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王 第461章 海軍對決日寇覆,各國制倭雲變多

作者 ︰ 禁區中的幽靈

「報告長官、報告長官,我方四名漁民抵制日軍強行登船,已被日軍槍殺、已被日軍牆上。請求立即對海面上日軍展開打擊、請求立即對海面上日軍展開打擊,請予批準、請予批準」

隱隱地,帶著艦隊已急速推進至距離「海參崴2018」號漁船大約兩海里附近海域的曾以鼎,從中心通訊器喇叭中听到了前方負責帶領著航母艦載機中隊中隊長發來的呼喊、請求聲。

臉色瞬間沉了下去,曾以鼎重新拿起高倍望遠鏡,邊向事發海域眺望,邊對身後的歐陽勣大聲道︰「歐陽政委,您可以給總部長官去電報,告訴委座和各位長官小日本中套了」

通過高倍望遠鏡,曾以鼎隱約間看到大約四、五艘軍艦似乎是發現了安西艦隊越過邊境線、已向他們沖了過來,正在調轉船頭,準備正面迎上第一艦隊前鋒。

戰機,錯失了就要被對手制約。作為從滿清末到北洋,再到西北軍和安西整個華族人海軍發展歷程中一員人雖年輕、資歷與經驗卻十足老將的曾以鼎,絕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對己方有利的戰機。

「永和艦、永定艦、汕尾艦,導彈列裝、重炮滿膛。只要日軍戰艦接近我方前行諸艦一公里,立即對敵進行震懾性炮火攻擊。」

第一道命令,迅速發出後,曾以鼎稍做思索,旋即命令再出︰「第一戰列艦編隊全體加速。滿速迎敵前進,至敵一公里海域處以魚鱗陣形迎敵。第二戰列艦編隊、第三戰列艦編隊,三十分鐘內向我靠攏、形成集群化集結」

命令迅速通過無線電電波傳了出去,原本保持著與葉卡捷琳堡號航母二十海里距離的第二戰列艦編隊、第三戰列艦編隊各自三十五艘戰艦和四艘鈾236動力潛艇迅速開始向葉卡捷琳堡號航母方向急速前進。

而原本就一直跟隨在葉卡捷琳堡號航母及其附從護衛編隊周圍的第一艦隊,只用了大約十分鐘,在日軍放棄「海參崴2018」號漁船開始調頭集結、組成戰斗隊形時,齊頭並進地月兌離大編隊、前沖到了與日軍相距一公里的海域上,開始進程魚鱗陣形調列。

大戰,一觸即發。在第一戰列艦編隊完成陣型調列,三艘早已經導彈滿架、炮彈滿膛的導彈巡洋艦鎖定住了日軍第四聯合艦隊旗艦「川島丸號」。由超大型戰列艦改造出來的那艘日軍航母時,歐陽勣興奮地拿著一份電報走到了曾以鼎身邊。

「司令,委座回電,命令我們無需與日軍多做任何交涉。日軍即以中計,我們便開始執行‘颶風一號’戰斗計劃。」歐陽勣話說完,將電報報文交到了曾以鼎手上。

低頭看了一眼報文,曾以鼎再抬頭時,臉上寫滿了堅毅、果敢神色,一把抓過了中心通訊器的話筒。

「第一戰列艦編隊。立即以我軍優勢之導彈,集中火力攻擊日軍‘川島丸’。所有戰機、直升機全部升空。從空中集中火力攻擊其他日軍重型目標。

第二戰列艦編隊、第三戰列艦編隊,潛艇編隊,全部迎敵而上、遇敵立即按既定模式展開攻擊。‘颶風一號’計劃,全面啟動」

作戰命令有如一道晴天霹靂,更似一劑強心劑。安西海軍自成軍以來,大戰曾經有過。可是最近五年來,除了齊魯大撤退那一次,安西海軍的將士再也未曾如此直接對上同為亞洲海軍強國日本的大編隊軍艦群。

三、四年了,每天只是玩命的訓練。各艘戰艦上的安西士兵很清楚,他們都是在等待著這樣一個時刻。尤其是第一艦隊的將士們,他們更清楚這三、四年來他們每年兩次的大型海上演習和每個月都在進行著的實戰訓練,都是在等待著這樣一天的到來。

