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之鷹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鄭介民跪求月票

作者 ︰ 淡月江南

周總理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向全場掃了一圈,繼續說道︰「現在這個停戰命令,一方面已在外國報紙公布和中國新聞社廣播,另方面政府已在正式下命令給各地軍隊。[全文字首發]我們的通告,大家都看到了。毛潤之主席在上面親筆簽字,已經發到了我黨領導的軍隊和解放區。所以在今天,政治協商會議開幕之日,也是聯合國大會開幕之日,能做到這件事,是深值慶賀的。諸位這幾個月來對這件事的關懷,以及對無條件停戰呼聲的贊助,我同樣也很感謝諸位。因為諸位不僅報道消息,也把人民呼聲告訴了我們。好了,我說這些就足夠了,剩下的時間留給各位提問。」周總理適時結束了講話,微笑著面對眾位記者們。

有記者問︰「軍調部成立之後,**方面打算派誰作為代表?政府方面和美國方面的代表是誰?」

周總理回答說︰「**代表是葉建英將軍,政府方面和美國方面的代表據說是鄭介民廳長和羅伯遜代辦。」

記者問︰「軍調部的組織和人數是如何規定的?」

周總理答︰「軍調部將設執行組、秘書處以及若干聯絡人員。至于參加人數,三方都有同等數目。」

記者問︰「軍調部何時開始工作?」

周總理答︰「寇蒂斯將軍副官洛克菲勒上校明日即將前往北平進行軍調部的籌備工作。預計軍調部工作很快即可開始。希望能在3至5天以內。」

記者問︰「請問停戰命令什麼時候開始生效?」

周總理答︰「國共雙方約定至遲三天之內,全國各地一律停戰。除非有些地方因為沒有電台,而又處在被封鎖狀況之中,那就需要延長時日,比如我們在海南島的部隊,就沒有任何通訊聯絡。」

記者問︰「軍調部成立之後,軍事三人小組會議是否仍然要繼續召開?」

周總理答︰「需要商討相關問題時,自然會繼續進行。」

記者問︰「政府向東北繼續運兵,是否將不受此命令限制?」

周總理答︰「是的,國民政府是從蘇軍手中接收中國主權。而不是為了進行內戰,故而這種運兵將不受停戰命令限制。」

記者問︰「向東北運兵是否需要向軍調部報告?」

周總理答︰「運兵進入東北按照規定是要向軍調部進行報告的。[全文字首發]」

記者問︰「公報之中附加規定的第二項所稱的滿洲,是否包括熱河省在內?」

周總理答︰「滿洲指東北九省(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國民政府決定把東北地區劃分成9個行省。分別為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女敕江省、興安省,即把原來的東三省每一個省都分成三個省),並不包括熱河省在內。」

記者問︰「監督停戰的軍事考察團的組織和職權是怎樣的?」

周總理答︰「除國共兩黨之外,由政治協商會議和國民參政會,各派公正人士8人,共計16人組成軍事考察團,分赴各地考察軍事沖突情況。我們同時希望中外記者也能夠參加考察團同去各地考察。」

記者問︰「他們將向誰作出建議?考察團何時可以組成出發?」

周總理答︰「他們可以向政治協商會議,向國民參政會,向國共雙方,向三人會議作出建議。總之他們有他們的獨立權力。這個考察團可能是在現在或者政治協商會議結束之後組成。」

在停戰協議之中,國共雙方同意為了貫徹實施停戰命令,從而建立一個軍事調處機構,並且還簽署了《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協議》。根據這份協議規定,軍事調處執行部(簡稱軍調部)設委員三人,其中一人代表國民政府,一人代表**,一人代表美國政府。其中**代表為中央軍委參謀長葉建英,國民政府代表為軍令部第二廳廳長兼軍統局副局長鄭介民陸軍中將,美國方面的代表為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羅伯遜。協議規定由美國代表擔任委員會主席。一切事宜均須三名委員一致通過,三名委員均擁有一票否決權。因為喬治他們的談判小組也是三人委員會,所以為了區別于軍調部的三人委員會,又把喬治所在的這個三人委員會稱之為「最高軍事三人小組會議」。

1月13日清晨,即停戰協議公布的第二天。重慶九龍坡白市驛機場。這是一個軍用機場,跑道上面停滿了各式各樣的美**用飛機。周圍警衛森嚴。在抗戰時期,許多軍用物資就是從印度經過「駝峰航線」運到這里,再從這里發往各個部隊。在停機坪上面有一架c-54「空中霸王」式運輸機特別引人注目,它的四周布滿了崗哨,這就是當初喬治來華所乘坐的專機,今天它將要載著軍調部的三位委員代表飛往北平。

1月的重慶,太陽還缺乏足夠的熱量和穿透力。直到上午9點多鐘的時候,濃濃的晨霧才逐漸變得稀薄,白市驛機場開始顯露出來了。在白市驛機場上面,消息靈通的記者們早就已經熙熙攘攘地等待著,他們之中有的人還將隨飛機前往北平進行追蹤采訪,攝影記者們更是早早地就找好了拍攝角度,只等拍攝對象一到就開機。

