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第五卷︰不列顛戰役第十二章︰榮譽與忠誠(一)
柏林,人們得知前線又殲滅、俘虜40多萬盟軍時,開始了各式各樣的歡慶活動。這時可娛樂的東西實在太少,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自發組織了游行,由于戰事影響被取消的勞動樂活動也再次舉行。
政府公開聲明,為了慶祝前線部隊的勝利,全德國的軍屬家庭可以從各區政府哪里領取額外的生活必需品,一時間,德國成了歡樂的海洋。
隨後,政府在報紙上公布了幾項政策,表示將擴大工業規模為人們制造更多的崗位,以前政府承諾的各項補償措施也將全數落實,取消了幾項民間認為不合理的限制,人們可以從商販那里購買一些奢侈品,包括但不限制于煙、酒、女乃酪、肉類、海鮮等……
在同一時間,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和黨衛軍大本營在柏林舉行了多次會談,國防軍希望黨衛軍提供兵員,用來組建兩個新的兩棲作戰師。國防軍一直把黨衛軍當成二線後備役部隊,認為從黨衛軍調遣士兵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隨後黨衛軍的拒絕讓國防軍認清了一個事實,同時也加深了國防軍的憂慮。
國防軍各高級將領無法接受黨衛軍成了一個有自主權的武裝力量,認為國防軍才是德意志的國家武裝,為了兵員的事情,多次與黨衛軍大本營的高級軍官發生口角,也影響了彼此的看法,使得情緒變得有些緊張。但是,必需說明的一點,以上事情只限于高層。中底層對上面的爭吵一無所知。
徐陽的專機抵達柏林主機場。
為了歡迎領袖的歸來,柏林黨衛軍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游行儀式,閱兵隊伍從柏林主機場一直延伸到菩提樹下大街,直至勃蘭登堡門。
身穿黑色制服的黨衛軍武裝部隊再次高唱《高舉旗幟》,邁著鵝步,行走在柏林的街頭。
此時徐陽正站在一輛由奔馳公司友情贊助的小汽車後座上,汽車行駛于整個隊伍的最前列。徐陽搖手和街道兩旁站立著圍觀的民眾致意,耳邊傳來的是那熟悉的歌聲……
高舉旗幟!緊密的站在一起,黨衛軍向前挺進!
為了復興,我們的榜樣。為了崛起,我們的尊嚴。兄弟們永遠站在一起。
德意志的婦女,德意志的忠誠,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戰歌。
他們嚴謹、勤勞、堅忍、忠誠的名聲;激勵我們從事高尚的事業。即便要用去我們的一生。
榮譽與忠誠!(我的筆名^^)
為了祖國,為了統一、主權和自由;為了實現這使命的榮譽,為了祖國永遠繁榮昌盛!年輕的士兵臉色堅毅,每踏出去一步,身軀隨著一震,然後又再一次邁動腳步震踏的的是一個個年輕又富有**的斯達克青年團(統稱)的戰士。這些戰士平均年齡只有22歲,來自德意志第三帝國各的,經過嚴格甄選,從中選出全日爾曼血統的優秀少年,36年開始集訓。39年分配成軍,目前斯達克青年團擁有一個裝甲師、兩個摩托化步兵師、三個傘兵師的規模,包括後勤人員在內,斯達克青年團人數高達26萬。他們是世人皆知的斯達克近衛軍!
