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王 第265章 對內地盤能讓,對外絕對不妥協

作者 ︰ 禁區中的幽靈

心知只有曹操才配得上與此時的唐朝相比,張作霖心底里潛意識中形成了一種畏懼。他很清楚,若是將其非要與三國時代的某個人相比,最多只能是個袁術或者孫仲謀。

瀛台內片刻的沉靜以後,當張張作霖再開口時,已變得十分含蓄︰「新華老弟,朝鮮那邊的事呢,咱就只能按你說的辦。可是國內這邊,他媽了個巴子的原來還只是一個蔣中正。可是在你離開北京的這段時間,唐生智、白崇禧也都起了ど蛾子,才是老哥我急著讓你回來最主要的原因。」

不屑一笑,唐朝說道︰「汪兆銘跑回廣州,去和蔣中正爭奪國民黨的大權了。唐生智那家伙,是不是沒有政治上的主心骨了?還跟咱們起什麼ど蛾子?白崇禧和李宗仁,他們的貴州小弟一直都是重兵壓制,還敢跟咱們挑刺?」

苦笑一下,張作霖將他身邊茶幾上另外一份文件交給唐朝後說道︰「唐生智提出,若是想和平統一,最大一個前提就是各個地方政府實力上均衡。只有這樣,才能絕對地去確保,盡少地發生內戰。

白崇禧、李宗仁那邊,更離譜。直接就說,依東北聯邦為例,至少該做到五個省以上才可以。他們想要的,是老弟你的雲南和四川。而唐生智想要的,是你的河南和四川。直接,就在和談會議上就四川問題,他們兩邊他媽了個巴子的先干起來了。」

冷冷地一笑,天災和牛綺蘿傾訴的那些事。其實在這次二進北京城的時候,唐朝內心里已經形成了以個計劃。

在這一笑後,唐朝說道︰「雲南、四川是嗎?行,我可以給他們。或者可以分而贈之。可是,他們能確保,我將雲南和四川給了他們。再把河南、陝西給閻錫山,他們就都能安分嗎?」

心中很明白唐朝不會這麼簡單的說了就做。但是張作霖還是有些錯愕︰「新華老弟,那些地方都是你麾下那些兄弟用命換回來的,你真肯給他們?」

淡然一笑。唐朝若有所思地說道︰「天不予我逆天行,其結果就是導致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地盤是拿到手了,可與百姓真正安居樂業相比。卻是微不足道的。」

愕然地再次愣了一下,張作霖當然不會明白唐朝這樣一種真正因為經歷而感悟之人的見解。

愕愕呆了兩三分鐘後,張作霖才開口問道︰「那這麼著?難道老弟你真要把雲南、四川讓出去?還要把河南和陝西給閻錫山?」

鄭重看向張作霖,重重地點了點頭,唐朝說道︰「不錯,但是絕對不是現在,也不可能是現在。其一,雲南的洪災、震災加霜災,四川的震災、匪患,不是他們能夠在最大程度減少百姓損失基礎上去做好、去平穩接收的。

其二。四川是人口大省,雲南是民族大省。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他們兩方沒有任何一方擁有足夠將兩個地方治理好的能力基礎。所以,必須等我向西移民達到一定程度。他們,才可能接收好雲南和四川。

其三,據我所知,唐生智的聯邦政府里,現在只剩不足一百萬資金。白崇禧和李宗仁,這些年是沒少折騰、沒少積累財富。可是。如果想接收雲南,沒有兩千萬資金根本達不到經濟上的平穩接收。」

話音稍一停頓,唐朝堅毅地說道︰「所以,地盤我可以讓,白、唐集團想按我設想地去接收,基本條件現在不成熟。」

「那老弟你的河南和陝西呢?真給閻錫山?」張作霖問這話時,臉上驚詫神色掩之若非。

再次從容一笑,唐朝道︰「閻老西地盤觀念不改變,我給他地盤只是變相消耗和坑他。況且,河南經過這次大災荒,人口已經初步預見將從三千萬銳減至不足八百萬,至少兩千二百萬已經在西區的路上。

陝西也基本是與河南相同,兩千七百萬人口,現在有兩千一百萬在向西舉家遷徙中。我給他,將是兩個天災最嚴重的地盤。他想站穩腳跟,就只能掏錢安撫剩下的那些災民。呵呵,大哥您說,是不是消耗和坑他呢?」

言之全然,張作霖馬上點了點頭︰「不錯,如果河南和陝西你真給了閻錫山,去做到都是五省聯治的話,那還真是很不錯。只是,若老弟你接受這個五省聯治,那孫傳芳、蔣介石和上海方面,咱們咋解決呀?」

