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王 第七十七章 就是不鳥你

作者 ︰ 禁區中的幽靈

唐朝刻意提出的的稅務制度改革,嚴重觸及了俄國人和英國人在新疆的利益。

然而,由于歐洲戰事吃緊,兩國都沒辦法抽調大批兵力進駐新疆采取軍事行動,而且現在的西北邊防軍的軍事實力根本就不是以前的楊增新時代所能比擬的,無奈之下,馬繼業和迪雅科夫只能暫時咬牙忍了。

好在這個時期的新疆絕大多數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通過外購來解決,本土基本沒有工業可言,這使得俄、英兩國的商人還不至于血本無歸,只不過是利潤沒有以前那麼豐厚而已。

自從新疆全面開始大力發展實業,興辦教育,強化軍事,這一個多月,可以說是馬繼業自擔任喀什總領事以來最不順心的日子。

他甚至都沒心思回喀什,而是一直呆在迪化,不把唐朝的底細模清楚,他根本就坐不踏實,睡不安穩。

西北工商銀行的成立,以及新貨幣「華元」的順利發行和流通,讓馬繼業敏感地感覺到,唐朝這位統轄整個新疆和蒙古兩大省份的蒙疆巡閱使,其實力甚至不在中華帝國的新皇帝袁世凱之下。

華元,將一直在新疆流通的盧布打壓得基本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馬繼業和迪雅科夫,曾一度聯手對華元進行惡意擠兌,他們根本不相信素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楊增新,能拿得出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儲備。

情報不準,信息不靈•其直接後果,當然是讓馬繼業和迪雅科夫賠了夫人又折兵,變相地將華元在新疆以及中印、中俄邊境的流通推動得更為堅挺。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馬繼業和迪雅科夫,哪會甘心就此作罷,二人這次完全屏棄了以往的明爭暗斗•決心合兩國之力,必須迫使唐朝將迪化-哈密-星星峽,迪化-鄯善-婼羌這兩條鐵路的修築權交出來,讓英國和俄國的鐵路公司分別承建。

兩位總領事,各自寫了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用電報發回國內,鄭重闡述了新疆現在準備修築的這兩條鐵路,對兩國正在進行的這場世界大戰是多麼的重要。

如此重要的報告,自然得到了英、俄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的指示也在第一時間傳達給了馬繼業和迪雅科夫。

二者的指令基本相近•大概意思都是必須將鐵路的修築權拿下來•新疆是俄羅斯帝國和大英帝國共同的勢力範圍,如果這麼簡單的任務都沒法完成,你們二位總領事干脆下崗算了。

接到這份指令,頓時讓馬繼業和迪雅科夫都有點傻了眼。

這他瑪的不是自己擺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在他倆看來簡直就是難如登天的大事情,怎麼到了國內的那幫官僚眼中就成了簡單任務了呢?

馬繼業和迪雅科夫相互通氣後,得知他倆的處境相同,除了相視苦笑,也就是相對傻笑。

必須改變眼前這種極其不利的現狀,時間拖得越久•將對他們越不利。兩位總領事大人取得了共識,經過認真商量和推敲,馬繼業認為強逼唐朝和楊增新向他們低頭,似乎已經不太可能。只能通過外交斡旋和商業談判雙管齊下,請英國和俄國駐北京總領事館協調配合,爭取讓剛剛登基稱帝的袁世凱用行政命令讓唐朝這位蒙疆巡閱使屈服。

被他們兩位總領事這麼一折騰,紫禁城里的袁大皇帝是既頭痛,又期待。

老袁也沒想到唐朝居然在新疆一次性擴軍十五萬人馬,不過情報上顯示•這十五萬人馬的武器裝備目前好像還沒有下落,但是唐朝和楊增新對此似乎一點也不著急。也不知道他二人是真不著急,還是在擺**陣。

對新疆大搞經濟和工業建設,又擅自私印貨幣,袁大皇帝是既眼饞又無可奈何。除了命手下人拍電報訓斥,根本就沒其他辦法可行。一氣之下,干脆撒手不管了,听他們在西北去瞎胡鬧也好,最好是跟俄國人和英國人都打起來,朕倒想看看,當英俄聯軍強勢入侵新疆的消息傳到關內各省,號稱要為四萬萬國人爭命的蔡大將軍,你會有何反應。

