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1-06-01
有時候也確實沒辦法,自身的實力不濟,根本無法應對戰場上的面對面對決,只能是小打小鬧的尋隙搗亂,借以盡力的限制對手的發展,並同時借機壯大自身。我目前就是處于這種狀態,給後漢的兩大勢力集團劉曜部、石勒部搗亂的同時,搞風搞雨間制造其內部的矛盾,使劉曜和石勒無法按正常的軌跡發展,而我自己則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的積蓄力量強大起來。這就是打出去的好處!
目前的局勢也並不容樂觀。由于洛陽的失守,加上還要對關中和並州用兵,想來劉曜一年半載還無法對我構成威脅;但石勒部已經成功的進入了河北,馬上來臨的就將是與我迫在眉睫的全面對抗,可以預見慘烈的大軍對決即將到來。
現在這種局勢,如果晉庭大吏們能坦誠相見、通力合作,河北的態勢也還是比較有利的。畢竟石勒部初入冀州立基未穩,且又處于晉庭的三股勢力並州劉琨、幽州王浚,再加上青州的我的包圍之中;如果三股勢力能相互配合,不難把石勒部消滅或重新趕回黃河以南。既以並州的劉琨傾全力的牽制平陽的後漢庭並守住並州,而我與王浚在暫時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合力夾擊石勒部,想來石勒也會顧此失彼的應接不暇,進而因難以站穩腳跟而不得不再次的四處流竄。
但具體的情況卻與表面上的態勢相反,劉琨和王浚原就水火不相容,寧可與鮮卑部落首領稱兄道弟的締結同盟、與虎謀皮,也不能摒棄前嫌的相互支援。劉琨與拓跋氏眉來眼去,王浚不惜把女兒送到大漠與段氏結為親家。現在,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幽州王浚,由其的為人和同劉琨的緊張關系估計,首先必將退出這種大好的合擊態勢。
就目前的各自態勢來講,形勢最不利的當屬劉琨,其現在本就處于後漢庭和石勒部的夾擊之下,當然也希望有人來從旁牽制石勒部一下,現在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當然是王浚和我了。王浚就別考慮了,他不給劉琨使絆子就燒高香了!根本不用妄想他還能給劉琨伸出援手。那麼,能幫劉琨一把的也就只剩下我了,這也就是我考慮很可能馬上就要同石勒開戰的一個原因。同樣,如果幽州的王浚受到攻擊,劉琨即使是有能力伸出援手,也不會去幫助老冤家王浚。
但還有一種對我極其不利的可能情況,那就是石勒部經略冀州的同時,首先對我下手,而這時的我卻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支援。劉琨即使是有心,在後漢庭配合石勒部對並州發起攻擊的情況下,他也無力來支援我。而目光短淺、自私自利、只知擁地獨大的王浚,絕不可能出兵支援我。這樣,很可能就要出現我獨自抵擋石勒部進攻的局面。
其實,我連續的興風作浪,借機提高自身的聲望,使蠻夷如墜雲里霧里的搞不清我具體有多大的實力,不敢對我小覷。就是希望石勒對我生出畏懼之心而不敢對我輕易動手,避免我獨自先對上石勒部硬撼的這種局面出現。
實力是立足亂世的本錢,如果我同雄才大略的石勒相拼後弄得兩敗俱傷,即使是我消滅了石勒,我自己也肯定是體無完膚了;甚至還有可能使我自己命喪在石勒的屠刀之下。那麼,也只能是促使窺視在側的慕容氏提前對中原發難,對天下大局來說根本于事無補。我現在只有在錯綜復雜的各方勢力的夾縫中生存下去,並尋機不斷的壯大自己,才能實現把各方蠻胡逐次鏟除的宏大願望。
還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由于晉庭對天下大局的失控,使各方大吏不知不覺間都生出了不臣之心,擁兵自重的同時也不乏問鼎九五的痴心妄想,王浚的謊立太子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與東漢末年紛爭的局面有所不同,東漢末年時只是民族內部的爭斗,而現在則參與進來了強大的蠻夷勢力,‘亡國奴’的命運在隨時等待著要降臨在漢民族的頭上。
各方大吏生出不臣之心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必然會擁兵自重,樂于看到相應的對手被蠻夷消滅而期盼坐享其成。江東的司馬睿不就是抱著這種態度嗎?王浚已有此心,劉琨也不乏此念,這才是最令人擔憂的!禍起蕭牆的窩里斗的結果也只能是讓野蠻、落後、卻實力強大無比的蠻荒夷族從中取利後更加的囂張無忌,也只能是使萬千的百姓沉淪于苦難的深淵。
至于現在冀州的各郡署吏,如劉琨安排的鄴郡劉演、王浚安排的冀州刺史王象(冀州刺史兼樂陵太守邵續是長安任命的)等則均是些應聲蟲,既無實力又無能力,完全是唯王彭祖(王浚)、劉越石(劉琨)的馬首是瞻,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也發揮不了任何的作用;只能是作為石勒練兵的靶子,被石勒任意的擊打蹂躪。
以上就是現在河北四州並、冀、青、幽糜爛的大致態勢,至于遼東及包括北韓在內的的平州則早就成了鮮卑慕容氏的囊中之物。整個河北形勢錯綜復雜、勢力犬牙交錯的各有統屬,卻又各不統屬的自立門戶互相觀望,能不讓本就已經成勢的蠻夷隨心所欲的功掠嗎?
