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光曾經說過,最堅固的堡壘往往不是被外部力量攻破的,而是從內部垮塌,這句話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象空降紫禁城這樣直接打擊敵人的核心部位,二是拉攏分化敵人,而富綬正是他策反的對象。
愛新覺羅.富綬,繼承其父的爵位,改號顯親王,但是一個區區的親王並不能使富綬滿足,因為這天下本來應該是他的,大清的皇位應該由他來做,而不是玄燁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毛頭小子!
富綬的父親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按理說繼承皇位應當是長子,但是由于皇太極駕崩的太快,沒有置頂繼承人,所以引起了一場紛爭,當時豪格掌握正藍旗,又有皇太極留下的正黃旗和瓖黃旗以及眾多大臣們的支持,略優于有正白、瓖白兩旗以及多鐸支持的多爾袞。但是,豪格在關鍵時刻未能果斷行事,在有大臣提出豪格具備繼位資格並要求其繼位的時候表示自己不行,被多爾袞順水推舟從而未能入承大統。最終由其弟,皇太極九子愛新覺羅?福臨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輔政。此後,豪格雖仍頗多戰功,但受多爾袞打壓。順治五年,因其隱瞞其部將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獄,當年三月死去,年僅三十九歲。豪格死後,其福晉為多爾袞所納。
富綬和多爾袞有著殺父奪母之恨,但是在京城貴族們合謀對付多爾袞的時候並沒有參與其中,而是置身事外,這並不是他忘記了仇恨,而是他清晰地分析了局勢,認定大玉兒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只掀翻多爾袞根本沒有用,正是他的低調讓大玉兒覺得他是個可靠的孩子,所以並未加以防範。
順治皇帝此人雖然是多爾袞親生,但是一直以此為恥,堅持不認這個父親,而且糾集其他貴族軟禁了多爾袞,要不是大玉兒干預,很可能就把他親爹給干掉了,順治為豪格平了反,重新封為和碩肅武親王,富綬和其弟弟被分別封為親王和郡王。
順治死後,多爾袞重新出山,或許是內疚或許是被兒子的背叛所觸動,並沒有動富綬兄弟,反而以禮相待,富綬兄弟更是不敢亂說亂動,總之在父親死後,他們就一直夾著尾巴做人,在歷次內斗中都安然無恙。
正是由于這種態度,讓心思縝密的大玉兒放了心,在滿人勢微的今天,重用了富綬兄弟,先是讓富綬擔任使節與明軍聯絡,富綬不負眾望,成功將劉子光忽悠住了,退兵五十里,大玉兒很是欣慰,封富綬為九門提督,掌管京城防務,封其弟弟溫良郡王猛獾為統兵大將,掌管正藍旗部隊。
富綬隱忍了多年,正是為了今天,大玉兒對他再好也彌補不了多爾袞對他們家的傷害,這皇位本來就不該由福臨來做,要不是大玉兒和多爾袞勾結,暗做手腳的話,皇位就會順理成章的落到豪格身上,這樣一來,大清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內耗,說不定早就一鼓作氣拿下南明了。
阿瑪當了皇帝,那富綬就是皇太子了,居住在東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生活絕對不是現在這種蝸居在王府中整日裝憨賣傻,惶惶不可終日。等父皇百年之後,那富綬就是大清的皇帝了,九五之尊、金口玉言,那將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威風啊。
可是這一切都是幻想,皇位傳到了福臨的兒子玄燁這里,在富綬眼里,這個十來歲的毛孩子無論哪個方面都比自己差遠了,但人家是大玉兒的親孫子,就算是白痴也能坐這個皇位,自己再熟讀史書,弓馬嫻熟,也只能當個閑散親王。這口氣,富綬從來就沒咽下過。
天下大亂,很多人在亂局中看到了機會,富綬就是其中之一,明軍武力超強,借他們的刀殺大玉兒和康熙的頭是再合適不過了,京城八旗權貴們並不喜歡打仗,山海關一丟他們的魂也跟著丟了,天津衛再一失,連驍勇善戰的圖海也戰死了,大清的主力部隊掌握在洪承疇手里,盤踞在山東就是不馳援京城,這些權貴們這叫一個怕啊,一個惱啊,大清的江山就快被大玉兒這個婊子和他的漢狗姘頭糟蹋光了!