「要地盤,孫傳芳自己去給我打下琉球,大哥你就給他加一個省做報酬。蔣介石更簡單,把台灣收回來,再到瓊崖建個省。至于上海方面,他們就只能維持現在的地盤,先弄好了再來跟咱們談條件。」

「若依新華老弟你這樣說,你就也只剩新疆、青海、西藏、甘肅和西康五個省了。這樣的話,你不是很吃虧?」大是不解,張作霖問話時,臉上的表情相當的叵測。

再是從容一笑,唐朝說道︰「天災連連,蒼生難安。**不斷,罪孽銳增。我們不可能做救世主,但是我們能做一個將心比心之人。水能載舟,然亦覆舟。只剩五個省,我還有大漠外、還有西面需要我去耗費心神去讓百姓們,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

在現在這個中國,唐朝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另類。他是一個說到就做到的人,不是一個出爾反爾為達到目的不惜一切的人。他是一個真正愛兵的人,從其軍隊待遇和薪餉上,就可窺一般。

在愛護百姓上,唐朝更毋庸置疑是當今中國最好的一方霸主。西北聯邦治下的百姓是中國最富足的一群百姓,西北聯邦治下的百姓是中國唯一不需要為子女教育和生老病死發愁的人。

對于這些,張作霖早就已經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不相信唐朝這番話中有任何虛假。畢竟現在在全中國各處的災難,實際上已讓各方勢力的財政主要支出,都已經由內戰轉為救災、護民。

觀其言行,而知其心。長久以來,張作霖就是憑借這個本事,才能成為東北王、坐上今天的位置。

所以,張作霖絲毫不懷疑唐朝話中有任何虛假,也很贊成地點了點頭說道︰「若新華老弟真讓出一些地方,還真是即讓你少去很大一筆支出的同時,又消耗了其他幾家實力。不過,象新華老弟這樣,我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我敬佩老弟你。」

「也不用敬佩我,國內的事情上,既然只有如此才能息事寧人我也無謂強求。」說話間,唐朝原本和祥神色猛然變作凌厲︰「但是,對待任何一個外國勢力,小弟我是絕對不會有半分妥協的。就如現在的英國人一般,小弟絕不可能善罷甘休。跟我有過節的人,我一定要把他當節過。」

「英國人?他們又咋惹新華老弟你了?」

張作霖一問之後,眼楮緊盯住唐朝。

也不含糊,唐朝直接將漢中最終審訊和地方法院審判結果甩給張作霖︰「莫拉達巴德,四千名藏南分裂分子的武裝是英國人與我中華繼續為敵的第一個證據。松潘等地,十二股所謂反對我的藏民騎匪,全都是英國人派進來分裂我神州大陰謀執行者,這是第二個證據。

這兩個證據,任何一個,都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猶未死,且變相地更甚。對待任何一個報有這樣心里的非我炎黃子孫來說,小弟我永遠是只有打到死,沒有跪著活。」

眼見唐朝話至最後時即凶狠、又堅定神色,張作霖不禁有些吃驚地問道︰「怎的,新華老弟你要跟英國人開戰?你要去打印度嗎?」

偉人與中層次人的對比,彰顯無疑。唐朝心里很清楚一點,現在的張作霖之能算是一個中層次的人。而自己,就算不是大大的偉人,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初步做到了以個偉人的基礎。

想要讓中層次的人和更低層次的人了解偉人的想法與見解,最有效的方法唯有解釋、闡述,再解釋、再闡述。

心知肚明這些,唐朝卻又不想讓他真地明白。所以,略一沉靜後唐朝道︰「一切的戰爭,都原本是沒必要的戰爭。戰爭只是將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送上富強的手段。但是,絕對不是唯一的手段。

對付洋鬼子,尤其是英國人這樣的資深、老牌洋鬼子,我們不能只用戰爭手段去試圖解決如今已經遇上的問題。敵人詭計多端,我們唯有更加定略謀多。英國人的命在我的眼楮里,與螻蟻無異。可是我的士兵兄弟,和我的百姓生命,卻是無價之寶。

所以呢,大哥您可以放心。我只會向英國人在外交上施壓,而不會擅開戰端來給大家找麻煩。不過呢,呵呵,我會讓英國人在未來的某一天,來請我們去打他的地盤。」言至末端,唐朝臉上再次浮現起狡黠笑容。

看到唐朝的表情,就很清楚唐朝一定是有了什麼新計謀。偏偏,張作霖更清楚他若是問太多,很容易引起雙方誤會。所以張作霖並沒有去問,唐朝為什麼有這樣的把握,在未來某一天就一定會讓英國人來請中國去打他們自己的地盤。(未完待續)rq!~!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北之王最新章節 | 西北之王全文閱讀 | 西北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