見仁見智的各人看法不同,在原歷史史學的評論中,有很大的一部分的觀點認為︰造成五胡亂華的根源在于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九十多年、乃至近百年的中原分裂局面,使中原的缺乏對邊荒蠻夷勢力的打壓和征討、任其自然坐大所促成的。
但回想一下,三國時期雄才大略的一代梟雄曹操並沒一刻停止過對一再起刺兒的烏桓和匈奴的征伐;不僅自己親征,甚至還派自己的兒子曹彰專責伐夷之責。曹操對西羌也曾多方的壓制,只是由于當時的交通條件所限,曹操對大漠深處的鮮卑才有些放任自流。就是江東的孫權和西蜀的劉備,也同樣對南疆的山越和雲、貴的各族在不停的進行打壓。孫權不僅把海南收歸版圖,而且還佔據了現在的越南的很大一部分;西蜀的諸葛亮更是為了安定後方而親征南中。就是現在已經到了的西晉末年,南疆的各個夷族也仍然比較消停的很少起刺兒。
但西晉自武帝司馬炎死後,才真正應了那句話︰爛木由心兒爛起;人自辱方被辱之。摩肩接踵的晉庭‘八王之亂’,徹底的打亂了幾千年的帝制構架,使中華帝國的帝王等同了虛設,必然也就造成了朝廷對天下的掌控完全處于了無序的狀態。各地大吏各自為政的同時,還沾沾自喜的引外虜為強援借以排斥異己。加之地方官吏只知奢侈腐化、貪贓枉法、橫征暴斂的天災**不斷,使百姓在死亡的生命線上掙扎;必然也就造成了流民四起、盜賊橫行的不堪局面。初成氣候的王彌、石勒、李雄等,以及開始的汲桑、公師蕃、劉靈、李特、李流、李癢等之流,均是以造反起家的。
前文曾提到晉庭的‘八王之亂’能像‘春秋五霸’一樣能弄出兩個版本,這里就補敘一下,正版(晉書載)禍亂晉庭的八王︰司馬懿的庶子汝南王司馬亮,司馬炎的庶子楚王司馬瑋,司馬懿的庶子趙王司馬倫,司馬攸(司馬炎唯一的嫡親弟弟)的嫡子齊王司馬冏,司馬炎的庶子長沙王司馬乂,司馬炎的庶子成都王司馬穎,安平王司馬孚(司馬懿的從子)的孫子河間王司馬顒,高密王司馬泰(司馬懿的從子)的嫡子東海王司馬越。另一種版本的則是要加上司馬懿的另兩個孫子淮南王司馬允和梁王司馬肜,剔除司馬亮和司馬瑋;反正毫無例外的都是司馬氏的這些狼性十足的崽子!
雖然西晉實際上開國的司馬懿兩個嫡出的出類拔萃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中,司馬昭僅有司馬炎和司馬攸兩個兒子,而且司馬師還沒有後代。但司馬懿不僅自己有多名庶子,其老爹司馬防也有八子之多,司馬懿乃是司馬防的二子。所以,司馬家族的上一代也並不缺乏子嗣,司馬懿的從子(佷子)幾乎也是車載斗量,分封在天下各地的親王、郡王也難以計數。故而,我現在對天下還有多少司馬家族的親王、郡王,及其具體的出身也弄不太清楚。江東的瑯琊王司馬睿,則是司馬懿的庶子司馬覲的兒子;司馬覲死後,十五歲的司馬睿就繼任了瑯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