就在明軍攻克天津之後,京城八旗權貴們就開始了地下聯絡,爭取和明軍和談,賠款也好,割地也好,只要能保障他們的奢侈生活就行,大玉兒祖孫是一定要干掉的,大清不能沒有皇帝,新皇帝必須是血統純正的愛新覺羅子孫才行,想來想去大家都不約而同想到了富綬,豪格的長子,又是堂堂親王,由他繼任再合適不過了。
富綬是大家選出來的皇位繼承人,這次他一點也沒有推辭,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大伙,因為他知道,機會只有一次,轉瞬即逝,如果抓不到這次機會,豪格的子孫就徹底遠離皇位,再也靠近不了權力中樞了。
富綬代表大清前去明軍大營會晤劉子光,他眼中隱藏的那種對權力的渴望被李岩一眼看出來,本來劉子光和李岩就已經在琢磨拉攏滿清內部權貴反水的事情了,這個人選最好是個識時務的人,不能太有本事,也不能太廢物,爵位不能低,親王最好,富綬簡直就是老天送下來的人選啊。
雙方各懷鬼胎,一點就透,很快就達成了意向,共同對付大玉兒祖孫,但是只是意向而已,並沒有形成任何文字上的東西,劉子光知道,富綬還在等待,等待局勢的進一步明朗,他和劉子光不同,從小長在富貴家庭,沒有親自上陣殺敵過,他不喜歡冒險,也不會主動犯險,劉子光就不一樣了,他的富貴全是冒險得來的,他的人生信條就是富貴險中求,他做了調查,富綬掌握的力量雖然不足以掀翻大玉兒和康熙的統治,但是也不容小覷,這時候要做的就是給他施壓,逼他造反。
劉子光這樣對富綬說,雖然大明很想拿下北京,但是作為統兵大將,他並不想把敵人全打光,當然他也沒有實力把滿清連根拔起,最好的結局就是滿情換個皇帝,賠款割地稱臣,互相能接受就好,用不著趕盡殺絕,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他劉子光還是明白的。
富綬要做的就是發動政變,斷絕和山東洪承疇軍的聯系,劉子光保證他登上皇位,明軍不再對北京施壓,雙方簽訂城下之盟,一切皆大歡喜。
計劃本來已經在進行中了,但是洪承疇突然進軍南京,打亂了步驟,劉子光只得冒險行事,直接空降紫禁城實施斬首行動,只要控制了大玉兒和康熙,富綬就能得手,建立起臨時政權和明軍和談,北京戰事自然可以告一段落。
可是這只是設想,具體實施中往往會不遂人願,康熙晚上居然不在皇宮就寢,明軍只抓到了大玉兒,外面的局勢被康熙鐵腕掌控,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甚至不顧先皇妃嬪們的死活,只求消滅明軍重奪紫禁城。他將非嫡系的下五旗部隊作為炮灰一波一波的往上派,這更激起了權貴們的不滿,認為康熙這是借機剪除異己,不過大敵當前他們也不好說什麼,只在暗地里恨得牙根癢癢。
富綬也被明天的從天而降打懵了,他知道明軍厲害,但是沒料到竟然厲害到這個地步,現在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靜觀其變,大玉兒死了最好,那從此康熙一個人就孤掌難鳴了,如果劉子光也死了就更好了,他富綬就可以漁翁得利,收拾殘兵打退明軍,榮登大寶,建立不世功勛。
富綬的小九九劉子光很清楚,這也是他放回大玉兒的原因,你富綬不是坐山觀虎斗麼。好,那就施加點壓力給你,把大玉兒放回去,看你的計劃如何實施,這是劉子光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富綬,要造反趁早,不然就沒機會了!
確實如此,不管是大玉兒殲滅了劉子光,還是劉子光的明軍里應外合攻佔了北京,那都沒有他富綬什麼事了,現在好歹他還是九門提督,他弟弟猛獾還是正藍旗的都統,兄弟倆手上都有兵權,再加上其他權貴的勢力,還是很可觀的。
康熙到底只是個孩子,胡亂用兵死傷了很多人,軍中將士多有不滿,富綬敏銳的察覺到這一點,認為現在就是政變最好的時機,時機就在眼前,稍有猶豫就會重蹈阿瑪豪格的覆轍!
干!富綬毅然下定決心,命令部下右臂纏上白布條,圍攻上三旗軍隊,借口是上三旗的兵馬挾持了皇帝,其實暗地里囑咐手下親信,在亂軍中殺了康熙和太皇太後便是,富綬的手下有一批死士,是當年豪格留下的種子,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別看大清國表面上鐵板一塊,其實暗地里各個旗之間矛盾可不少,今天死了這麼多人,每個人的氣都不順,下五旗的人恨上三旗的人拿他們當盾牌,上三旗的人恨下五旗的人出工不出力,只要有人點起火,這個亂子就大了,整個北京城陷入兵災之中,到處是殺戮和劫掠,而九五之尊的康熙也陷入了危急之中,堂堂皇帝居然被自己的軍隊圍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