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當曾以鼎命令發出後只短短兩分鐘後。第一戰列艦編隊旗艦「長沙」號導彈戰列艦上,最先冒出了一陣濃濃的白霧。白霧之中,七枚10噸ha2型戰役導彈升空、拖著長長的白色尾巴直飛向「川島丸」號

「八嘎!那是什麼!」

從高倍望遠鏡中看到正向他的戰艦飛來的一片拖著白色尾巴的怪彈。宏本光未夫大聲罵叫了一句,爾後快速抓起了通訊器話筒︰「雷達偵測課、雷達偵測課,立即根據安西軍艦發射出來的那些導彈的飛行軌跡,測算其可能攻擊位置」

「報告司令官閣下。安西軍艦發射的七枚導彈,攻擊位置是在我們的旗艦」

只短短十幾秒,通訊器中傳出了雷達偵測課課長焦急的回答和詢問聲︰「司令官閣下,是否讓我艦以移動來躲閃,是否讓我艦以移動來躲閃,請您給予指令、請您給予指令」

「左滿舵、左滿舵,全速向左翼避讓、全速向左翼避讓」

「咻、咻、咻」

「轟、轟、轟」

宏本光未夫剛剛下達完他的命令,可惜,不等他有任何機會讓他的「川島丸」向左翼避讓。七枚導彈,就在他用望遠鏡關注之下飛落到了「川島丸」號的艦體上

一陣劇烈的爆炸聲中,宏本光未夫還想再喊什麼,卻因為劇烈的震蕩。他被甩到至少半米高、重重撞到指揮塔頂棚上後又重重地摔回地上,被摔了個七暈八素、短瞬間失去了知覺。

「咻、咻、咻」

「轟、轟、轟」

第二戰列艦編隊的三十五艘艦艇一起發射出的第一輪導彈集群轟擊,在宏本光未夫還未恢復清醒時。全面擊中到了日軍的四十八艘戰艦群中。火光四起、爆炸聲連成一片。各種驚叫、慘嚎聲,也隨之響徹在日軍集結列隊的海面上。

四十八艘日軍戰艦,是日本海軍大臣根據其自身海軍實力,來應對安西海軍水面封鎖時將原本只有三個聯合艦隊的日本海軍強行分割、重組出八個聯合艦隊,每個艦隊最大限度的編配數量。

讓那位日本海軍大臣、一線的宏本光未夫等人根本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在朝鮮半島東北方向游弋著的安西海軍幾個戰列艦編隊、那些原本負責近海防御的安西戰艦,竟然在此刻突然急速來到了日本海域。

在第一戰列艦編隊第一輪導彈轟炸過後,第二輪密集的炮火對著日本第四聯合艦隊一通狂轟爛炸打光三個基數彈藥時。第二戰列艦編隊、第三戰列艦編隊出現在了第一戰列艦編隊的兩翼。

與第一戰列艦編隊不同的是,這兩個急速沖來的兩個從前只做岸防近海防御的戰列艦編隊,從奔向戰場時便是保持著半月狀推進隊形。

所以到達曾以鼎給他們確定指定的位置上後,根本沒用時間去進行隊形集列。直接便對著日本海軍第四聯合艦隊那些戰艦傾瀉出了一陣導彈雨

日本海軍在未接到已經被炸暈了的宏本光未夫指令時,先是在密集的火力轟炸中忙亂了好一陣。但是很快,幾艘巡洋艦上的指揮官們,還是回過神來。在日常訓練中,日本海軍經常會假設的情況是旗艦被第一時間攻擊,導致無法進行正常指揮。

而此刻,這種情況真的出現在了戰斗中,乘坐在「濱野」號上的第四艦隊參謀長中西完我,一沖慌亂中定住心神。馬上接替了還在被密集的導彈雨、炮彈雨籠罩著地「川島丸」號上的宏本光未夫,下令讓日軍戰艦開始對安西艦隊還擊了