大概是9點30分的時候,一輛軍用吉普車駛進了白市驛機場,停在了即將起飛的c-54運輸機旁邊。從車上走下來一位身穿黃呢料軍服,頭戴大檐帽,掛著中將軍餃的軍人。

「啊,是鄭廳長!」、「鄭局長來了!」熟悉他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

是的。來人便是號稱蔣介石「十三太保」之一的軍調部國民黨方面代表委員鄭介民。鄭介民原名鄭庭炳。于1897年生生在一個破落地主家庭,幼年父親早死。1915年,鄭庭炳讀完小學之後考入廣東瓊崖中學,期間秘密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瓊崖民軍,並且擔任書記,後來被軍閥察覺,緝捕甚急,于是便改名鄭介民,赴馬來西亞吉隆坡謀生,在一個養魚場當帳房先生。而且還擔任吉隆坡《益群日報》編輯,著文擁護國民黨革命救國的主張,常以「華僑工人階級」自居。

1924年4月,鄭介民得知黃埔軍校創辦。于是便和好友黃珍吾到廣州投靠黃埔軍校第一期,但是不料沒有被錄取,後來只能投入大本營警衛旅(旅長吳鐵城)軍士隊當學兵,積極補習功課,準備再次投考。當年8月黃埔軍校第二期招生時,鄭介民考入步兵科,在校期間發起組織「孫文主義學會」,開始從事情報工作。

1925年入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政治經濟。1927年8月,鄭介民從蘇聯畢業回國。擔任中央軍官學校第六期總隊政治教官,不久之後受潘佑強推薦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擔任政治部主任秘書。

&年1月蔣介石復職之後,鄭介民擔任蔣介石的侍從副官,開始專門從事特務工作。1929年初,鄭介民假裝失業來到武漢,利用他和李宗義(李宗仁之弟,人稱「二總」)的同學關系四處活動,離間桂系部隊,收買拉攏桂系將領,四處搜集情報。當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蔣介石通過鄭介民順利收買桂系將領李明瑞、楊騰輝「服從中央」,使得桂系很快失敗。

1930年,鄭介民擔任陸軍第15師政治部主任,不久之後兼任廣西省政府委員,後來又兼任第57師政治部主任。負責監視桂系部隊。當年4月廣西省主席俞作柏響應張發奎反蔣,鄭介民從柳州化裝只身逃出廣州。12月從香港輾轉返回南京,擔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上校參謀。

1932年3月,鄭介民被選為「復興社」干事會干事,4月1日兼任「復興社」特務處副處長。1933年1月,華北局勢緊張,鄭介民兼任復興社華北區區長,以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上校參謀的名義作掩護,重新調整部署特務處在華北地區的工作;當年4月,鄭介民親自出馬,化裝成為由南洋回國的華僑資本家,偵察被日軍收買的北洋軍閥張敬堯的活動,等到把張敬堯的情況弄清楚以後,便派華北區行動組組長白世維帶領行動員黃泅欽等人,于5月7日在六國飯店將其擊斃。

1934年夏,鄭介民以軍事考察團名義前往歐洲考察,實際上是學習法西斯的統治方法,發展復興社在歐洲的組織,並且還前往拜訪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1935年夏,鄭介民回國,極力介紹法西斯主義,一時成為時髦人物,不久之後便擔任參謀本部第二廳第五處少將處長,同時仍然兼任特務處副處長。

1936年3月,鄭介民受蔣介石指派從南京經上海來到香港,一面布置暗殺陳濟棠的工作,一面重金收買廣東將領,但是鄭介民安排的暗殺小組被陳濟棠的特務發覺之後抓去;當年6月「兩廣事變」爆發,鄭介民積極分化收買的廣東陸軍空軍部隊投蔣,7月陳濟棠眾叛親離,不得不通電下野;8月鄭介民代理「復興社」書記長,兼任「民族運動委員會」委員和「忠義救國會」委員。

1937年9月,鄭介民擔任參謀本部第二廳第三處處長,主管對日作戰的情報工作。1938年1月,鄭介民擔任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二廳副廳長,掌理軍事情報;3月之後兼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主任秘書,但是鄭介民並不到職,而是由副主任秘書毛人鳳代理。

1939年9月,鄭介民帶職到陸軍大學將官班第一期受訓,鄭介民學習極為認真,著有《諜報勤務》和《軍事情報學》等書。1940年4月,鄭介民從陸軍大學畢業,之後兼任「中蘇情報合作所」副所長。1942年1月,鄭介民擔任新加坡盟軍軍事會議代表,在會上對東南亞戰局有所陳述,但是最初不被重視,之後其觀點為時局證實,方得盟軍統帥另眼相看,又被蔣介石指定參加在重慶舉行的中美聯合參謀會議,擔任情報方面的聯絡工作。

1943年11月22日,鄭介民隨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並且負責蔣介石的安保工作。1944年2月,鄭介民升任軍令部第二廳中將廳長,兼任東南亞盟軍總司令部聯絡官,當時他還正確預言了盟軍將在8月18日于諾曼底登陸,被美**官稱贊為「神機妙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美利堅之鷹最新章節 | 美利堅之鷹全文閱讀 | 美利堅之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