于是乎,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唐朝和楊增新分別接到了來自京城的九份電報,有總統府的,也有陸軍部的,還有內閣總理府的,當然更是少不了外交部的。

電文的內容無外乎就是勸唐朝和楊增新,不要跟英國人和俄國人對著干,你們新疆那等窮苦地方,人家洋大人願意幫助你們修築鐵路,那是你們八輩子修來的鴻福,如果你們一意孤行引發中華帝國在國際上造成負面影響,一切後果都由你們承擔,到時候只怕摘了你們頭上的官帽子都算是輕的。

對這些來自京城的干擾,唐朝一律選擇無視,一方面命令張鳴遠加快全軍的訓練,另一方面命令杜國楨率領一支由被淘汰下來的原新疆陸軍官兵組成的工程建設兵團,開赴星星峽,按照唐朝交給他們的圖紙,重新修建星星峽的防御工事,務求將這條新疆的東大門修建成一座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

唐朝如此強硬的態度,頓時把京城的那幫官僚激怒了,聲討一個接一個,措辭也越來越嚴厲。到最後,袁大皇帝親自對唐朝下達旨意,意思是唐新華啊唐新華,你鬧夠了吧,你要麼就跟英國佬俄國佬開打,要麼就別去惹這幫狗日的洋鬼子,這幫孫子拿你唐新華沒辦法,但他們有的是法子來掐朕的脖子。

四川的戰事越打越不順,蔡松坡這個大反賊的勢力越打越大,現在護**已把整個貴州,大半個四川都佔了,你唐新華要是真跟朕是一條心•趕緊派五萬人馬出關,幫朕去對付護**。新疆留下十萬人馬,夠用了。

接到袁大皇帝的聖旨,唐朝想也不多想,直接回電︰請皇帝陛下支付五百萬大洋的開拔費•以及裝備五萬人馬的武器彈藥及相關軍需物資。只要軍餉和裝備到位,西北邊防軍立即揮師進關,為陛下效命。

老袁接到這份回電,臉上除了苦笑,還是苦笑。對這些割據一方的大軍閥,老袁基本上已經懶得動氣了。因為他本人就是最大的榜樣。

如今連他一手教出來的段祺瑞、馮國璋都跟他離心離德,擁重兵坐鎮南方幾省的那些北洋大將也一個個陰奉陽違,他難道還真指望唐朝這位來歷不明的新軍閥頭子對他言听計從。

無奈之下•老袁把這個爛攤子扔給陸軍部和外交部•朕不管了•愛咋地咋地。

陸軍部和外交部早看唐朝和楊增新不順眼了,既然你們兩個家伙不給咱哥們面子,那就別怪哥們把事做絕了。

于是,一份罷免唐朝蒙疆巡閱使、蒙疆鎮守使,同時免去楊增新新疆都督的命令,發到了都督府。

換作是以前,楊增新手底下的官員接到這份命令,肯定一個個眉飛色舞神彩飛揚。但如今,沒有任何人敢觸犯楊大都督的虎威•更沒人敢去惹唐大將軍不高興。

唐朝和楊增新坐下來仔細合算一番,馬上對京城的罷免令作出回應,通電新疆正式月兌離中華帝國的版圖,響應雲南護國運動,反對帝制,擁護共和。西北邊防軍不參與內戰,但是,任何敢進犯新疆的人個或組織,一律予以殲滅。

這份通電一出•全天下震驚。

號稱是袁世凱最忠實走狗的新疆軍閥唐朝和楊增新,竟然也樹起了反對帝倒袁的大旗,這個世界也變得太快了吧!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袁世凱的帝制是不得人心的,必將遭到全天下的的唾棄。

