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村子里人多了,熱鬧的厲害。整整一個上午都是爆竹聲四處響起,比昨兒晚上守夜的時候有過之而無不及。被大雪覆蓋的五溝村似乎也從沉寂中歡樂了不少。
正想著,門外就傳來張大哥的聲音
「丫丫,休息了嗎?」。
有些納悶兒,張大哥這會兒到磚屋里來做什麼?自從張二哥偷偷跑去參軍了後,張大哥就更孤單了。美人祖母就直接把張大哥接到家中來過年,人多也熱鬧些。
「沒哩張大哥」疑惑歸疑惑,丫丫還是趕緊回答的說道。
推開門的張鴻雲手里還托著個筆墨紙硯的木托。動作極快又不失禮數的閃了進來。哎,這也是沒辦法,這村里的婆子們太熱情了,就因為他王家住著,每個人拜年都領著姑娘。不是說到了待字閨中的年紀都要在家里好好養著嗎?那有這樣拋頭露面的,難道這北方的習俗與南方不同?
見到丫丫奇怪的看著自己,張鴻雲連忙收回苦笑
「過來教你寫寫字,听王祖母說,你已經識了不少字了,但還不會寫」
丫丫雖然臉上裝著好奇的模樣,心里早就樂翻了花兒。她剛剛在天窗那邊還听到外面那些過來拜年說話的婦人們在那里夸張大哥呢,還在四處瞧張大哥去哪里了。哎,人若是太受歡迎了也是一種罪過啊。
張鴻雲只是稍稍說了一句,把磚屋的木桌豎好,然後工工整整的擺上筆墨紙硯四樣。雖說冬日里墨硯常常被凍住了,不好磨開,可這磚屋里暖和,沒費些力氣,他就準備寫字了。
嗯,長的雖然不是特別的神明俊秀但溫潤如玉,穿著靛青色的長衫,頭上也系著一色的發帶,皮膚略微白皙,手指修長。丫丫拖著小下巴,仔細的觀察了下,然後又是家中有中等的家產,只有一個幼弟。不過,忍不住扯著嘴角笑開了。
那婆子說的可明明白白
「長的俊吶,哪看什麼家中無長輩作甚」
剛好落筆寫完一首小詩︰
古合搖落後,秋入望鄉心
山野來人少,雲峰隔雲深
夕陽依舊壘,寒磐滿空林
惆悵疆野事,丹江獨至今
听到丫丫的笑聲也知道自己躲過來的事情被知曉。頓時也是苦笑不得,北方的民風似乎要彪悍的多,全然不像江南那邊的嬌怯,饒是他那般八面玲瓏的,也著實招架不住,招架不住啊。
不過這小丫頭也敢在一邊笑自己,伸手去彈了下那光潔的額頭
「練字去」
模模額頭,丫丫的眼楮又忍不住濕潤了,這真不是她故意的,非人為自主意識行動。把張鴻雲倒是嚇一跳,湊過去仔細的看了看,他可是沒用什麼力氣的,知道丫丫的皮膚嬌女敕。
「疼嗎?」。
連個紅印子都沒有,再看正努力把眼淚往回咽的丫丫,又是一番嘆息。這小丫頭這麼小就讓人心生憐惜之情,若是長大了,哎,不想了不想了。
連忙搖頭,正是一點兒都不疼,她又不是水做的,好吧,估計在別人眼里她就是水做的。然後轉過頭去在那白紙上練字。
于是整個正月拜年的日子里,丫丫就在和張大哥一起寫字渡過。雖然消耗了不少不便宜的紙墨,但是,憑著自己幫張大哥擋那些個熱情洋溢的婆子們的功勞,丫丫可一點兒都不臉紅。等到正月十五過去了,張大哥又要上城里的醫館去習醫術,丫丫還很失落呢,不能寫字了啊。
春回大地,白雪融化,山間的那些熬過了一個冬季的蒼翠又抖抖身子,再度換新顏。這時候家里最忙,阿爹要去把新肥,冬日里腐熟了的農家肥再把地漚一遍。娘親和祖母要去門前那塊水最足的地方把今年要插的秧苗給下種。四哥兒和三丫五哥兒要把家里燒了整整一個冬季都快塞滿了整個大炕洞得草木掏逃出來,攢著等插秧後撒在地里做肥。
家里就只剩下二丫,六丫,丫丫,八哥兒了。他們要加緊舂米,等到春耕的時候大人們忙,吃的又多,那時候舂米來不及了。
二丫最忙,她還要去菜園子里摘菜做飯。丫丫看著八哥兒搬個小板凳坐在一邊看六丫踩石舂。她們負責把糙米都舂一遍,到時候二姐會來篩出熟米。
看著明明和自己是雙胞胎卻明顯比自己高半個頭,壯實的六丫。丫丫有些羨慕又有些慶幸,前世里自己就是這般模樣的。比同齡人高一個頭,力氣也有同齡人兩個那麼大,看著六丫就好像看到曾經的自己。
