待信上的墨跡干了。找來個信封小心翼翼的將信紙折好,放在信封當中。又提起筆在信封上一筆一劃的寫到︰「吾徒萬冥子、沐軒子親啟。」落款又用一行小字寫到「長安天仙宮百年子。」
寫完了這個,火漆也不封,轉手將信放到了一旁,現在封這火漆是沒用處的。這兩封信之間有些信息是要告訴給李世民的,方才李元亨走的時候,黃俊明正沉浸在萬冥子的書信當中一時間忘了這一點,現在想起來又有些懊悔。
黃俊明給萬冥子和沐軒子的回信並不多,但也對這二人透露了足夠多的信息,像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一點黃俊明和袁天罡說過,和李淳風說過,和孫思邈說過,就是沒有和這些人之外的人說過,既然這兩人已經注意到了這兩個宗教,那就先透露一些信息給他們吧,沒準在他們了解之後,會有一些想法呢。畢竟他們遠在邊疆,這些訊息接觸起來比較容易,更能及時的對一些事情進行處理。讓他們知道這些東西也不算是一件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黃俊明現在真的像是他在信中所說的一樣,對這兩人在邊疆的所作所為很是欣慰,沒有別的,單單為了這中華道教幾千年沒有走出國門的這一步在這兩個人的手底下終于邁出去了。這一點就足矣讓黃俊明高興一陣子了。
道教並不是不適合對外傳輸,但卻有著一個致命的前提,就是說道教和整個中華文化聯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想要了解道教,就必須要了解中華文化。而縱觀古代歷史,但凡了解了中華文化的無一不被中華文化所同化,成為了中華的一份子。所以黃俊明便將這道教強盛的方法依托給大唐這個偉大的朝代。
唐朝時注定不會安分的,注定會向外擴張,也正是因為唐朝會擴張,因為他的強盛,才會讓蠻夷來朝,萬國臣服,也正因為這一點,才會讓周邊的屬國和大唐打下來的地盤接觸到中華文化,並逐漸被中華文化所同化,道教才有向著外界更進一步的可能。而自古以來,每一個帝王都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開疆擴土的期望,每一個將軍都會有裂土封侯的願望。而這種期望和願望,正是道教所需的一股子東風,帶著道教乘風破浪,走出國界,走向更遠的地方。
而現在突厥還是唐朝的大敵,也沒有滅亡,但突厥卻通過和唐朝的通商,提前了解到了道教,而萬冥子和沐軒子也不負眾望的將道教擴展了出去。這無異于給道教的發展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模式一個值得借鑒的模式,依托大唐是一,通過商業貿易是二,相信就這兩點,在一段時間之後,道教遍布整個亞洲那都不會是一句空口之言。
———————————————————————————————————————————————————————
今日第二更,接下來還有,加油加油,目標一萬一千字,啊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