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三十八章 如狼似虎的言官(二)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三十八章如狼似虎的言官(二)

「陛下,微臣所要彈劾之人,一為揚州府轄下通州同知陳雲,陳雲不過一從六品同知爾,竟敢以一己之私而妄言太祖之令制,如此藐視君王,以下犯上之惡徒,當處以極刑,以儆天下臣民。陛下聖明仁人,念其已臥病在榻,而圖安享晚年也,故不曾追究一二。然此口出狂言之徒所犯實屬十惡不赦之欺君大罪,其心可見,其心可誅,故臣欲舍死圖報而必以討此大賊臣為急也,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刑以懲之,以正我大明朝綱。」

此言一出,聞者無不色變驚呼,朝堂之上,頓時再起波瀾。

袁泰第一個要彈劾的人竟是上疏提出要皇帝廢止跪拜之禮的陳雲,實在大大出乎文武百官門所料。因為無論怎麼樣,袁泰身為朝廷大臣,完全沒必要去彈劾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同知,而且在場諸人都能從先前的聖旨中清晰的了解到皇帝對其褒賞有加,袁泰這一臉不紅氣不喘顛倒黑白的彈劾,無疑等于又把槍口對準了皇帝。

再看袁泰,卻好似一尊雕塑般,臉上面無表情,眼不斜,身不歪,對眾臣的驚呼之聲恍然未覺,猶自大義凜然振振有詞的接著說道。

「微臣所要彈劾之第二人,乃禮部侍郎鄭居貞。鄭居貞身為正三品禮部侍郎,乃我朝之重臣,卻在高堂之上不請上奏擅自出班,兼且還大聲喧嘩,此乃大不敬之罪,且禮部侍郎之職當禮行天下、儀至臣民,鄭居貞明知故犯,罪加一等,當處以廷杖之刑,願陛下察之懲之,以教天下臣民。」

如果說袁泰彈劾陳雲讓眾人感到訝異,那麼袁泰彈劾鄭居貞則就是讓眾人震驚了。

蓋因這鄭居貞乃是方孝孺至交好友之一,為人清廉,素來正直,曾擔任過經歷官、鞏昌通判以及河南參政,政績頗著。後來得到朱元璋賞識,便調回禮部任禮部侍郎。

要說這鄭居貞其他都好,就是有點酸儒的迂腐和固執,一旦認準了的事情便會一直干下去,當年還在任職河南參政時,就曾向朱元璋彈劾過袁泰,後來又連續彈劾了幾次,結果被袁泰知道了,就被袁泰記恨在心里。

但那時朱元璋尚在人世,鄭居貞又一直少有劣跡,袁泰始終抓不住他的把柄,于是便整整忍了兩年時間。今天鄭居貞在朝會上失態高呼,恰好給了袁泰報仇的機會,袁泰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而且因為朱元璋對袁泰極為信任,連帶著朱允炆對袁泰也甚為倚重,因此月前袁泰向朱允炆彈劾解縉時,朱允炆就立即信以為真,直接毫不猶豫的把解縉貶到大西北去了。所以這一次袁泰打算故技重施,打擊政敵,消除異己。

袁泰上奏完畢,便板著一張老臉,若無其事的承受著文武百官們投在他身上的鄙夷目光。

眾人此時也不敢再多言,都默默的跪在丹陛之下,靜靜的看著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李修遠。

今天朝會上不管是跪拜之禮一事,還是後來接二連三的彈劾,使朝廷眾臣們與皇帝的關系忽然變得對立起來。

廢止跪拜禮一事,眾臣竭力持反對意見,無疑是和皇帝唱反調;練子寧指責吳亮識字,罪在欺君,袁泰彈劾陳雲與鄭居貞,雖然都沒有把目標直接對準皇帝,但在場眾人均心知肚明,這些人與事情里頭多多少少都有皇帝的影子。因此眾人都一邊小心注意皇帝神色,一邊在心中考慮應對皇帝發火的對策。

李修遠現在臉色很不好,心情也糟糕透頂。他現在終于理解了為什麼古時帝王對這些敢于諫言的言官們是又愛又恨。

所謂忠言逆耳,古往今來還真沒幾個人有那麼大肚量能容得下這些言官們毫不留情的當眾指責,尤其是在君權統治的封建時代,更讓帝王們難以容忍和接受。

李修遠現在心里頭就矛盾的很。不管這些言官們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是不是一致,但在外人看來,他們都顯得那麼理直氣壯大義凜然,雖有小題大做的夸大之嫌,甚至有道貌岸然者濫竽充數以公謀私,卻是無人去在意這些的,只因這一切對于這些大臣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而最讓李修遠惱火的是,偏偏這些大臣官員們說的話,很難讓自己有辯駁的余地。

該如何解決眼下這些難題,李修遠一時間還想不出什麼好對策,畢竟他是第一次遇上這些狀況,政治經驗淺薄的可憐,與這些官員們相比道行可說是差的不止一星半點。

李修遠知道,自己若處理的稍有不慎,則很可能導致皇帝威嚴受損,甚至導致君臣關系產生矛盾沖突。

「眾卿平身吧。」目光掃了一眼丹陛下均眼巴巴望著自己的文武百官,李修遠深深吸了口氣,努力讓自己僵硬的臉皮軟化一些,然後嘴角往上微微翹起,強帶著一絲微笑溫和的說道。

「謝主隆恩。」眾臣們叩頭謝恩,按照各自的品秩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眾卿所言,朕已知曉。」李修遠盡量讓自己表情自然語氣平靜,深邃的目光一一從群臣臉上緩緩掃視而過,只有在練子寧、袁泰以及卓敬等人身上時,才稍稍停滯了一下,然後收回目光,略微沉思片刻,「眾卿心系我大明江山社稷,其忠心天地可表,朕心甚感安慰,有臣子如爾等,當是朕之大幸,大明江山之福啊。」

李修遠臉上一片欣喜之色,精神振奮慷慨激昂的說道。然後無視群臣們傻愣愣的目光,從御座上緩緩站起,雙手負在背後,沿著台階一步一步向下走去,步伐堅定而沉穩。

李修遠現在是被這些大臣們給逼上梁山了,沒有退路,唯有前進,結果要麼是自己妥協,要麼就是他們臣服。

二選一,看起來很簡單的一道選擇題,想要選擇自己想要的答案,卻是困難重重。

「關于廢止跪拜禮一事,卓愛卿,說說你的看法。」李修遠走到卓敬跟前,狀似隨意的詢問道,兩只眼楮卻直勾勾盯著他,似是想要直接看透卓敬心中所思所想。

卓敬這個人,想法很大膽,思想比較開放,甚至可以說有時還有點激進,但不得不承認,這個人的能力極強,相當有遠見。

李修遠相信,若是給他一個合適的能夠完全發揮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其成就將不可小覷。

這些文武百官門雖然皆是朝廷大臣,但並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是一樣的,再牢固堅實的鐵桶,只要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因此李修遠把突破口選擇在了卓敬身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