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軍工元帥 第八十三章 山頭主義

作者 ︰ 郊原血

當方永樂帶著山地師歸建後,紅二十八軍的兵力達到了八萬多人,而且兵員素質也進一步提高了。同時,因為紅二十八軍現在的三個領導都是當初一起在大別山打拼過的,配合上也比張鼎丞這個外人在的時候更加默契,即使後來老蔣破天荒地派出了五六十萬大軍進犯大別山,紅二十八軍的「三人組」還是令其鎩羽而歸

李衛華這麼做固然是為了加強大別山根據地的力量,使其成為豫西蘇區南面的堅固屏障,更是為了平衡紅八軍團內部的兩大山頭。紅十五軍是李衛華起家的部隊,無論是兵力還是戰斗力都要比高敬亭的紅二十八軍強得多,甚至可以說論硬踫硬的實力,原來的紅二十八軍還不如紅十五軍三個主力師中的任何一個。這樣極端不平衡的狀況長期持續下去,總不是一件好事,現在方永樂帶著3萬精兵過去之後,紅二十八軍好歹有了紅十五軍一半的實力,再考慮到高敬亭可怕的拉隊伍本領,紅八軍團內部的兩大山頭應該可以逐漸趨向平衡了吧?.

其實,由于歷史不長,紅八軍團內部的山頭派系現在還並不十分明顯,反而是對外的時候紅八軍團作為一個整體表現得更加明顯。奪取太原後,李衛華致電中央,請一方面軍南下會師,就有很多干部不太樂意,他們覺得太原是自己辛苦打下來的,一方面軍又沒出力,憑什麼要讓他們也來分一杯羹?李衛華也正是由此才第一次注意到了軍中山頭主義的苗頭,開始采取一系列的辦法予以壓制和化解。但話是這麼說,李衛華也從不是一個喜歡吃虧的人,當主力紅軍南下進入太原的時候,城內被李衛華下令沒收的機器設備已經一件都不在了,即使一些用不上的也被他下令拆成零件備用,繳獲的海量財富他也同樣不想交給中央,因為他覺得知道未來歷史、尤其是科技發展方向的自己會比中央用得更好。這樣「小氣」的做法自然很容易引起中央領導們的不滿,但李衛華卻正想藉此試探一下黨中央和**

原因很簡單,此時的紅八軍團單是正規軍就已經多達二十余萬人,裝備優勢雖然因為人數增加而被稀釋了,但在國內依然是中上水準,而包括中央紅軍在內的其他各路紅軍全部加起來也不會超過十五萬(包括江南紅軍在內),武器裝備方面與紅八軍團就更加沒法比、彈藥更是不及紅八軍團的一個零頭,即使論兵員素質,一半以上都是原**老兵而且接受了先進戰術和嚴格訓練的紅八軍團也未必遜于那些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可能吃苦的能力有些差距,但一年多來百戰百勝的經歷卻令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而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戰術就更是那些老紅軍卻無法比擬的,如果單比硬實力,李衛華的紅八軍團至少相當于四五十萬「常規」紅軍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弱干強枝」的狀態都是很令中央不安的,尤其李衛華還是個突然出現的外人,身份也無法查證,這無疑令將來的相處蒙上了一層陰影。而胡璉這個家伙死不投共不說,還動不動就勸李衛華自立,李衛華雖然很有主見,但時間一長也多少受了一點影響,加之後世媒體和網絡將政治運動和路線斗爭描述得異常可怕,即使明知歷史上**從未在黨內斗爭中對任何一個人用過陰謀(陽謀倒是不少)、而且那些對他、或者對**有過大恩的人歷史上也都得以善終,李衛華心里多少還是生出了一些不安,所以才會想要試探一下黨中央**能否真心信任他。如果不能的話,由于軍隊的骨干全是**黨員,他自立是不可能的,但從歷史上葉挺的經歷來看,如果他選擇放棄大部分軍隊**的話,應該中央也不會難為他。雖然這樣一來李衛華科學救國的夢想就基本破滅了,但現在的他還沒崇高到能夠為此犧牲自己的地步,畢竟即使是不怕死的人,也不想含冤而死啊!

而事實上,中央方面也確實有不少領導對李衛華心存疑慮,甚至連後世幾乎人人敬仰的周副主席也不例外,主要是李衛華來歷不明,他自述的什麼周游列國怎麼看都令人難以置信(一家人早早死光,年紀輕輕而又沒有經濟來源,卻能在幾年時間里周游世界,這實在是太假了,好在李衛華虛報了年齡,這樣還稍微有點合理性),而且以他的才能早就該聞名天下了,為何直到一年前才突然崛起,這些都很難用常理來解釋,而以**組織的嚴密性,讓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入黨都不應該,何況還是擔任軍團一級的主官?因此**中央的很多領導干部都提議會師後暫時收回紅八軍團的指揮權,等李衛華的身份徹查清楚後再讓其回到崗位上,但**卻堅決反對這麼做

「雖然看起來是有些離奇,但誰又能說這肯定是假的呢?何況以他的本事和現在的地位,想要給自己弄一個看上去更加可信的身份有什麼難的?所以我倒更傾向于他說的都是實話,就像當初他發來的電報,大家都認為是夸大了戰果,但現在來看呢?若不是真有實力,又豈能打得下太原?」,**兩指捻住一根已經燒了大半的香煙,深吸了一口後繼續說道,「李衛華同志還是一個年輕人,而且入黨時間不長,不太可能像老同志那樣受得住委屈,如果中央貿然收回他的兵權,很可能會引起他的誤解」

「我贊成主席的意見。」,周副主席率先轉變了想法,加上軍方將領們也都反對這種他們最厭惡的上面空降干部奪走兵權的做法,中央政治局不久便達成了一致,決定以後對于這種貢獻極大的黨員干部要特事特辦,不能過于拘泥教條。後來黨中央還想給李衛華定一個更加「根正苗紅」的出身,但由于李衛華懂的實在太多,絕不是工農家庭可以培養出來的,中央只得無奈地沿用了李衛華一直以來的說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戰之軍工元帥最新章節 | 抗戰之軍工元帥全文閱讀 | 抗戰之軍工元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