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演義 第281章準提以儒亂道老子出關化胡

作者 ︰ 春衫薄

老子降世,乃傳一字曰之為「道」,立道之言,唱道之名,論道之動,務道之本。又收高徒四位,周游列國,傳其教義,分別乃是南華真人、沖虛真人、通玄真人、洞靈真人是也!

于是其教曰︰「道教!」

老君這邊傳教,西方聞風而動。準提道人對接引道人言道︰「道兄,太清聖人立教,以「道」為名,你以為如何?」

接引道人說道︰「善哉!大道之中,包含天道,天道之下,乃是人道。鴻鈞老師一道傳三友,身合天道。太清聖人舍「天」而取「道」,豈非大智者歟?乎道者,含天地人,包羅萬有,可闡而述之,可截而取之,可破而立之,與三清之道,不悖不逆,足可傳承不朽!」

他雖然未能如鎮元子一般看得長遠,未想到人道之隱患,但到底有大智慧,也隱隱看出了太上老君立教的深意。

準提道人說道︰「彼不動,我亦不動。彼既動,吾亦當前往東土行事!道兄有大智,貧道之教,要如何傳法,還請道兄指點!」

接引道人說道︰「同為西法,理該如此!吾已有定計,你且來看!」因做法,在半空書一大字,閃爍金光。

接引道人問準提道人道︰「你看此字為何?」

準提道人視之,其字上如穹蓋,下平以承之,其中還有一「人」字。

準提道人答曰︰「此乃「天」字是也!」

接引道人說道︰「你此去東土,非為傳我西方**,實為亂彼道統,好使我有可趁之機。既如此,彼舍之,吾取之,異日與其對論起來,庶幾亦不離老師之道!」

準提道人不解,問道︰「‘天’之一字,眾仰而視之。敬而遠之,親而實疏之,何以立教哉?」

接引道人微微一笑,說道︰「你再看來!」用手一指,其字頓時一改,「人」字變大,居于前。穹蓋下,平底起,如同天地俯仰,居于後。

準提道人說道︰「此「仁」字是也!」猛然醒悟過來。不由撫掌大贊︰「妙哉!妙哉!敬天地而遠,獨親于人!凡夫俗子。能不頂禮膜拜乎?以此足可亂道也!」

接引道人說道︰「若要親于人,單「仁」字尚嫌不足!」于是又在「仁」字下方,書了「義、理、智、信」四字,獨無「道、德」。

準提道人心領神會,稽首拜道︰「道兄之意,吾已然明了。」

接引道人又叮囑道︰「師弟。你此去東土,雖是元神轉世,**臨凡,但仍然不可在輕易露了自身根底。否則,日後西法東傳,另有掛礙!」

準提道人應道︰「我自領會得!」

于是大計遂定!

卻說魯國陬邑,有一大戶,曰叔梁紇,乃是宋國主政大夫孔父嘉之後。因祖上避禍而至魯國。叔梁紇正妻施氏,生九女而無子。妾生長子孟皮,有足疾而不能為嗣。于是叔梁紇求顏氏女,得顏征在是也。

顏征在時年十八,而叔梁紇已逾七旬,婚配于禮不合,因聞尼山之神靈異,叔梁紇與顏征在遂在尼山巢屋而居,並時時至神廟拈香禱告,乞求早生貴子。

一日,二人正在廟中叩拜,突見神龕之下,竄出一只雪白狐狸。二人驅之廟外,白狐盤桓不去,高鳴不已。細听之,似乎是「儒家興,孔宣王」之語!

二人歸而得孕,逾十月,突然有四不相從天而降,至門前,口吐玉書,其上有字,顏征在得而觀之,乃是「水精之子,繼衰周而素王」。征在以為祥瑞,以彩巾系其角,四不相遂去。至次日,又有二龍繞室,五星降庭,天帝下旨,奏鈞天之樂,時人多有得聞。于是顏征在產得一子,因在尼山禱得,故名為「丘」,字「仲尼」,後人稱孔子是也!

因孔子出世,在齊魯之境,時姜太公斬將封神,余威猶在。鄰人因見四不相至庭,或以為太公轉世者;因有天帝下旨,奏鈞天之樂,或以為天感生聖子者;又因有白狐之語,或以為孔宣所化者。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但皆以為是神聖降世。于是孔子甫一出世,其名已傳遍齊魯之境矣!

