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方 正文 第一回 戎環南下侵禹域 突兵北進鎮雄關

作者 ︰ 通明鑒

延朔六年,秋……

南域︰

中禹[1],哀帝[2]崩,新君承繼大統,年號延朔。此時,朝中黨派林立[3],官員腐敗,權臣橫行。淮州,刑州[4]相繼謀反。延朔君繼位之後便纏于內斗,肅清朋黨叛軍,以求重振君威。

北域︰

戎環國主焉之邪單于率部東征西討,平定各部,早已雄踞北疆多時。此時已是人強馬壯,兵多將廣。欲一統二域,便派長子焉師陀糾集人馬,越過邊界,揮師南下。中禹忙于內斗,疲于應對,消極抵抗,未能組織有效的防御。轉眼之間,已連丟數城。

戎環大軍一路凱歌高懸,卻在沃原牧[5]遭守將嚴世宇[6]頑抗。奈何徐谷關[7]守將孫嘯[8]因黨派之隙,加之為保存實力,不肯發兵相救。導致沃原牧終因寡不敵眾,兵馬殆盡而被攻陷,守將嚴世宇也戰死城中。

沃原牧為中禹北方重城。戎環大軍拿下此城,自是歡喜非常,軍心大振。但也損失不少人馬,遂向國主請求增援。焉之邪得捷大喜,隨即遣調人馬,由切利梟統領南下,增援所佔城池,與焉師陀匯合。

旌旗陣陣,煙塵滾滾,未過數時,焉師陀已陳兵許川北岸,將要南渡。徐谷關危情,迫在眉睫。

隴山一線軍力乃隴南派之根基,御北之敵,護衛京畿,首當其沖。為保實力,所以力主避戰求和,並暗囑孫嘯不得妄動。

副將穆鵬[9]見大敵當前,孫嘯仍舊按兵不動。心下甚惱,便勸其嚴防許川東岸,趁敵軍渡河,立足不穩之際,率部突擊,將其劫殺于許川南岸。

那孫嘯為當世名將,多年來攻伐征戰,從無敗績,因此也頗為自負,心中自是念道︰「若是求和成功,則不用費心。即使求和不成。敵軍也無所懼也!」所以依舊躊躇觀望,不听其言。穆鵬無奈,暗自嗟嘆︰「匹夫短視,輕國危而重私斗!家國不在,私利何存?」

卻說朝中得報,邊境遭侵,隴南派力主求和,各派也各執一詞,或主戰,或主和。彼此爭論不休。

這倒讓延朔君很是為難,其自知各派樹大根深,輕國事而重私利,人心不齊,政令難統,且西北二州謀反尚未平息,中禹軍力分散,難以合于一處。內廷不安,外患難平!無奈之下也只得同意求和。遂派使者北上,欲向戎環稱臣納貢。

哪知戎環國主焉之邪不予理睬,將使者斬首,並命其隨從將人頭帶回中禹復命,以表一統二域之決心。

此時,焉師陀全軍已度過許川,兵臨徐谷關。孫嘯自思︰「求和無望,如今已無退路,先前一再避戰,眾人皆以為我怯敵,如若再避,貽誤戰機,豈不毀我一世英名?且喪失戰機,于軍不利。軍力一潰,則勢力難存!想我自幼熟讀兵法,焉師陀不過一蠻夷,不如與之一戰,或許還能成就一番偉業!」當即整軍備戰,加派斥候打探情報。

卻說焉師陀渡河之後,背川安營,依水扎寨,營地橫臥許川沿岸,縱長只有數里,

孫嘯得報,心中大悅。遂調集人馬,準備攻之。

穆鵬言道︰「焉師陀背水為陣,營地依水而建,斷絕自身退路。若無必勝把握,怎敢如此,只怕是誘敵之計!」

孫嘯道︰「你多慮啦!攻戰最重當機立斷,把握時機。焉師陀乃一蠻夷,不懂兵法。其背水為陣,乃兵家大忌,此乃天賜良機!怎能浪費?

