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寫到了諸葛亮時期的最後一次北伐,其中,或許大家對此時漢中諸將的軍職、軍級和地位產生疑問,弛野猜測大家也會比較感興趣,所以弛野將在下文中予以綜合的論述、解釋和分析,弛野的論述是以正史材料為基礎,大家如有異議,可以留言交流討論。
開始啦:
我們以李嚴被廢之後來計算,也就是建安9年,當時與諸葛亮一同上表廢掉李嚴的諸將名單如下︰[]
中軍師-車騎將軍劉琰
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魏延
無-前將軍袁綝
無-左將軍吳壹
督前部-右將軍高翔
督後部-後將軍吳班
(丞相)長史-綏軍將軍楊儀
督左部-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
前監軍-征南將軍劉巴
中護軍-偏將軍費
前護軍-偏將軍許允
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咸
右護軍-偏將軍劉敏
(後)護軍-征西將軍姜維
中典軍-討虜將軍上官雝
中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
參軍-建義將軍閻晏
參軍-偏將軍爨習
參軍-裨將軍杜義
參軍-武略中郎將杜祺
參軍-綏戎都尉盛勃
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樊岐
從中可見︰
一、蜀臣排名的原則。
1、名號將軍(大、驃、車、衛、某某大將軍、前左右後、四鎮、四征)以下,按職務排名,而不是軍餃。所以中郎將胡濟可以排到諸多將軍之前。
2、名號將軍之上,按軍餃排,不論官職。所以無擔任軍職的前將軍袁綝、左將軍吳壹排在督左部鄧芝之前;督後部的吳班因為是後將軍,所以也排在督左部鄧芝之前。
二、丞相長史一職,在諸葛亮時空前強大,位僅次前左右後四將軍,從事中郎就差點,位參軍之下。丞相參軍不明,但估計要略高于部隊中的參軍,楊儀萌生日後接替諸葛亮的位置也正是由于他現在的地位和官職,但他的頭頂還有蔣琬,我們在日後蔣琬作風當中可知,蔣琬不是那麼軟弱可欺的,楊儀落得自殺的下落,也就不足為奇。
三、蜀軍隊編制︰中都護為首,下依次設三軍師、三領軍(表無,但從向寵督中部升中領軍可推)、五督、五監、五護軍、一中參軍、其余參軍不定員。
四、鄧芝一人竟兼了「督左部」和「中監軍」二職。如果不是弄錯的話(「督左部」有可能是前邊袁、吳中一位所有,抄寫者搞亂),那麼只有一種情況是︰原來的「督左部」(即進駐漢中時所任命者)突然故去,讓鄧芝臨時兼職。如果這樣的話,這位「督左部」,應當是之前趙雲的軍職。因為《鄧芝傳》提到,鄧芝228年進漢中時,職務只是「中監軍」,到了231年,加了「督左部」,而中間去世的、配得上這一職務的,理應只有趙雲。
既然提到了趙雲,那就好好講講,在建興元年的時候,趙雲為中護軍(軍職)、征南將軍(軍餃),之後只有軍餃的變化,由征南為鎮東為鎮軍。軍職變動沒有記載,可能一直就是中護軍。然而,有一個疑問︰兵敗箕谷時,任何史書記載,都是趙雲、鄧芝二人並列,雲在前應是主帥,芝在後應是副帥。但是,鄧芝當時已是「中監軍、揚武將軍」,盡管軍餃上遜于趙雲,但在軍職上絕對高于趙雲。因此,趙雲當時的軍職不可能只是「中護軍」,所以,趙雲擔任過‘督左部’一職的論述,應當是成立的。
大家可能認為,趙雲這樣一個與關羽、張飛齊名的將軍,為什麼到死的時候職位都不高呢?也曾經有人發表過‘趙雲不是一流武將’的言論,筆者認為不然,諸葛亮進駐漢中時,督左部就是鎮東將軍趙雲,這是合理的。在他之上,只有花瓶劉琰(這人日後因為一些與劉禪的負面新聞而被斬首),而督前部、鎮北將軍魏延(後立功才為前軍師
征西大將軍)則地位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是趙雲略高,因為後來的軍事行動中,魏延「督前部」的職權實際是被馬謖佔去了,而趙雲作為疑軍,也算是被委予重任,要知道,指揮一次成功的疑兵可不是一般人做得來的,不過都是因為馬謖誤事,否則,一仗下來,趙雲晉升為某某大將軍應當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