兩千米的距離。對于安西與日本海軍來說,無疑都是最佳的有效射擊範圍。不過兩軍戰艦和火力,卻是讓兩軍從這場戰斗一開始,便出現了完全不對等的關鍵點。

安西的巡洋艦、戰列艦上,是導彈為主、275mm口徑巨型火炮和205~250口徑中、重型火炮為輔的火力群。可日軍的巡洋艦和戰列艦上,即沒有導彈這樣殺傷力極大的新型武器,火炮也是225mm口徑一下重炮為主,150~175火炮群為輔。

從雙方戰艦的覆甲和防御上,安西驅逐艦以上的戰艦上。都安裝了雷電電子反彈襲系統。戰艦自身的鐵甲,也全部采用了強化合金作為覆甲。日軍的炮彈落到安西軍艦上,經常是只能炸出一個大坑,卻根本無法洞穿堅韌性兼顧、異常耐攻擊的安西戰艦保護層。

不對等的對攻戰中,日本海軍的24架在安西將士眼中老掉牙的戰斗機,剛剛升空便成了安西海軍的戰斗機在空中活靶子。只短短的十分鐘時間,24架日軍戰機全部被擊落之後。日本海軍第四聯合艦隊,又多出了從空中肆無忌憚沖過來的安西戰斗機、直升機密集的火力覆蓋。

成群成群的日本海軍官兵被直升機掃射出的子彈打倒在甲板上,一片一片的日軍士兵被安西戰斗機上扔下來的炸彈掀翻到海里,加上安西兩個戰列艦編隊不停不休的火力雲集而至

戰斗進行到第十五分鐘。日軍戰列艦「中島」號被擊沉。五分鐘後,宏本光未夫放棄「川島丸」號,隨後該艦被擊沉。戰斗進行到第二十二分鐘時,日軍十三艘戰艦同時不堪重擊,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沉入太平洋底

戰斗進行到第二十五分鐘,日軍又十二艘戰艦同時不堪重擊,沉入海底。到了半個小時時,曾以鼎一聲令下,三個戰列艦編隊一百零五艘海面戰艦、十二艘鈾236動力潛艇率先圍住了剩余的日軍戰艦展開了大圍攻式轟擊。

之後,曾以鼎帶著葉卡捷琳堡號航母附從的兩艘巡洋艦、兩艘戰列艦、四艘護衛驅逐艦、四艘支援艦、四艘潛艇加入到了圍攻的戰團,徹底讓日軍連反擊開炮的機會都喪失了

這場安西與日本海軍四年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對決。只用了前後四十分鐘,便以日本海軍第四聯合艦隊四十八艘戰艦全部被擊沉,司令長官宏本光未夫海軍中將以下兩千一百名日軍士兵像死狗一般被安西將士從海里拎起、抓了俘虜而告終

兩軍全面接戰的同一時刻,天京。唐朝親自召見日本駐安西公使,當面向其一翻痛斥之後下令安西共和國正式與日本國斷絕一切外交關系、兩國進入到全面戰爭狀態下。

旋即,唐朝在楊永泰、顧維鈞等人陪同下,在總統府新聞廳召開兩百四十位各國記者參加的新聞會。對日本不顧國際性組織的聯合公約,不問事情的原因便攻擊安西漁船、殺死安西漁民的行徑進行強烈譴責的同時,唐朝當眾下令以安西海軍為先鋒,陸軍和空軍為輔助。全面對日本宣戰。

接下來,在兩個小時後,顧維鈞會見駐安西的歐聯各國、東盟五國公使,楊永泰召見美洲各國公使。一翻外交運作之後,美國和歐聯成員國同時宣布與日本斷絕一切外交關系,加入到制裁日本的國際聯盟中來。

美國的態度更加堅決,在美國總統發表于日本斷交演講僅僅兩個小時後,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第七艦隊和第八艦隊迅速的沖到了菲律賓以東、關島以西和琉球群島附近海域,對負責防御那里的日本海軍形成了圍逼之勢。

一直首鼠兩端的希特勒眼見美國如此。他也不敢繼續跟日本人保持曖昧。美國第七艦隊對日本海軍第八聯合艦隊發射出第一發炮彈時,希特勒在柏林發表講話。宣布德國成為歐洲國家中最後一個與日本斷絕一切外交關系、驅逐日本駐德所有人員的國家。

