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王 第173章 一點點蠶食才是王道

作者 ︰ 禁區中的幽靈

坐在一側旁听的蔣百里,听到委座第一次同意把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重炮賣給國內勢力,心里已經明白委座是真不打算染指孫傳芳的東南五省,並非是心口不一。

作為西北軍總參謀長,蔣百里來上海之前還真有點擔心委座之所以留在上海不回西京,目的就是想打東南五省的主意。

從民.國四年加盟西北軍,蔣百里親眼見證了一個中國式奇跡在大西北誕生壯大。西北軍這些東征西伐,不斷地開疆拓土,憑一己之力為中華.民.國的版圖擴大了數百萬平方公里。

成績固然是顯著卓越,但同時也使得西北軍到處樹敵,而且這些敵人沒一個是弱者。

表面上看,西北政府與西北的蘇俄政府,東邊的日本政府都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但誰都知道條約歷來都是拿來撕毀的。

從戰略層面來看西北政府所控制的地盤,其實處于蘇俄紅軍、駐印英軍、駐印支.那法軍、駐朝鮮日軍的包圍之中。

除此之外,周鄰還有國內的一大幫一直跟西北軍較勁的軍閥勢力在虎視眈眈。

別看現在西北軍聲勢浩大,如日中天,但蔣百里卻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自大,不要被眼前的勝利沖昏了理智。

對于唐委員長遲遲不肯向國內的那幾大軍閥勢力采取軍事行動,蔣百里是極力支持的。

一場護國戰爭,足以讓蔣百里對中華.民.國的政治斗爭感到了徹頭徹尾的心寒。連蔡松坡這樣的精明角色都被人利用拿來當槍使,他蔣方震隨時都有可能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銀子。

因此,長久以來,蔣百里對跟國內勢力打交道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和膩味。反而非常喜歡跟著委座一起時不時的拿英、法、俄、日等列強開涮兩把。

唐委員長曾經對歐洲未來的局勢作出過預言。聲稱《梵爾賽條約》對德國的不公平待遇,必將成為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個期限,不會超過二十年。這二十年,將是西北政府全面提升實力積蓄實力的黃金二十年。界時西北政府必將代表中國參與到這次世界列強重新劃定世界新秩序的盛宴,而且必然能取得空前輝煌的成就。

對唐委員長,蔣百里現在有著一種近乎崇拜的迷信。他已經從委座這些年來的種種舉措判斷出,委座在為未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精心布局。

這次委座組建的深藍艦隊環球遠航,竟然能使得強大而狂妄的日本人低頭服軟,不惜把他們從甲午戰爭以來在中華.大地佔據的地盤拱手相讓。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讓自認熟讀兵的蔣百里已將委座視為古今難求的戰神!軍神!

蔣百里當然明白小鬼子的退讓,只是在為將來的進攻積蓄力量。但蔣百里更清楚。小鬼子需要時間。西北政府同樣需要時間。取代日本政府在華利益,這樣使得西北軍可以光明正大的以「西北列強」的身份,挺進長江流域。

既不需要跟國內勢力打商量,也不需要對他們采取軍事行動,堂而皇之成立的長江艦隊。足以對長江流域的大小軍閥勢力構成強大的威懾力量。

「西北列強」這個身份所產生的效果顯然是巨大的。國內那些曾經不停地對西北政府的形像進行抹黑的新聞報紙,再也沒人敢明目張膽地站出來進行公然誹謗和污蔑了。

可以說,唐委員長這次表現出來的政治手腕和軍事手段,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契合。

現在最讓蔣百里倍覺心慰的是,委座並沒有因他此番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迷失自我,他非常清醒地意識到了現在並不適宜染指東南五省,更不是武力統一中國的最佳時機。

借著「西北列強」這一特殊身份,通過時間的淡化,采取分化拉攏蠶食的策略。方為最為行之有效的王者之道。

「委座,隴海鐵路護路部隊目前已經達到一個野戰師的規模。」蔣百里想起了總參就東南五省現有格局采取的部署,順著唐委員長的話接口說道︰「長江艦隊新組建了一個陸戰師,由原第八軍25師改編而成。師部駐地設在重慶,另在長江口駐防了一個團的部隊。您看是否有必要以工程兵部隊開拓團的名義,往浦東再增調一個師過來?」

唐朝沉默了一會兒。點頭答道︰「一個師不夠,多抽調一個師,讓他們全都換上建設兵團的裝束,等楚院長把浦東和崇明島兩塊地皮拿下來,就可以安排這個兩個師分別進駐浦東和崇明島,形成犄角之勢。浦東和崇明島都靠海,我建議把這兩師都改編成海軍陸戰師。未來,海軍陸戰部隊要承擔的作戰任務,很可能遠遠大于我們的陸軍野戰部隊。」

