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大喬心事
大喬面相清秀,體態豐潤飽滿,雖然身上裹著大氅,可胸前鼓鼓的衣裳,卻還是能看出幾分端倪。
小喬比起大喬來,個頭略顯的高一些,身形縴長,面容有些憔悴,水汪汪的眼楮,帶著幾分冷峭。
二女站在一起,單純用外貌來形容,確實是難分高下,所謂各有所長,皆天姿國色也。
諸葛亮的推門而入,給原本有些溫暖的房間,瞬間帶來了一絲冷意,大喬拉著小喬戒備的凝視了諸葛亮一眼,冷聲道︰「汝是何人,不知道這座別院,乃是楚侯後院嗎?」
諸葛亮一愣,方才醒悟到自己有些唐突了,主要是他沒有想到二女會在大堂內,所以才冒昧的推開了房門。
「打擾夫人清靜了,在下諸葛亮,剛才偶遇夫人的兒子孫紹,因憐惜孩子求學心確,沒有知會夫人,就把孩子領進了學堂,故特來告知夫人一聲。」諸葛亮微低著頭,作揖說道,以示尊敬之意。
「你就是諸葛亮?」大喬遲疑的問了一句,小喬也舉目望了過來。
眼前的諸葛亮頭裹綸巾,身上穿著一身白色儒服,肩上披著條青色長袍,腰間挎著寶劍,挺拔的身軀,俊逸的謙和的面容,不由讓二喬產生了一絲錯覺。
當年在皖城城破時,大喬姐妹二人,正在惶恐不安之時,英武帥氣的孫策和風流倜儻的周瑜破門而入,在驚愣之下,豪氣吞雲的孫策,沒有顧及她們姐妹絲毫感情,直接就宣布了她們姐妹下嫁的命運。
面對英武帥氣的孫策,當時大喬雖然惶恐,但心底卻並沒有大多的抗拒,姐妹倆很快就跟孫策周瑜結婚了。
婚後孫策對她寵幸倍至,甚至超過了其她幾個夫人妾侍,妹妹跟周瑜日子也過的不錯,就在大喬以為幸福正在像她招手時,結婚才一年多點時間,孫策卻被刺身亡了。
留下她和剛剛出生的兒子,孤兒寡母的,備受冷遇,尤其是孫策的其它幾個夫人,也對她們母子冷嘲熱諷,但由于自己妹夫周瑜手握兵權,她們母子生活倒也無憂。
然而隨著兒子一年年長大,原本待她們母子還算客氣的孫權,也漸漸的對她們起了猜忌之心,甚至妹夫周瑜,也逐漸受到冷落。
周瑜一心輔佐孫氏,雖然顧念愛妻,但為了讓孫權釋懷,也逐漸娶了幾房夫人,與小喬的關系也慢慢的淡化了不少。
此次柴桑淪陷被俘,起初大喬還期望著孫權會念在兄長孫策的情份,會營救她們母子,可結果數月過去,周瑜的兩個兒子倒是回去了,可她們姐妹,卻成了無人問津的遺棄之物。
對于孫氏,她們姐妹漸漸的也就心冷了,如今江東的父母,早已經過世,也沒有了親人,能夠跟兒子平靜的在江陵過完這輩子,大喬心中也已經別無所求了。
只是小喬一直頗為牽掛兒子,加上對周瑜寒心,這些時日來,有些黯然神傷,不過小喬倒是有些誤會周瑜了,這半年來周瑜一直臥病在床,雖然他給孫權上過幾次書,但都被孫權以諸葛亮不肯放人為由給推月兌了,不過周瑜心中卻也明白,這其中想必也是牽扯到大喬和孫紹的關系,這根長刺,始終是孫權內心難以揮之而去的心結。
生了兒子的大喬,與孫策的其它的幾個夫人,孫權對待的待遇完全是不同的,尤其是吳夫人,也就是孫權舅舅吳景的女兒,生的女兒嫁給了吳郡大族陸氏子弟陸遜為妻,如今在江東也是顯貴之極。
諸葛亮儒雅英氣氣質,不由勾起了大喬對孫策的一些回憶,再想起眼下的處境,大喬也不由一陣黯然神傷,微微嘆了口氣,大喬道︰「楚侯只身前來,妾身實在不便招待,還請楚侯見諒。」
「夫人說的是,是亮唐突了,不過亮即將出征,所以才冒昧前來知會一聲,如今江東與我荊州同盟,二位夫人若想返回江東,可以跟門口的侍衛說一聲,我會安排人護送你們回去。」諸葛亮說到這里,卻見到大喬緊鎖的細眉,並沒有舒展,眼神中也僅僅閃過一絲訝異,卻並沒有絲毫表示,以為對方不信,當下遂接著道︰「二位夫人放心,亮向來言出必行,二位夫人只要想離開,隨時都可以,而且從今日起,二位夫人可以隨意出入別院,再沒有人禁止,亮言盡于此,告辭。」
諸葛亮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一番糾結的,尤其是見過二女的容貌時,他心底就更加有些不舍,只是他答應過黃月英,不招惹二喬,所以他還是想說到做到的。
出門前,諸葛亮暗自打量看了二喬一眼,眼前的二女雖然皆已經為人母,但年紀都不到三十,而且天生麗質的容貌,以及少婦獨有的風韻,想必是男人都有會產生莫大的吸引力的。
雖然諸葛亮自認為定力不錯,但面對兩個絕色美人,他內心還是多少一些震動的,畢竟美色當前,一個正常男人要是說他絲毫不為動心,那根本就是假話。
不過動心與行動,卻是兩個概念,就好比在大街上看到一性感美女,一個正常的男人,自然會忍不住多看兩眼,心里暗贊一聲,但絕對不會沖動的直接撲上去。
雖然心頭惋惜,但諸葛亮還是走的很灑月兌,美人雖然好,但比起已經擁有的大業和家庭來說,無疑後者更重要,當然若是屬于自己的美人,那諸葛亮是絕對不會放棄,可惜二喬現在明顯不屬于他的,起碼心是不在荊州的。