及其大,乃立一教曰︰儒,解一字為「仁」,曰︰仁者愛人!己所不欲,施于人!又以「義、理、智、信」輔之,廣收門徒三千,有七十二賢者,周游列國,助其傳播教義。又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說,迎合諸侯。

于是儒家遂為顯學,王侯將相,無不禮遇。儒教之盛,反凌駕于道教之上。

二聖爭相傳教,驚動了諸位聖人。元始天尊不甘坐視,遂也分一縷元神下界,投胎轉世,姓鄒名衍,在人間闡天之道,論陰陽,釋五行,民間多有信者。因其不立教,其人稱為鄒子,其信眾以「陰陽家」呼之。

通天道人在封神之戰中幾乎只余得四大入室弟子,正欲訪求仙骨,充實教門,因此也分一縷元神下界,轉世投胎之後,姓王名詡,在人間采藥修道,以觀眾生品性,後來隱居鬼谷授徒,來者不拒,去者不迫,因才而教,有教無類,其最名之于世者乃是兵陣之道、縱橫之術,其人遂稱為鬼谷子。

彼時四聖齊傳教義,各有乾坤,凡人百姓,或有信這家的,或有信那家的,或有諸家皆學的,或有互相攻伐的,不一而足。于是又有靈巧善辯之士,也在人間立言,有曰法家,有曰名家,有曰雜家,有曰農家,種種不知凡幾,其中有奸、有賢、有愚、有不肖,相互混雜,皆稱為神聖,是謂百家爭鳴。

斗升小民,哪辨得清真偽、分得出高下?于是有被感化者,有被蠱惑者,民心不一,各信其說,政令不行,諸國反更加混亂。諸侯、大夫相互攻伐,歲歲死傷枕籍,朝無賢臣,路多餓殍。

故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鎮元子見了,嘆道︰「四處兵戈,命如草芥,諸聖有過也!」遂起了救世之心,也渀效諸聖投凡,姓墨,名翟,四處奔走,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這本是救世良方,但奈何諸家皆要傳教,諸聲嘈嘈,清音難發,獨木難支,最後仍是無濟于事。

這百余年,確實是三皇五帝以來,前所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之中,福禍相依。因世間之人,不論高官巨賈,山野逸民,皆得聞大聖倫音,開啟靈智,此其福也。然偽聖、大盜參雜其間作祟,以假亂真,致九州之內,數百年前所未有之亂局,此其禍也!

故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但太清聖人傳教,是眾聖所迫,凌霄寶殿早有定論在前。因此若要追根溯源,終究是準提道人首開亂局。

是故老子不滿孔子所為,有言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又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對曰︰天道遐,人道邇。未能事人,焉能事天哉?

又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老君雖然有大智,然口舌之辯,未必能勝得過準提道人,因此雖有道德,對于凡俗來說,反不如仁、義、禮、智、信實在。老君見道教壓不過儒教,暗道︰「準提道友,你亂我道統在先,休怪我去斷你後路!」

某日,老子出門,仰面

喝道︰「牛兒牛兒,快來助吾一臂之力!」就見板角青牛從天落下,降于老子身前。老子便上了牛背,往西而去。

卻說函谷關令,名尹喜,博古通今,善觀氣象,本周之大夫,因見天下將亂,遂辭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

一日,突見紫氣東來,浮于關前,延綿三千里。尹喜道︰「此必聖人到也!」忙出關相迎,見一老者騎青牛徐徐而來,牛背上墜一蒲團,正是老子到了。

尹喜上前拜見,請授道法,老子曰︰「吾本太上老君是也,今欲西行傳法,恐**凡胎,力不能支,唯降板角青牛,以載吾西行。汝能識得真聖,可見與吾教有緣。但吾還要看你有無仙骨,否則仍不能收入門下!」遂留道德五千言,與之曰︰「早晚持誦,奉道而行,日後若有所成,可得列吾門牆!」言罷出關,繼續西去。

後來尹喜以之成仙得道,太上老君果收他為弟子,授他玉冊金文,此即文始真人是也!

卻說靈山之內,接引道人見老子進了西土,暗道︰「西土是我西方教地界,他方在東土與師弟相爭,此時騎牛西來,必非好意!」便也化作一位老者,前來問訊道︰「道友,久違了!」

老子還禮道︰「久違了!」

接引道人問道︰「道友向來未履西土,難得今日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要事?」

老子道︰「接引道友,老道本有人道大教,被你西方教逼得生生改教別傳。凌霄寶殿早有定論︰老道傳教,諸聖不得干涉。可誰知準提道友出爾反爾,又在東土立了儒教,將天人二道,曲解得面目全非,偏又能惑得凡夫俗子,讓老道之道德真言無人可傳。沒奈何,老道只得前來西土,看看有無機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地仙演義最新章節 | 地仙演義全文閱讀 | 地仙演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