「是,委座。」蔣百里點頭應承。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明年,長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必然會戰火連綿。」唐朝心事重重地說道︰「衛齊,政府部門多配合一下移民總局,繼續加強對這三省農村和山區的移動動員工作。方震,命令長江艦隊加強對長江流域各大碼頭港口的控制力度,盡早劃分布置好各碼頭港口的防區,就地構築永備工事。」

「是,委座!」蔣百里、楚宣欣然領命。對于唐委員長作出的預測,他們從未有過任何質疑。因為過去的種種事實已經證明了唐委員長的推測預判從來就沒有錯過。

這個會議,一直到凌晨四點多才宣告結束。

蔣百里向唐朝告假,說是多年沒回老家了,想回去看看,唐朝當然準假,還特別交待蔣總參謀長趁這次機會多休息幾個月,反正近段時間西北軍不會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

楚宣第二天就乘上海至西京的軍用飛艇返回西京主持政府工作大局。唐寬則在上海呆了三天,每天都是早出夜歸,不知在忙乎些什麼。對此,唐朝也懶得過問。

也不知道林微因從哪里听到的消息,得知唐朝已經決定買下整個浦東地區和崇明島,並打算在浦東建設一座上海新城,把崇明島打造成休閑渡假盛地。于是不管不顧地纏上了唐朝,說是要把她在美國學到的建築方面的專業知識用于實踐。

這時候,內務部早把林微因的身家背景查了個徹底,甚至連祖上三代都進行了反復核實。確認了林微因確實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後,內務部的秘密特工這才放松對林微因的監視,同時唐寬也向唐委員長遞交了一份關于林大美女身世背景的報告材料,而且還作了注明分析,表示這個女人的危險系數近乎零。

唐朝這幾天一直有秦蘭心陪著,對林微因這個小丫頭片子還真沒動過什麼不良心思。既然小姑娘有建築方面的才干,于是大筆一揮,任由她為浦東開發區規劃辦公室的副主任。

有了正式任命的林微因,對自己有機會能在一張白紙上面來設計一座未來城市的藍圖,表現出一種近乎工作狂人的工作熱情。每天不是四處查資料,就是給大洋彼岸的美國同學和教授拍電報,邀請他們前來在幫忙助陣。

楚宣的工作效率相當高,不到三天,就跟孫傳芳的東南五省聯合自治政府簽定了浦東地區和崇明島的土地轉讓協議。

協議內容很簡單,西北政府幫助東南五省聯合自治政府在原上海兵工廠進行技改升級,並提供兩條漢陽造手動步槍生產線、相關配套子彈生產線、一條60迫擊炮生產線,一條82迫擊炮生產線,一條75野炮生產線。所有機器設備和人員培訓都由西北政認負責。

東南五省聯合自治政府則把黃浦江以東,到長江口範圍一千三百平方公里荒地和整個崇明島抵押給西北政府,用于償還西北政府對上海兵工廠六條生產線的資金投入。

此外,東南五省聯合自治政府出資一千二百萬華元,一次性向西北政府購入p14手動步槍五萬支,馬克沁重機槍三百挺,75mm野炮八十門,105mm牽引榴彈炮一百門。以及相關配套彈藥基數若干。

西北、東南兩大軍閥政府明顯把北京中央政府視同空氣,這處國土轉讓協議連招呼也沒跟段祺瑞、張作霖打一聲。不過雙方都知道此事不宜聲張,沒有公開對外宣布。

唐朝只需要在浦東那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以及整個崇明島的轉讓地契上蓋有江蘇省政府的大印章就行了。這份轉讓地契上蓋不蓋東南五省聯合自治政府的新官印都無所謂。

對于這筆交易,孫傳芳也是樂于得見。雖然把浦東和崇明島抵押給了唐新華,但唐新華是要在浦東地區投巨資興建一座上海新城,不管怎麼說這對東南五省的經濟發展都是一個很大的促進。至于將來是否能從浦東新區收取稅款,孫傳芳包括他的幕僚團都有選擇性的無視了。

有了從西北政府購買的那一大批軍火和重炮,孫傳芳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了強烈的自信。甚至把原本打算上北京拜段祺瑞的碼頭這一行程也取消了。

由不得孫傳芳孫大帥不信心爆棚。這年頭,有槍就是草頭王,現在老子不僅有槍,而有炮,不僅有炮,還有連北洋政府也沒有的105mm重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北之王最新章節 | 西北之王全文閱讀 | 西北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