望著諸葛亮離開的背影,小喬仍然有些不相信的,道︰「姐姐,你說他說的是真的嗎?我們真的可以離開嗎?」
大喬點了點頭,道︰「這個男人有著當年伯符(孫策字)英武豪氣,還有著伯符沒有的睿智和冷靜,剛才他在面對我們二人時,目光雖然流露出一絲驚艷,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說明這個男人克制能力極強,我相信他說的話都是真的。」
「唉,我們姐妹如今被關押多時,就算回去,又有誰會相信我們是清白的,更何況江東早沒有了我們的家,孫權薄恩寡義,視我母子為眼中釘,就算回去還不是從這個籠子,進了另一個籠子?」
相比小喬的單純,大喬無論是閱歷還是見識,都比她妹妹小喬看得更透,這些年來的經歷,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時代中,一個再美麗的女人,若是失去了男人的庇護,只能成為無根的浮萍,隨波逐流……
「姐姐,那你是決定留下嗎?」小喬個性溫良,向來不與人爭,雖然有心回去,但若是大喬決意留下,她也不忍拋棄姐姐,獨自返回江東。
「再住些時日看看吧,如今到處都在打仗,我們也沒處可去,莫如在此安穩一些。」大喬雖說對回江東已經不在熱衷,但若是能夠回去,她還是願意的,只是一時拿不定主意罷了,畢竟還有兒子這個牽掛。
「那我听姐姐的,既然楚侯說我們可以自由進出,明日姐姐陪我去街上買些筆墨吧,我想跟公瑾寫封書信,若是他願意讓我回去,我就回去,若是他都不接受我回去了,我也只能以死全名節了。」小喬想了想,有些低沉的說道。
大喬听到妹妹喪氣的話語,伸手把小喬攬在懷中,安慰她道︰「放心吧,天無絕人之路,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能輕言生死,也許更好的明天就在眼下呢?」大喬話音落下時,腦海中不由閃過一個模糊的身影,初看像當年的孫策,細看卻又像是剛剛離去的諸葛亮。
*****************
當陽城地處江陵襄陽要沖之上,城郭雖小,卻是歷史名城,春秋戰國時期,即為楚國重鎮,當陽城東臨漢水,西抵臨漳河,南至麥城,北通編縣,可謂四通八達。
于禁在當陽城中有一萬兵馬,其中編縣有三千兵馬,麥城有三千兵馬,三城首尾相顧,南北呼應,防守嚴密。
自從曹操西征之時,于禁就加強了三城的戒備,以防江陵的諸葛亮前來攻城,並且于禁還親自率領兵馬,征召了城中一萬壯丁,每日夜里凌晨之時,這結冰之期,日夜澆灌冰水沙石築城,把當陽城原先的城郭,提高了近一丈高,城郭也拓寬了一丈有余。
並且于禁還派手下得力的兩員偏將分別駐守編縣和麥城,城頭上修繕烽火台,一旦一方有軍情,立即點燃烽火,從而讓當陽的兵馬,能夠及時援救。
在出征之前,諸葛亮就從斥候口中,獲悉了當陽的情報,在奔赴當陽的路途中,諸葛亮,龐統、徐庶經過一番商議,定下了一個作戰部署,那就是采取圍點打援的辦法,把當陽的于禁引出城池,然後在野戰中,把于禁的主力殲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諸葛亮率領大軍抵達當陽境內時,命張飛所部神衛軍,直撲編縣,命陳楚率領神武軍,佯攻麥城,諸葛亮則率領驍騎軍和陌刀軍兩部,秘密的在當陽城外的長阪坡的漢水蘆葦蕩中潛伏了下來。
長阪坡位于當陽之西,是當陽出城的必經之地,這里地勢開闊,適合騎兵突擊,也適合大軍野戰,唯獨不適合伏擊,而諸葛亮率軍在此潛伏,自是不是伏擊于禁,而是準備以驍騎軍和陌刀軍兩部,對出城的于禁所部,進行正面對決,從而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想必于禁也不會想到,諸葛亮會率軍在此隱藏,切斷他回城的去路,與他正面對決吧。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張飛所部神衛軍,對編縣展開了密集的攻勢,翌日,陳楚率領的神武軍,也對麥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攻勢,一時之間,面對荊州兵馬的猛攻,僅僅堅守了一日的兩城守將,就把城頭的烽火點燃了。
面對兩城同時遭遇攻擊,于禁並沒有驚慌,因為他早就接到探子匯報,諸葛亮的荊州大軍,已經抵達了當陽境內,而眼下當陽城下,未見敵軍,那諸葛亮的大軍,必然是前往攻擊龍編和麥城去了。
翌日,于禁在城中又接到麥城突圍而出的快馬,送來的緊急求援信,而距離當陽城更近的編縣,卻沒有快馬到來,只是編縣方向的烽火狼煙,更加的濃郁映照在上空之中。
(感謝‘快樂好運’同學和‘非洲銀行家’的打賞,碼字的動力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