接著為了避免唐朝對其猜忌增加,希特勒與唐朝進行了長達九十分鐘的國事通話。期間,他向唐朝提出派遣德國陸軍四到六個師、空軍三到五個師,前往遠東地區與安西組成安德聯軍,直接向日本出兵的請求。

唐朝沒有立即答應,也沒有立即拒絕,只是跟他打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迷蹤拳之後,明確地告訴希特勒︰「此次是日本人殺害了我安西同胞而引發的兩國之間的戰爭,若德國願意承擔國際大國的義務和責任。日本本土戰場無需德國參與,德國可以派兵去參與解放南洋的戰役

安西人民和我個人,明白希特勒元首是我國最親密的兄弟,所以我們不會將德意志直接拉入到一場未必能夠短時間內結束的戰爭中去。為了德國的穩定與發展,這一切就由安西共和國與美利堅共和國來進行吧」

希特勒的本意,其實早被唐朝看穿了。原本德國與日本保持著良好、甚至有些過于親密的關系,完全是因為德國在許多技術和經濟發展上需要日本。而此時他想趁亂也來參戰。以希特勒那個家伙的頭腦,絕對不會只是為了支持盟友那麼簡單。

其真實目的,只會有兩種︰第一種,安西打敗日本。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很清楚勝利最終將歸屬于安西一方的。德國如果直接派兵參戰,那麼戰爭結束後,德國便對日本的未來有了一定的發言權。

第二種,希特勒派兵,後面就會派出間諜。安西四年來發展出的許多更為先進,已經領先世界至少半個世紀的科技,是德國垂涎已久、世界各國窺百般而難得其核心的。長期以來,唐朝對新技術加入到國際合作中,一直保持著十分強硬的自我保密、拒絕合作態度。

即便德國的間諜無法在戰爭進行階段偷走安西的各種技術,他們也可以在戰爭結束後,通過這場戰爭來向安西提出技術合作方面的要求。

南洋與日本不同,南洋打完,唐朝根本不想著進行什麼實際性的控制,而是早已確定要將南洋變成第二個印度支那。

沙撈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王國、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和爪哇十個新生國家的名字,都已經開始出現在致公黨、安西政府內部的高層文件中了。

德國出兵南洋,即便戰爭打完了,他們也無法因幫了安西一次,就向安西來要新一輪核心技術大合作。即便他們提出來那樣的要求,唐朝也可以使太極推手,將德國索要戰爭勝利果實的方向,直接推給南洋十個國家去。

這一點,唐朝猜測的沒有錯,做法也沒有錯。因為柏林的希特勒,其實本意正是為了安西更多他們無法破解甚至接觸都接觸不上的新技術而來。在唐朝施展移花接木後,希特勒果斷地放棄了對南洋出兵,轉而開始陰暗地執行起他的技術諜報計劃來

與希特勒不同,大不列顛三國合作體主席國英格蘭的總統丘吉爾,是第二個就安西對日本全面宣戰與唐朝通電話的人。他提出派遣三國組成的聯合海軍艦隊支援南洋戰場,但是不願意讓三國的聯合海軍艦隊去直接參戰日本本土。

其主要意圖,也直接明了地再電話中與唐朝說得很清楚︰「希望在南洋得到全面解放,新生的各個國家取得完全**後,允許大不列顛三國在南洋設立兩到三個海外軍事基地。這樣日後再發生亞太地區戰爭,大不列顛三國可以隨時支持安西甚至直接參戰

南洋群島上的橡膠資源,是得天獨厚的。大不列顛是工業革命發源地,長期以來對橡膠的依賴性一直很強。所以,三國元首商議後,只希望在南洋獲得全面解放後,三國可以在南洋的橡膠貿易中取得與安西平等的各項待遇」

一個實際上半數國土防御仍然控制在安西以及北約國家手上的戰敗國,唐朝雖然不想讓其再發展壯大,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安西的死敵。但是為了制約正在高速發展中的希特勒德國,國際平衡性維持住,唐朝思索之後接受了丘吉爾的提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北之王最新章節 | 西北之王全文閱讀 | 西北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