先前焉師陀圍攻沃原牧,已耗盡不少人馬。未經休整,便又長途奔襲,軍隊已是疲憊不堪。我等以逸待勞,已是勝望在握!

觀其營地橫寬縱長,人馬不過萬余,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我手中現有七萬人馬,攻之則必勝!」

穆鵬又勸道︰「焉師陀乃戎環名將,一路征伐,戰必勝,攻必取。若無手段,怎能如此?且敵方新勝,士氣高漲。不如避其鋒芒,堅守城關,待敵軍銳氣耗盡之時再攻之不遲!」

孫嘯笑道︰「呵呵,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此良機,豈能錯過?!哈哈哈哈!先前你怨我怯敵不戰,拒敵不利。如今卻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看真正怯敵的是你吧!?你若害怕,請暫且留守城內,看我前去立下奇功!哼!」

穆鵬听言,便不再多話,自願留下來守城,孫嘯甚鄙之。便留下二萬人馬。自己率五萬人馬出城攻敵。

塵煙滾滾,兩軍相向。但只見許川南岸,鼓聲陣陣,戎環大軍一字排開,層層進防。

左側陣頭皆為長槍兵,手持3丈劫騎槍,槍頭林立,排排相依,一致向前,嚴防敵方騎兵與弓手進犯。斜後緩坡上則為步弓手,護住右翼。兵陣正後方為重騎。陣頭右側則多為刀兵.斧兵,且其側後偏正中處,營寨密集,帥旗若隱若現,似是中軍所在。

孫嘯觀之大喜,笑道︰「蠻兒果然不懂用兵之道啊!」

遂命大軍向前進發,派一股重騎向敵軍左翼進發,準備先襲步弓,再從側翼攻擊長槍兵,正頭為步弓,右翼與後方由長槍兵相護,重甲步兵則縱刀持盾于左翼策應,安排精銳重甲騎兵-突陣騎向敵軍左翼進發,準備避開槍兵,先襲刀斧兵,再攻中軍。兩翼與正中成包抄之勢合圍敵人。自己則率一彪突陣騎駐銅獅旗[10]于陣尾策應。

兩軍相近之後,雙方步弓先是一陣急射,各有傷亡。戎環方刀斧兵因甲冑簡陋,瞬間便損傷甚重,急忙向右後方撤離。

突然,戎環後方重騎,借刀斧兵撤離讓出的缺口沖殺出陣,直奔孫嘯陣中重步和步弓疾馳而來,孫方步弓慌忙後撤,重步兵和長槍兵連忙迎上,陣後重騎也沖擊迎敵,相助步兵。雙方戰成一團,好不混亂。

恰在此時,戎環軍長槍兵與刀斧兵也欲趕來助陣。卻只見,孫軍率突陣騎騎從右翼沖出,塵煙滾滾,殺氣騰騰;另一路重騎也從左側沖出,追趕著對方步弓,沖殺而來,戎環眾兵見其氣勢洶洶,威不可擋,連忙退後。此時,戎環方重騎也漸漸不支,御馬後撤。激戰至此,焉師陀戰陣已全線崩潰,眾兵皆向營中逃竄。

孫嘯十分得意,忙率兵追趕,直取敵方中軍,方至營中,忽听一聲炮響,驟然間,只覺地動山搖,憑空傳出數聲長嘯,听之如洪鐘低吟,巨石墜谷。

突然,營內大小軍帳一一撕裂,從里面沖出百余巨獸,皆高近2丈,青皮僂背,蓬發橫肩,獠牙交錯,有目無珠,身鎖巨鏈,手持狼牙杵,迎風怒吼,殺聲震天,直入孫嘯軍中,抽劈砍砸,排山倒海,如入無人之境……

原來此巨獸名為「魁魈」。乃是用巫蠱秘藥將戰俘,囚犯封于巨甕之中煉制而成。

先從戰俘,囚犯中挑選身體強壯之人,喂以蠱蟲-「鳴魈」。然後將其放置巨甕之中,

連餓數日,使其胃中產生大量酸水,鳴魈一遇酸水便會破殼而出,蠱師通過甕中壁上的秘文施咒,控制其涌入顱腔,侵食腦核,分泌毒菌素,入侵人體細胞,。再于巨甕之下,點柴燃火,以文火炙烤,毒菌素遇熱便會加速擴散,以細胞為寄體大量繁殖毒菌,促成身體變異,人體巨化。

