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讀閣小說閱讀網第三十三章清心陶情吃茶去茶葉原本就屬寺院所有,只是存放在藏經閣而已,大師卻如此客氣,凌月不由得對大師又多了幾分敬意,忙答道︰「大師客氣了,茶本禪物,如今我幸為保管,大師想何時品賞俱不為過,何必征詢意見!大師、楚姑娘請!」說著,打起門簾,將二人讓進屋子,尾隨進來安排二人在一間房內坐下,可欣沒來過這間屋子,大致打量了一番,屋內陳設極為簡單,四壁一圈擺放著木櫃,格子上全是團好的茶葉餅或土瓷罐;中間擺著一只整木雕刻而成的矮幾,面上被巧妙的雕成一整張茶海,圍繞矮幾擺放了幾只竹編蒲團;可欣見大師在蒲團坐下,便也跟著坐下來。一抬頭只見對面牆上掛著一幅字畫,上書︰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不由「撲哧」笑出聲來,大師問道︰「姑娘何以發笑?」可欣知道失態,忙道歉︰「不好意思哦大師,我是見這字畫寫的有趣,忍不住笑了出來!大師見諒!」大師道︰「哦?姑娘不妨說說看,這字畫趣在何處?」可欣道︰「看這字面意思,好像說的是整日念經參禪,倒不如去喝茶!可見寫這句話的人覺得念經是多麼無趣的事情!偏又掛在寺內牆上,豈不是有諷刺意味?呵呵,所以我就笑了!」大師笑道︰「原來如此,可見姑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願聞其詳!望大師賜教!」可欣正襟危坐,一臉認真的看著大師。大師道︰「茶與佛門,因緣綿深,自古便有‘茶禪一味’之說,從前有一位從禪師,常住趙州觀音寺,人稱‘趙州古佛’,由于嗜茶成癖,因此每說話之前總要說聲‘吃茶去’,《廣群芳譜?茶譜》引《指月錄》載到,有僧到從禪師處,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何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認為只要吃茶,就能達到悟道。自此以後,‘吃茶去’便成了禪林法語。因飲茶有生津提神之功效,能消除坐禪之疲苦;又能清心陶情、去雜生精,可清神氣、抑凡欲,故此說,茶在禪中,禪亦在茶中,吃茶猶參禪。當年陸鴻漸正因自幼居于佛門,苦心鑽研茶禪之道,以致後來寫出茶學經典巨著,此正乃茶禪一味之最好實證也。姑娘可听明白否?」唉,听大師說話好累啊!可欣听的頭昏腦脹,心里暗暗叫苦,听見大師發問,忙答道︰「原來如此,難怪寺里會種植那麼大兩片茶園了,原來是給師傅們參禪用的!」「哈哈哈哈……」大師和凌月一齊開懷大笑起來,可欣被搞得面紅耳赤,只好轉過身用手去扯放在牆角的一盆箬竹的葉子。大師和可欣說話時,凌月已經將一干飲茶用具擺上矮幾,有兩個細白陶茶罐並一只蠟封的土罐,還有幾個器皿,可欣認得有玉書碨和孟臣罐及一只薄如蛋殼、外壁繪有七彩玉蓮的白瓷母壺;有兩只綠玉做的公道杯;有兩個青花茶洗;還有六只質地形態皆不相同的茶盅,三只半個乒乓球大小的紫砂杯,另三只分別是一只白底藍花平口的若深杯,一只是潮州楓溪出品的三足白果杯,一只是觚形的三彩釉陶杯;另有一只素瓷青花的螭龍樽;還有一只矮胖紫砂罐,里面插著茶夾;又擺放了茶濾、茶托、茶巾等物;邊緣擺著一只紅泥小火爐,旁邊白胎盤內放有羽扇和鋼筷。可欣暗暗贊嘆過了,只見凌月在牆角水盆里洗了手,過來在矮幾邊坐下,拿起一盤黃熟**點燃放入一只小巧可人、繪有牡丹鸚鵡圖案的黃銅香爐內;然後用鋼筷將炭引及木炭放入紅泥小火爐內,點燃炭引,輕搖羽扇將炭火燒旺;可欣心想︰唉,真麻煩,要是在現在,有電水壺和飲水機,能省很多事呢,不過貌似這樣倒也能增添幾分情趣呢,呵呵!忽听大師說︰「阿彌陀佛,這罐內莫非是居士儲存的無根水?」原來凌月正將土罐蠟封去除掉,遂回答道︰「正是。可惜去歲落雪甚少,寺內梅樹亦稀疏,我收集了幾場雪的量,也就此一罐矣。」大師贊道︰「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風細雨已是難得,這梅花瓣上的淨雪就更是無比珍貴!」他側臉對可欣笑道︰「楚姑娘,你我二人今日真是風雅之至矣,竟能得遠塵居士之梅雪一飲!幸哉幸哉!哈哈哈哈!」可欣瞪大了眼楮感嘆道︰「哇!用梅花瓣上的雪來泡茶,這也太小資情調了吧!嘿嘿!我真的好幸運啊,今天真是大開眼界!還沒喝茶,就已經覺得醉了!」「小資情調?」大師和居士同時露出疑惑。「哦,就是說,居士很有情趣,很懂得享受生活,也很有品位!」可欣忙不迭解釋著。「哈哈哈!楚姑娘此言甚好!居士的確是一位品性極高之人。」大師爽朗的笑著。凌月邊將梅雪舀入玉書碨放在紅泥小爐上,邊自謙道︰「豈敢豈敢!楚姑娘若是喜歡喝茶,過段時間後山茶園的雪花隱翠采明前茶時,望大師與姑娘再來品茶論禪,我這里還有一罐去歲霜降那日收集的霜水,也是極珍貴的。」大師笑道︰「既有如此好水,今日何不獻出?」凌月道︰「精茗蓄香,借水而發。《茶疏》有雲︰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可見水至于茶,關系極深。今日雖有好水,然無新茶,豈不白白糟踐了!不若耐心等些時日,待明前之雪花隱翠采摘之時,妙水沖新茗,錦上添花,豈不完美!」說話間,玉書碨發出極其細小的「滋滋」聲,原來水已煮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