少數還持觀望態度的都督,見此情況,也暗中下了決心,只要等北洋的那幾個大哥級人物舉反旗,大伙跟著一塊反了得了。

對關內那些亂七八糟的口水戰,唐朝根本就懶得理會。發完這份通電,唐朝又繼續兩耳不聞中原事,一心只搞軍隊建設。

為了防止甘肅都督派兵入疆,唐朝特地命令穆海林帶領在羌組建的西北邊防軍第三師,提前結束整訓,全師換裝,領取武器裝備,移防星星峽。

不得不說,英國人和俄國人在背後搞的這些小動作,多多少少還是給唐朝帶來了一些不小的麻煩。對此,唐朝也深深地感到無可奈何,誰讓這個時代的國人,特別是身居高位的北洋政要,一個個都怕洋人怕得要死。

對內,這幫人比豺狼虎豹還要凶殘,在洋人面前,他們奴顏卑膝比親孫子還要乖巧听話。國家落在這樣一幫沒有脊梁骨氣的官僚手里,怎麼可能撐起我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

徹底地跟中華帝國的官僚們決裂,讓唐朝反而感覺輕松了許多。最起碼,不用再在楊增新面前裝成是老袁的嫡系心月復了。

在跟楊增新認真商量過後,唐朝正式對外宣布廢除新疆原有的行政體系,成立西北軍政府。即日起,變都督府為督軍府。唐朝任督軍,楊增新任省長。

下設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督導部、內務部、軍事統計調查局、警察總局、財政部、交通部、工業部、農業部、教育部、衛生部、商務部、司法部、外交部等十多個職能部門,儼然在把若大的新疆當成一個國中國在設計。

新疆原有的道,全部改為市,伊塔道,撤分成伊犁和塔城兩市。阿勒泰地區也改為阿勒泰市,其他四十一縣保持不變,只是縣知事改稱縣長,最基層的鄉約改為鄉長,並在每個村落建里村委會,使之成為具備一定行政職能的行政村。

一系列的工作全都往一塊湊,這讓唐朝再次為人才的稀缺而大傷腦筋。

交通問題是最也讓唐朝為之頭痛的。三天兩頭得在迪化和唐家堡來回跑,他有飛艇都嫌麻煩,楊增新、穆海林他們騎馬坐車趕路,更是叫苦不已。

「天山號」這一個月來幾乎就成了空中貨運列車,不停地在唐家堡-羌-鄯善-迪化四個地方飛來飛去,有時候還得出遠門去新疆南北各道縣送人送貨。

好在臨時充當機組人員的全是披著人皮的智能機器人,否則要是人工操作,沒人能吃得消。

穆海林在羌的招兵工作是開展得最早的,自然也是最早成軍的,前後不到一個月,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審查,總共整編和招收了一萬八千七百四十六名青壯加入了西北邊防軍的新兵行列。

這批兵,主要來自羌周邊的尉犁、鄯善、阿克蘇、、焉耆、吐魯蕃和哈密等地區,民族成份主要以漢、維、蒙、回、藏五族為主,其中漢族和漢回佔了七成以上。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訓練後,穆海林招的這批人被唐朝授予西北邊防軍第三師正式番號,駐守星星峽,緊扼著這條連能河西走廊的唯一通道。

既然已經與京城的官僚撕破了臉面,唐朝當然得防著點這幫內聖外賊的家伙玩陰的。

在西北軍區正式成立組建的那一刻起,唐朝就交給軍情處一個重要任務︰收集跟甘肅都督張勛伯有關的所有情報,嚴密關注甘肅軍隊的動

對當前的新疆而言,除了外有俄國人和英國人的威脅,另一個最大的威脅,就是駐防在甘肅境內的甘軍。

之前雙方都屬同一陣營,自然相安無事,現如今敵我對立,甘肅都督張勛伯號稱老袁的嫡系心月復,不論老袁有沒有給張勛伯下達命令,唐朝都必須對甘肅駐軍嚴加提防。

星星峽是甘肅方向唯一的入疆通道,原來這里只有一營的新軍在此駐扎,新疆軍務在整肅的時候,這個營基本被裁遣,合格留下的不到三成。

西北軍大擴軍時,星星峽駐定被擴編成一個團。

現在加上穆海林的西北邊防軍第三師,唐朝部署在星星峽的兵力達到了四個滿編團近兩萬人馬。

甘肅軍隊要進攻進星星峽,沒有十萬兵力根本就別想打主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北之王最新章節 | 西北之王全文閱讀 | 西北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