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師崩潰後,李衛華立即命令炮兵集中轟擊湯恩伯的八十九師,並在毛澤覃的反復要求下,派其帶特務團迂回到八十九師的側後進行包抄。結果炮兵再次立下奇功,湯恩伯親赴前線督戰,卻剛巧遭到了獨立師野炮的火力覆蓋,頓時灰飛煙滅(河南人民發來賀電)
八十九師是湯恩伯的起家部隊,湯恩伯的死對他們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加之毛澤覃的特務團又突然出現在他們的側翼發起猛攻,令全師上下頓時失去了斗志,剩余的五千多人全部棄械投降。聞听兩師的敗訊,此時還未加入戰場的**第四師頓時落荒而逃,武器彈藥丟了一路,倒是有效地阻滯了獨立師的追擊,而「幸運」地逃出生天
這一戰雖然贏了,但獨立師的傷亡卻創了新高,超過八千人的戰斗減員,即使能將戰俘全部轉化過來也才差不多持平,雖然部隊里的傷兵大多能夠恢復過來,但那畢竟需要時間。而且,與損失相比,這次戰役暴露出來的幾個問題更是令李衛華不敢等閑視之
首先,是李衛華本人的輕敵,只看到敵軍將領無能,卻低估了基層官兵素質對于軍隊戰斗力的影響,為此他甚至放下師長的臉面,公開向全師進行檢討,誰知卻反倒因此在全師上下贏得了更高的威望。
其次,是獨立師如今已經過于臃腫,除了戰斗部隊七八萬人,還有兩萬多技工、專家和三大學校的年輕學員,這些人都不是戰斗人員,還得抽出軍隊保護,加之獲得75mm野炮後汽車變得不可或缺,獨立師主力因此被限制在交通線上,而失去了當初靈活多變的機動性,先手的優勢也因此大為削弱了。這兩個問題的暴露,也成為不久之後李衛華放棄野炮和汽車、並大幅度精簡戰斗部隊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起兵初期屢建奇功的特戰隊如今實力應該已經月兌胎換骨才對,但實戰中卻越來越派不上用場,李衛華知道這是由于戰斗規模迅速增大所致,畢竟端掉一個團一個旅的指揮部還有可能,想派一小隊人馬就搞掉一個軍部,那就得要有逆天的運氣才行。而偵查的工作,訓練一支專門的偵察兵部隊就行了,培養成本比特種部隊低得多,至于破襲之類技術含量更低的敵後騷擾工作,讓游擊隊去干效費比更是高出特戰隊千萬倍。但特戰隊真的在大規模戰爭中沒用嗎?或者說是華而不實?李衛華並不這麼認為,至少他覺得,即便現在與**交戰的時候意義不大,將來打鬼子也肯定需要一支精通日語(注1)而且戰力過人的特戰隊作為奇兵
此役炮兵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戰後很多步兵都喊出了「炮兵萬歲」的口號,使得獨立師重視火力的傳統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但其中也暗含隱憂。除了影響全師的機動性之外,由于兵工廠一直在隨軍行動,又缺乏一些必要的設備,目前還無法生產75mm山野炮所用的合格炮彈,雖然在尋鄔縣繳獲甚多,但卻是用一顆少一顆。加之炮火猛烈就意味著繳獲減少,若非**第四師丟棄了不少彈藥,獨立師這次戰役在彈藥、尤其是炮彈方面絕對是虧大了,武器被炸壞了兵工廠或許還可以修,但彈藥一炸掉就什麼都沒了。李衛華現在總算是有些體會到紅軍的痛苦了,殲敵再多,若繳獲的武器彈藥比消耗的還多,那這一戰就和打輸了沒什麼兩樣。此後獨立師在提倡發揚火力的同時,也開始強調起節約彈藥的重要性,畢竟即使以後兵工廠什麼都能造了,那也都是錢啊,中國還很窮,各方面都需要錢,獨立師根本沒有奢侈浪費的資本
獨立師再次殲滅和擊潰中央軍三個師(連打湯恩伯之前的寧化戰役在內),對于老蔣是個極大的打擊,而顧祝同過于謹慎、遲遲沒有南下令他愈發不滿,他終于下了決心,讓劉峙接替顧祝同的職務,並總攬兩省剿匪重任,同時命令陳誠的十八軍離開贛西南,也參與圍剿獨立師,而在福建方面,老蔣在重壓之下終于不再任人唯親,讓更具將才的衛立煌取代了蔣鼎文的位置,這樣一來他就認為萬無一失了,三個方向都有精兵強將,赤匪再厲害也插翅難逃
老蔣做著白日夢的時候,長征中的黨中央也得知了獨立師再次大捷的喜訊,加之四渡赤水的勝利令**在紅軍和黨內的威望空前高漲,他終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對于獨立師的功績給予應得的嘉獎。不過,**想將獨立師一舉升格為軍團的動議還是沒能通過,李衛華太年輕是一方面(但因為他多報了十歲,這個問題其實不值一駁,**當軍團長的時候比李衛華自述的年齡還小幾歲呢。),戰績沒有得到完全確認則是另一方面
**對此也很無奈,只得少數服從多數,暫時只將獨立師升格為紅十五軍,但他的讓步也是有條件的,在職務升遷上再次壓了李衛華一次後,中革軍委終于還是集體通過了**將江西蘇區(包括游擊區)一分為二的提議,即以贛江為界,原來總管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項英以後則只負責贛江以西的游擊區、而李衛華的紅十五軍及其光復的各個蘇區縣則直接向中革軍委負責,那些並入獨立師的紅軍游擊隊組織關系以後也跟著紅十五軍走。**在此事上展現出了他高明的政治手腕,兵不血刃地削去了國際派的項英一半以上的權柄,對此中央大佬們縱然心知肚明也沒哪個提出異議,畢竟項英黨內地位再高、現在他能夠指揮得動的不過就是一支與中央失去聯系的游擊隊,甚至他自己是否還活著都無法確知,其價值又怎麼能與兵強馬壯(由于瑞金的光復,即使是那些國際派也不敢完全否認紅十五軍的實力,但李衛華的戰報太嚇人了,就連**也有些將信將疑。)而又能與中央保持聯系的紅十五軍相比呢?
注1︰雖然在李衛華的要求下,獨立師所有官兵都或多或少地學了點日語,但大部分都只要求會說「舉起手來」、「繳槍不殺」等區區十幾句話而已,只有偵察兵與特種兵需要精益求精,畢竟學習外語也是很費時間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技工學校的學員們對于外語卻都有相當高的要求,日語、英語和俄語至少要精通一樣(如果技藝出色,不會外語也可以,但會影響升職,畢竟這時中國的專業性翻譯還很少,技術資料基本都是外文的,看不懂的話很吃虧。),後來又增加了德語課程,當然,如果能夠同時精通幾門外語,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