此時,中蠱之人全身麻癢鑽心,筋骨劇痛,灼熱難忍。大多數人難以熬過,往往死在甕中,能過此關者,皆是異常強壯之人。至煉成之日,便會破甕而出,屆時記憶盡失,智力低下,已無人性,與獸無異。

此術名為「魈蠱」,源于承元域「虔門」。因其派中之術過于陰毒,為承元域練氣士所不齒,後遭驅趕。逃至戎環,受其重用,虔門掌門-伯余休也被封為國師,相助戎環攻下不少疆土。

那魁魈煉成之後,皮糙肉厚,堅如犀甲,一般刀槍難以傷害;加之力道巨大,可倒拽三牛,往往能以一敵百。由蠱師通過操縱其顱腔內的鳴魈毒蟲控制行動,常裝備于軍中,為戎環重兵。

話說孫嘯兵眾從未見過此種巨獸,其猙獰勇悍,著實令人膽寒,眾人觀之,皆不敢近前,戰馬也驚嚎不已,揚蹄逃奔。煞那間,孫嘯軍便已兵敗如山倒,毫無反擊之力,只得慌忙後撤,相互踐踏致死者無數……

就在此時,迎面又沖出一彪鐵騎,為首之人乃是焉師陀部將卓隆,原來他依焉師陀之計,與焉師陀分兵南下,由許川東岸平原地帶秘密繞至此處,于營外高坡密林之中已埋伏多時,听的營中炮響,便率領精銳弓騎-落雁卒與精銳重騎-狼牙騎從右路殺來,劫擊孫嘯。

孫嘯大駭,回望身後,焉師陀也率部驅趕魁魈從營中殺出,此時孫嘯已是月復背受敵,兵馬損失殆盡。

眼望眾兵將命喪身死于敵軍刀槍之下,孫嘯仰天長嘆道︰「悔不听穆鵬之言,輕敵冒進,中了蠻兒詭計。現已在劫難逃,無力回天,當戰死沙場,拼他個魚死網破……」遂挺槍御馬,率領幾騎殘兵,直奔焉師陀而去……

那軍中巫蠱見敵將來襲,忙驅使魁魈迎擊,孫嘯一眾見狀,猛踢馬肚,馬受驚後加速狂奔,魁魈雖然勇悍難當,卻也高大笨重,反應遲鈍,揮杵欲砸時,孫嘯眾人已從其身下縱馬而過。

焉師陀大驚,忙遣左右人馬夾擊。孫嘯一眾自知將死,盡皆搏命而戰,為孫嘯打開缺口,孫嘯乘隙縱馬沖出,大吼一聲,橫槍挺進,已至焉師陀面前,焉師陀麾下勇將班絡圖,依于忙手持巨斧,鐵錨相護。

只見那班絡圖迎上孫嘯,舉斧便砍,孫嘯忙橫槍相擋,依于乘機于側翼飛出鐵錨,直擊孫嘯,孫嘯見狀,運暗勁將槍斜傾而下,力道甚大,險些將班絡圖帶下馬來,待鐵錨飛至時,用左手抓住,右手持槍盤住錨鏈,奮力一扯,將依于扯下馬來,又用勁一收,將依于扯至跟前,挺槍便刺,直入依于月復中,依于隨即氣絕,死時卻緊握鐵槍不放,孫嘯一時竟難拔出,此時班絡圖揮斧直劈,孫嘯大驚,奮起一腳,直踢班絡圖戰馬前胸,他足前嵌有鋸刺,那戰馬前胸受擊,自是疼痛難擋,前蹄驚躍而起,將班絡圖甩將在地。孫嘯見拔槍無望,便右手持鏈,左手揮錨向班絡圖砸去,卻只听風聲一響,焉師陀弓弦輕震。待孫嘯回望時,一支飛箭已沒入咽喉,將他定在馬上。此時,一魁魈趕到,揚起巨杵,將孫嘯連人帶馬,砸成肉醬……

