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讀閣小說閱讀網張莊因為承辦兩個大的廟會——老天爺廟會和送子女乃女乃廟會,在當地是大大地聞名。它本身是一個不大的村落,因著廟會就極大地擴充了村子的容量。村子中戲園子、糧行、牲口行、服裝行、小吃行……都在固定的地方。平常這些地方極少使用,只在廟會期間對外開放。本村中的人對之也是頗為新奇。一年中,但巴望著開戲園子、開小吃行,好讓終日勞作的身去遂個熱鬧的去處。老天爺廟會還是比送子女乃女乃廟會興盛得多,到了三月初,就有遠近的人來到張莊,預訂住處,預定座位。更多的是托親靠友,在這里尋得一席之地,好真切的體會廟會的勝景。方圓四五十里的人們不斷前來,小攤小販、撥浪鼓子、小吃的叫賣……大家都以能夠和張莊的人攀上親戚為榮耀。張莊的男孩子受這兩個廟會的恩惠,尋媳婦就比別人容易了許多。別人一打听,知道是張莊的人,都要生出幾分高看呢!廟會中最熱鬧的去處,還當數戲園子。白天有幾個草台班子飆著勁兒的大唱,晚間更有夜場,每個戲班子都會拿出最拿手的曲目在夜場顯露。白天的唱是為了招引人,晚間的唱是為了留住人,好讓自己的戲班子擁有忠實的听眾,讓他們無論何時都會站在支持自己的一方。所以有人就偏愛了去看夜場戲,他們清楚夜場里舞台上的演員施展的都是看家的底數。琴秋抱著孩子,在幾個人的陪同下,到一個草台班子前尋一個地幅兒,遠遠地往舞台上張望。敬義卻是去了牲口行,他打算買幾匹快馬,再有行動時,打馬揚鞭,肯定更見其風馳閃電。土匪們行事就將就一個「快」字,有了馬,就會快出許多,火燒廟這一綹子人將會名頭大漲。不時有紅槍會的人穿梭其中,看哪一個眼生時,即上前一番盤問。敬義叮囑幾個人不要輕易言語,見到他們,極力避開就是。戲台前,人挨人,人擠人。不大一會兒,琴秋懷里的孩子就受不了啦,哇哇的大哭起來。琴秋看不是事兒,急忙揣著他轉悠到了小吃行,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對孩子一陣哄勸。攤位上的人,趕忙上前,問她需要點什麼,琴秋就點了一碗餛飩,一邊喂著孩子,一邊順便自己也吃上幾口。下余的幾個人,始終不遠不近的追隨著琴秋,生怕她出了什麼差池。見她吃起了餛飩,一旁有人上得一個燒餅攤前買了一個燒餅,夾了些許牛肉在里面,遞了過來。琴秋接過燒餅,剛要咬一口下來,卻有一個人趨步向前問道︰「我看你,倒有幾分面熟呢!」琴秋心里一驚,畢竟她在張莊生活過一陣子,雖然平日不大出門,倘是有人認得她也屬正常。她趕忙咿咿呀呀比比劃劃一陣,讓人感覺她是一個啞巴,那人才做放心的離去。原來又是一個紅槍會的人在此盤查,他們是怕土匪混雜其中,于整個廟會不利,查得是頗為認真細致。如此一來,琴秋再沒有了逛廟會的興致,一心二心只想早點回到火燒廟。正要對人講去找找牲口行的敬義,不料人家轉悠半天,來尋琴秋他們,不期然在這里就撞上了。琴秋同敬義說起要走的話題,敬義也怕呆久了會有意外,趕緊知會另外幾個作回去的準備。就在他們將走未走之際,會場中起了一陣騷亂。敬義也是那心生好奇之人,不由自己的湊上人堆兒,去探看究竟。听圍觀之人竊竊私語道︰「今兒,紅槍會抓住了一個奸細,是火燒廟張敬義派過來「踩點子」的。」敬義听完心中一愣,暗想除過琴秋身邊幾人,自己又不曾打發什麼人前來,怎麼會有人被他們捉住,說成是奸細的呢?且停得一停,今日倒要看看被他們捉住的是什麼樣的人物?搜讀閣小說閱讀網全文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