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七八日路程五丈原第一次展現在徐戍眼前
一過秦嶺,徐戍被眼前的景色震撼這五丈原原高40余丈,三面凌空,三面環水,東瀕斜水,西臨麥河,北靠渭水,南依秦嶺棋盤山,扼褒斜道北口,地勢險要,據關隴大道南緣,山原相映,水繞將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處以「高、平、曠、遠、險」而聞名[]
徐戍情不自禁的感嘆五丈原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地方,這里,在一千七百多年後就要硝煙散盡,它將歷經滄桑歲月,承載諸葛亮的大名,而現在,它還是只是默默的等待,等待一個偉人為他烙上永不磨滅的印記
靜靜的香鼎,燻煙裊裊侍從們又刻意燒了一些酸醋,好讓孔明提振精神,卻讓周圍的魏延感到嗆鼻,他捏了捏喉嚨,清了清嗓子。
孔明斜側著坐在椅子上,膝蓋處搭著一塊毛毯,正是夏季,本因天氣炎熱,可他總覺得有些發冷,額頭上滲出的汗水,都是涼的
咳嗽了幾聲,眾人抬頭望去,諸葛亮目光有些低沉,道︰「他是如何平息將怒的」。
費看著周圍沉默不語的眾人,看來大家都不想惹他不高興,但是,既是重要軍情,即便對己方不利,卻還是要說的,費深呼一口氣,踱步從側面走出,道︰「回丞相,傳言說司馬懿以‘千里請戰’之策來平息眾怒,自此,魏軍中再也沒人敢提出兵之事了」。
諸葛亮深深的蹙起眉頭,一連咳嗽了七八聲,眾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費、楊儀等人紛紛上前要扶住他,卻讓諸葛亮的一個手勢斷然回絕
帳內的氛圍有些怪異,這時,廖化與杜祺二人行色匆匆的走了進來,單膝跪地,滿臉頹喪道︰「回稟丞相,司馬懿早已派遣重兵佔據了北原對岸,我等急攻不下只得退還」。
驀地,諸葛亮原本蒼白的臉,突然微微漲紅,緊跟著劇烈的咳嗽,身軀有些佝僂,諸將突然緊張了起來,紛紛上前問安,而諸葛亮腦中卻愈發的空白,甚至听不到眾人的呼喚聲,他感到無比的憤懣,倒不是司馬懿搶先佔取北原重地,而是聯想到自己身體每況愈下,很可能再無機會與司馬懿交鋒,再無可能見到夢寐中的長安城
鮮血染紅了掌中的手絹,可他卻將它攥在手中,揣進袖里
「丞相」,魏延突然單膝跪地,一臉的關切神色,眾人放眼望去,魏延又說︰「丞相您的身子關系大漢匡扶功業,還請萬萬保全身子,末將想,不如丞相暫且返回漢中修養,至于五丈原這里,末將願全權擔當」。
剎那間眾人的神色大變,帳中驟然鴉雀無聲,似乎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諸葛亮自顧自的喝下一口茶水,吃力的深吸幾口氣,緩緩睜開眼,正好與那魏延目光交匯,大約幾秒鐘時間,魏延移開視線,目光向著地下,跪倒在地
不知為什麼,他不敢正視諸葛亮的眼鏡,雖然諸葛亮對自己非常器重,但似乎天生對他有一種畏懼感,仿佛見到他的目光,自己的內心就會被他看穿一樣。
諸葛亮不說話,魏延的額頭竟滲出幾滴汗水
「文長你的心情,我理解,當年追隨先帝縱橫征伐的老臣,如今只剩你我,你是該多多幫襯我,但我的身子骨我了解沒大礙的」,諸葛亮緩緩說道。
魏延不曾作答,鄧芝道︰「今早軍醫官已經瞧過了,丞相只是風寒中了一些,只要稍微調理幾日,就能康復,諸公不必太過焦慮」。
說完,又對著地上的魏延笑道︰「文長,五丈原前營重地還需值守,離不開你,我看,你還是快些返回吧」。
鄧芝不說,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如今司馬懿堅守不戰,五丈原前營根本不會有戰事,催促魏延離開,意在警示他注意言辭,魏延的話含義很明白,他覺得他可以代替諸葛亮主持北伐大計,然而,這樣的僭越之語,必然讓諸葛亮感到如坐針氈
半晌,魏延仍舊沒有開口,這讓場面更加的緊張,姜維等幾位將軍的資歷,都不如魏延、鄧芝來的深,也不好出言說些什麼,只得遠遠的站在一側,靜靜的看著。
突然魏延又道︰「丞相,末將只是擔心您的身子,不過听鄧將軍這麼說,末將也就放心了,末將這就回去,丞相您多多保重」。
說完,魏延緩緩起身,風風火火的轉身離去
一邊的楊儀實在看不過,出列說道︰「丞相,這魏延的言辭,太過放肆,他竟然不自量力的想替您總領北伐大軍,依臣下看,應當治其不敬之罪!」。
諸葛亮正在閉目養神鄧芝的臉色刷一下冷了下來,心中的怒火陡然升起這個楊儀,竟然在這樣的場合說這樣的話,帳中還有許多跟魏延關系親近的文臣將領,就不怕這話傳進魏延的耳朵里?!萬一引起魏延的激烈反應,恐怕要生出什麼變故來。
顯然,諸葛亮知道其中的意味,故作譴責的說︰「威公此言差矣文長只是求勝心切罷了,想來我與文長相識二十載,他的品行我還是了解的,絕非你想象的那樣」。
楊儀還想說些什麼,可邊上鄧芝暗暗使了個眼色,楊儀這才閉口無言,沉默的退到一旁。
半晌,諸葛亮似乎想起了什麼,問道︰「關統、徐戍,這二人到了沒有??」。
姜維答道︰「回丞相,他們剛到不久,正在西營帳中候命」。
諸葛亮的心中,閃過一絲欣慰,欣慰之中卻夾雜一絲悲愴,想來曾與自己患難與共的關張,都能獨擋一面,倘若他們在,北伐可能根本不是現在這幅模樣
如今洪流滾過,英雄獨孤,這是多麼的寂寥與悲涼
「末將關統!」
「末將徐戍!」。
「拜見丞相」。
听到兩陣鏗鏘有力的聲音,諸葛亮不禁振奮了一些,緩緩睜開眼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