經此一役,孫嘯五萬大軍,大半戰死沙場,只剩兩千殘兵逃回。而焉師陀一方卻損失甚微,人馬死傷只一千有余。且其射殺名將孫嘯,聲名更盛。那孫嘯雖慘死疆場,焉師陀卻念其英勇,以中禹之儀,將其厚葬。

戎環向來長于野戰,短于城攻。前番焉師陀攻擊沃原牧,雖然得勝,卻折損不少人馬,只剩下四萬余人。乃知中禹城池堅固,攻取不易。故此番背水為陣,示弱惑敵,卻于營外暗伏重兵,欲誘敵于城外而殲之。

戰時又以中軍為餌,虛置帥旗,誘敵進入魁魈陣中。那魁魈身材巨大,固多制軍帳,將魁魈藏于其內。待敵方來時,以炮為號,破帳而出,殺他個措手不及,與營外重兵夾擊敵軍,以獲大勝。至此,徐谷關重兵,已于城外被殲,城中守軍勢單力薄,破城則指日可待。數日之後,切力梟援軍也與之會和,焉師陀遂率領人馬,殺向徐谷關……

(備注︰

1中禹︰國號,中禹以地域民族文明為系,中禹即為族號,也為國號。歷經數朝,不變國號,只易君號。

2哀帝︰名義宏,義氏中禹2代國君。在位期間,大權旁落隴南派外戚孫松之手,後為孫松鴆殺。「哀」為其死後謚號。年號崇炎,史稱崇炎君或崇炎帝。死後其長子義傾即位,年號延朔,史稱延朔帝。

3中禹派系︰

隴南派︰朝中第一大派,成員以隴山南部地區貴族為主,以京畿北防戰力為依托。首領為孫松,延朔三年,孫松病死。隴南派由孫松之子孫宏掌權

軍將派︰武人集團,孫松死後,從隴南派分化出來,有一定軍力。在鎮壓地方割據勢力中逐漸擴充勢力,孫松女婿鄧靈為其黨魁。

廷閣派︰文官集團,成員以出身平民的士大夫為主。

親君派︰主要由忠于王室的大臣和將領構成,為延朔君羽翼。

4中禹行政區域︰同漢制,分為州,郡,縣三級,天下共13州。淮州︰統管淮水北岸地區,

刑州︰統管鏡湖西北岸區域。此二州長期拒守西北邊疆,以致擁兵自重,尾大不掉。

5沃原牧︰地處北海東緣,水源豐沛,土地肥沃,居民富足。是聯通南北,為邊境諸城,輾轉糧草物流的中心城市,為中禹東北方重城。

北海︰大陸中部地區最大淡水湖,位于宗玄山南。湖底深不可測,相傳為「天劫」之時,巨型隕石砸陷而成,湖面之上有七星浮島,相傳為隕石碎片。宗玄山脈橫劃南北,海拔極高,每年夏季風從海上攜水氣在宗玄山處北上受阻,形成積雪。北海湖水源正源于此。

6嚴世宇︰忠于王室,為朝中親君派。

7徐谷關︰為京畿屏障,越過此關,南面便是平原地帶,無險可守。戎環鐵騎便可肆意縱橫,直取京都興登。所以,其戰略地位尤為重要。

8孫嘯︰字孟龍。隴南派,為朝中朝中隴南派魁首孫松內佷。

9穆鵬︰字伯飛,出生貧寒,為人正值,文武雙全,德才兼備,深鄙內斗,無派系之見。年輕時曾為下級軍官,後為孫松賞識,提拔重用,視孫松為伯樂,與孫家感情甚厚,外人視其為隴南派。

10銅獅旗︰中禹氏族,向來重宗族之榮譽,各氏族皆有家族徽紋,銅獅紋為隴南孫氏族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方最新章節 | 洪方全文閱讀 | 洪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