「為了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黨衛軍宣傳機構的成熟,宣傳人員利用便利極力在社會上為了打造一個完美的領袖而努力,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宣傳機會,一場小小的戰役在宣傳人員潤色之後,那場戰役成了事關德意志生死存亡的關鍵。他們在努力。利用宣傳讓心里空虛的人們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領袖,隨著徐陽在前線獲得越來越多的勝利。黨衛軍的宣傳攻勢越來越有說服力,人們開始相信。那個有遠見的、極度睿智的人是上帝選派下來領導德意志走向輝煌的希望
人們激動的歡呼著,絲毫不吝嗇自己的熱情,在有意的引導下,人們也開始跟唱《黨軍兄弟之歌》。
這是一首特別的歌曲,在軍歌盛行的年代,里面少了一些慷慨激昂,更多的是在強調民族需要團結,應該避免任何內部的矛盾,日耳曼人應該將槍口對外,屠殺任何一個同族都是可恥的行為。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閱兵隊伍由柏林的各個主街道向興登堡廣場集合,途徑勃蘭登堡門時,隊伍稍微停頓了一下。會停頓下來也是極其富有含意的,勃蘭登堡門位于巴黎廣場的西側,會建造這麼一座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岩建築,主要是為了紀念1814年普魯士軍隊在解放戰爭中佔領巴黎。
勃蘭登堡門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設計者是普魯士建築師朗漢斯。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徑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撐著平頂,東西兩側各有6根,依照愛奧尼柱式雕刻,前後立柱之間為牆,將門樓分隔成5個大門,正中間的通道略寬,曾經是為皇家成員通行設計的,在目前而言,正中間的通道也還沒有人敢通行。
徐陽的車隊在勃蘭登堡門的正中間通行道前停下。在徐陽的授意下,各個步兵方陣的士兵把步槍從肩膀上卸下來,拉槍上膛,將槍口對準天空,在軍官的口令中,士兵扣動扳機,整齊的五聲槍響過後士兵整齊裝彈,再次將槍口指向天空,如此重復三次,這才將步槍重新跨在肩膀上。
徐陽將目光從勃蘭登堡門的勝利女神雕像身上收回來,隨即向司機說︰「繞開正中間的通行道。」
勝利女神雕像在1806年被拿破侖劫持回了巴黎,但他還沒來得及將雕像在巴黎豎立起來,就失去了政權。勝利女神雕像在1814年回到了柏林,柏林人將這座失而復得的雕像稱為歸來的馬車(德語在進行修復的同時,雕像上的橡樹花環中還被添加了象征權力的鐵十字勛章,這枚普魯士鐵十字勛章是申克爾在1813年根據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建議設計的,如今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國防軍的標志。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沒有任何人敢于從正中間走過勃蘭登堡門,就算是目前的徐陽也不敢,在日耳曼人眼中,那里不單代表獨裁、至高無上,還有一項重大的含意,那便是英雄。
徐陽想獨裁,但是他目前還做不到,他也自認不是英雄,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繞行是最合適的方式。
興登堡廣場曾經是阿道夫希特勒為了舉行保羅馮興登堡喪禮而建造的廣場,這場葬禮被譽為目前世界上最隆在興登堡廣場宣誓、就職,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任集總統和總理權力于一身的帝國元首,也在這里親手埋葬了一度主導德意志的魏瑪共和道夫希特勒也成了歷史,新崛起的斯達克家族主導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然而有一件事情卻未得到改變,那就是從國外帶到德國的民主。民主是什麼?恐怕很難定義。其實日耳曼人不喜歡民主,他們幾百年來受到的教育是听從領袖,按照領袖的意願做一些連自己都不明白有什麼含意的工作。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實際說來,幾代人累積下來的觀念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事情,所以也才有了某些人的崛起。
徐陽在興登堡廣場待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他只寥寥發言了幾句,就將整個活動的主導權交給了戈培爾這個宣傳大師。
很坦白的說,徐陽目前有許多事情應該去做,比如先回家和許久沒有見面的妻子溫存一晚……
隔天,徐陽破天荒的將莉莉雅安斯達克(婦女跟隨夫姓)待在身旁,參加了貴族和社會紳士舉辦的各個歡迎宴會。期間,徐陽多次為身處柏林的貴族和社會紳士介紹前線的戰事發展。這些貴族和社會紳士中不乏國會議員,為,徐陽需要極力的拉攏他們,有可能的話,更是需要名言這些人在將來會獲得怎麼樣的好處。毫不隱瞞的說,這是在做利益交換……
說到選舉,這次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最高選舉更像是在演一場戲,因為除了徐陽被提名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一位參選人。世界各國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選舉戲稱為︰一個強盛的國家吃飽了沒事做,戲弄人民的同時,也在嘲笑即將繼任的下任元首。
徐陽會去在意那些評論嗎?毫無疑問,他當然不會去在意。更甚的說,整個日爾曼民族根本沒多少人去在意,人們該做什麼的同時,還是繼續那麼做。或許,還會有人非常氣憤的定義︰那些家伙在害怕我們變得強大,他們想分劃我們,讓我們內斗。
于是乎,在有意的宣導下,還真的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也許……只是也許……政治這東西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