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二十六章 重啟錦衣衛(二)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二十六章重啟錦衣衛(二)

錦衣衛,即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皇帝的侍衛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時所設御用拱衛司。明洪武二年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設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後來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

一般來講,錦衣衛的工作只限于偵察各種情報、處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適逢野心大、心腸狠的指揮使掌權,就會利用職務之便不遺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擊異己,也可以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

如成祖時的紀綱、英宗時的逯杲、武宗時的錢寧等,在他們掌權時,緹騎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處于他們的監視之下,對他們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就會家破人亡,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

北鎮撫司大牢中更是關滿了各種各樣無辜的人們,死于錦衣衛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計其數。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恐怖的氛圍,與唐武則天時期的短期出現不同,終明一朝幾乎是綿綿不絕,這種無節制的濫捕極大地影響了皇帝與官僚機構之間的關系,使百官、民眾、軍隊與皇帝離心離德,難怪有人說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廠衛。

正是由于這些心狠手辣的錦衣衛掌權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使錦衣衛不管是在當時大明朝人們的心中,還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後人眼里,都幾乎已成了胡作非為、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臭名昭著的存在。

老實說,對于錦衣衛,李修遠對它的印象也不大好,雖然它的存在對歷史的發展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負面影響更加致命。

但現在,值此關系自家生命的關鍵時刻,李修遠迫切需求一個能夠完全听從于自己的特殊機構來替自己辦事。而且因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以及超腦二號的存在,自身有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要想鞏固自己目前的地位和統治,使自己的命令能夠毫無阻礙的被執行下去,他就必須擁有這樣的組織徹底貫徹他的思想並落實他的舉措。

當然,有鑒于歷史上錦衣衛所帶來的嚴重後遺癥,李修遠在對待錦衣衛這件事上,自然是慎之又慎,唯恐自己哪里失誤了,會對大明王朝造成不可估量的無法彌補的損失。

因此整整一個下午,李修遠都一直待在東暖閣里苦思冥想,關于錦衣衛的計劃初稿擬寫了一遍又一遍,都覺得甚為不滿意。

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掌控錦衣衛,在賦予其特殊權利的同時又必須節制他們,不使錦衣衛一家獨大,避免它對大明王朝及其統治造成太大的惡劣影響。這些問題在重新啟用錦衣衛這個機構之前都必須全盤規劃好,否則若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還不如不啟用。況且人心難測,制度再完善,終究是死的,誰也不能保證後世子孫的每個皇帝都英明,更不能保證每一任的錦衣衛掌權者都是正直忠誠的,所以李修遠針對這個情況也必須進性預防。

要想在短時間內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李修遠最終決定,先啟用錦衣衛,再逐步完善錦衣衛的制度,至于其他的,來日方長,到時再從長計議也不遲。

對于重新啟用錦衣衛,李修遠並不打算和朝廷文武百官們通氣或者是商議,他知道自己這個決定必然會遭到他們的集體抵觸甚至是全力反彈,因為錦衣衛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牽制整個大明王朝的官員。他甚至在想,自己是把錦衣衛重新擺到台面上好呢,還是把錦衣衛由明轉暗徹底轉入地下更好。

這個問題一時間沒辦法想的透徹,李修遠只能暫且放過。

「來人。」李修遠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太陽穴,對房外叫道。

「在。」小吳子屁顛屁顛的進了屋,看到地上到處都是卷成團的廢紙,不由愣了愣,再看看皇帝一臉的疲憊之色,連忙輕聲喚道。

「嗯。朕吩咐你辦的事情都已經辦好了嗎?」李修遠閉上雙眼,背靠著椅背,問道。

「回陛下的話,奴婢都已經辦好了。」

「記住,時間要快,但不能有半點紕漏,否則一旦出了問題,朕就唯你是問。」李修遠很看重解縉這個人才,目前朝廷上文武百官雖然大多數忠誠于自己,人才也不少,但能有解縉這般才能的卻不多,目前自己正值用人之際,人才至關重要啊。

「是,奴婢一定親自督辦。」本來小吳子只認為皇帝下午下的命令只不過是一次很平常的召臣子回京面聖,而那個解縉也只不過是一個河洲衛吏而已,官職小的可憐,因而心里並未怎麼放在心上,現在見皇帝這般重視,立刻不敢再有絲毫懈怠之心。

「嗯。你先叫人給朕按摩一下吧,朕身子乏的很。」李修遠說著從椅子上站起,走到一旁的龍榻上爬下去。

乾清宮作為皇帝的寢宮,西暖閣是專門安寢的地方,但東暖閣里也有床榻,以供皇帝隨時都能休息。

「是。」小吳子應答一聲,慌忙去房外叫來兩名宮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