只是看著看著就無聊了,咱怎麼說,六丫也看了差不多三四年了,春夏秋冬都睡的一個炕頭,模樣早就記得清清楚楚的了。
「六姐,家里都攢了多少谷糠皮了,留著做什麼?雞又不吃」丫丫把石舂鐘出來的一點點近乎透明的淺黃小殼兒小心的放回去然後說道。
「阿爹說今年要養豬哩,這麼些都是給豬吃的」六丫換了只腳踩氣兒也不喘的應道。
「真的?六姐,今年過年不是就有豬肉吃了?」在一旁百無聊奈的玩石子兒的八哥兒听後,激動的問道。
「我听阿爹和娘親說話的時候說的,咱家這邊兒沒豬籠草,養豬只能吃谷糠皮,蟲番薯」六丫點點頭,她剛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樂的圍著屋子跑了好幾圈兒哩。
「家里今年可不養豬,谷糠皮還不夠,娘親說得再攢一年」二丫手脖子上挽著個菜籃子,里面是新鮮的白菘還有蓋了半個籃底的娥眉豆。
頓時三個興奮的蘿卜頭都失落的低下頭來。丫丫也很想吃肉,可是家里雖說現在是吃的飽白米飯了,但肉那真是一個月吃不到一次,而且家里人口眾多,就是吃上了,能分到點兒肉末就不錯了。所幸的是家里的閑錢還夠,不用拿雞蛋去換鹽巴,雞蛋吃的還有些多,不然肯定營養不良。
「可以喂豬吃蟲番薯」六丫不服氣的說道。
二丫正在把娥眉豆的兩頭的角蒂給掐掉,听到六丫的話頭也不抬好沒氣的說道
「蟲番薯?以前的時候蟲番薯都是找不到的好吃的,那時候為了一個蟲番薯差點兒和村里的人打起來,現在不樂意吃了?」
听到二丫的話,六丫也沒再頂嘴,那些餓肚子的日子讓人刻骨銘心,她那時候還小不記事兒,听祖母說過,有一回她餓的啃門柱子,幸好發現的早,不然就被噎死了。
大約也是覺得氣氛有些沉重了,二丫把菜擇好了,舀水洗了洗。笑著說道
「不過,阿爹說,再攢一年的谷糠皮,家里就可以養豬了,到時候殺豬保準你們吃的滿嘴油」這才把大家的心情又弄活泛起來。丫丫更是小心的撿每一粒碎糙米殼兒和碎米粒一樣重視。這可都是來年那頭豬的口糧呢。
春耕總是很忙的,不過像舂米這種麻煩又耗時間的事情已經做好了,倒也沒顯得的很慌亂。但是春耕過後大家的眉頭卻是越皺越緊了。
原本秧苗下田後前幾日是不能下雨的。這時候若是來了場大雨,那秧苗原本就脆弱的根就被沖爛了。可是四月梅雨時節卻是一滴雨也沒下,連四溝底的那條小河也慢慢的變淺變淺,不少地方都露出了河底圓圓的石頭。
收麥的喜悅也沒能沖淡大家眼里的憂愁。大郎把麥禾都挑回來,沉默的在門口的那口淺淺的水塘里洗著手里腳上的污泥。
「大郎,把稻子都拔了,拔了種玉蜀黍和番薯吧」飯後二丫把碗收回去洗了,老王氏扶著桌沿無奈的說道。
「娘,河里還有水,能灌的,這稻子都快揚花了」大郎連忙說道,這兩年靠著種稻子家里這才好過一些,這拔了稻子要如何是好
「河里那點兒水,哪澆得了家里的十畝地」見大郎還想說什麼又哼聲道
「別打後山山泉的注意,那里的水要留著家里吃」
大郎復又垂下頭,後山的山泉水還是比較多的,他也盤算了下,若是河里的水不再減了,加上山泉應該是能灌水的。
到最後,家里的還是決定把靠近小河的那五畝地留著,余下的五畝拔了,種上番薯玉蜀黍吧。
似乎是老天爺開眼了,河里的水沒有再降下去。但除了王家其余的人並沒有拔苗,他們的地都要少些不像張家這麼多。都估模了下,覺著河里的水還是夠的。
四溝有王家鎮著並沒有為河水鬧出什麼不愉快,大家分不同的時辰放水,每人放半個時辰。但五溝,三溝,二溝那邊為了這灌水吵了許多次,吵吵嚷嚷的就這麼到了六月。
六月降下了幾場陣雨,但到底還是沒有完全解決缺水的問題。這時候又正是充穗的時候,大家對于水的需求更多了,三溝前天就打了一場架,就是原先那個潑皮無賴的宋姓婦人。她也是租了王家的地有三畝,他兒子在鎮上一家鋪子做活計。家里的活兒只在農忙的時候告假回來幫一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